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1) |
|
【芥眉批:劫法场是无国庋,徒聚义之气,无义之理,可谓忠乎?宋江时愧心痛心于此,故归梁山以后,日愿招安,弃邪归正,事始足传。】 【金批:写急事不得多用笔,盖多用笔则其事缓矣。独此书不然:写急事不肯少用笔,盖少用笔则其急亦遂解矣。如宋江、戴宗谋逆之人,决不待时,虽得黄孔目捱延五日,然至第六日已成水穷云尽之际,此时只须云“只等午时三刻,便要开刀”一句便过耳。乃此偏写出早辰先着地方打扫法场;饭后点土兵刀仗刽子;巳牌时分,狱官禀请监斩,孔目呈犯由牌,判“斩”字,又细细将贴犯由牌之芦席亦都描画出来。此一段是牢外众人打扮诸事,作第一段。 次又写扎宋江、戴宗,各将胶水刷头发,各绾作鹅梨角儿,又各插朵红绫纸花,青面大圣案前,各有“长休饭”、“永别酒”;然后六七十个狱卒,一齐推拥出来。此一段是牢里打扮宋、戴两人,作第二段。次又写押到十字路口,用枪棒团团围住;又细说一个面南背北,一个面北背南,纳坐在地,只等监斩官来。 此一段是宋、戴已到法场,只等监斩,作第三段。次又写众人看出人,为未见监斩官来,便去细看两个犯由牌:先看宋江,云犯人一名某人,如何如何,律斩;次看戴宗,犯人某人,如何如何,律斩。逡巡间,不觉知府已到,勒住马,只等午时三刻。此一段是监斩已到,只等时辰,作第四段。使读者乃自陡然见有“第六日”三字便吃惊起,此后读一句吓一句,读一字吓一字,直至两三页后,只是一个惊吓。吾尝言:读书之乐,第一莫乐于替人担忧。然若此篇者,亦殊恐得乐太过也。 此篇妙处,在来日便要处决,迅雷不及掩耳,此时即有人报知山泊,亦已缩地无法,又况更无有人得知他二人与山泊有情分也。今却在前回中,写吴用预先算出漏误,连忙授计众人下山。至于于路数日,则恰好是事发迟二日,黄孔目捱五日,三处各不相照,而时至事起,适然凑合,真是脱尽印板小说套子也。 写戴宗事发后,李逵、张顺二人杳然更不一见;不惟不见而已,又反写二番众人叫苦,以倒踢之,真令读者一路不胜闷闷。及读至“虎形黑大汉”一句,不觉毛骨都抖;至于张顺之来,则又做梦亦梦不到之奇文也。】 *** 话说当时晁盖并众人听了,请问军师道:“这封书如何有脱卯处?” 吴用说道:“早间戴院长将去的回书,〔袁夹批:未便喝出图书。〕是我一时不仔细,见不到处!才使的那个图书不是玉筋篆文‘翰林蔡京’四字?〔金夹批:篆体字文,前略此详,正妙。〕只是这个图书便是教戴宗吃官司!”〔金夹批:奇谈。〕金大坚便道:“小弟每每见蔡太师书缄并他的文章都是这样图书。今次雕得无纤毫差错,如何有破绽?”〔容夹批:你那得知!〕吴学究道:“你众位不知。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师儿子,如何父写书与儿子却使个讳字图书?〔金夹批:说得明快之极。〕因此差了。是我见不到处!此人到江州必被盘诘。问出实情,却是利害!” 晁盖道:“快使人去赶唤他回来别写,如何?” 吴学究道:“如何赶得上。他作起‘神行法’来,这早晚已走过五百里了!〔金夹批:好。〕只是事不宜迟,我们只得恁地,可救他两个。” 晁盖道:“怎生去救?用何良策?” 吴学究便向前与晁盖耳边说道:“这般这般。……如此如此。……主将便可暗传下号令与众人知道,只是如此动身,休要误了日期。”〔余评:观吴用便知戴宗此去受苦,暗传将令救宋江,观吴用可为一军师矣。〕众多好汉得了将令,各各拴束行头,连夜下山,望江州来,不在话下。 且说戴宗扣著日期,〔金夹批:好。〕回到江州,当厅下了回书,蔡九知府见了戴宗如期回来,好生欢喜;先取酒来赏了三钟,亲自接了回书,便道:“你曾见我太师么?” 戴宗禀道:“小人只住得一夜,便回了,不曾见得恩相。” 知府拆开封皮,看见前面说:〔金夹批:正经。〕“信笼内许多物件,都收了。……” 中间说:〔金夹批:次之。〕“妖人宋江,今上自要他看,可令牢固陷车,盛载密切,差的当人员连夜解上京师。