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军婚 | 上页 下页 |
四二 |
|
苏亮干脆进门了。她站在门口说:"老李,出了问题咱们想办法解决问题,饭总还是得吃吧!走走,下楼吃饭!"说着推着丈夫往外走。 李家楼下餐厅里,小女儿李鸿去山西爷爷家小住,三个大些的女儿早就在餐桌旁坐定,一个个看着桌上的饭菜直流口水,但爸爸妈妈没来,谁也不敢动筷子。 李晋在楼梯上看到孩子们的馋样,很不忍心,几步下来坐到餐桌旁:"哎呀,让爸爸看看,今天咱们吃什么?噢,热炒肉丝扁豆海带丝——好!海米炖冬瓜——好!还有稀饭和馒头,好!都是好吃的!来来,小姑娘们,都快吃吧!" 李锋、李鸣手疾眼快,用筷子夹着菜大口吃起来。 李奔手笨,夹不起菜,急得直看着妈妈。李晋见状,忍不住抱起这个他最宠爱的女儿放在膝头,用筷子夹一块肉放进奔奔的嘴里。 看见胖乎乎的奔奔吃得很香,李晋又逗她,用筷子尖蘸了一点白酒放进李奔的嘴里(苏亮每晚都在丈夫的碗碟旁放一小盅白酒)。李奔以为酒是好东西,张嘴就吸住了筷子。顷刻之间,她又张开了嘴,辣得大哭起来。 "老李,你看你又惹得奔奔哭!"苏亮责怪丈夫。 李晋乐得哈哈大笑:"我的奔奔就是笨!不知道白酒是辣的!" 当晚,李晋苏亮的卧室里,两人躺在床上,都睡不着。 李晋说:"苏亮啊,咱们家的前三朵金花都已经是小学生了,她们的学业一直都是你管着的,不是一直都没有问题吗?" 苏亮骄傲地说:"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里,谁不知道你李晋家的三朵金花!个个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都是拔着尖的!我要求她们在三年级之前语文算术两门主课都必须考双百分,目前都做到了!" "噢?如此说来你这做母亲的是有功之臣喽!"李晋故意调侃一句。 "我有什么时间去具体管她们的学习?都靠孩子们自己!这几个孩子好胜心都很强,谁也不愿意落后!"苏亮说。 "这么小的孩子是管不住自己的!你还是把自己的管理心得总结一下吧,我也听听!"李晋认真地说。 苏亮一看丈夫要听汇报,就把双手枕在脑后,靠在床头上认真想了一下,然后有条有理地说:"我是有心得的。一是要抓好典型,即狠抓老大李锋——她是大姐,是领头羊,她必须要给妹妹们做出榜样!锋锋是不到六岁上学的,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她一直是年级的尖子生,从来没有考过第二名。只是她集体主义精神稍差,四年级才入队。" "她全部时间都埋头学习了,给集体做事的时间当然少一些。这是你的失误。"李晋适时总结了一下。 "鸣鸣入学时没有考试——老师一听她是李锋的大妹妹,马上就说,'是李锋的妹妹呀,不用考了!'这给鸣鸣带来压力——姐姐这么优秀,自己哪敢怠慢学业?所以也很努力!"苏亮说了一段丈夫以前不过问的事。 "鸣鸣入队不是不晚吗"李晋问。 "鸣鸣是九岁入队——刚够年龄就入队了!奔奔入学时情况一样。主考老师说:这漂亮的洋娃娃是李锋、李鸣的妹妹,别考了,直接编入一班吧!"苏亮说。 李晋忍不住笑了:"奔奔笨成那样,编到一班跟得上?" 苏亮说:"一开始跟不上,写作业一写写到十来点钟,急得直哭。我让锋锋辅导妹妹一下,锋锋过去就刺儿她妹妹:'这么简单的题还不会做?真笨!'奔奔的自尊心受了伤害,说什么也不让锋锋辅导了。" 李晋听得津津有味:"那谁来辅导呀?你吗?" "我哪里有时间?后来时间不长她自己跟上来了!期中期末都是双百分!奔奔这孩子和她大姐不一样,特别热心集体的事,还挺有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现在是班里班长兼学习委员——这些你不是都知道吗?不过,奔奔班主任最近和我说,奔奔是当大队长的料!"苏亮越说越得意。 "嗯,这一条总结的还可以,抓了领头羊,抓点带面。还有没有别的"李晋忙把妻子的话头调回主题。 "还有……还有恐怕是物质奖励!我许诺她们,无论谁得了双百分都有奖励。一般是买一份礼物给她们,五元钱以内的。"苏亮犹豫了一会儿说。 "好!和打仗一样,赏罚分明才能鼓舞士气!没有得到奖品的,本身就是受到了惩罚——自尊心受不了嘛!"李晋对这后一条很重视。 第二天,李晋特意抽出两个钟头,把回京办事的赵大同约到自己办公室,就小平和小蕊的学习问题,和他详谈了一次。当然他把苏亮管孩子学习的经验也说了。 暑天里,赵大同回京开会,抽空回了一趟老家。 他穿着便服刚一进村,就看见村头的柳树林子里有不少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男孩,骑在高高的树杈上,头发乱蓬蓬,满脸汗泥,手里拿着弹弓正在打鸟。他刚想和孩子们打招呼,"噗"的一声,头部中了一弹!他不由得"哎呀"了一声,还没做出反应,身上又"噗噗噗"地连中三弹,痛得他弯下了腰。他昂头大喊一声:"树上那个孩子,你是谁家的?这么缺管教!" 赵大同一喊,树上的小男孩愣了一下,随即他大喊着"爸爸!爸爸!"一边从树上溜了下来,直扑到赵大同的怀里,一头的泥水汗水把赵大同雪白的衬衫弄得成了花斑衣——上树把人当鸟打的野孩子竟是小平! 近一年不见,小平的个头长高了许多,又黑又瘦,赤着上身赤着脚,野性十足。 望着泥猴似的小平,赵大同想起了北京那个洁净温馨的家,想起了坐在家里看书的,干干净净,傲气十足的小京,心里一阵隐痛:算算两个孩子回老家上学后,自己怎么也有多次从基地回京的时间,可竟没有想到抽时间回老家看看小蕊、小平,还以为把孩子托付给母亲是放心的,总认为只要给够了钱,孩子们在家里是不会受罪的。现在看来,很多问题不是给钱就能解决的,该操心还得操心…… 赵大同拉着小平的手,一路和乡亲们打着招呼,傍黑时才回到自家的院子。 这正是1964年仲夏。一年不见,赵大娘已是满头银发,脸色不再红润,皱纹也更多了。看见了儿子,她直起佝偻着的腰,半天才问:"柱子,你回家怎么老是不先打个招呼?" 赵大同急忙说:"妈,您不要见怪,我是怕惊扰了您和乡亲们才这样的。"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