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外国文学 > 欧文·华莱士文集 >
论华莱士


  1990年7月24日,当我不经意地翻阅过去几天的《参考消息》时,在7月21日该报第三版左上角,一则标题令我怦然心动,那上面写着“伟大的小说家欧文·华莱士”。一种不祥的预感使我迫不及待地看下去:〔合众国际社洛杉矶6月30日电〕作品畅销世界的美国小说家、电影编剧欧文·华莱士于6月29日因胰腺癌病故,终年74岁。这则消息来得是那样的出乎意料,那样的猝不及防,致使我怔怔地跌坐在那里,心中一片茫然。当我回过神来,透过湿润的眼睛,视力模糊地读着下文时,我竟发现,握着报纸的手在微微抖动。悲哉,挚友长辞!惜哉,一代文学巨匠永逝!

  欧文·华莱士(Irving Wallace)1916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其父亚历克斯·华莱钦斯基是犹太人,但不属东正教,原籍俄国瓦西洛斯科,1906年移民去美国。在办理移民手续时,美国移民局的一个不耐心的官员嫌他的姓氏长,便把他的姓缩为华莱士。其母纳丽芙卡,也是俄国人,1907年移民去美。他们相识后于1913年结婚,生下一子一女,其子便是欧文·华莱士。

  欧文·华莱士从1917年至1935年住在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他在基诺沙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那时,其父望子成龙,多方培养,还让他学音乐,他自感无音乐细胞,但还是当上了高中的乐队主席。他自幼喜爱读书、写作、讲演、华莱士,也喜欢体育、旅游。他讲演才能出众,曾获威斯康星州辩论会的冠军。他受过13年正式教育,大学未学完便转入自由写作。高中时期曾担任过周报主编,多次参加全国写作比赛,1933年因其最佳故事创作——《舞台上的凶杀案》获国家金杯奖。后来,又代表基诺沙高中与全国的3000所高中的青少年一起进行写作比赛,荣获全国故事创作第一名。因小有名气,又加他擅长社会活动,上学期间,担任过不少社团和俱乐部的主席和头头职衔。1935年,因不愿过学校那种受拘束的生活,大学上了一学期便退学了。他来到洛杉矶,到好莱坞谋生。在好莱坞期间,他一面努力为杂志写作,一面想方设法跻身电影创作界。1940年他与一位出生纽约的漂亮姑娘西尔维亚·凯恩相识,并坠入情网。第二年他们便结了婚,成为终身伴侣。结婚后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华莱士应征入伍,报名充当海军陆战队的战地记者,但因色盲遭拒绝。1942年10月,又报名参加空军部队。说来也巧,当时他的征兵军官是罗纳德·里根中尉,就是后来曾任美国总统的里根。

  华莱士特点喜爱旅游,18岁时参加过威斯康星大学探险队去洪都拉斯荒原中寻找传说中的血泉。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发现了号称血泉的一处红色瀑布。他们的发现不但列入了中美地图书中,还得到了萨尔瓦多总统的接见。1940年他也曾到日本和中国旅行。在日本,他会见了当时的日本外长。日本外长曾气势汹汹地说,如果美国插手战争惹恼了日本的话,日本就要进攻美国——14个月之后,果然应了这句话,发生了珍珠港事件。他的这次经历,曾在美国报纸的头条新闻上发表过。

  1941年,他与妻子西尔维亚去墨西哥,见到了墨西哥总统。从军队退役后,又遍访西欧各国,但在西班牙受阻,佛朗哥因他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而拒绝他入境。

  华莱士在文学领域里的活动经历了三个时期:杂志写作、电影创作和小说创作。

  他15岁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自此之后,便拼命写作,四处投稿。最高峰时期曾经同时向外发出过50篇稿子,但也就在这个阶段,有一个早晨他曾经收到过12封退稿函。不过,他从不气馁,继续写下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稿子渐渐出现在比较重要的杂志上。至此,他决心更上一层楼,多写一些拥有第一手材料的稿子,写作态度也更加严谨。他的稿子终于登在全国最高级的杂志上了,诸如《星期六晚邮报》、《柯里尔》双周刊、《读者文摘》、《世界主义者》周刊、《皇冠》杂志、《万象》杂志、《星期六评论》周刊、《美国信使》月刊等。从1931年至1955年,他发表了至少有500篇文章和短篇小说。

  约在1955年,他对为杂志写作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感到为它们写作必须投其所好,听命于编辑的斧裁;其二,小玩艺分量不够,难以赢得大的声望,而对于一个作家,没有声望便没有前途;其三,靠写短篇口,很难有保障。因而他经过认真的思考,把眼光转向了电影剧本创作。

