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史籍 > 汉纪 | 上页 下页 |
汉武帝纪(9) |
|
元光五年春正月。河间王德薨。谥献王。德好学。修礼乐。造次必于儒者。道术之士。自四方至者。皆得古文之书。先是来朝。上策问三十余事。具推道术而对。文约旨明。上甚重之。 夏。发巴蜀民治南夷道。南夷道君长有十数。夜郎最大。其西靡漠之属以十数。靡漠最大。自靡漠以北。君长以十数。卬都最大。皆椎髻耕田。有聚邑。其外西自桐师以东至叶榆。名为越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无常居。大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越嶲以东北。君长以十数。莋都最大。自莋都以东北。君长以十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着。或移徙。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十数。白马最大。此皆巴蜀外西南夷也。初楚庄王使将军庄跷。循江略地黔中南以西。跷至靡漠。地方三百里。其旁平地肥饶数千里。既克定之。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跷因以其众王靡漠。变服从其俗。秦时尝通伍人之道。于此诸国。颇置长吏。汉兴皆弃之。及大行王恢之救越也。使鄱阳令唐蒙使于南越。越食蒙以枸酱。蒙问所从来。曰。从西北牂牁江。江广数千里。出鄱禺城下。 蒙因上书曰。南越地东西皆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今以长沙豫章往来。水道绝难。窃闻夜郎精兵可数十万。若从夜郎浮船下牂牁。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可通夜郎道为置吏。上许之。乃拜蒙中郎将。发巴蜀兵千余人。奉币帛见夜郎侯。喻以威德。为置长吏。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道远。汉终不能有也。故皆且听命。 司马相如亦言西南夷卬莋可置都。上悦之。以相如为中郎将。往喻意。皆听命。后西南夷数反。发兵兴徭役。费用甚多。相如知其难通。业已建之。乃假巴蜀之论以讽上。且以宣其使旨于百姓曰。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今已罢三郡之士。通夜郎之涂。二年于兹。而功不竟。士卒劳倦。万民不赡。今又接之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业。此使者之累也。夫卬莋西僰之人。与中国不并也。其已久矣。仁者不能以德来。彊者不能以力并。意者殆不可乎。夫割齐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无用。鄙人固陋。不识所谓。使者荅曰。盖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惧焉。及臻厥功。天下宴然也。夫贤君之践位也。岂将委琐偓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悦而已哉。将必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两地。今封彊之内。冠带之伦。咸获嘉祉。靡有阙遗矣。而夷狄殊俗之国。辽绝异党之地。舟车不通。人迹罕至。政教未加。流风犹微。内之则犯义侵礼于边境。外之则邪行横作放杀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冲幼奴虏。系缧嗥泣。内乡而怨曰。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品类群物。靡不乐其所。今独曷为遗忘已。举踵思望。如枯旱之望雨。上圣之心。又焉能已矣。故乃北出师以讨彊胡。南驰使以诮劲越。四面之人风德。二方之君鳞集仰流。愿得受号者以亿计。故乃关沫若、徼牂牁。镂灵山。梁孙原。创道德之涂。垂仁义之统。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使疏逖不闭。曶爽闇昧。得曜光明。偃甲兵于此。息攻伐于彼。遐迩同体。中外禔福。不亦康乎。夫拯民于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凌迟。继周室之绝业。天子之急务也。百姓虽劳。恶得已乎。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而扬雅颂。上咸五帝。下登三王。观者未睹旨。听者未闻音。夫鹪鹏已翔于寥廓。而罗者犹视于薮泽。岂不哀哉。 是时又发卒万人。治雁门阻险。 秋七月。大风拔木。 乙巳。皇后陈氏废。皇后。堂邑侯陈午女也。午即婴孙也。婴封堂邑侯。午尚长公主嫖。上为太子时。长公主有力焉。故太后取公主女配太子。及为皇后。骄恣擅权宠十余年。无子。又挟妇人媚道。故废。时长公主寡居五十余矣。有董偃者。年十三。随其母卖珠于主家。主见其姣好。因留第中。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使散财交士。令府中曰。董君所散。一日金满百斤。帛满千匹。乃白之。其后主称疾。疾瘳。请上临之。欲因是以见董偃。上曰。愿谒主人公。公主脱簪珥。徒跣顿首谢。