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胡三省 > 通鑑釋文辯誤 | 上页 下页
通鑑卷十八


  元光三年 田蚡奉邑食鄃。

  海陵本《釋文》曰:鄃,音俞。余按《漢書音義》:鄃,音輸。音俞非。

  五年 關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爲徼。

  史炤《釋文》曰:謂以木、石、水爲界也。西南之徼,猶北方之塞。〈費本同。〉余按史炤蓋因顏師古註《鄧通傳》而爲之說。《鄧通傳》曰:人有告通盜出徼外鑄錢。師古《註》云:東北謂之塞,西南謂之徼。塞者以障塞爲名,徼者取邀遮之義。然余考《漢書·匈奴傳》,單于請罷邊備塞吏卒,侯應上議曰:「孝武攘匈奴於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列屯戍而守之。」是北方之塞亦謂之徼也。《朝鮮傳》曰:朝鮮屬遼東外徼。是東方之塞亦謂之徼也。師古殆考之未精詳,而史炤又依以爲說。而所謂以木、石、水爲界者,亦本於侯應之議。應之議曰:「起塞以來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築治。」此正言建塞徼於北方以備匈奴者也,豈特西南謂之徼哉!直言徼以邀遮爲義,豈不簡而當乎!

  元朔二年 蓼侯孔臧。

  史炤《釋文》曰:蓼,音六,邑名,屬六安國。余按《漢書·地理志》,六縣、蓼縣皆屬六安國。春秋文五年,楚滅蓼及六,皆皋陶後也。陸德明《經典釋文》:蓼,音了。未嘗有六音。海陵本亦因史炤而誤。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