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1) |
|
【金批:此回凡三段文字。第一段,写宋江纺车军;第二段,写呼延连环军,皆被精神极变动之文。至第三段,写计擒凌振,却只如儿戏也。所以然者,盖作者当提笔未下之时,其胸中原只有连环马军一段奇思,却因不肯突然便推出来,故特就“连环”二字上颠倒生出“纺车”二字,先于文前别作一文,使读者眼光盘旋跳脱,卓策不定了,然后忽然一变,变出排山倒海异样阵势来。今试看其纺车轻,连环重,以轻引重,一也。纺车逐队,连环一排,以逐队引一排,二也。纺车人各自战,连环一齐跑发,以各自引一齐,三也。 纺车忽离忽合,连环铁环连锁,以离合引连锁,四也。纺车前军战罢,转作后军,连环无前无后,直冲过来,以前转作后引无前无后,五也。纺车有进有退,连环只进无退,以有进有退引只进无退,六也。纺车写人,连环写马,以人引马,七也。盖如此一段花团锦簇文字,却只为连环一阵做得引子,然后入第二段。 正写本题毕,却又不肯霎然一收便住,又特就马上生出炮来,做一拖尾。然又惟恐两大番后,又极力写炮,便令文字累坠不举,所以只将闲笔余墨写得有如儿戏相似也。呜呼!只为中间一段,变成前后三段,可谓极尽中间一段之致;乃前后二段,只为中间一段,而每段又各各极尽其致。 世人即欲起而争彼才子之名,吾知有所断断不能也。 前后二段,又各各极尽其致者。如前一段写纺车军,每一队欲去时,必先有后队接住;一接一卸,譬如鹅翎也。耐庵却又忽然算到第五队欲去时,必须接出押后十将,此处一露痕迹,便令纺车二字老大败阙,故特特于第五队方接战时,便写宋江十将预先已到,以免断续之咎,固矣。然却又算到何故一篇章法,独于第五队中忽然变换?此处仍露痕迹,毕竟鼯鼠技穷,于是特特又于第四队方接战时,便写第五队预先早到,以为之衬。真苦心哉,良工也。 又如前一段写纺车军五队,一队胜如一队,固矣。又须看他写到第四队,忽然阵上飞出三口刀,既而一变,变作两口刀,两条鞭,既而又一变,变作三条鞭,越变越奇,越奇越骇,越骇越乐,洵文章之盛观矣。 后一段,则如晁盖传令,且请宋江上山,宋江坚意不肯。读之只谓意在灭此朝食耳,却不知正为凌振放炮作衬,此真绝奇笔法,非俗士之所能也。 又如要写炮,须另有写炮法。盖写炮之法,在远不在近。今看他于凌振来时,只是称叹名色,设立炮架;而炮之威势,则必于宋江弃寨上关后,砰然闻之,真绝奇笔法,非俗士之所能也。 写接连三个炮后,又特自注云:两个打在水里,一个打在小寨上者,写两个以表水泊之阔,写一个以表炮势之猛也。 至于此篇之前之后,别有奇情妙笔,则如:将写连环马,便先写一匹御赐乌雅以吊动之;将写徐宁甲,因先写若干关领甲仗以吊动之。若干马则以一匹马吊动,一副甲则以若干甲吊动,洵非寻常之机杼也。】 *** 话说高太尉问呼延灼道:“将军所保何人,可为先锋?” 呼延灼禀道:“小人举保陈州团练使,姓韩,名滔,原是东京人氏;曾应过武举出身;使一条枣木槊;人呼为百胜将军;此人可为正先锋。又有一人,乃是颍州团练使,姓彭,名屺,亦是东京人氏;乃累代将门之子;使一口三尖刃刀,武艺出众;人呼为‘天目将军’;此人可为副先锋。”〔金眉批:保举将材。〕高太尉听了,大喜道:“若是韩、彭〔袁夹批:巧合。〕二将为先锋,何愁狂寇不灭!” 当日高太尉就殿帅府押了两道牒文,著枢密院差人星夜往陈、颍二州调取韩滔、彭玘火速赴京。〔金夹批:保举将材是第三段。〕不旬日间,迳来殿帅府参见了太尉并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带领众人都往御教场中操演武艺;看军了当,〔金夹批:太尉看操是第四段。〕〔金眉批:太尉看操。〕却来殿帅府会同枢密院计议军机重事。〔金眉批:枢院议兵。〕 高太尉问道:“你等三路总有多少人马在此?” 呼延灼答道:“三路军马计有五千;连步军数及一万。” 高太尉道:“你三人亲自回州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起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禀道:“此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不必殿帅忧虑,〔金夹批:枢院议兵是第五段。〕但恐衣甲未全,〔金夹批:以踢雪乌骓吊动连环马,以关领衣甲吊动徐宁甲,真妙绝之文。○以一匹马吊动许多马,以许多甲吊动一副甲,真奇绝之文也。