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科幻 > 海莱因 | 上页 下页 |
海莱因简介 |
|
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1907~1988),作为美国科幻的代表性人物,头上有着数不清的桂冠:“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然而,这位备受推崇的世界级科幻大师之所以能走上科幻之路,却缘于一次偶然。 那是在1939年,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陷入萧条,正在费城美国海军实验站担任工程师的海因莱因也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恰在此时,一家科幻杂志刊出了一则科幻小说征文比赛的启事,奖金50美元。 从小就是科幻迷的海因莱因于是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并最终把它寄给了可能会给他更高稿酬的著名科幻杂志《惊人故事》。《惊人故事》的主编——大名鼎鼎的坎贝尔——慧眼识金,当即以7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篇名为《生命线》(Life Line)的短篇杰作。 科幻史上有很多改变科幻文学面貌的偶然,针对海因莱因的这一次,美国著名科幻评论家詹姆斯·冈恩评论道:“海因莱因在32岁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坎贝尔则找到了他的明星作家。” 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未来史”丛书。他著名的“未来史丛书纲要”于1941年发表后,曾为许多科幻作家仿效。以此为基础,他创作了大量的“未来史”故事,这些故事在20世纪50年代集中收录在《出卖月球的人》(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等中短篇集中。这些集子一版再版,至今仍然热销。 二战结束后,海因莱因开始在美国一流文艺刊物《星期六晚邮报》上连载他的“未来史”系列的重要作品——《地球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rth)。这次连载可算是美国科幻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标志着科幻小说从廉价的三流读物向高级的娱乐作品的跃升。 海因莱因还写了很多少年科幻故事,其中,《伽利略号火箭飞船》(Rocket Ship Galileo,1947)的构思为1950年的科幻电影《目的地:月球》所采用,而这部电影则是20世纪50年代科幻电影走向繁荣的起点。海因莱因随后又连续出版了《滚石太空家族》(The Rolling Stones,1952)、《星球人琼斯》(Starman Jones,1953)、《星兽》(The Star Beast,1954)、《银河公民》(Citizen of Galaxy,1957)等一系列少年科幻故事,在少年科幻小说领域赢得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是海因莱因科幻创作的鼎盛期,他连续出版了《傀儡主人》(The Puppet Masters,1951)、《进入盛夏之门》(The Door into Summer,1957)等一系列高水准的科幻长篇,其中,《双星》(Double,1956)、《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1959)、《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1961)和《严厉的月亮》(The Moon in a Harsh Mistress,1966)为海因莱因赢得了四座雨果奖奖杯。 海因莱因一生创作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说集、三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异乡异客》仅在美国就卖出了七百万册;1946年、1961年和1976年,海因莱因三次被邀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宾;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从1974年起开始不定期颁发“科幻大师奖”,海因莱因是第一个荣获“大师”称号的科幻作家。 1988年,海因莱因逝世。美国华盛顿特区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特别为他颁发了“杰出公民勋章”。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