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史籍 > 元史 | 上页 下页
中书省(3)


  怀庆路,(下。)唐怀州,复改河内郡,又仍为怀州。宋升为防御。金改南怀州,又改沁南军。元初复为怀州。太宗四年,行怀孟州事。宪宗六年,世祖在潜邸,以怀孟二州为汤沐邑。七年,改怀孟路总管府。至元元年,以怀孟路隶彰德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延祐六年,以仁宗潜邸改怀庆路。户三万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万九百二十六。领司一、县三、州一。州领三县。

  录事司。

  县三
  河内,(中。)
  修武,(中。)
  武陟。(中。)

  州一

  孟州,(下。)唐置河阳军,又升孟州。宋隶河北道。金大定中,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筑今城,徙治焉。故城谓之下孟州,新城谓之上孟州。元初治下孟州。宪宗八年,复立上孟州,河阳、济源、王屋、温四县隶焉,设司候司。至元三年,省王屋入济源,并司候司入河阳。领三县:
  河阳,(下。)
  济源,(下。太宗六年,改济源为原州。七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三年,省王屋县入焉。)
  温县。

  卫辉路,(下。)唐义州,又为卫州,又为汲郡。金改河平军。元中统元年,升卫辉路总管府,设录事司。户二万二千一百一十九,口一十二万七千二百四十七。领司一、县四、州二。

  录事司。

  县四
  汲县,(下。倚郭。)
  新乡,(中。)
  获嘉,(下。)
  胙城。(下。旧以胙城为倚郭。宪宗元年,还州治于汲,以胙城为属邑。)

  州二

  辉州,(下。)唐以共城县置共州。宋隶卫州。金改为河平县,又改苏门县,又升苏门县为辉州,置山阳县属焉。至元三年,省苏门县,废山阳为镇,入本州。

  淇州,(下。)唐、宋、金并为卫县之域,曰鹿台乡。元宪宗五年,以大名、彰德、卫辉籍余之民,立为淇州,因又置县曰临淇,为倚郭。中统元年,隶大名路宣抚司。至元三年,立卫辉路,以州隶之,而临淇县省。

  河间路,(上。)唐瀛州。宋河间府。元至元二年,置河间路总管府。户七万九千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万八千五百三十六。领司一、县六、州六。州领十七县。

  录事司。

  县六
  河间,(中。倚郭。)
  肃宁,(下。至元二年,废为镇,入河间县,后复旧。)
  齐东,(下。宪宗三年,隶济南路。至元二年,还属河间路。)
  宁津,(下。宪宗二年,属济南路,至元二年,隶河间。)
  临邑,(下。本属济南府,太宗七年,割属河间。宪宗三年,还属济南。至元二年,复属河间。)
  青城。(下。本青平镇,太宗七年,析临邑、宁津地置县,隶济南。中统置青城县,隶陵州。至元二年,隶河间。)

  州六

  沧州,(中。)唐改景城郡,复仍为沧州。金升临海军。元复为沧州。领五县:
  清池,(中。)
  乐陵,(中。)
  南皮,(下。)
  无棣,(下。至元二年,并入乐陵县,以县治入济南之棣州,寻复置。)
  盐山。(下。)

  景州,(中。)唐观州,又改景州。宋改永静军。金仍改观州。元因之。至元二年,复为景州。领五县:
  蓚县,(中。旧属观州,元初升元州,后复为蓚县。)
  故城,(中。元初隶河间路。至元二年,并为故城镇,属景州。是年,复置县还来属。)
  阜城,(下。)
  东光,(下。)
  吴桥。(中。)

  清州,(下。)五代置乾宁军。宋为乾宁郡,大观间以河清,改清州。金为乾宁军。元太宗二年,改清宁府。七年,又改清州。至元二年,以靖海、兴济两县及本州司候司并为会川县,后复置清州。领三县:
  会川,(中。)
  靖海,(下。)
  兴济。(下。)

  献州,(下。)本乐寿县,宋隶瀛州,又隶河间府。金改为寿州,又改献州。元至元二年,以州并入乐寿,直隶河间路,未几复旧。领二县:
  乐寿,(中。附郭。)
  交河。(中。至元二年,入乐寿,未几如故。)

  莫州,(下。)唐置鄚州,寻改为莫。旧领二县,至元二年,省入河间,未几仍领二县:
  莫亭,(下。倚郭。至元二年,与任丘俱省入河间县,后复置。)
  任丘。(下。)

