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三十三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1) |
|
【金批:吾观元人杂剧,每一篇为四折,每折止用一人独唱,而同场诸人,仅以科白从旁挑动承接之。此无他:盖昔者之人,其胸中自有一篇一篇绝妙文字,篇各成文,文各有意,有起有结,有开有阖,有彼其应,有顿有跌,特无所附丽,则不能以空中抒写,故不得已旁托古人生死离合之事,借题作文。有彼其意:期于后世之人,见吾之文而止,初不取古人之事得吾之文而见也。 自杂剧之法坏,而一篇之事乃有四十余折,一折之辞乃用数人同唱,于是辞烦节促,比于蛙鼓,句断字歇,有如病夫,又一似古人之事全赖后人传之,而文章在所不问也者。而冬烘学究,乳臭小儿,咸摇笔洒墨来作传奇矣。稗官亦然。稗官固效古史氏法也,虽一部前后必有数篇,一篇之中凡有数事,然但有一人必为一人立传,若有十人必为十人立传。夫人必立传者,史氏一定之例也。而事则通长者,文人联贯之才也。故有某甲、某乙共为一事,而实书在某甲传中,斯与某乙无与也。又有某甲、某乙不必共为一事,而于某甲傅中忽然及于某乙,此固作者心爱某乙,不能暂忘,苟有便可以及之,辄遂及之,是又与某甲无与。故曰:文人操管之际,其权为至重也。夫某甲传中忽及某乙者,如宋江传中再述武江,是其例也。书在甲传,乙则无与者,如花荣传中不重宋江,是其例也。夫一人有一个之传,一传有一篇之文,一文有一端之指,一指有一定之归。世人不察,乃又摇笔洒墨,纷纷来作稗官,何其游手好闲一至于斯也! 古本《水浒》写花荣,便写到宋江悉为花荣所用。俗本只落一二字,其丑遂不可当。不知何人所改,既不可致诘,故特取其例一述之。】 *** 话说那黄信上马,手中横著这口丧门剑;刘知寨也骑著马,身上披挂些戎衣,手中拿一把叉;〔金夹批:可谓善戏兮,不为虐兮者矣。○叉差同音,手中拿一把差,不止刘高,天下之人皆然矣。〕〔芥眉批:说刘知寨装束,字中有眼,妙。〕又一百四五十军汉寨兵,各执著缨枪棍棒,腰下都带短刀利剑;两下鼓,一声锣,解宋江和花荣望青州来。众人都离了清风寨。行不过三四十里路头,前面见一座大林子。正来到那山嘴边前头,寨兵指道:“林子里有人窥望!” 都立住了脚。黄信在马上问道:“为甚不行?” 军汉答道:“前面林子里有人窥看。” 黄信喝道:“休睬他,只顾走!” 看看渐近林子前,只听得当当的二三十面大锣一齐响起来。那寨兵人等都慌了手脚,只待要走。〔芥夹批:官兵皆如此。〕黄信喝道:“且住!都与我摆开。” 叫道:“刘知寨,你压著囚车。” 刘高在马上死应不得,只口里念道:“救苦救难天尊!〔金夹批:句。〕〔容夹批:妙。〕哎呀呀!〔金夹批:句。〕十万卷经!〔金夹批:句。〕三十坛醮!〔金夹批:句。〕救一救!”〔金夹批:句。○写得口中知己撺之极,或无上半句,或无下半句,真是绝倒。〕惊得脸如成精东瓜,青一回,黄一回。 〔金夹批:绝倒。○亦是奇语。〕〔芥眉批:好形容,使人绝倒。如此等人却做正知寨,时事可知矣。〕 这黄信是个武官,终有些胆量,便拍马向前看时,只见林子四边,齐齐的分过三五百个小喽啰来,一个个身长力壮,都是面恶眼凶,头裹红巾,身穿衲袄,腰悬利剑,手执长枪,早把一行人围住。林子中跳出三个好汉来,一个穿青,一个穿绿,一个穿红,都戴著一顶销金万字头巾,各跨一口腰刀,又使一把朴刀,当住去路。中间是锦毛虎燕顺,上首是矮脚虎王英,下首是白面郎君郑天寿。三个好汉大喝道:“来往的到此当住脚,留下三千两买路黄金,任从过去!” 