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阿瑟·克拉克 > 地光 | 上页 下页


  房间的其余部分凌乱而拥挤地摆放着一堆设备,在外行眼里,它们固然毫无意义,即使对许多天文学家来说,它们也是会引起困惑的。它们大多数是莫尔顿自己制作的,或者至少是亲自设计后交给助手去组装的。在以往的两个世纪里,每一位实干的天文学家都必须兼做些电子学家、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的工作——而且,随着他的设备成本稳步攀升,他还得搞好公共关系。

  电子指令无声地穿行在电缆中。莫尔顿将这些电缆分别设置为“赤经”和“赤纬”。在他的头顶是宏伟的天文望远镜——它像一门巨炮,平滑地移动着,搜索着北方的天空。在“炮管”的底部,巨大的镜片正在将光线集中起来,形成一道光束。光束的强度是肉眼承受力的一百万倍。接下来,一块又一块镜片传递着这道强光,就像潜望镜那样,将它送到了莫尔顿博士身边。一切都正合他的心意。

  如果他用眼睛去看这束光,那么耀亮的新星天龙会令他失明。更何况,同他的仪器相比,肉眼根本看不出任何玄机。他打开了电子光谱分析仪,开始扫描。它会精确而耐心地探究新星天龙的光谱,黄、绿、蓝,直到紫光,乃至远远超出肉眼可见范围的远紫外光。它一边扫描,一边在移动的磁带上记录下每一条光谱线的强度,从而留下确凿无疑的记录,即使一千年后,天文学家依然可以用来作参考。

  有人敲门,接着哲美森进来了,带来了一些依然潮湿的摄影底版。

  “最后的这些曝光很成功!”他喜气洋洋地说,“它们显示出新星周围的气态外壳了。速度的数值同你的多普勒位移分析也能吻合。”

  “在我意料之中,”莫尔顿低沉地吼了一声,“咱们来瞧瞧吧。”

  他察看着图版,背景配乐是电机的旋转声——那是依然在自动搜索扫描的光谱仪。当然,这些都是底片,不过同其他天文学家一样,他早已经习惯了,而且能够轻易地解读它们,就像面对冲洗过的照片一样。

  在画面中心有一块小圆盘,标明为“新星天龙”,经过了过度曝光,它从感光乳剂漫漶出来。在它周围,肉眼几乎看不出来的,是一道纤细的圆环。莫尔顿知道,随着时间推进,这道环将会越来越远地向外扩张,直到最终消散在太空深处。它看上去太小了,太不显著了,凭借寻常的智力无法理解它的真实意义。

  他们正在查看的,是两千年前发生的一场大灾变。他们正在查看着“天火”的外缘。它太热了,还没有冷却到白热的程度,因此整个恒星以每小时数百万公里的速度向太空中爆发开去。这是一堵不断扩张的火墙,它能够将最庞大的行星一口吞噬;至于行星的运行速度如何,根本无关紧要。然而从地球上看,它不过是一轮微弱的光圈,可见度也相当有限。

  “我不知道,”哲美森柔和地说,“是否有朝一日,我们能发现为什么恒星会出现这种状况。”

  “有时候,”莫尔顿答道,“我一边听着广播,一边想,也许来这么一下子是件好事情,火不是能杀菌嘛。”

  哲美森显然吃惊了;这话太不像莫尔顿说的了,因为尽管他外表粗莽,却总是掩藏不住一副温暖的心肠。

  “你不是认真的吧?”他抗议地说道。

  “这个,也许不是。过去的上百万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我琢磨着天文学家是该有点儿耐心的。不过看看我们眼前这一团乱麻——你就没担心过这该怎么收场吗?”

  在莫尔顿的字句背后,有一股热情,一种深切的感情,哲美森为之震惊,也让他陷入了极深沉的不安。莫尔顿此前从来没有打开过情绪的闸门——从来没有真的表达过自己在专业领域以外的强烈感情。哲美森知道,他那钢铁般的控制力流露出脆弱的一瞬,恰好被自己看到了。这也撩起了他自己心里的一些事情,他像一匹暴起后蹄的惊马,抵御着心里的震荡。

  两位科学家长久地相对盯视着,估量着,思索着,尝试着跨越人与人之间固有的鸿沟。接着,鸣声响起,令人惊怵——自动光谱分析仪宣告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紧张的状态就这样打破了,日常的气氛再一次慢慢地罩住了他们。就是这片刻时光,有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却颤巍巍地戛然而止,一切又重新回归于悬而不决的状态。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