  陵州,(下。)本将陵县,宋、金皆隶景州。宪宗三年,割隶河间府。是年升陵州,隶济南路。至元二年,复为县。三年,复为州,仍隶河间路。

  东平路,(下。)唐郓州,又改东平郡,又号天平军。宋改东平府,隶河南道。金隶山东西路。元太祖十五年,严实以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浚、滑等户三十万来归,以实行台东平,领州县五十四。实没,子忠济为东平路管军万户总管,行总管府事,州县如旧。至元五年,以东平为散府。九年,改下路总管府。户四万四千七百三十一,口五万一百四十七。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
  顺城,(下。为东平治所。)
  东阿,(中。)
  阳谷,(中。)
  汶上,(中。)
  寿张,(下。)
  平阴。(下。至元十一年,以县之辛镇寨、孝德等四乡分析他属。明年,改寨为肥城,作中县,隶济宁路,以平阴为下县,仍属东平。)

  东昌路,(下。)唐博州。宋隶河北东路。金隶大名府。元初隶东平路。至元四年,析为博州路总管府。十三年,改东昌路,仍置总管府。户三万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万五千四百六。领司一、县六。

  录事司。

  县六
  聊城,(中。倚郭。)
  堂邑,(中。)
  莘县,(中。宋隶大名府,元割以来属。)
  博平,(中。)
  茌平,(中。)
  丘县。(下。本为镇,隶曲周。至元二年,并入堂邑。二十六年,山东宣慰司言:“丘县并入堂邑,差税词诉相去二百余里,往复非便。平恩有户二千七百,升县为宜。”遂立丘县,隶东昌。)

  济宁路,(下。)唐麟州。周于此置济州。元太宗七年,割属东平府。至元六年,以济州还治巨野,仍析郓城之四乡来属。八年,升济宁府,治任城,寻还治巨野。十二年,复立济州,治任城,属济宁府。十五年,迁府于济州,却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又以府治归巨野,而济州仍治任城,但为散州。十六年,济宁升为路,置总管府。户一万五百四十五,口五万九千八百一十八。领司一、县七、州三。州领九县。

  录事司。

  县七
  巨野,(中。倚郭。金废,属郓州。至元六年复立。)
  郓城,(上。金以水患,徙置盘沟村。元至元八年,复来属。)
  肥城,(中。宋、金为平阴县。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阴莘镇寨东北十五里旧城改设今县。)
  金乡,(下。初隶济州,至元二年来属。)
  砀山,(金为水荡没。元宪宗七年,始复置县治,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县。三年复置,属济州。八年,属济宁路。)
  虞城,(下。金圮于水。元宪宗二年,始复置县,隶东平路。至元二年,以户口稀少,并入单父。三年,复立县,属济州。八年,隶济宁路。)
  丰县。(唐属徐州。元宪宗二年,属济州。至元二年,以沛县并入丰县。三年,复立沛县。八年,以丰县直隶济宁路。)

  州三

  济州,(下。)唐以前为济北郡,治单父。唐初为济州,又为济阳郡,仍改济州。周濒济水立济州。宋因之。金迁州治任城,以河水湮没故也。元至元二年,以户不及千数,并隶任城。六年,迁州于巨野,而任城为属邑。八年,升州为济宁府,治任城,复还府治巨野。十二年,以任城当江淮水陆冲要,复立济州,属济宁府而任城废。十五年,迁府于济州,以巨野行济州事。其年复于巨野立府,仍于此为州。二十三年,复置任城,隶州。领三县:
  任城,(倚郭。)
  鱼台,(太宗七年,属济州。至元二年,并入金乡。三年复故。八年,属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沛县。(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宪宗二年,州废,复为县。至元二年,省入丰县。三年复置。八年,隶济宁府。十三年来属。)

  兖州,(下。)唐初为兖州,复升泰宁军。宋改袭庆府。金改泰定军。元初复为兖州,属济州。宪宗二年,分隶东平路。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总管府。(二十三年,立尚珍署,领屯田四百五十六户,收子粒赴济州官仓输纳,余粮粜卖,所入钞纳于光禄寺。)领四县:
  嵫阳,
  曲阜,
  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三年复置。)
  宁阳。(至元二年,省入嵫阳。大德元年复置。)

  单州,(下。)唐置辉州,治单父。后唐改为单州。宋升团练州。金隶归德府。元初属济州。宪宗二年,属东平府。至元五年,复属济州。十六年,隶济宁路。领二县:
  单父,(县在郭下。元初与单州并属济州。宪宗二年,隶东平府。至元二年,复立单父县。三年,还属济州,今属单州。)
  嘉祥。(旧属济州。宪宗二年,割隶东平路。至元三年,还属济州。今为单州属县。)