黄信在马上大喝道:“你那厮们不得无礼!镇三山在此!”〔金夹批:好。〕三个好汉睁著眼,大喝道:“你便是‘镇万山,’也要三千两买路黄金。〔金夹批:好。〕没时不放你过去!” 黄信说道:“我是上司取公事的都监,有甚么买路钱与你!” 那三个好汉笑道:“莫说你是上司一个都监,便是赵官家驾过,也要三千贯买路钱,若是没有,且把公事人当在这里,待你取钱来赎!”〔金夹批:奇谭解人颐。〕黄信大怒,骂道:“强贼!怎敢如此无礼!” 喝叫左右擂鼓鸣锣。黄信拍马舞剑,直奔燕顺。三个好汉一齐挺起朴刀来战黄信。 黄信见三个好汉都来并他,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怎地当得他三个住。亦且刘高已自抖著,向前不得,见了这般头势,只待要走。黄信怕吃他三个拿了,坏了名声,只得一骑马,扑喇喇跑回旧路。三个头领挺著朴刀赶将来。黄信那里顾得众人,独自飞马奔回清风镇去了。 众军见黄信回马时,已自发声喊,撇了囚车,都四散走了。只剩得刘高,〔金夹批:写得好。○读至此始知前文要刘高同来对理之妙。不然,则重要到镇捉刘高也。〕见头势不好,慌忙勒转马头,连打三鞭。那马正待跑时,被那小喽啰拽起绊马索,早把刘高的马掀翻,倒撞下来。众小喽啰一发向前,拿了刘高,抢了囚车,打开车辆。花荣已把自己的囚车掀开了,〔金夹批:好。〕便跳出来,将这缚索都挣断了;却打碎那个囚车,救出宋江来。〔金夹批:好。〕自有那几个小喽啰,已自反翦了刘高,〔金夹批:好。〕又向前去抢得他骑的马,〔金夹批:好。〕亦有三匹驾车的马。〔金夹批:好。〕却剥了刘高的衣服,与宋江穿了,〔金夹批:好。○读至此始知前文花荣乞留衣服之妙。不然,则一刘高之衣,禁寒中不可分衣两人,花荣又不可赤条条上山也。〕〔袁夹批:不屑。〕把马先送上山去。〔金夹批:好。〕这三个好汉一同花荣并小喽啰把刘高赤条条的绑了押回山寨来。 〔金夹批:好。○一段叙得凑手。〕〔余评:宋江、花荣得燕顺之救,乃天使之然也。既而刘高被害,亦为不贤之妇所招也。〕 原来这三位好汉为因不知宋江消息,差几个能干的小喽啰下山,直来清风镇上探听,闻人说道:“都监黄信,掷盏为号,拿了花知寨并宋江,陷车囚了,解投青州来。” 因此报与三个好汉得知,带了人马,大宽转兜出大路来,预先截住去路;小路里亦差人伺候。〔金夹批:闲笔周匝。〕〔袁夹批:周匝。〕因此救了两个,拿得刘高,都回山寨里来。 当晚上得山时,已是二更时分,都到聚义厅上相会。请宋江、花荣当中坐定,三个好汉对席相陪,一面且备酒食管待。燕顺分付,叫:“孩儿们,各自都去吃酒。” 花荣在厅上称谢三个好汉,说道:“花荣与哥哥皆得三个壮士救了性命,报了冤仇,此恩难报!只是花荣还有妻小妹子在清风寨中,必然被黄信擒捉,却是怎生救得?” 燕顺道:“知寨放心:料应黄信不敢便拿恭人;若拿时,也须这条路里经过。〔金夹批:好。○读至此始知前文黄信许花荣不拿家小之妙。〕我明日弟兄三个,下山去取恭人和令妹还知寨。”〔容夹批:王英不可去。〕便差小喽啰下山先去探听。花荣谢道:“深感壮士大恩!” 宋江便道:“且与我拿过刘高那厮来。” 燕顺便道:“把他绑在将军柱上,割腹取心,与哥哥庆喜。”〔容眉批:好庆喜筵席。〕 花荣道:“我亲自下手割这厮!”〔金夹批:花荣文甚。〕〔容夹批:花荣文甚。〕 宋江骂道:“你这厮,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如何听信那不贤的妇人害我?今日擒来,有何理说?” 花荣道:“哥哥问他则甚!”〔金夹批:花荣文甚。