虚阁网 > 巴尔扎克 > 皮埃尔·格拉苏 | 上页 下页


  “永远跟着别人转,”施奈尔说,“啊!要富热尔人独创一格可真难呀!”

  “你应当放弃画画,干别的什么行当去,”勃里杜说。

  “干什么呢?”富热尔人问道。

  “到文学上去闯一下吧。”

  富热尔人把头低了下来,就象淋在雨中的一头羔羊。过了一会,他向二位求教,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指点,于是把他的作品再修补一番,最后送到玛古斯那儿去,画商给了他每幅画二十五个法郎。这个价格使富热尔人一点好处都得不到,但是幸亏他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所以也没有什么亏损。

  他去到画商的店铺那儿散步过几回,为的是看看他那几幅作品有什么动静。他忽然有一种奇怪的幻觉,他的作品画得那样干净利落,具有铅皮那样的“硬”度,就象画在瓷器上那样晶光锃亮,现在却象笼罩了一层迷雾,看来竟象是几辐古画了。刚好玛古斯从店铺里出去了,关于这一现象,富热尔人没法得到任何解释。他以为自己的眼睛发花了。

  这位画家回到自己的画室,又开始画新的古画了。七年连续不断的工作,使得富热尔人能够在构图上、技法上画出可以过得去的作品来了;他画得不比哪个第二流画家差。玛古斯收买了、又卖出了这个可怜的布列塔尼人的全部作品。他这样辛辛苦苦,每年可赚一百来个金路易①,一年花费不超过一千两百法郎。

  在一八二九年的展览会上,莱翁·德·洛拉,施奈尔和勃里杜,这三人在展览大厅里占据了好大一片地盘,而且在一个新的艺术运动中又居于领导地位,他们对于那个勤勤恳恳、终年穷困的老朋友产生了怜悯,因此设法使富热尔人的一幅作品通过了审查,而且陈列在大厅中。

  这幅作品的题材非常有吸引力,在情调上跟维涅龙十分相似;在技法上,则又俨然是早期的杜比弗;②画的是一个被囚禁在监狱中的青年,正在被人剃去颈背上的头发;一边站着一个牧师,另一边有一个老婆子和一个少妇在哭泣;有一个法庭的书记在宣读一纸公文。破旧的桌子上放着一盆没有动过的饭菜。光线从高高的窗子的铁栅栏间透进来。这幅画很能叫市民阶层感到一阵战栗;他们的心弦果然颤动了。

  富热尔人的构思是彻头彻尾从热拉尔·道③的杰作那儿搬来的。在《患水肿病的妇女》中,群像面对观众,现在他把群像转向了窗口;本来是临终的病人,现在变成了被判死刑的囚犯——同样的惨白的面容,同样的眼神,同样向上帝求恩,本来是一个荷兰大夫,现在换了一个神情冷峻的公务人员,那就是穿着黑制服的书记。但是他在热拉尔·道的少妇身边,添上了一个老婆子。最后,支配着这一组群像的是那个笑嘻嘻的、因此更显得残酷的刽子手。这虽然是剽窃,却掩饰得十分巧妙,谁都没有能看出来。

  ①一个金路易值二十法郎。

  ②维涅龙(1789—1872)、杜比弗(1790—1864)均为法国画家。

  ③热拉尔·道(1613—1675),荷兰画家,曾受业于伦勃朗,以风俗画着称。

  目录上这样写着:——

  510.格拉苏·德·富热尔(皮埃尔),纳瓦兰街27号,舒昂党人的整容(1809年被判死刑)①

  尽管很平庸,这幅作品获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功,因为这使人想起了莫尔塔涅地方的“烧脚帮”案件。②天天都有成群的观众围聚在这幅大出风头的作品前。查理十世来到这幅作品面前停下了步子。郡主听说这个可怜的布列塔尼人毫无怨言地过着清苦的日子,对他热心得不得了。奥尔良公爵探问这幅画可有定价。教会里的人士告诉皇太子夫人,这幅画的题材充满了虔诚的思想;说实在的,图画中充满着一种宗教气氛,叫人感到十分满意。皇太子呢,对于方砖地上面的灰尘表示赞赏。这真是其蠢无比的大误会。原来富热尔人在那儿抹了一层隐隐约约的绿色,表示墙脚下的潮气。郡主出一千法郎买了这幅画,皇太子又订购了这同一幅画。查理十世把十字勋章授予这农民的儿子,这个农民在一七九九年曾为皇室的事业战斗过。那位伟大的画家约瑟夫·勃里杜却没有获得勋章。内政大臣给富热尔的教堂预定了两幅宗教画。对于皮埃尔·格拉苏说来,这次展览会成全了他的鸿运、他的荣耀、他的前程和他的生命。

  ①舒昂党,法国督政府时期在法国西部布列塔尼一带受蒙蔽的农民所组成的一支保王党别动队,出没于森林、沼泽地带,图谋推翻当时的资产阶级政府。一八〇〇年被拿破仑的军队所消灭。

  ②烧脚帮,法国督政府末期,在法国南部、中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的匪帮,常用火刑逼迫受害者说出藏金所在,因此有“烧脚帮”之称,一七九九年被消灭。

  创新,不管在哪一方面,就是受尽煎熬,慢慢死去;抄袭,就是兴旺。皮埃尔·格拉苏既然终于发现了这条金矿脉,他就紧抱住这一冷酷的格言不放了。这一条格言使社会上产生了那些不光彩的庸人,他们今天负责给社会的每一阶层选拔优秀人物,而为他们所看中的当然就是他们本人,而且理所当然要拼命排挤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这一条放之四海的选拔原则糟糕得很;总有一天法兰西会摆脱它。

  不过呢,富热尔人善良、温文,他那分谦逊,那分纯朴,以及他的受宠若惊,使得本来要谴责、要妒忌他的人也没有话说了。再说,站在他一边的还有那么多暴发户“格拉苏”,而他们和未来的“格拉苏”们又是连结在一起的。有些人被这位艺术家的无所畏惧的毅力所感动,把他比作多米尼坎①,说道:“艺术上的辛勤是应该得到报酬的!格拉苏的成功并非是侥幸的!他埋头苦干了十年,难为这家伙!”

  ①多米尼坎(1581—1641),意大利画家。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