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二十二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3) |
|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金夹批:有此一折,反越显出武松神威。不然,便是卒然不及回避,侥幸得免虎口者矣。〕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金夹批:以性命与名誉对算,不亦异乎?〕〔容眉批:是个硬汉。〕〔余评:武松毅然过景阳冈,是勇猛超众,以无惧为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金夹批:活写出武松神威。〕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金夹批:看他写酒醉,有节有次。〕便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金夹批:冬天也,偏要写得热极,后到大虫扑时,忽然惊出冷来,绝世妙手。〕将哨棒绾在肋下,〔金夹批:哨棒十一。○哨棒绾在肋下,第五个身分。〕〔袁眉批:画。〕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 〔金夹批:骇人之景。○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金夹批:自注一句。〕〔袁眉批:点时节亦有意致。〕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金夹批:又作一纵。〕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金夹批:醉。〕焦热起来,〔金夹批:热。〕一只手提哨棒,〔金夹批:哨棒十二。○又提着哨棒,第六个身分。〕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金夹批:画绝。〕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金夹批:骇人之景,可知虎林。〕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金夹批:奔过乱林,便应跳出虎来矣,却偏又生出一块青石,几乎要睡。使读者急杀了,然后放出虎来,才子可恨如此。〕把那哨棒倚在一边,〔金夹批:哨棒倚在一边,第七个身分。○哨棒十三。〕放翻身体,却待要睡,〔金夹批:惊死读者。〕只见发起一阵狂风。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金夹批:出得有声势。〕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金夹批:有此一折,反越显出武松神威。不然,便是三家村中说子路,不近人情极矣。〕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金夹批:哨棒十四。○拿着哨棒,第八个身分。〕闪在青石边。〔金夹批:一闪。○已下人是神人,虎是活虎,读者须逐段定眼细看。○我常思画虎有处看,真虎无处看;真虎死有虎看,真虎活无处看;活虎正走,或犹偶得一看,活虎正搏人,是断断必无处得看者也。乃今耐庵忽然以笔墨游戏,画出全副活虎搏人图来。今而后要看虎者,其尽到水浒传中,景阳冈上,定睛饱看,又不吃惊,真乃此恩不小也。○传闻赵松雪好画马,晚更入妙,每欲构思,便于密室解衣踞地,先学为马,然后命笔。一日管夫人来,见赵宛然马也。今耐庵为此文,想亦复解衣踞地,作一扑、一掀、一翦势耶?东坡画雁诗云: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我真不知耐庵何处有此一副虎食人方法在胸中也。圣叹于三千年中,独以才子许此一人,岂虚誉哉!〕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金夹批:虎。〕〔容眉批:又画虎矣,妙绝妙绝。〕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金夹批:神妙之笔,灯下读之,火光如豆,变成绿色。〕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金夹批:人。○二闪。〕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金夹批:百忙中自注一句。〕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金夹批:虎。〕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金夹批:人。○三闪。〕 大虫见掀他不著,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翦。〔金夹批:虎。〕武松却又闪在一边。〔金夹批:人。○四闪。〕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翦;三般捉不著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金夹批:百忙中注一句。○才子博物,定非亡言,只是无处印证。○此段作一束,已上只用四闪法,已下放出气力来。〕〔袁眉批:东坡题画雁诗:“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今虎食人法,安得如此分明,可谓格物。〕那大虫又翦不著,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金夹批:虎。〕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金夹批:轮起哨棒,第九个身分。○消棒十五。〕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金夹批:人。○此一劈谁不以为了却大虫矣,却又变出怪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著大虫,〔金夹批:尽平生气力矣,却偏劈不着大虫,吓杀人句。〕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金夹批:百忙中又注一句。〕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金夹批:哨棒十六。○半日勤写哨棒,只道仗他打虎,到此忽然开除,令人瞠目噤口,不复敢读下去。○哨棒折了,方显出徒手打虎异样神威来,只是读者心胆堕矣。〕〔袁眉批:不便打着大虫,放宽一步,愈着急一步,又正要开除哨棒,显出徒手的手段。〕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金夹批:虎。〕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金夹批:人。〕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金夹批:虎。〕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金夹批:了却哨棒。○哨棒十七。〕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嗒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金夹批:人。〕〔容眉批:又画武松打虎了,恐画也没有这样妙。