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水浒大全 > 汇评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五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1) |
|
【金批:吾前言,两回书不欲接连都在丛林,因特幻出新妇房中销金帐里以间隔之,固也;然惟恐两回书接连都在丛林,而必别生一回不在丛林之事以间隔之,此虽才子之才,而非才子之大才也。夫才子之大才,则何所不可之有? 前一回在丛林,后一回何妨又在丛林?不宁惟是而已,前后二回都在丛林,何妨中间再生一回复在丛林?夫两回书不欲接连都在丛林者,才子教天下后世以避之法也。若两回书接连都在丛林,而中间反又加倍写一丛林者,才子教天下后世以犯之之法也。虽然,避可能也,犯不可能也,夫是以才子之名毕竟独归耐庵也。 吾读瓦官一篇,不胜浩然而叹。呜呼!世界之事亦犹是矣。耐庵忽然而写瓦官,千载之人读之,莫不尽见有瓦官也。耐庵忽然而写瓦官被烧,千载之人读之又莫不尽见瓦官被烧也。然而一卷之书,不盈十纸,瓦官何因而起,瓦官何因而倒,起倒只在须臾,三世不成戏事耶?又摊书于几上,人凭几而读,其间面与书之相去,盖未能以一尺也。此未能一尺之间,又荡然其虚空,何据而忽然谓有瓦官,何据而忽然又谓烧尽,颠倒毕竟虚空,山河不又如梦耶?呜呼!以大雄氏之书,而与凡夫读之,则谓香风萎花之句,可入诗料。 以北《西厢》之语而与圣人读之,则谓“临去秋波”之曲可悟重玄。夫人之贤与不肖,其用意之相去既有如此之别,然则如耐庵之书,亦顾其读之之人何如矣。夫耐庵则又安辩其是稗官,安辩其是菩萨现稗官耶? 一部《水浒传》,悉依此批读。 通篇只是鲁达纪程图也。乃忽然飞来史进,忽然飞去史进者,非此鲁达于瓦官寺中真了不得,而必借助于大郎也。亦为前者渭州酒楼三人分手,直至于今,都无下落,昨在桃花山上虽曾收到李忠,然而李忠之与大郎,其重其轻相去则不但丈尺而已也。乃今李忠反已讨得着实。而大郎犹自落在天涯,然则茫茫大宋,斯人安在者乎?况于过此以往,一到东京,便有豹子头林冲之一事,作者此时即通身笔舌,犹恨未及,其何暇更以闲心闲笔来照到大郎也?不得已,因向瓦官寺前穿插过去。呜呼!谁谓作史为易事耶! 真长老云:便打坏三世佛,老僧亦只得罢休。善哉大德!真可谓通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也。若清长老则云:侵损菜园,得他压伏。嗟乎!以菜园为庄产,以众生为怨家,如此人亦复匡徒领众,俨然称师,殊可怪也。夫三世佛之与菜园,则有间矣。三世佛犹罢休,则无所不罢休可知也;菜园犹不罢休,然而如清长老者,又可损其毫毛乎哉!作者于此三致意焉。以真入五台,以清占东京,意盖谓一是清凉法师,一是闹热光棍也。 此篇处处定要写到急杀处,然后生出路来,又一奇观。 此回突然撰出不完句法,乃从古未有之奇事。如智深跟丘小乙进去,和尚吃了一惊,急道:“师兄请坐,听小僧说。” 此是一句也。却因智深睁着眼,在一边夹道:“你说!你说!” 于是遂将“听小僧”三字隔在上文,“说”字隔在下文,一也。智深再回香积厨来,见几个老和尚“正在那里”怎么,此是一句也,却因智深来得声势,于是遂于“正在那里”四字下,忽然收住,二也。林子中史进听得声音,要问姓甚名谁,此是一句也,却因智深斗到性发,不睬其问,于是“姓甚”已问,“名谁”未说,三也。凡三句不完,却又是三样文情,而总之只为描写智深性急,此虽史迁,未有此妙矣。】 *** 话说鲁智深走过数个山坡,见一座大松林,一条山路;随著那山路行去,走不得半里,抬头看时,〔金夹批:一个看时。〕却见一所败落寺院,〔金夹批:离了一个丛林,要到一个丛林,未到那个丛林,先到这个丛林。