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计六奇 > 明季北略 | 上页 下页
策贡士


  三月王策贡士于建极殿,赐魏藻德第一。先是,闰正月,上召贡士四十八人于文华殿。上问边隅多警,何以报仇雪耻?藻德对曰:使大小诸臣,皆知所耻,则功业自建。娓娓数百言。藻德,通州人,更自言戊寅守城功。上心识之。至是优拔第一。

  新进士召对,上拔赵玉森等五人为翰林,周正儒五人为科臣,吴邦直五人为御史,俱批应对详明。又拔吕阳等十三人,为吏、兵二部主事,俱批应对稍明。赐下第举人无锡华廷献、江阴徐亮工等为进士。时称钦赐进士。

  太祖吴元年置翰林院,以陶安为翰林学士。洪武十八年,始定翰林官制。永乐二年甲申科,择会元杨相等五十一人及善书、易流等十人,俱改庶吉士。次年正月,复命解缙选庶吉士杨相、武、进段良等二十八人。于文渊阁肄业。时人谓之二十八宿。旧制庶吉士,间一科考选,额定二十八人。自万历十一年癸未李廷机榜,始令每科考选以二十二人为额。故数科来翰林官至百余员,皆无所事事。惟扬扬长安道上,拜客饮酒而已。崇祯甲戌、丁丑两科,始不选庶吉士,以即推有异政者,擢入翰林,亦制之一变也。至庚辰新科进士召对,上问君有难,当云何?锡人赵玉森对曰:万岁臣殉死,上颔之。因问四事,玉森对且泣,遂拔翰林。时称钦赐翰林。旗杆半黄半朱,众荣之。或云故例。每科翰林选十八人,惟南京及浙各选二人,余每省一人,每科选科道每省一人,凡有大政必合十三省人酌议,故备知天下得失。此制之善也。及崇祯辛未以后。始不考选,惟取知推为翰林科道矣。迨癸未科复考庶吉士。后乙酉,隆武立,复改庶吉士为庶萃士云。

  四月,命考选大典须科贡兼取,以收人才之用。已而吏部考选,不列举贡,特命贡士并岁贡二百六十三人,俱补部寺司属,推官知县,不为例。

  命朝臣及抚按各举将材。

  明制最重进士,可仕至六部,进士中翰林为最,一入翰林则不屈膝。虽揖腰背不甚折,所以养相体也。举人止可仕至太守而已。故进士观举人颇卑,虽同处不甚款接。至岁贡荫官,又无论矣。若武职则微甚,虽大至总戎,自文臣视之抑末也。思庙命科贡兼取,可谓一洗旧习。然二百六十三人俱补部寺司属,得毋更矫太甚乎?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