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顔真卿 > 顏魯公集 | 上页 下页 |
提要 |
|
臣等謹案: 顏魯公集十五巻,補遺一巻,唐顔真卿撰。後附以年譜及碑狀。真卿事蹟具唐書本傳,其集見于藝文志者,有興觀集十巻,廬陵集十巻,臨川集十巻,至北宋皆亡。有吳興沈某者,採掇遺佚,編為十五巻,劉敞為之序,但稱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編本,亦十五巻,見館閣書目。江休復筆録,極稱其採録之博。至南宋時,又多漫漶不完。嘉定間,留元剛守永嘉,得敏求殘本十二巻,失其三巻,乃以所見真卿文,別為補遺,併撰次年譜附之,詳為考訂,而宋沈所編全書皆不存。後人復分元剛之十二巻為十五巻以當之。迨明而流傳益罕。今世所行本,乃明萬厯中真卿裔孫允祚重刋,脫漏舛錯,盡失其舊。獨此本為錫山安國所刻,雖已分十五巻,然猶元剛原本也。 真卿大節炳著史冊,而文章典博莊重,稱其為人。集中廟享議等篇,說禮尤為精審。特遺文在宋散佚已多,故元剛所編亦不免缺畧。今去唐益逺,而其文之見于石刻者,尚間有可採。謹詳加搜輯,得殷府君夫人顏氏碑銘一首,尉遲迥廟碑銘一首,太尉宋文貞公神道碑側記一首,贈祕書少監顏君廟碑碑側記、碑額陰記各一首,竹山聨句詩一首,奉使蔡州書一首,皆有碑帖現存。又政和公主碑殘文,顏元孫墓誌殘文二篇,見江氏筆録。陶公栗里詩,見困學紀聞。今俱採出増入補遺巻内。至留元剛所録禘祫議,其文既與廟享議複見,而篇末時議者舉然云云,乃新唐書陳京傳叙事之辭,亦非真卿本文。又干禄字書序,乃顏元孫作,真卿特書之刻石,元剛遂以為真卿文,亦為舛誤。今並從刋削焉。後附年譜一巻,舊亦題元剛作,而譜中所列詩文諸目多集中所無,疑亦元剛因舊本増輯也。 元剛字茂潜,丞相留正之子,官終起居舍人云。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另版提要】 《颜鲁公集》十五卷、《补遗》一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唐颜真卿撰。 真卿事迹具《唐书》本传。其集见於《艺文志》者有《吴兴集》十卷,又《庐州集》十卷、《临川集》十卷。至北宋皆亡。有吴兴沈氏者,采掇遗佚,编为十五卷。刘敞为之序,但称沈侯而不著名字。嘉祐中,又有宋敏求编本,亦十五卷,见《馆阁书目》。江休复《嘉祐杂志》极称其采录之博。至南宋时,又多漫漶不完。 嘉定间,留元刚守永嘉,得敏求残本十二卷,失其三卷。乃以所见真卿文别为补遗,并撰次年谱附之,自为后序。后人复即元刚之本分为十五卷,以符沈、宋二本之原数。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传。 今世所行乃万历中真卿裔孙允祚所刊,脱漏舛错,尽失其旧。 独此本为锡山安国所刻。虽已分十五卷,然犹元刚原本也。 真卿大节,炳著史册。而文章典博庄重,亦称其为人。集中《庙享议》等篇,说礼尤为精审。特收拾於散佚之馀,即元刚所编亦不免阙略。 今考其遗文之见於石刻者,往往为元刚所未收。谨详加搜辑,得《殷府君夫人颜氏碑铭》一首,《尉迟迥庙碑铭》一首,《太尉宋文贞公神道碑侧记》一首,《赠秘书少监颜君庙碑碑侧记》、《碑额阴记》各一首,《竹山连句》诗一首,《奉使蔡州》诗一首,皆有碑帖现存。 又《政和公主碑》残文、《颜元孙墓志》残文二篇,见《江氏笔录》。《陶公栗里》诗见《困学纪闻》。今俱采出,增入《补遗》卷内。至留元刚所录《禘祫议》,其文既与《庙享议》复见,而篇末“时议者举然”云云,乃《新唐书·陈京传》叙事之辞,亦非真卿本文。 又《干禄字书·序》乃颜元孙作,真卿特书之刻石,元刚遂以为真卿文,亦为舛误。今并从刊削焉。后附《年谱》一卷,旧亦题元刚作。而谱中所列诗文诸目,多集中所无,疑亦元刚因旧本增辑也。 元刚字茂潜,丞相留正之子。官终起居舍人。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