○或有俗士不信此评者,圣叹因愿闻特写呼延之军衣甲未全之故,何故也?〕只怕误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宽限。” 高太尉道:“既是如此说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出师之日,我自差官来点视。” 呼延灼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关支。呼延灼选得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长枪二千根,滚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五百余架,都装载上车。〔金眉批:关领甲仗。〕临辞之日,高太尉又拨与战马三千匹。三个将军,各赏了金银缎匹,三军尽关了粮赏。〔金夹批:关领甲仗是第六段。〕〔芥眉批:只为私愤,故加意如此。〕呼延灼和韩滔、彭圮都与了必胜军状,辞别了高太尉并枢密院等官。 三人上马,都投汝宁州来。于路无话,到得本州,呼延灼便遗韩滔、彭玘各往陈、颍二州起军,前来汝宁会合。〔金眉批:三路合军。〕不到半月之上,三路兵马都已安足。呼延灼便把京师关到衣甲盔刀,旗枪鞍马,并打造连环铁铠,军器等物,分俵三军已了,伺候出军。〔金夹批:三路合军,是第七段。〕高太尉差到殿帅府两员军官前来点视。犒赏三军已罢,〔金眉批:太尉犒军。〕呼延灼摆布三路兵马出城:〔金夹批:太尉犒军是第八段。〕前军开路韩滔,中军主将呼延灼,后军催督彭玘。马步三军人等,浩浩荡荡,杀奔梁山泊来。 〔金夹批:浩浩荡荡四字,写军容绝妙好辞,抵过无数车如流水马如龙、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语。〕 却说梁山泊远探报马迳到大寨报知此事。聚义厅上,当中晁盖、宋江,上首军师吴用,下首法师公孙胜并众头领,各与柴进贺喜,终日筵宴。听知报道汝宁州双鞭呼延灼引著军马到来征战,众皆商议迎敌之策。吴用便道:“我闻此人乃开国功臣河东名将呼延赞之后,武艺精熟;使两条钢鞭,卒不可近。必用能征敢战之将,先以力敌,后用智擒。”〔袁眉批:八个字吸尽后四回情事。〕说言未了,黑旋风李逵便道:“我与你去捉这厮!” 〔金夹批:不是描写铁牛,正是提清题目,言此番大文,尚从打死殷天锡根上起。〕〔金眉批:此下凡两段文字,此一段详梁山,略呼延;后一段详呼延,略梁山。〕 宋江道:“你怎去得;我自有调度。可请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李广花荣打第三阵,一丈青扈三娘打第四阵,病尉迟孙立打第五阵。将前面五阵一队队战罢,如纺车般转作后军。〔金夹批:调拨出奇,真是以兵为戏,亦是以文为戏。〕我亲自带引十个兄弟引大队人马押后。左军五将,朱仝、雷横、穆弘、黄信、吕方;右军五将、杨雄、石秀、欧鹏、郭盛。〔金夹批:好。〕水路中,可请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弟兄驾船接应。〔金夹批:好。〕却教李逵与杨林引步军分作两路埋伏救应。”〔金夹批:好。〕宋江调拨已定,前军秦明〔金夹批:第一拨。〕早引人马下山,向平山旷野之处列成阵势。 〔金眉批:第一番详山泊,略呼延,作引文。〕 此时虽是冬天,却喜和暖。〔金夹批:偏是百忙时,偏有本事作此闲笔。〕〔袁夹批:没紧要中点出时节。〕等候了一日,早望见官军到来。先锋队里百胜将韩滔领兵扎下寨栅,当晚不战。 次日天晓,两军对阵,三通画鼓,出到阵前,马上横著狼牙棍,望对阵门旗开处,先锋将韩滔,横槊勒马,大骂秦明道:“天兵到此,不思早早投降,还敢抗拒,不是讨死!我直把你水泊填平,梁山踏碎;生擒活捉你这伙反贼解京,碎尸万段!” 秦明本是性急的人,听了也不打话,〔金夹批:就性格上作省笔。〕便指马舞起狼牙棍,直取韩滔。韩滔挺槊跃马,来战秦明,两个斗到二十余合,韩滔力怯,只待要走,背后中军主将呼延灼已到。见韩滔战秦明不下,便从中军舞起双鞭,纵坐下那匹御赐踢雪乌骓,跑哮嘶喊,来到阵前。 〔金夹批:此一合中,呼延忽来。○此段文字本以山泊为主,以呼延为宾。今看他详写山泊诸将纺车般脱换,又插写呼延将军掷狮来去,以一笔兼写两家健将,遂令两篇章法,一齐俱成,妙绝。〕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