  曹州,(上。)唐初为曹州,后改济阴郡,又仍为曹州。宋改兴仁府。金复为曹州。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至元二年,直隶省部。户三万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万五千三百三十五。领县五:
  济阴,(上。)
  成武,(中。)
  定陶,(中。)
  禹城,(中。)
  楚丘。(中。)

  濮州,(上。)唐初为濮州,后改濮阳郡,又仍为濮州。宋升防御郡。金为刺史州。元初隶东平路,后割大名之馆陶、朝城,恩州之临清,开州之观城来属。至元五年,析隶省部。户一万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万四千二百九十三。领县六:
  鄄城,(上。)
  朝城,(中。初隶东平府,至元五年来属。)
  馆陶。(中。初属东平路,至元三年来属。)
  临清,
  观城,(下。金属开州,元初来属。)
  范县。(下。初属东平府路,至元二年来属。)

  高唐州,(中。)唐为县,属博州。宋、金因之。元初隶东平,至元七年升州。户一万九千一百四,口二万三千一百二十一。领县三:
  高唐,(中。)
  夏津,(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
  武城。(中。初隶东平,至元七年来属。)

  泰安州,(中。)本博城县,唐初于县置东泰州,后废州,改为乾封县,属兖州。宋改奉符县。金置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至元二年,省新泰县入莱芜县。五年,析隶省部。三十一年,复立新泰县。(东岳泰山在焉。)户九千五百四十,口一万七百九十五。领县四:
  奉符,(中。)
  长清,(中。旧属济南府,元初来属。)
  莱芜,(下。)
  新泰。(金属泰安州,至元二年,省入莱芜,三十一年复立。)

  德州,唐初为德州,后改平原郡,又仍为德州。金属山东西路。元初隶东平路总管府,割大名之清平、济南之齐河县来属。户二万四千四百二十四,口一十五万六千九百五十二。领县五:
  安德,(下。)
  平原,(下。)
  齐河,(金创置此县,隶济南府,至元二年来属。)
  清平,(宋、金隶大名府,元初来属。)
  德平。

  恩州,(中。)唐贝州,又为清河郡。宋改恩州。金隶大名府路。元初割清河县隶大名府,以武城隶高唐,惟存历亭一县及司候司。至元二年,县及司俱省入州。七年,自东平析隶省部。户一万五百四十五,口三万七千四百七十九。

  冠州,本冠氏县,唐因隋旧,置毛州,后州废,县属魏州。宋、金并属大名府。元初属东平路。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隶省。户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万三千四十。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唐青州,又升卢龙军。宋改镇海军。金为益都路总管府。户七万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万二千五百二。领司一、县六、州八。州领十五县。

  录事司。

  县六
  益都,(中。倚郭。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县并入。三年,又并临淄、临朐二县入焉。十五年,割临淄、临朐复置县,并属本路。)
  临淄,(下。)
  临朐,(下。)
  高苑,(下。旧属淄州。)
  乐安,(下。)
  寿光。(下。)

  州八

  濰州,(下。)唐初为濰州,后废。宋为北海军,复升濰州。金属益都路。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北海。至元三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
  北海,(下。)
  昌邑。(下。)

  胶州,(下。)唐初为胶西县。宋置临海军。金仍改为胶西县,属密州。元太祖于县置胶州。领三县:
  胶西,(中。)
  即墨,(下。宋、金皆隶莱州,元太祖二十二年来属。)
  高密。(下。宋、金并隶密州。)

  密州,唐初改为高密郡,后仍为密州。宋为临海军,复为密州。元初因之,以胶西、高密属胶州。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诸城县,隶益都。领二县:
  诸城,(州治所。)
  安丘。(下。)

  莒州,(下。)唐废莒州,以莒县隶密州。宋沿其旧。金复为莒州,隶益都府。元初因之。领四县:
  莒县,(下。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沂水,(下。有沂山,为东镇。)
  日照,(下。)
  蒙阴。(下。元初,因旧名为新泰县。中统三年,以李璮乱,人民逃散,省入沂水。皇庆二年,复置为蒙阴县。)

  沂州,(下。)唐初改为琅邪郡,后仍为沂州。宋属京东东路。金属山东东路。元属益都路。领二县:
  临沂,(中。州治所。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费县。(下。)

  滕州,(下。)唐为滕县,属徐州。宋仍旧。金改为滕州,属兖州。元隶益都路。领二县:
  滕县,(下。宪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邹县。(下。)

  峄州,(下。)唐置鄫州,又改兰陵县为承县,后州废,以县属沂州。宋仍旧。金改兰陵县,于县置峄州。元初以峄州隶益都路,至元二年,省兰陵入本州。

  博兴州,(下。)唐博昌县。后唐改博兴。宋属青州。金属益都府。元初升为州。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