沿途休教失走……” 书尾说:〔金夹批:带。〕“黄文炳早晚奏过天子,必然自有除授。” 蔡九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叫取一锭二十五两花银赏了戴宗;〔余评:知府不知看破其事,赏戴宗,观知府文礼未通,作父之官矣。〕一面分付教造陷军,商量差人解发起身。戴宗谢了,自回下处,买了些酒肉,来牢里看觑宋江,不在话下。 且说蔡九知府催并合成陷车,过得一二日,正要起程,只见门子来报道:“无为军黄通判特来相探。”〔金夹批:紧接。〕蔡九知府叫请至后堂相见。又送些礼物,时新酒果。知府谢道:“累承厚意,何以得当。” 黄文炳道:“村野微物,何足挂齿。” 知府道:“恭喜早晚必有荣除之庆!” 黄文炳道:“相公何以知之?” 知府道:“昨日下书人已回。妖人宋江,教解京师。通判只在早晚奏过今上,升擢高任。家尊回书备说此事。” 黄文炳道:“既是恁地,深感恩相主荐。那个人下书,真乃神行人也!” 知府道:“通判如不信时,就教观看家书,显得下官不谬。” 黄文炳道:“小生只恐家书,不敢擅看;〔容夹批:巧。〕如若相托,求借一观。” 知府便道:“通判乃心腹之交,看有何妨。” 便令从人取过家书递与黄文炳看。 黄文炳接书在手,从头尾读了一遍,卷过来看了封皮,只见图书新鲜。黄文炳摇头道:“这封书不是真的。”〔金夹批:贼。〕〔容眉批:仔细。此人大用得。〕〔芥眉批:像像。〕知府道:“通判错矣;此是家尊亲手笔迹,真正字体,如何不是真的?” 黄文炳道:“相公容覆:往常家书来时,曾有这个图书么?”〔金夹批:贼。〕 知府道:“往常来的家书却不曾有这个图书,只是随手写的。今番一定是图书匣在手边,就便印了这个图书在封皮上。”〔金夹批:反用一解妙。〕〔容夹批:好货。〕〔袁夹批:一解更妙。〕〔芥眉批:父字子不能辨,萧让有手,蔡九无目。〕 黄文炳道:“相公休怪小生多言。这封书被人瞒过了相公!方今天下盛行苏,黄,米,蔡,四家字体,谁不习学得些?〔金夹批:书轻点过。〕只是这个图书是令尊恩相做翰林学士时使出来,〔金夹批:贼。〕法帖文字上,多有人曾见。〔金夹批:贼。〕如今升转太师丞相,如何肯把翰林图书使出来?〔金夹批:贼。○此一段比前吴用所说,又另增出。〕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芥眉批:真有智巧,蔡九蠢,愈显文炳毒恶,然实是有用之才,不应闲在。〕令尊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高明远见的人,〔容夹批:奉承。〕安肯造次错用?〔金夹批:贼。○此一段与吴用所说同。〕相公不信小生之言,可细细盘问下书人,曾见府里谁来。若说不对,便是假书。〔余评:黄信(文炳)看破书内之情,须能取蔡知府之乐,不知丧家之日速矣。〕休怪小生多说,因蒙错爱至厚,方敢僭言。”〔容眉批:是国家大有用之有,如何叫他闲住在家,可惜可恨。〕 蔡九知府听了说道:“这事不难;此人自来不曾到东京,〔金夹批:补一句。〕一问便显虚实。” 知府留住黄文炳在屏风背后坐地,随即升厅,叫唤戴宗,有委用的事。当下做公的领了钧旨,四散去寻。 且说戴宗自回到江州,先去牢里见了宋江,附耳低言,将前事说了,宋江心中暗喜,次日又有人请去酌杯。戴宗正在酒肆中吃酒,只见做公的四下来寻。当时把戴宗唤到厅上。蔡九知府问道:“前日有劳你走了一遭,真个办事,未曾重赏你。” 戴宗答道:“小人是承恩相差使的人,如何敢怠慢。” 知府道:“我正连日事忙,未曾问得你个仔细。你前日与我去京师,那座门入去?” 戴宗道:“小人到东京时,那日天色已晚,不知唤做甚么门。” 〔金夹批:东京帝都,人山人海,如何日晚,门都不知,写得好笑。〕〔容夹批:好。〕 知府又道:“我家府里门前,谁接著你?留你在那里歇?”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