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名家文集史籍历史虚阁首页言情小说侦探推理军事军旅科幻小说时尚阅读
外国名著传记纪实港台文学诗词歌赋古典小说武侠小说玄幻奇侠影视小说穿越宫闱青春校园
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试看书林主隐处,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评议前王并后帝,分真伪占据中州,七雄扰扰春秋。
  兴亡如脆柳,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图名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
  霎时新月下长川,沧海变桑田古路。
  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楔子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
  寻常巷陌陈罗绮,几处楼台奏管弦。
  天下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

  话说这八句诗乃是故宋神宗天子朝中一个名儒,姓邵,讳尧夫,道号康节先生所作;为叹五代残唐,天下干戈不息。那时朝属梁,暮属晋,正谓是:

  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
  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后来感得天道循环,向甲马营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来。这朝圣人出世,红光满天,异香经宿不散,乃是上界霹雳大仙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那天子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

  因此上,邵尧夫先生赞道:“一旦云开复见天!”正如教百姓再见天日之面一般。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

  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颠下驴来。人问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传位与御弟太宗。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真宗皇帝,真宗又传位与仁宗。

  这仁宗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朝廷出给黄榜,召人医治,感动天庭,差遣太白金星下界,化作一老叟前来揭了黄榜,自言能止太子啼哭。看榜官员引至殿下朝见真宗。天子圣旨,教进内苑看视太子。那老叟直至宫中,抱着太子耳边低低说了八个字,太子便不啼哭。那老叟不言姓名,只见化阵清风而去。

  耳边道八个甚字?道是:“文有文曲,武有武曲。”

  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宫中两座星辰下来辅佐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开封府主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国大元帅狄青。这两个贤臣出来辅佐这朝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改了九个年号。

  自天圣元年癸亥登基,至天圣九年,那时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这九年谓之一登;自明道元年,至皇祐三年,这九年亦是丰富,谓之二登;自皇祐四年,至嘉祐二年,这九年田禾大熟,谓之三登。一连三九二十七年,号为“三登之世。”

  那时百姓受了些快乐,谁道乐极悲生:嘉祐三年春间,天下瘟疫盛行。自江南直至两京,无一处人民不染此证。天下各州各府雪片也似申奏将来。

  且说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济局方,自出俸资合药,救治万民。那里医治得,瘟疫越盛。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

  是日,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已毕,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祈禳天灾,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

  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

  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

  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

  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

  真人答道:“容禀:诏敕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

  当时将丹诏供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下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

  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时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

  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

  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

  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当晚各自权歇。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

  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