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朱熹 > 二程外书 | 上页 下页
卷六 罗氏本拾遗(1)


  凡看书,各有门庭。《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

  “赤舄几几”,只是形容周公一个气象,乃孟子所谓“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之意。“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亦只是形容文王气象。大抵古人形容圣人,多此类。如“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亦是形容圣人也。

  “不识不知”,言文王化其民,日用不知,皆由天理也。

  “与子游闻之”,当作“于子游闻之”。若两人同闻,安得一个知,一个不知。

  “利”字不联“牝马”为义。如云“利牝马之贞”,则《坤》便只有三德。阴必从阳,然后“乃终有庆”也。“黄”,中色;“裳”,宜在下;则“元吉”。

  他卦皆有悔凶咎,惟《谦》未尝有;他卦有待而亨,惟《谦》则便亨。

  《谦》,君子所以有终,故不言吉。裒取其多而增益其寡,天理也。六二鸣谦,处中得正而有德者,故鸣谦者,乃“中心得也”。上六鸣谦,乃有求者也,有求之小,止于征国邑而已,故曰“志未得也”。

  《蹇》“以反身修德”,故往者在外也,在外必蹇;来者在内也,在内则有誉。“无尤”“来连”“朋来”“来硕”,皆反身修德之谓也。“蹇蹇”,不暴进,内顾之象也。暴进出外则无事矣。连音平,连则无穷也。朋来则众来,言朋来未免于有思也。至于来硕,则来处于大人之事也,故曰“从贵”。

  阖辟便是易,一阖一辟谓之变。

  尧之亲九族,以明俊德之人为先。盖有天下国家者,以知人为难,以亲贤为急。

  善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

  《论语》,曾子、有子弟子论沄。所以知者,唯曾子、有子不名(伊川)

  “学而时习之”,“鹰乃学习”之义。“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伊川)

  孝弟本其所以生,乃为仁之本。孝弟有不中理,或至于犯上,然亦鲜矣。孟子曰:“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不失其身而事亲,乃诚孝也。推此,亦可以知为仁之本(明道)

  “敬事而信”以下事,论其所存,未及治具,故不及礼乐刑政(伊川)

  “行有余力”者,当先立其本也。有本而后学文,然有本则文自至矣(明道)。“致身”犹言致力,乃委质也(明道)。人安重则学坚固(伊川)

  “礼之用和为贵”,有不可行者,偏也(伊川)

  贫而能乐,富而能好礼,随贫富所治当如此。子贡引切磋琢磨,盖治之之谓也。若贫而言好礼,则至于卑,富而言乐,则至于骄。然贫而乐,非好礼不能;富而好礼,非乐不能(明道)

  “为政以德”,然后无为(伊川)

  回于孔子之道无所不说,故“如愚”。退而省其所自得,亦足以开发矣,故曰“不愚”。

  “视其所以”,所为也;“观其所由”,所从也;“察其所安”,所处也。察其所处,则见其心之所存。在己者能知言穷理,则能以此察人如圣人也(明道)

  “君子不器”,无所不施也。若一才一艺,则器也(伊川)

  子贡问君子,孔子告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可以为君子”,因子贡多言而发也(伊川)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谓观人者彼能先行其言,吾然后信之(伊川)。“周”谓周旋,“不比”谓不相私比也(伊川)

  “学而不思”则无得,故“罔”。“思而不学”则不进,故“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伊川)

  “尤”,罪自外至也;“悔”,理自内出也。修天爵则人爵至,“禄在其中”矣。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不然矣。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矣。然学不必得禄,犹耕之不必得食,亦有馁在其中矣。君子知其如此,故忧道不忧贫,此所以告干禄也(伊川)

  奢自文生,文过则为奢,不足则为俭。文者称实而为饰,文对实已为两物,奢又文之过,则去本远矣。俭乃文不足,此所以为礼之本(伊川)

  仁者如射,射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岂有争也?故曰“其争也君子”(伊川)

  “下而饮”,非谓下堂而饮,离去射位而饮也。若下堂而饮,则辱之甚,无此(伊川)

  “素”喻质,“绘”喻礼。凡绘,先施素地而加采,如有美质而更文之以礼(伊川)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