又两头两个丛林,极其兴旺,中间一个丛林,极其败落。写得笔墨淋漓,兴亡满目。○前篇吾言出一丛林,入一丛林,便令两回书接连都在丛林中,故特特幻想出一个新妇房中、销金帐子,以间隔也。乃作者忽又自念丛林接连,正复何妨,亦顾我之才调何如耳。我诚出其珠玉锦绣之心,回旋结撰,则虽三丛林接连,正自横峰侧岭,岂有两丛林接连,便成棘手耶?是以遂有此篇也。○又为新打禅杖未曾出色一写,故有此篇,读者又应留眼。〕被风吹得铃铎响;〔金夹批:七字补出抬头之故,谓之倒句。〕看那山门时,〔金夹批:两个看时。〕〔袁眉批:写几番看来,旧寺如在眼中。〕上有一面旧朱红牌额,内有四个金字,都昏了,〔金夹批:只用三个字,写废寺入神,抵无数墙塌壁倒语,又是他人极力写不出,想不来者。〕写著“瓦官之寺。”〔金夹批:鲁达本不识字,今忽叙出四字,乃眼有四字之形,非口出四字之文也。〕又行不得四五十步,过座石桥,入得寺来,便投知客寮去。〔金夹批:是五台僧人。○看他节节次次。〕只见知客寮门前,大门也没了,四围壁落全无。 〔袁眉批:前前后后,形容败落寺院如画。〕 智深寻思道:“这个大寺如何败落得恁地?” 直入方丈前看时,〔金夹批:三个看时。○节节次次。〕〔袁夹批:又看入去,映带前文。〕只见满地都是燕子粪,〔金夹批:下五台是二月天气,恐读者忘却,特用燕子粪隐隐约约点出之。〕门上一把锁锁著,锁上尽是蜘蛛网。智深把禅杖就地下搠著,〔金夹批:禅杖。〕叫道:〔袁夹批:像。〕“过往僧人来投斋。” 叫了半日,没一个答应。回到香积厨下看时〔金夹批:四个看时,○节节次次。〕锅也没了,灶头都塌了。智深把包裹解下,放在监斋使者面前,〔金夹批:鲁达主意是寻饭吃,故特将全副行李,坐住在监斋使者身上,妙绝。〕〔袁眉批:好摹写。〕提了禅杖,到处寻去;〔金夹批:禅杖一。〕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智深喝一声道:“你们这和尚好没道理!由洒家叫唤,没一个应!” 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金夹批:奇文。〕 智深道:“俺是过往僧人,讨顿饭吃,有甚利害?” 老和尚道:“我们三日不曾有饭落肚,那里讨饭与你吃?” 智深道:“俺是五台山来的僧人,粥也胡乱请洒家吃半碗。” 〔金夹批:遂至于此。○此一物料定鲁达生平未尝,写英雄失路可叹。○粥字渐引而出,不欲作突然之笔也。〕〔袁夹批:伏。〕〔袁眉批:饿语可怜。〕 老和尚道:“你是活佛去处来的,我们合当斋你;争奈我寺中僧众走散,并无一粒斋粮。老僧等端的饿了三日!” 智深道:“胡说!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老和尚道:“我这里是个非细去处;〔金夹批:于文殊相国又何如?前映后带,兴亡在目,诵之心伤。〕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引著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袁眉批:寺院有房头,既不好,作十方常住,又有此等弊病,如此小节目处,亦有关系。〕他两个无所不为,把众僧赶出去了。我几个老的走不动,只得在这里过,因此没饭吃。” 智深道:“胡说!量他一个和尚,一个道人,做得甚么事?却不去官府告他?” 老和尚道:“师父,你不知;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得的。他这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杀人放火的人!如今向方丈后面一个去处安身。” 智深道:“这两个唤做甚么?” 老和尚道:“那和尚姓崔,法号道成,绰号生铁佛;道人姓邱,排行小乙,绰号飞天夜叉。