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胡三省 > 通鑑釋文辯誤 | 上页 下页
通鑑卷七十


  四年 曹仁向濡須,先揚聲欲東攻羡溪。

  史炤《釋文》曰:羡,音夷;江夏沙羡縣卽其處,去濡須三十里。〈海陵本同。〉余按史炤言羡溪去濡須三十里,此以杜佑《通典》爲據也。若以爲江夏沙羡縣卽其處,則大謬矣。濡須在今巢縣東南四十五里。沈約《宋志》,江夏沙陽縣本漢沙羡縣,治夏口。自夏口至濡須,何啻八九百里,安得以杜佑所謂去濡須三十里之羡溪,扶合江夏之沙羡乎!沙羡之羡,音夷;羡溪之羡,讀如字。

  朱然伺間隙,攻破魏兩屯。

  史炤《釋文》曰:間,古限切;間廁之間。〈海陵本同。〉余謂間廁之間,音古莧翻,安有音古限切者?若言間隙之間,讀從平聲,則亦謂之中間空隙處也。

  諸葛亮發敎與羣下曰:「猶棄敝蹻而獲珠玉。」

  史炤《釋文》曰:虞卿躡蹻擔簦之蹻,《釋》云:蹻,草屨也,舉夭切。〈海陵本同。〉余按《史記》徐廣《註》曰:蹻,草屨也。無音。《索隱》曰:音腳。又按《韻書》三十小韻内有蹻字,居夭切,驕也。《詩·周頌》,蹻蹻王之造。《傳》云:蹻蹻,武貌;音居表翻。《大雅》小子蹻蹻,《傳》云:蹻蹻,驕貌;音其略翻。皆非草蹻之蹻。《韻書》草蹻之蹻,訖約翻;正與《索隱》音同。

  五年 帝爲水軍,親御龍舟,循蔡、潁,浮淮如壽春。

  史炤《釋文》曰:按《漢書》,蔡卽九江下蔡縣,亦古州來國,其地在淮、潁之會。潁水出潁川陽城東,至下蔡入淮。《左傳》,楚靈王狩于州來,次于潁尾是也。〈海陵本同。〉余謂史炤言淮、潁之會,固可以釋自潁浮淮。其謂循蔡、潁之蔡爲下蔡,則非矣。夫所謂循蔡、潁浮淮者,循蔡水至潁水,出潁口而浮淮也。魏收《地形志》:陳留扶溝縣有蔡河,蔡河自浚儀東南流而入于潁,潁水東南流而入于淮。魏文帝龍舟所行水道,固至下蔡入淮,然言循蔡、潁者,循蔡河以至循潁河也。

  吳徐盛植木衣葦爲疑城假樓,自石頭至于江乘。

  史炤《釋文》曰:石頭,城名,在吳丹楊郡,秣陵卽其地。〈費本同。〉余按史炤釋,蓋因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孫權作石頭城,徙治秣陵而有是說。然秣陵縣與石頭城自是兩處,秣陵縣在東,石頭城在西。《江表傳》:張紘謂孫權曰:「秣陵,楚武王所置,名爲金陵,地勢岡阜連石頭,秦始皇東廵經此縣,掘斷連岡,改名秣陵。」是秣陵與石頭爲兩處之一證也。《晉書·郗隆傳》:隆爲揚州刺史,鎭秣陵。齊王冏檄令赴討趙王倫,隆停檄不下。時王邃鎭石頭,隆軍西赴邃甚衆,奉邃攻隆,殺之。是秣陵與石頭爲兩處之二證也。一百二卷晉海西公太和五年釋「石頭」,誤同。

  六年 帝以舟師循渦入淮。

  史炤《釋文》曰:渦,烏禾切,水洄爲渦;又古禾切,《說文》:水,入淮,在漢沛國譙縣。〈海陵本同。〉余按渦是水名,不當以水洄爲渦爲釋,因此誤音烏禾切。其從古禾切及引《說文》爲釋,是矣。但謂在沛國譙縣,則此時已分置譙郡。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