  他转托了一个代理人,在好莱坞找了份拿薪水的差事,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在这之前,他其实早就写电影剧本了。他断断续续为好莱坞写作了十年,前后拍过一些片子。渐渐地他对这项工作又感到倒胃口。他憎恨担任委员会的角色,对与制片商、导演、演员无休止的商谈感到无聊。他认为这抹杀了一个人的创作个性。当他挣得足够的钱使生活有了保障之后,便毅然决然地辞掉了电影制片厂的工作,发誓永不回到那里去。1958年他离开了好莱坞,把全部精力投入小说创作中。

  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与电影完全断绝了往来。尽管他十分厌恶电影,而且出于本能地去写作那些永远不可能拍成电影的小说。但是事与愿违,他写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被电影制片商买去了。他们踊跃争抢版权拍片。1959年当他的第五本书《洛杉矶的女人们》(又译《查普曼的报告》)写完后,他的好莱坞代理人将他的手稿本交给了19家大电影制片商,要价17万美元,不出一星期,便有9家愿出价购买。这当中还有一段趣闻,也是文学史上的奇闻。1965年,他以三本还未动手写的小说以15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三家出版社。这就够奇了。谁知他的一个老朋友听说后,劝他也如法炮制,把这三本并不存在的书的制片权卖给制片商,并代他与厂商联系,最后竟然也以100多万美元成交。这样的做法,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尽管如此,对他来说还是写书最重要。他认为,一百年后,只要还有一个读者仍在看他的书,那就是一个作家的最大愿望。

  他在小说创作方面确实有一番传奇般的经历和神话般的成功。

  1982年,《星期六评论》将他列为世界五大畅销书作家之一,并且发表了他的传略。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了18部长篇小说,几乎部部都是畅销书,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有他的著作的版本。据从申请版权所出册数的不完全统计,到1983年为止,已达亿册。到目前,最保守的数字估计为亿册,约有10亿以上的人读过他的书,这不包括看过用他的书改编成电影的人。这一非凡的成就,是他30年间努力创作的结果,不愧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

  他的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是1960年出版的《洛杉矶的女人们》,此书为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该书出版的第一天,就收到了12000份订单,出现了奇迹。这也是到那时为止的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三次最高订书数目的一天。其精装本出售数目,高踞《纽约时报》所列畅销书单的榜首。玛格丽特·米德博士大加赞许。成为美国梦中偶像的美貌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宣布她也拜读过这本书。于是,接着有20家外国出版商购买了翻译版权。然而,也就是这本书,一时竟引起了世界性的轩然大波。爱尔兰和南非将此书宣布为淫书,禁止发行。西德两次将此书控告到法庭。意大利下令没收。英国已购版权的出版商朗曼,受到舆论的强大压力,不敢出版,把纸型转卖给了阿瑟·巴柯尔。哪知巴柯尔因祸得福,财星高照,该书成了大英帝国的第一号畅销书,巴柯尔从中大大地赚了一把。

  1963年,当他的《三海妖》出版时,他成了第一个获得100%纸皮书再版收入的美国人。按照习惯,再版的纸皮书的收入,50%归于精装本出版商。

  1964年,他酝酿要写一本黑人当选成为美国总统的书,即后来的《男子汉》。为了将这书写得亲切可信,他要亲自体验一下总统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他告诉总统秘书,体验一下总统怎么当,然后他就能写一本有关总统的书。那位秘书听后大笑:“怎么,你真的想当总统?好吧,看看总统的意见如何。”肯尼迪总统竟答应下来。十天的工夫,他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在他准备离开时,肯尼迪特地邀他一起到休斯敦和达拉斯去作九个星期的竞选第二任总统演说,他因此行与他写书无关便婉辞了总统的好意。谁知就在去达拉斯的途中,肯尼迪遭到暗杀。随行人员亦有伤亡。华莱士福大造化大,没有随往,但回想起来仍不免有点后怕。《男子汉》出版后,立即获得了巨大成功,六家纸皮书出版商购买了出版权,华莱士也因此获得了乔治·华盛顿·卡佛纪念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及其他奖。

  华氏是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他和他的家人都是作家,亦有些传奇式的经历。华氏的妻子西尔维亚出版过《源泉》、《女皇》等十来部作品。女儿艾米也出了《奇迹》、《玫瑰》等几部作品。艾米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她竟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第五代“击顶”传人。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作家华盛顿·欧文在年轻时接受了乔治·华盛顿在头顶上拍了一掌,作为传人。当他老来时,他又把这一掌拍在他的出版商乔治·普特南头上。普特南年纪大了,又把这一掌传给艾伦·内文斯。内文斯又代表华盛顿在华氏家聚会作客时,把这一掌传给当时只有10岁的华氏的女儿艾米。艾米受此殊荣十分激动,一周之内拒绝洗头,她现在仍保有华盛顿的击顶权,准备于21世纪传给某一个人。华氏的一家便是这样的一个作家之家,前后两代人都为文学事业辛勤耕耘,在美国乃至世界上均有一定影响。