——这两个那里似个出家人,只是绿林中强贼一般,把这出家影占身体!” 〔金夹批:于老和尚口中述二贼也,却偏似直骂鲁达者,奇绝妙绝。〕〔袁眉批:凡出家者,以影占身体四字反勘,必当魂(愧)。〕 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金夹批:瞥然截住,转出奇文。〕智深提了禅杖,〔金夹批:禅杖三。〕踅过后面打一看时,〔金夹批:五个看时。〕见一个土灶,盖著一个草盖,气腾腾透将进来。智深揭起看时,〔金夹批:六个看时。〕煮著锅粟米粥。〔金夹批:土灶土字,草盖草字,粟米粥粟米字,皆写荒凉。〕智深骂道:“你这几个老和尚没道理!只说三日没饭吃,如今见煮一锅粥。出家人何故说谎?”〔金夹批:是受戒过人语。○出家人何故饮酒?出家人何故吃狗吃蒜?出家人何故毁像坏寺?出家人何故打人?出家人何故入妇女房中,坐妇女床上?出家人何故破人婚姻?出家人何故偷人酒器?出家人何故后山逃走?〕那几个老和尚被智深寻出粥来;只得叫苦,把碗、碟、钵头、杓子、水桶,都抢过了。〔金夹批:妙绝。○饿极矣,寻出粥来,已是绝处逢生,却又抢过碗碟勺子,遂令生处又绝,行文险仄,令我心惊。○碗碟勺子,是吃粥家伙,抢过可也,至于水桶,亦都抢过,作者险仄之情,何其奇妙乎!至于水桶都抢过,而人急计生,生出春台来,则岂一时所能料哉!〕〔金眉批:此一回文中,看仓寻出粥,又抢去碗;背后脚步响,又不敢回头;拖杖便走,又赶斗几合;避却两个,又撞着一个;问姓名不肯答,又斗十四五合,皆务要逼到极险极仄处,自显笔力,读者不可不知。〕智深肚饥,〔金夹批:句。〕没奈何;〔金夹批:句。〕见了粥,〔金夹批:句。〕要吃;〔金夹批:句。〕没做道理处,〔金夹批:句。○行文至此,绝矣,更无路矣。〕只见灶边破漆春台只有些灰尘在上面,〔金夹批:奇绝,何关吃粥哉!〕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金夹批:禅杖四。〕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金夹批:奇绝。〕双手把锅掇起来,〔金夹批:奇绝。〕把粥望替台只一倾。〔金夹批:奇绝,文情如火如锦。〕〔袁眉批:奇想奇景,可画,甚好看。〕那几个老和尚都来抢粥吃,〔金夹批:看手。〕被智深一推一交,倒的倒了,走的走了。智深却把手来捧那粥吃。〔金夹批:如火如锦。〕〔袁眉批:竟吃一桌,不止半碗。〕才吃几口,那老和尚道:“我等端的三日没饭吃!却才去那里抄化得这这些粟米,胡乱熬些粥吃,你又吃我们的!” 智深吃了五七口,听得了这话,便撇了不吃。〔金夹批:实是智深不喜吃粥,非哀老和尚数言也。〕〔容夹批:佛。〕〔袁眉批:慈悲肚肠。〕只听得外面有人嘲歌。〔金夹批:陡然接过,真正奇文。〕〔袁夹批:好接。〕智深洗了手,〔金夹批:细。〕提了禅杖,〔金夹批:禅杖五。〕出来看时;破壁子里〔袁夹批:又见古寺光景。〕望见一个道人,〔金夹批:从厨房后闻歌声,方奔出来,故奔不及也,奔不及而又要望见,则趁势在废寺上,借一句破壁子张着,此行文巧妙之诀。〕头戴皂巾,身穿布衫,腰系杂色绦,脚穿麻鞋,挑著一担儿,一头是个竹篮儿,里面露出鱼尾,〔金夹批:是望见语。〕并荷叶托著些肉;一头担著一瓶酒,也是荷叶盖著。——口里嘲歌著,唱道: 你在东时我在西,你无男子我无妻。 我无妻时犹闲可,你无夫时好孤凄! 〔金夹批:并不说掳掠妇女,却反说出为他一片至情,如近日有谐语云:有人行路见幼妇者,抱持而呜咂之。妇怒,人则谢曰:我复何必,诚恐卿欲此耳。是一样说话。○犹闲可三字,说得好笑。〕〔袁眉批:四句全为掳妇,而作倒说,转情愈深。〕〔余评:智深听见歌声,后杀死二人,此乐极生悲,天使深受灭也。〕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