○不是花荣说,便要写刘高许多摇尾乞命之话,污笔坏纸极矣。〕把刀去刘高心窝里只一剜,那颗心献在宋江面前。小喽啰自把尸首拖在一边。宋江道:“今日虽杀了这厮滥污匹夫,只有那个淫妇不曾杀得,未出那口怨气。” 王矮虎便道:“哥哥放心,我明日自下山去拿那妇人,今番还我受用。”〔金夹批:行文一时行到平淡处,无可出色,故借此作笑耳,不必真有之。〕〔容夹批:趣人。〕众皆大笑。当夜饮酒罢,各自歇息。次日起来,商议打清风寨一事。燕顺道:“昨日孩儿们走得辛苦了,今日歇他一日,明日早下山去也未迟。” 宋江道:“也见得是。正要将息人强马壮,不在促忙。” 不说山寨整点军马起程。且说都监黄信一骑马奔回清风镇上大寨内,便点寨兵人马紧守四边栅门。黄信写了申状,叫两个教军头目飞马报与慕容知府。知府听得飞报军情紧急公务,连夜升厅;看了黄信申状:“反了花荣,结连清风山强盗,时刻清风寨不保!事在告急,早遣良将,保守地方!”〔金夹批:已上三十字是申状。〕知府看了大惊,便差人去请青州指挥司总管本州兵马秦统制,急来商议军情重事。那人原是山后开州人氏;姓秦,讳个明字;因他性格急躁,〔袁夹批:或曰当作躁,不知燥字乃妙。〕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祖是军官出身;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那人听得知府请唤,迳到府里来见知府。各施礼罢。那慕容知府将出那黄信的飞报申状来,教秦统制看了。秦明大怒道:“红头子敢如此无礼!不须公祖忧心,不才便起军马。不拿了这贼,誓不再见公祖!” 慕容知府道:“将军若是迟慢,恐这厮们去打清风寨。” 秦明答道:“此事如何敢迟误!只今连夜便点起人马,来日早行。” 知府大喜,忙叫安排酒肉干粮,先去城外等候赏军。秦明见说反了花荣,怒忿从地上马,〔金夹批:大书秦明忠孝天性。〕奔到指挥司里,便点起一百马军,四百步军,先叫出城去取齐,摆布了起身。 却说慕容知府先在城外寺院里蒸下馒头,摆下大碗,烫下酒,每一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金夹批:须知此非闲笔,盖因知府赏军,便得先见秦统制一番军容,先见一番军容,便令后文宋江定计,不写已见。〕〔袁眉批:亦是点缀。〕方才备办得了,却望见军马出城,引军红旗上大书:“兵马总管秦统制。” 慕容知府望见秦明全副披挂了出城来,果是英雄无比。〔金夹批:特详此笔,绝妙章法。〕秦明在马上,见慕容知府在城外赏军,慌忙叫军汉接了军器,下马来和知府相见。施礼罢,知府把了盏,将些言语嘱付总管,道:“善觑方便,早奏凯歌。” 赏军已罢,放起信炮,秦明辞了知府,飞身上马,摆开队伍,催趱军兵,大刀阔斧,迳奔清风寨来。〔余评:秦明涌涌离府而捉花荣,此(比)刘高心胆大矣。〕原来这清风镇却在青州东南上,从正南取清风山较近,可早到山北小路。 〔金夹批:有此句,便令在前不碍不收花家老小,在后不碍单骑来说黄信也。〕 却说清风山寨里这小喽啰们探知备细,报上山来。山寨里众好汉正待要打清风寨去,只听的报道:“秦明引兵马到来!” 都面面厮觑,俱各骇然。花荣便道:〔金夹批:独写花荣。〕“你众位都不要慌。自古‘兵临告急,必须死敌’。教小喽啰饱了酒饭,只依著我行:先须力敌,后用智取。……如此如此,好么?”〔金夹批:真好花荣。〕 宋江道:“好计!正是如此行!”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