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 > 陈书选译 | 上页 下页 |
张讥传 |
|
张讥字直言,清河武城人。祖父张僧宝,为梁朝散骑侍郎、太子洗马。父亲张仲悦,梁朝庐陵王府录事参军、尚书祠部郎中。 张讥年幼时聪明俊美,思辩能力强,十四岁时,通晓《孝经》、《论语》。笃好玄言,师从汝南周弘正,常有新见解,被同辈们推崇佩服。梁朝大同年间,征补为国子《正言》生。梁武帝曾到文德殿释解《乾文言》、《坤文言》,张讥和陈郡袁宪等人在场,梁武帝诏令大家议论,诸儒都不敢先发言,只有张讥整整衣冠便讲,他论证严密,左右逢源,辞令温婉典雅。梁武帝觉得他不同寻常,便赐给他裙襦绢等物,又说:“这是表彰你研习古经的功劳。” 张讥年幼时丧母,他母亲留下一件镶嵌彩色纵线的丝织手帕,张讥懂事后,家里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每到一年的祭日他就对着手帕泣哭,不能自已。张讥父亲去世,他在服丧期间过于毁顿。服丧期满后,征补为湘东王国左常侍,不久迁任田曹参军,后又调任士林馆学士。 简文帝在东宫时,到士林馆以《孝经》出题目。张讥论议滔滔不绝,很受赞赏。从此每有授讲诗文集子,定要派遣使者召请张讥。侯景叛乱时,宫城被围,张讥还在武德后殿跟哀太子讲授《老子》、《庄子》。梁朝台城陷落后,张讥在千辛万苦中逃难,始终没有效力于侯景。侯景之乱平定后,张讥任临安县令。 高祖接受禅让,张讥任太常丞,不久迁任始兴王府刑狱参军。天嘉年间,调任国子助教。当时周弘正在国学,以《周易》出题目,周弘正的四弟周弘直也在讲坛。张讥和周弘正议论,周弘正竟然辞屈,但其弟弘直正襟危坐措词严厉,帮助他哥哥讲述道理。张讥于是严肃地对弘直说:“今日议论诗文集子,辩名事理,即使知道你哥哥有困难,四公你也不能帮助。”弘直则说:“我帮助你的老师,有什么不行呢?”在座的人都笑了。周弘正常对人说:“我每次登台讲授,只要看见张讥在场,我就害怕。”高宗在位时,张讥任建安王府记室参军,兼东宫学士,不久调任武陵王限内记室,东宫学士职务不变。 后主在东宫,召集宫内官员设宴,当时玉柄拂尘刚做成,后主亲手拿着它,说:“当今学士如林,但能拿此玉柄拂尘者,只有张讥一人。”便亲手给他。张讥又在温文殿讲授《庄子》、《老子》,高宗到温文殿聆听,赐给张讥一袭自己穿的衣服。后主继位后,张讥担任南平王府谘议参军、东宫学士。后又调任国子博士,学士职务不变。后主曾驾临钟山开善寺召集侍臣坐在寺西南松树林下,诏命张讥阐明义理。那时去拿拂尘的人尚未赶到,后主诏令拿来松枝,亲手给张讥,并说:“可以代替拂尘。”后主又回过头对群臣说:“这就是张讥未来之事。”张讥在祯明三年(589)入隋朝,死于长安,时年七十六岁。 张讥性情恬静,不求名利,常常羡慕清闲安逸的生活,他的住所建在山水池边,种植花果,讲解《周易》、《老子》、《庄子》,并在这里传授其业。吴郡陆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门法才、法云寺沙门慧休、至真观道士姚绥,都转授其业。张讥所撰写的著作有《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义》十二卷,《庄子外篇义》二十卷,《庄子杂篇义》十卷,《玄部通义》十二卷,还撰有《游玄桂林》二十四卷,后主曾诏令去他家里把它们抄写后送进秘阁。 其子张孝则,官至始安王记室参军。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