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五十八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1) |
|
【金批:俗本写鲁智深救史进一段,鄙恶至不可读,每私怪耐庵,胡为亦有如是败笔;及得古本,始服原文之妙如此。吾因叹文章生于吾一日之心,而求传于世人百年之手。夫一日之心,世人未必知,而百年之手,吾又不得夺,当斯之际,文章又不能言,改窜一惟所命,如俗本《水浒》者,真可为之流涕呜咽者也! 渭河拦截一段,先写朱仝、李应执枪立宋江后,宋江立吴用后,吴用立船头,作一总提。然后分开两幅:一幅写吴用与客帐司问答,一转,转出宋江;宋江一转,转出朱仝;朱仝一转,转出岸上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是一样声势。一幅写宋江与太尉问答,一转,转出吴用;吴用一转,转出李应;李应一转,转出河里李俊、张顺、杨春,是一样声势。然后又以第三幅宋江、吴用一齐发作,以总结之,章法又齐整,又变化,真非草草之笔。 极写华州太守狡狯者,所以补写史进、鲁达两番行刺不成之故也。然读之殊无补写之迹,而自令人想见其时其事。盖以不补为补,又补写之一法也。 史进芒砀一叹,亦暗用阮籍“时无英雄”故事,可谓深表大郎之至矣。 若夫蛮牌之败,只是文章交卸之法,不得以此为大郎借也。】 *** 话说贺太守把鲁智深赚到后堂内,喝声“拿下。” 众多做公的,把鲁智深簇拥到厅阶下。贺太守正要开口勘问,只见鲁智深大怒道:〔金夹批:太守不及勘问,鲁达反先怒发,文字都有身分。俗本悉改,令人气尽。〕〔金眉批:据古本《水浒》第五十八回如此,不知俗本何故另改作一段奄奄欲死文字,乌焉成马,令人可恨。〕“你这害民贪色的直娘贼!〔金夹批:八个字骂尽千古。〕你敢拿倒洒家!我死也与史进兄弟一处死,倒不烦恼!〔金夹批:一直奔来,只咬定史进兄弟四字,读之令人心痛,又令人快活。〕只是洒家死了,宋公明阿哥须不与你干休!俺如今说与你:天下无解不得的冤仇!〔金夹批:此语反出其口,思之失笑。〕你只把史进兄弟还了洒家;〔金夹批:亦大难事,奇绝妙绝。〕玉娇枝也还了洒家,等洒家自带去交还王义;〔金夹批:还史进已大难事,又要还娇枝,又是还与和尚去还王义,奇绝妙绝。〕你却连夜也把华州太守交还朝廷!〔金夹批:还娇枝已奇绝妙绝,又要还太守,一发奇绝妙绝。○说到还娇枝还太守句,回思还史进,真易事耳。〕量你这等贼头鼠眼,专一欢喜妇人,也做不得民之父母!〔金夹批:千载读之,无不汗颜。○此句为还太守作注也。〕若依得此三事,便是佛眼相看;若道半个不的,不要懊悔不迭!如今你且先教俺去看看史家兄弟,却回俺话!” 〔金夹批:不知是墨,不知是泪,不知是血,写得使人心痛,使人快活。〕 贺太守听了,气得做声不得,〔金夹批:与上正要开言作一句读。〕只道得个“我心疑是个行刺的贼,原来果然是史进一路!〔金夹批:古本如此情文曲折,俗本真是无理可笑。〕那厮——你看那厮〔金夹批:写太守气咽不成语,真是活画出来。〕——且监下这厮,慢慢置处!这秃驴原来果然是史进一路!”〔金夹批:活画出气急败坏,语言重沓;又活画出自神其智,心口相语,妙绝。〕也不拷打,取面大枷来钉了,押下死囚牢里去;一面申闻都省,乞请明降。禅杖,戎刀,封入府堂里去了。 此时闹动了华州一府。小喽啰得了这个消息,飞报上山来。武松大惊道:“我两个来华州干事,折了一个,怎地回去见众头领!” 正没理会处,只见山下小喽啰报道:“有个梁山泊差来的头领,唤做神行太保戴宗,见在山下。”〔金夹批:便快。〕武松慌忙下来,迎接上山,和朱武等三人都相见了,诉说鲁智深不听劝谏失陷一事。戴宗听了,大惊道:“我不可久停了!就便回梁山泊,报与哥哥知道,早遣兵将前来救取!” 武松道:“小弟在这里专等,万望兄长早去急来!” 戴宗吃了些素食,作起神行法。再回梁山泊来;三日之间,已到山寨;见了晁、宋二头领,诉说鲁智深因救史进,要刺贺太守,被陷一事。晁盖听罢,失惊道:“既然两个兄弟有难,如何不救!〔容夹批:是。〕我今不可耽搁,便亲去走一遭!” 宋江道:“哥哥山寨之主,未可轻动,原只兄弟代哥哥去。”〔金夹批:又书宋江不肯。〕当日点起人马,作三队而行:前军点五员先锋,林冲、杨志、〔金夹批:先拨林冲、杨志妙。〕秦明、呼延灼,〔金夹批:呼延新到,例应立功,故亦在第一拨。