〕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金夹批:虎。〕被武松尽力气捺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金夹批:人。〕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金夹批:脚踢妙绝,双手放松不得也。踢眼睛妙绝,别处须踢不入也。〕〔袁眉批:一幅打虎图,活虎活人,俱在眼前。〕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金夹批:虎。○耐庵售票员上得知踢虎者,必踢其眼,又何由得知虎被人踢,便爬起一个泥坑,皆未必然之文,又必定然之事,奇绝妙绝。〕 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金夹批:人。〕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金夹批:虎。〕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金夹批:人。〕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金夹批:虎。〕 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哨棒,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金夹批:哨棒十八。○哨棒余波。〕〔袁夹批:更有余兴。〕〔余评:武松打死景阳冈猛虎,是除一方大害,功勇两全。〕眼见气都没了,方才丢了棒,〔金夹批:哨棒此处毕。〕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金夹批:第一念要提去,妙。〕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 〔金夹批:有此一折,便越显出方才神威。〕〔容眉批:画。〕〔袁眉批:须知说没气力处,正是形容有气力。〕 武松再来青石上坐了半歇,〔金夹批:写出倦极,便越显出方才神威,又收到青石,妙绝。〕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傥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金夹批:特下此句,使下文来得突兀。〕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金夹批:叫声阿呀,翻下青石来,一时手脚都慌了,不及知毡笠落在何处矣,写得入神。〕转过乱树林边,〔金夹批:收到乱树。〕一步步捱下冈子来。 走不到半里多路,只见枯草中又钻出两只大虫来。〔金夹批:吓杀,奇文。〕〔容眉批:有波澜。〕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金夹批:吓杀,奇文。〕只见那两只大虫在黑影里直立起来。〔金夹批:吓杀,奇文。〕〔袁眉批:是虎是人,后却不知是人是鬼,闪忽得妙。〕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作衣裳,紧紧绷在身上,〔容眉批:好想头,文人之心如此变化,奇奇。〕手里各拿著一条五股叉,〔金夹批:奇文。〕见了武松,吃一惊道:“你……你……你……吃了忽律心、豹子胆、狮子腿,胆倒包著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你……你……你……是人?是鬼?” 〔金夹批:打虎既毕,却于腊户口中评之。〕〔袁眉批:从猎户口里说一番惊骇的话,更见打虎之雄。〕 武松道:“你两个是甚么人?” 那个人道:“我们是本处猎户。” 武松道:“你们上岭上来做甚么?”〔金夹批:绝倒语。○我上岭来是打虎,你上岭来却做甚么,妙绝。〕 两个猎户失惊道:“你兀自不知哩!今景阳冈上有一只极大的大虫,夜夜出来伤人!只我们猎户也折了七八个,过往客人不记其数,都被这畜生吃了!本县知县著落当乡里正和我们猎户人等捕捉。那业畜势大难近,〔金夹批:可知一扑一掀一翦,乃是非常之事。〕谁敢向前!我们为他,正不知吃了多少限棒,只捉他不得!今夜又该我们两个捕猎,和十数个乡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窝弓药箭等他,正在这里埋伏,却见你大剌剌地〔金夹批:四字无心中写出神威。〕从冈子上走将下来,我两个吃了一惊。你却正是甚人?曾见大虫么?” 武松道:“我是清河县人氏,姓武,排行第二。〔金夹批:百忙中带定望哥一案,故处处下此四字。〕却才冈子上乱树林边,正撞见那大虫,被我一顿拳脚打死了。”〔金夹批:第一遍自叙。〕 两个猎户听得,痴呆了,说道:“怕没这话?” 武松道:“你不信时,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金夹批:可惜红袄。〕 两个道:“怎地打来?” 武松把那打大虫的本事再说了一遍。〔金夹批:第二遍自叙。○实是异常得意之事,不得不说了又说。○我亦要说,可怜无甚说得出的事也。〕 两个猎户听了,又喜又惊,叫拢那十个乡夫来。只见这十个乡夫都拿著钢叉、踏弩、刀枪,随即拢来。武松问道:“他们众人如何不随你两个上山?” 猎户道:“便是那畜生利害,他们如何敢上来!”〔袁夹批:问得周匝。〕一伙十数个人都在面前。两个猎户叫武松把打大虫的事说向众人。〔金夹批:第三遍自叙。○叫武二说又妙,旁人且得意,何况自家。〕众人都不肯信。武松道:“你众人不信时,我和你去看便了。” 众人身边都有火刀、火石,随即发出火来,点起五七个火把。〔金夹批:好。○如画。〕众人都跟著武松〔金夹批:四字如画。〕一同再上冈子来,看见那大虫做一堆儿死在那里。 众人见了大喜,先叫一个去报知本县里正并该管上户。这里五七个乡夫自把大虫缚了,抬下冈子来。到得岭下,早有七八十人都哄将起来,先把死大虫抬在前面,将一乘兜轿抬了武松,〔金夹批:上文一个神人,一个活虎,尽力放对,到此虎也抬人也抬,读之不觉失笑也。〕投本处一个上户家来。那上户里正都在庄前迎接。把这大虫扛到草厅上。却有本乡上户,〔金夹批:是一色人。〕本乡猎户,〔金夹批:又是一色人。〕三二十人,都来相探武松。众人问道:“壮士高姓大名?贵乡何处?” 武松道:“小人是此间邻郡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金夹批:带定。〕因从沧州回乡来,昨晚在冈子那边酒店吃得大醉了,〔金夹批:王右军云:夜来真大醉耶?〕上冈子来,正撞见这畜生。”〔金夹批:先说一句,下方省去。〕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 〔金夹批:第四遍自叙。〕〔袁夹批:如此说便活。〕 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众猎户先把野味将来与武松把杯。〔金夹批:一色人一色管待。〕〔袁眉批:此后一段光景,皆以渐进,摹写甚细。〕武松因打大虫困乏了,要睡。〔金夹批:有此一折,便越显出武松真正神威。〕大户便叫庄客打并客房,且教武松歇息。到天明,上户先使人去县里报知,一面合具虎床,安排端正,迎接县里去。 天明,武松起来,洗漱罢,众多上户牵一腔羊,挑一担酒,〔金夹批:一色人一色管待。〕都在厅前伺候。武松穿了衣裳,整顿巾帻,出到前面,与众人相见。众上户把盏,说道:“被这畜生正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连累猎户吃了几顿限棒!今日幸得壮士来到,除了这个大害!第一,乡中人民有福,第二,客侣通行,实出壮士之赐!” 武松谢道:“非小子之能,托赖众长上福荫。”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