  华氏的作品何以畅销不衰,具有如此之大的世界性读者群?究其魅力所在,就笔者看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华氏心目中的读者,也就是他的写作动机和对象,从一开始就瞄向全美及全球的人群。总览他的全部著作,他的作品很少有专写某一个人的人生悲喜剧、命运的炎凉荣辱的,几乎没有专叹人生无常、仕途坎坷、遗产纠纷、爱情及婚变的一般比较容易集中笔力、便于驾驭的题材。他写的均是全美乃至全人类所共同关心的大题目或大事件。这也就是说,他所写的题材不只是某个方面,某个阶层的人群所关心的事件,而是亿万人民可能或正在注意的焦点。因此他的作品,无论什么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人都希望看一看书中的结局和答案,这就大大地吊起了众多读者的胃口。如二战之后遭受过纳粹浩劫的全人类仍关注和担心希特勒阴魂的存在及纳粹的复活问题,他便为此写了《第七个秘密》。80年代两霸争雄弄得世界沸沸扬扬,他便杜撰了《第二夫人》,人类渴望健康长寿,青春百岁,他就写了本《飞鸽行动》(又译《威尼斯追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存在着已知的和不可知的现象的争论,他为此又写了《耶稣手稿之谜》和《圣地魍魉》两部长篇巨制,如此等等。写这样的大题目、大场面、大事件,要写得大而不散,玄而不虚,奇而不妄,非有大修养、大功力、大气度不行,而华氏就是具有这种素质的奇才,大手笔。

  二、华氏的小说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它具有很强的问题小说色彩。读者在读完华氏的著作后抚卷深思,书中所涉及或影射的问题,书中的人物的理念和立场,问题的答案孰是孰非,常会不期然而然地引起读者反复咀嚼和判辨。有的作品甚至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反响。如他写的政治小说《男子汉》,写的是美国一个黑人议员成为美国总统的故事,这在白人专权、种族歧视尚未寿终正寝的美国,提出了石破天惊的问题:假若有朝一日美国总统换成了黑人又将如何?华氏提出的这个问题,无疑是放了颗政治原子弹,在全美政界引起了巨大的冲击波,这比单写黑人命运的人情小说要高出一着。《男子汉》一书,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和不懈奋斗,充分证明,黑人非但不是劣种民族,而是同白人一样具有入主白宫、统治全美的才干和素质。又如《耶稣手稿之谜》,写的是发现了新的《圣经》原本,而且来龙去脉,追根溯源,言之凿凿,但在公布于世的前夕,忽又峰回路转,发现为赝品的故事。其惊人之举,致令全世界的非宗教界人士和数以亿计的基督徒处于无所适从、扑朔迷离的境地。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也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它那无所不至的触角和势力,常令世人谈虎色变。而华氏斗胆包天,竟写了本有关联邦调查局头子阴谋篡国的书《R密件》。联邦调查局是得罪了,但他却提醒了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人一个潜在的应留神的危险:联邦调查局的权力过大过滥,就会危及美国政体。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甚得国人和当权者的认可。华氏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尼克松、里根及国务卿基辛格等过从甚密,除了其作品的巨大影响和私人的交往外,这方面不能不说有一定关系。他的作品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爱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华氏对人类最讳莫如深的话题,特别是对性做了大胆的触及和探讨。这也刺激了读者的求知欲和猎奇心。他的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分,就是涉及这个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洛杉矶的女人们》和《七分种》。应该说,他在这些书中是想找出一个对性和性文学世人应该持有的科学与公正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态度。他在《洛杉矶的女人们》中,最终还是否定了为性而性的机械主义的研究办法,推崇和提倡感情合谐作为爱的真蒂和基础。《七分钟》触及了性文学检查的敏感话题。他的观点在性及性文学的态度上,主张不要回避、硬性禁止,要持科学态度进行疏导。在华氏的笔下,凡为性而性或奸淫之徒均无好下场。在有些问题上,华氏在书中做了大量的考证、理论阐发和辩论,但也同时做了一些直接的性描写。如比较突出的《影迷俱乐部》。《影迷俱乐部》是作者在1952年相遇并结识美国著名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之后有感而写的。书中因有大量的性描写引起了社会的非议,特别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有诸多不宜。要注意我国的国情,作为内部研究和交流则另当别论。

