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卫斯理全集 > 少年卫斯理 | 上页 下页
三〇


  ▼第十一章 三姓桃源

  我师父的屋子,我自然再熟悉也没有,自从拜师学艺开始,每天午夜时分,我都会到这里来,接受严酷得残忍的武术训练方法──很多时日之后想起来都奇怪自己何以居然没有被“折磨”死,反倒练成了一身好本领。莫非人一定要经过这种痛苦的阶段,才能成器?

  (玉不琢,不成器。如果玉有感觉,在被雕琢之时,也怕绝不愉快,又或者,玉本身根本不想成器,那不是冤枉得很吗?)

  (玉是没有感觉的,所以可以不理,但人是有感觉的,其实很应该多问问人的感觉如何。)

  (忽然来的感慨,还是由那个儵和忽替浑沌开窍,却把浑沌开死了而来的──和整个故事无关,可以不理,或者是看了之后,好好想想。)

  师父屋子中的一切陈设,全是竹子制造的,手工十分粗糙简陋以前我一直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时,和香妈、况英豪、祝香香一起走进来,再见到了我熟悉的那些竹家俬,自然明白何以它们如此粗陋,不论是桌是椅是架子是卧榻,只要轻轻一碰,就会“吱吱”响,像凳子,若是坐下去,发出的声响,简直像是在痛苦地呻吟!

  师父自然就是为了要听竹子发出这种痛苦的声音!

  他对姓祝的有刻骨的仇恨,想象之中,把仇人压在身下,听他发出痛苦的呻吟声,那是何等痛快的事!

  虽然那时我还只是少年,可是也很感到师父的心理状态不正常,到了可怕的程度。

  这时,我们都只知道极少的事实,知道的是:王天兵是香妈的师兄,而香妈嫁了一个姓祝的,所以王天兵就恨竹(祝)子。

  要是会编故事,就这一点点材料,也就可以编出一个故事来了。可是编出来的故事,怎么也比不上自香妈口中说出来的那么离奇。

  进了屋子之后,香妈伸手按在一张竹制的桌子上,那桌子这时发出了“吱吱”声响。况英豪想坐下去,竹椅发出的声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忙不迭站了起来。神情讶异莫名。

  我向他解释:“因为他恨姓祝的,所以故意要听竹子发出的呻吟。”

  祝香香咬着下唇:“妈,为什么要进这屋子来?有什么说话,在外面说不好吗?”

  香妈略等了一会才回答:“好,你们先出去,我随后就来!”

  自从和祝香香同学以来,我见过她的许多神态,或是娇柔、或是妩媚、或是轻嗔薄怒、或是笑靥如花,都各具美态,叫人看了还想看,而在看了还看之后,还会随时都回想。

  可是这时,祝香香的神情,却实在叫人不想多看她一眼──她俏脸铁青,虽然是板着脸,可是眉宇之间,又有一种极度的厌恶。她母亲的话才一说完,自然是由于她心情极恶劣的缘故,竟然连礼貌也不顾,一甩手,转身就冲出了屋子去。

  况英豪自然立时跟了出去,我犹豫了一下,望向香妈,香妈的神态十分疲倦,向我挥了挥手,示意我也离开。

  本来,我还想说些什么的,可是她的神情,表示得再彻底也没有──她要单独一个人,不想有任何人在她身边,她只想一个人独处!

  所以,我没有说什么,倒退着出了屋子,才转身。

  祝香香离开了屋子之后,一口气不停,急步走出了院子,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脸色仍是阴沉无比,况英豪在一旁,没做手脚处,不知如何安慰她才好,甚至向我投来求助的眼神。

  我自然也没有法子。于是,祝香香站着不动,只是大口吸气,大口呼气。我则缓缓踱步,况英豪围着祝香香,团团乱转。

  足足过了半小时之久,才看到香妈走了出来,她出来之后,动作很缓慢,小心地关上了院子的门,神情竟大是依依不舍,又面对着门站了一会,才转过身来,彷佛只有她一个人那样,踽踽而行,到了一个亭子中,在亭中坐了下来,不言不语。

  祝香香先走近她的母亲,母女两人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自然而然,轻轻握住了手。

  她们两人显然都在精神上有极大的困扰,但是两人在一起默然不语,还是十分温馨,看了令人感动。

  三个少年都在等香妈讲话,准备听一个恩怨交缠,爱恨交织的故事。可是过了好一会,香妈一开口,说了一句话,却是我们再也想不到的。

  这句话,不论多少年之后,我都可以清楚记得,记得香妈说这话时的神情、环境,以及我们听了之后,感到错愕的反应,历历在目。

  香妈说的那句话是:“你们都读过《桃花源记》?”

  是不是毫没来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忽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本书,现在已不流行了,这本书叫《古文观止》,意思是叹为观止的古文汇编,清康熙年间两位姓吴的学者所编,收各种骈文散文二百二十二篇,篇篇锦绣,字字珠玑,超过三百年,是求学者的必读书,有几篇著名的文章,像《桃花源记》,只怕会一直流传下去,谁不知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我们三人,当时除了点头之外,都没有出声。

  香妈长叹一声:“像《桃花源记》中记述的事,也不一定全是陶渊明的想象,真是……有的。”

  我立即想到的是:啊!一个桃花源记式的故事。

  这一类故事,不止《桃花源记》,许多小说都以这种形式的故事为基础。

  香妈在继续着:“若干年之前,天下大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打下了半壁江山,洪秀全自己在南京,封为天王,坐上了龙椅,本来是满清气数已完的好时机,只惜天国的将领不和,争权夺利,自相残杀……”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