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中国空军传奇 | 上页 下页 |
七七 |
|
◎第十七章 §一、飞机拦截失控坠毁山中 美蒋军在派遣有人驾驶军用飞机入侵中国迭遭重创之后便绞尽脑汁,将最新研制出的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应用到入侵中国领空进行侦察活动,但同样遭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力打击。 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首次侵入中国领空侦察,是在1964年8月29日。 那天,晴空万里。美国1架147型无人驾驶侦察机,由DC—130型运输机携带,在南海上空投放后,经海南岛进入南宁地区上空,然后改航向东,过梧州、厦门,消失在台北地区。这种无人驾驶飞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飞行器,飞行高度一般在1.75万米以上,时速为750—800公里,机身长8.53米,翼宽8.18米,反射面小,雷达发现距离近。而人民解放军航空兵部队当时使用的歼—6型飞机,按正常爬高难以达到同样的高度,而且在升限高度上作战,瞄准射击动作也较复杂。 10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兵某师起飞一架歼—6型飞机,在1.76万米高空,拦截一架从友谊关侵入,至广西地区侦察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中国飞行员发现目标后即开始进行攻击。因为敌机飞行高度高,中国飞机必须在1.6万米积聚力量,然后上冲1.76万米的高度,靠近敌机后进行射击,无奈中国飞机因为是上冲飞行,在射击高度只能停留短暂时间,飞机便急速下滑,因此中国飞行员上冲后连续3次开炮,直至炮弹打光,但仍未命中目标。这位年轻的飞行员求胜心切,竟决心驾机撞下敌机,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因高空空气稀薄,飞机操纵系统反应较慢,飞行员操纵动作过猛,结果造成失速,飞机进入螺旋状态未能改出,飞机完全失控,飞行员只得饮恨跳伞,飞机坠毁。 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连续入侵中国领空,解放军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又几战不克,从空军领导到作战部队甚为焦虑。尤其是10月13日的失误,使得空军总部深为震惊。 1964年10月15日,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率工作组紧急赶赴某师,调查13日战斗的情况,同该师的指战员们一起研究对付美国高空无人驾驶飞机的方法。分析会上,他充分肯定了飞行员英勇作战的精神,同时又严肃地指出:“打击无人驾驶侦察机,是一种新的特殊战斗,不能蛮干,应该讲科学,讲战术,要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消灭敌机。” 师长刘鹤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司令员的讲话。13日的事故,他深感懊悔。一架歼—6飞机价值数千万元,这给国家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呀?更重要的是一击不中,飞机反而自毁,对全部队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刘亚楼走到桌前,拿起一个小飞机模型,一边摆动,一边说:“尽管敌机飞行高度高,体积小,它的弱点也很明显嘛! 速度小,没有主动躲避和还击能力。击落这种飞机的关键是地面要精确地对歼击机进行指挥引导,压准目标航迹。飞行员要采取正确爬高方法,熟练操纵技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瞄准、射击、脱离等一系列战斗动作。只要我们作好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我看,使用现有装备击落敌机是完全可能的。” 刘亚楼司令员的分析动员精辟、有力,切中要害,使一师的指战员们都有茅塞顿开之感。刘鹤翘师长最后站起来表态说:“刘司令员的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给我们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吸取这次惨痛的教训,落实军委首长指示精神,苦练本领,争取打一个翻身仗 。”一个月之后,该师在熟练掌握截击技术,反复演练实战过程的基础上,拟定了一个计划。 空军领导机关根据这一计划,又进一步完善制定了打击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的兵力部署方案,经中央军委同意后,在中南、西南等地增设了一些高空作战点,配备了精干的歼—6、歼—7作战分队和地空导弹部队,配备了有经验的指挥引导班子,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的防空作战能力。各级指挥所和歼击航空兵部队,按照升限作战的特点,组织了突击训练,对动力升限爬高、瞄准射击等技术难题,进行了计算、论证和试飞。指战员们满怀信心地表示,一定要胜利完成打击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的作战任务。 11月15日11时53分,海南岛、雷州半岛地区的多部防空雷达,同时发现一架美国G147无人驾驶侦察机,航向西北,直指涠洲岛,高度1.76万米,时速780公里。 机场指挥塔。师长刘鹤翘即令师机动作战分队中队长徐开通起飞拦截。 12时20分,徐开通驾驶歼—6型飞机上升至1.62万米高空,在左前上方发现目标,立即进入其尾后。当距离目标约4公里时,他在刘鹤翘的导引下跃升拉起,至高度为1.75万米时改平,对目标进行跟踪瞄准。当距离目标为1500米时,徐开通放减速板,从目标后下方5度角进入攻击。他开炮射击,但是弹道偏低,没有击中。于是他稍抬机头,再次开炮,又未击中敌机。 此时,徐开通静下心来,又抬高机头,再次瞄准,当距离敌机230米时,他第三次按下炮钮。 一串炮弹打中了敌机。 “轰”的一声,敌机爆炸起火,坠下高空。 “打中了!”徐开通兴奋地报告。 “打得好!打得好啊!”地面指挥员刘鹤翘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高喊起来。 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它标志着中国空军的防空作战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高空险射"黑乌鸦” 1965年1月2日,在祖国南疆的广西,人们正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中欢渡元旦佳节。 中午时分,空军雷达站的荧屏上开始出现了一个微弱的黄色亮点,慢慢地蠕动着。 “又是一只黑乌鸦!”雷达操纵手准确地作出判断。同时,立即报告空军指挥所。 60年代初,美国U—2型高空侦察机连连被我击落,又制造出了一种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这种飞机颜色灰暗,飞行中发出一种十分难听的凄厉的噪音,我们的空军飞行员给它起了一个绰号“黑乌鸦”。它体积很小,速度也不是太快,但飞得极高,飘飘悠悠,特别难打。有经验的飞行员都知道,打这种飞机在通常的有效距离开炮不行。你明明瞄得准准的,抓得牢牢的,炮声响后,回头一看,那家伙还在空中游游荡荡。 空军副中队长张怀连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是1964年12月15日,张怀连奉命起飞攻击“黑乌鸦”侦察机,很快发现了目标,连续攻击了两次,都没有打掉敌机。当他的炮弹打光后,敌机还像一片枯叶在高空中飘荡。当张怀连走下飞机时,脸上火辣辣地难受。他牢牢记住了这难忘的一天。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