因引偃。偃著绿帻碧韝伏殿下。上为之起。宠遇之。自是董偃贵宠闻于天下。后上为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纳董君。侍郎东方朔避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偃以人臣。私侍公主。其罪一也。败男子之礼。以伤王制。其罪二也。偃不遵经学。以奢侈狗马。干上之欲。始为淫首。其罪三也。上默然。良久曰。吾业以设酒。后而改之。朔曰。不可。夫宣室。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正不得入也。故淫乱之渐。其变为篡。竖貂为淫。而易牙作患。庆父诛而鲁国全。管蔡戮而周室安。 上曰善。更置酒北宫。引纳董君。赐朔金三十斤。自偃之后。诸公主行多僻恣者矣。上妹之子尚上女夷安公主。骄放犯罪死。左右为之请。上流涕曰。废先帝之法。吾何面目入郊庙乎。乃哀不能自胜。朔进曰。臣闻乐太甚则阳溢。悲太甚则阴损。圣王为政。赏不避仇雠。诛不阿亲戚。陛下行之。天下幸甚。臣昧死再拜上千万寿。上尝问朔曰。吾欲化天下。岂有道乎。朔对曰。孝文帝自衣戈绨。足履革舄。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于是天下昭然大化。今陛下崇苑囿。起建章。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木土衣缇绣。犬马被缋罽。宫人簪玳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奇怪。撞千石之钟。击雷霆之鼓。作俳优。舞郑女。上为淫侈如此。而欲民不奢佚。事之难也。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摧甲乙之帐。焚之于四达之衢。却走马之街。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可与比而治也。朔又上书自讼。独不得大官。因陈农战彊国之计数万言。专用商鞅韩非之语。文旨放荡。颇复以诙谐。终不见用。 八月。螟虫。征贤良文学。上策之曰。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阴阳和。风雨时。父不哭子。兄不哭弟。人迹所及。跂行喙息。咸得其宜。今何修而臻此乎。仁义礼智。四者之宜。安所施设。天人之符。废兴何如。淄川人公孙弘对曰。臣闻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而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则赋敛省。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明。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悦。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功则群下劝。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养民者。禁之则不争。治之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也。罚不违义。则民服而不离。和不远礼。则民亲而不慢。故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者。此道素行也。臣闻之。气同则相从。声比则相应。人主和德于上。则万类和洽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也。故曰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山不童。泽不涸。嘉禾兴。朱草生。此和之至也。故形和则无疾。无疾则不失。故父不哭子。兄不哭弟。远方民物。莫不蒙化。此和之极也。臣闻之。致利害。除爱憎。无私谓之仁。明是非。立可否。谓之义。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擅杀生之柄。通壅塞之路。谓之权。审轻重之数。论得失之道。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谓之智术。凡此四者。治之大用也。得其要术。则天下安乐。法设而不用。不得其术。则主昏于上。官乱于下。故天无私亲。顺之则和起。逆之则害生。此天人之符也。时对者百余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上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 弘又上疏曰。先世之吏正。故其民笃。今世之吏邪。故其民薄。政弊而不行。令倦而不听。使邪吏行弊政。用倦令治薄民。不可得而治。此政之所以失也。臣闻周公旦治天下。期年而变。二年而化。五年而定。唯下之所志。上以书荅焉。问弘称周公之治。弘能自视孰与周公贤。对曰。臣愚浅薄。无敢比于周公。虽然。愚心晓然见治道之所以然也。夫虎豹牛马。禽兽之不可制者。及其教驯服习。唯人之从。臣闻揉曲木者不累日。销金石者不累月。夫人之于利害好恶。岂比禽兽木石之类哉。期年而变。臣弘尝切迟之。上嘉异其言。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