  四、华氏是编写故事的大家。他一方面用人们意想不到的情节把你带到故事中去,同时他又能纵横捭阖,把各种矛盾事物聚集在一起,使矛盾层层激化,直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使读者不读则已,一读非一口气看完不可。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这其中还有他的特别擅长的一手,那就是他能把故事杜撰得天衣无缝,把所描写的地点、时间、动作等细节交待得有根有据、惟妙惟肖,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因而极大地增强了情节本身的可信性和艺术感染力。要做到这一点,非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不可。人们还往往对他所具有的渊博的知识感叹不已。他的小说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人类学、人文地理、医学等等,几乎是百科性的。他之所以具有如此丰富的人类知识,除得益于他博览群书,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外,还得益于他的极端好奇心,什么事都不厌其烦,追根问底。他搜集了大量材料,对所写的东西进行精密深入的调查,这在他的著作《奖赏》和《耶稣手稿之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他为了写《耶稣手稿之谜》,九赴英国和欧洲,读了478本《圣经》著作,访问了58位《圣经》专家,在心里酝酿了十年。所以,阅读华氏的作品,除了文学艺术的享受之外,还可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五、华氏的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每到关键时刻,在辨明真伪正误之时,常常伴有出自矛盾双方之口的辩白或说教。华氏自年轻时起所培养起来的非凡的辩才,在他众多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该指出的是,他作品中的辩白或对辩,远非那种强辞夺理的泛泛之论可比,而是具有很深刻的哲理,精辟的逻辑推断,得体的事实引证和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切中要害的论理和论点,最终置论敌于维谷之中。华氏的某些看似冗长的说教,有时往往具有令人折服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玩味之下,倒是一篇绝妙文章,因此,华氏作品的这一特点,进一步深化了读者对作品内在寓意的认识。

  六、在设置和处理情节的悬念手法上,华氏亦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摒弃通常为了制造悬念故意将肇事者或元凶隐而不露,或设层层疑团的做法,明着把矛盾双方的代表人物一开始就摆出来,让真善美和假恶丑,在读者的睽睽众目之下,或设防布阵,或胶着争斗。这是一种极易使读者丧失阅读欲望的险着,但华氏却是游刃有余,技高一筹,把情节处理得惊心动魄,处处显出超凡脱俗的大气度,使故事的发展起伏跌宕,出意表之外,寓情理之中,把读者的心抓得紧紧的,让读者的情趣和意念在故事的步步推进中持续升华,一路加速度般地奔向那始料不及的大结局。

  我国介绍华莱士的作品系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各国的产品和商品——物质的和精神的——亦如决堤的大潮一样,从不同渠道涌进了各个领域。华莱士的世界畅销书,也在日益活跃的中外文学作品的出版狂流中公开地与秘密地、正当地与非法地,打着滚儿改头换面地出现在书店里、书摊上。有的认真严肃,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交流的作用,有的则刻意追求商业利益,听凭书商的肆意增删篡改,有的则未顾及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未做负责任的介绍和导向。对华氏作品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不能不说尚存在着某种片面性。因此,这就有必要对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作家进行探讨和研究,无论从内容上,思想上,艺术上给予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国作品如此,对中国作品也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文学的交流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是了解外国文学并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

  我对华氏的已出版的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和翻译约达1000多万字。对他的所有长篇进行了十几年的研究并出版了他的部分著作。与华氏本人和他的家人有过大量的书信来往,并几次亲访华氏在洛杉矶的居家。讨论过有关华氏的生平、创作经历和艺术特点。通过接触,双方加深了了解,增强了友谊和信任。华氏于1986年7月23日在给我本人的亲笔信中曾写道:“你可以翻译我的任何一本书,将它译成中文。”华氏在1990年6月29日病故之后,他的家人将华的后期作品和华氏家族作为纪念物珍藏的在华莱士纪念会上的全套录音送给了我。华莱士的妻子西尔维亚,女儿艾米,儿子戴维于1993年2月9日联合签署了授权书,授予我华氏作品独家翻译权。近几年,我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译完了多部书稿,但因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版权组织,故一再将译稿搁置未发。1994年6月9日,华氏作品的著作权人授权我拥有华莱士作品中文版本的专有出版权,我到此才着手出版事宜。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十分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为明正视听,我亦通过多种媒介发出声明,制止社会上对华氏作品的滥译滥印的侵权现象,维护合法权益。同时,为了让读者对华氏的作品有个较全面的理解,不致在阅读中失之偏颇,故借此书出版的机会,特对华氏、华氏的创作生涯和艺术特点作一较全面的论述,兴许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有所助益。我相信,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是不受时效和国度限制的。我希望,有十几亿读者的华氏作品,在一百年后,仍会像华氏生前所期望的那样有读者,而且不会只有一个。

  (王金铃)

  王金铃(1941 - ),山东诸城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当代辞赋大家。王金铃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作家,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其创作和著述范围几乎涵盖有关文学的所有门类。除大量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外,在文史研究和辞赋写作等方面,亦颇有建树。几十年来正式出版的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理论专著、文史类作品等近五十部,约二千万字。文学创作包括长篇小说、散文、戏剧、电影剧本、诗赋等;文学翻译涉及英、美、俄、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此外,还有个人的文论和译论等专著。


虚阁网(Xuges.com)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