〕引领一千甲马,二千步军先行,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中军领兵主将宋公明,军师吴用、朱仝、徐宁、解珍、解宝,共是六个头领,马步军兵二千;后军主掌粮草,李应、杨雄、石秀、李俊、张顺,共是五个头领押后,马步军兵二千:——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泊,直取华州来。在路趱行,不止一日,早过了半路,先使戴宗去报少华山上。朱武等三人,安排下猪羊牛马,酝造下好酒等候。 再说宋江军马三队都到少华山下。武松引了朱武、陈达、杨春三人,〔金夹批:亦用武松引见,笔法。〕下山拜请宋江,吴用并众头领都到山寨里坐下。宋江备问城中之事。朱武道:“两个头领已被贺太守监在牢里,只等朝廷降发落。” 宋江与吴用说道:“怎地定计去救取便好?” 朱武道:“华州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只除非得里应外合,方可取得。” 吴学究道:“明日且去城边看那城池如何,却再商量。” 宋江饮酒到晚,巴不得天明,要去看城。 吴用谏道:“城中监著两只大虫在牢里,如何不做提备?白日不可去看。今夜月色必然明朗,申牌前后下山,一更时分可到那里窥望。” 当日捱到午后,宋江、吴用、花荣、秦明、朱仝,共是五骑下山,迤逦前行。初更时分,已到华州城外;在山坡高处,立马望华州城里时,——正是二月中旬天气,月华如昼,天上无一片云彩。〔金夹批:偏向刀枪剑戟林中写得花明月媚,妙笔妙笔。〕——看见华州周围有数座城门,城高地壮,堑壕深阔。看了半晌,远远地也便望见那西岳华山。 〔金夹批:是王义画壁、太尉降香这处,不得不映带出来。〕〔袁眉批:忽见华山,眼中意外,生出情事之根,剧赋一番,更有点染。(按:袁本接下有赋赞华山。)〕 宋江等看见城池厚壮,形势坚牢,无计可施。吴用道:“且回寨里去,再作商议。” 五骑连夜回到少华山上。宋江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吴学究道:“且差十数个精细小喽啰下山去远近探听消息。” 两日内,忽有一人上山来报道:“如今朝廷差个殿司太尉,将领御赐“金铃吊挂”来西岳降香,从黄河入渭河而来。”〔金夹批:其事风马牛不及;令人不知所谓。〕吴用听了,便道:“哥哥休忧,计在这里了!”〔容夹批:贼。〕〔余评:吴用闻报,即言计在此,可见学究果有奇见。〕便叫李俊、张顺:“你两个与我如此如此而行。” 李俊道:“只是无人识得地境,得一个引领路道最好。” 白花蛇杨春便道:“小弟相帮同去,如何?” 宋江大喜。三个下山去了。次日,李应、朱仝、呼延灼、花荣、秦明、徐宁,共七个人,悄悄止带五百余人下山。到渭河渡口,——李俊、张顺、杨春已夺下十余只大船在彼。吴用便叫花荣、秦明、徐宁、呼延灼,四个伏在岸上;〔金夹批:第一拨。〕宋江、吴用、朱仝、李应,下在船里;〔金夹批:中军。〕李俊,张顺,杨春分船都去滩头藏了。〔金夹批:第二拨。〕众人等候了一夜。 次日天明,听得远远地锣鸣鼓响,三只官船下来,船上插著一面黄旗,上写“钦奉圣旨西岳降香太尉宿。” 朱仝,李应,各执长枪,立在宋江背后。吴用立在船头。〔金夹批:从船尾顺写至船头,读之如画。○正写之,则应作吴用立宋江前,朱仝、李应立宋江后也。○要知只四个人,便锁定一篇章法,盖吴用领第一段,宋江领第二段,朱仝领岸上诸人,李应领水军诸人也。细读之,便知其阁辟之妙耳。○俗本略缺。〕太尉船到,当港截住。〔金夹批:四字笔力。〕船里走出紫衫银带〔袁夹批:加此四字有气色。〕虞候二十余人,喝道:“你等甚么船只,敢当港拦截大臣!” 宋江执著骨朵,躬身声喏。〔金夹批:此第一段宋江不开言,悉是吴用说,妙笔。〕吴学究立在船头上,说道:〔金眉批:第一段吴用说。〕“梁山泊义士宋江,谨参祗候。”〔金夹批:分明以吴用抵地客帐司,以宋江抵对太尉,宾主正副,笔笔画然。〕〔容夹批:有胆。〕〔容眉批:如入无人之境,大胆大胆,卓老亦不及也。〕〔袁眉批:举止语言亦巷肃亦囗囗,深得体势。〕船上客帐司出来答道:“此是朝廷太尉,奉圣旨去西岳降香。汝等是梁山泊乱寇,何故拦截?” 宋江躬身不起。船头上吴用道:“俺们义士,只要求见太尉尊颜,有告覆的事。”〔金夹批:宋江只不开言,段段用吴用说,妙笔。〕 客帐司道:“你等是何人,敢造次要见太尉。” 两边虞候喝道:“低声!”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