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卫斯理全集 > 眼睛 | 上页 下页 |
七 |
|
在警卫部队还未曾赶到之前,总控制室偶然可以在未曾挂上的电话之中,听到矿坑中发出来的声音。 他们先听到,惨叫声停止了,射水声也停止了,只剩下浓重的喘气声。事后,许多接近蔡根富的人辨认过录音带中的那种喘息声,都认为那是蔡根富所发出来的。 本来,根据喘息声来辨认是谁发出来,很不科学,但是在喘息声中,还夹杂着几个简单音节的语言,这几个简单的音节,可以肯定是蔡根富所发出来的,可是语言专家也无法认出他是在讲些甚么。 到这时为止,也就是说,在道格工程师他们一行多人,还未曾到达之前,除了蔡根富一人之外,听不到其余人的声音。可以假定的情形是:除蔡根富一人之外,其余的人全部死了。而在七分钟之后,总控制室在未挂断的电话之中又听到声音,证明这个推测,因为那时,道格工程师和他所带领的其余人等,一到达了一四四小组的矿坑之后,总控制室就听到了一连串的惊呼声,接着,便是道格工程师惊叫:“蔡,你发疯了,你──这些人全是你杀──” 可怜的道格工程师,他的话并没有说完,就被一下惨叫声所代替,随着道格工程师的惨叫声,又是一连串的惨叫声,其中有一位矿务局的官员高叫:“别杀我!别杀我!”可是他只叫了两下,就没有了声息。 这时,整个总控制室都紧张起来,告急电话,不断打到警卫室,而且,紧急的红色灯号亮起,下降用的升降机立时被封闭,不准任何人使用──警卫人员除外,而且,最底层的矿坑,在紧急令下封闭,连接近一四四小组矿坑的其他坑道中,工作的工人和工程师,也奉命疏散。 总控制室的人员,还想在未挂断的电话中听到甚么,但是却再也没有声音传出来。 在一四四小组的矿道中所发生的事,究竟经过情形怎么样,虽然有许多“耳闻者”,而且所传出的声音,有录音带记录了下来,可供无数次重播研究,但是,唯一的目击者,却只有蔡根富一人,其余的人──包括一四四小组的矿工,和道格工程师那一干人,全死了。 估计在道格工程师等人遇难后的一分钟,首批警卫人员──值班队长和三名警卫员,便到了现场。两名久经训练的警卫人员,一看到现场的情形,就昏了过去。即使是警卫队长,事后也要服食镇静剂,才能维持正常。 警卫队长当时就作出了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立即封锁现场,不让任何人进入。 清理惨案现场的工作,就由他们四人进行,也就是说,除了他们四人之外,只有蔡根富,看到过现场的情形。警卫队长的这个决定,经过矿务局、内政部和警察总监的批准,因为现场的情形,实在太恐怖了,绝对不适宜任何人看到,看到的人,一定毕生难忘,会在心中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而影响其日后的生活。他们四个人,不幸已经看到了现场的情形,所以就由他们四个人负责到底。 警卫队长的决定极其勇敢和负责,在案子发生后的一个星期,三个警卫员都不可遏制地酗酒,以致要被送入精神病中心治疗。队长本身,由于接连几天的不能进入睡眠状态,精神变得极度颓唐。 当本刊记者访问队长时,队长神情憔悴,双眼布满红丝,正接受医生的治疗。 本刊记者请他叙述现场的情形,被在场的医生所制止。但是,蔡根富要受审,在法庭上,队长一定要出庭供述他所看到的情形。可是事情出乎意料之外,本案开审之际,法庭批准了警卫队长和那三位队员不出庭的要求。法庭并且宣布,他们的供词不重要。蔡根富杀人证据确凿,而且不进行自辩。所以,罪名毫无疑问成立。 本刊记者千方百计,想和队长以及那三位队员接触,但内政部和军方,都已将他们送到了所谓“安全地点”,不准任何人再与他们接触。 整件惨案的经过,神秘莫测,疑点重重。为甚么一个一直正常的人,忽然之间,成了凶手?为甚么蔡根富只是请道格工程师去,而道格工程师一说之下,会有那么多人跟着去──在职务上,他们是完全不必要到一四四小组的矿坑去,当然是由于道格工程师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那么,道格工程师又讲了些甚么? 一切问题,本来只要问蔡根富就可以解决,可是他偏偏不开口,一个字也不说,案发之后,他没有说过一句话! 蔡根富的不发一言,使得最精明的审问人员也束手无策。司法部一位杰出的官员──奥干古达先生,曾经在监狱中和蔡根富同处七日,希望可以听到他讲点甚么和案情有关的,可是也失败了。 奥干古达只听到蔡根富用简单的音节,喃喃自语着同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总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听到过他和沉重的喘息声所一起发出来的。语言专家经过再三研究,无法明白他这句话的意义。 这件案子,轰动全国,蔡根富被定了罪、被判死刑之后,忽然写了一封短信,交给了监狱官员,信用中文写,经过专家翻译,信的内容,是声称他自己没有罪。信将会由司法部寄给他唯一的亲人──他的叔叔。 蔡根富自称清白,这使整件案子更增神秘色彩,高层人员可能知道若干秘密,例如现场的情形究竟如何之类,但肯定不会公布,普通人可能永远不能明白真相。而且,内政部曾劝谕所有报章,不要过分渲染其事,本刊的这篇报导,有违内政部的谕示,我们希望,它不但能和外国读者见面,也能和本国的读者见面,任何人,都有权知道事实的真相! 在我翻译完了这篇报导之后,我对这篇报导已经看了十七八遍。我注意到,这篇报导的执笔人,用的字眼,都十分小心,尽可能做到客观,几乎没有一点主观的意见、没有主观的想象和像是创作小说的描述。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