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东北抗联征战实录 | 上页 下页
五四


  省委一听,这还了得?就赶快派张寿篯到独立师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张寿篯一到独立师就找祁致中谈话,而且一谈就是十天!

  要说张寿篯这个人还真是个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大能人,他通过与祁致中那十天长谈,不但消除了祁本人思想里存在的一些疑念,再一次为他指明了奋斗的方向,而且帮助祁将队内的一些坏分子进行了清洗又帮助他制定了一个要在半个月内发展30名党员的计划,还重新任命了独立师内的主要政工干部。最后,他给省委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

  “独立师目前的表现决不像个别同志报告的那样严重,好像朝不保夕,快反革命的样子。恰相反,更初步走向忠实于民族革命战争,其他详细情形,仍由当面讨论之。独立师要求与省委及特委直接发生组织关系,并经常派交员,并要派专做党工作的同志,到独立师担负党务特派员,最好是派政治主任去。夏季祁同志将到省讨论一切,独立师捐助给北满党的经费存在我这里……”

  独立师的政治问题得到解决后,打起鬼子来就更来劲了。在以后的几个月里,他们的胜仗一个接着一个,队伍也一天一天地在发展。就连富锦县有名的伪警察署长大地主李景荫(李家特别富裕,有地上百垧,人30多口,机枪、步枪加一起枪支弹药七八十支)也参加了独立师,被祁致中任命为师参谋长。到1937年9月的时候,独立师已经发展到了1500多人,各级干部也已基本配齐了。这样,将其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1军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1937年10月,根据北满联军总司令部的指示,独立师正式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的第11军。祁致中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军部下辖一个师(师长李景荫)三个旅,还有一个随营学校。

  抗联第11军的建成,标志着以中共为中心的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东北的老百姓为此唱道:

  “十大联军”十万人,
  抗日救国一条心。
  步炮联合除倭寇,
  铁骑纵横扫妖气。
  但愿民族获解放,
  白山黑水庆升平!

  §45 狗急跳墙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份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毛泽东如是说,那么实际上做得又怎样呢?

  《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写道:“自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以来,特别是1937年‘七七’全国抗战爆发之后,东北抗联各军在辽、吉、黑广阔原野展开了大规模游击活动,打击日伪‘讨伐队’,破坏敌人交通与通讯,袭击日伪军事据点,消灭敌人大批有生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从1936年1月至1937年12月,抗日联军共击毙伤俘日伪军7380人,其中毙伤日军近3000人。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严重地威胁了敌人的后方的安全,牵制了10余万日军兵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全国抗战。”

  既如此,则日本人当然就要想尽办法来对付东北抗联了。急红了眼的日本人为此专门制定了《三年肃正计划》。按照这个计划,日伪当局调集了10多万兵力,从1937年末开始,对活跃在松花江下游一带和东满地区的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长期的、疯狂的、空前的“大讨伐”。这次“大讨伐”不但时间较以往长,兵力比以前多,而且更使出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损招”。

  在军事上,他们采用“篦梳式”、“踩踏式”和堵击、长追、突袭等战术,由南到北,再从北向南反复不断地进行“讨伐”;在经济上,他们采取了十分严厉的封锁措施,制定了“经济犯条例”,实行“粮食统制”和日用品的配给制;在政治上,他们大力开展“思想战”、“宣传战”,派出“宣抚班”、“工作班”,利用金钱、美女、谣言瓦解抗联队伍。

  日本人的《三年肃正计划》称:“共匪活动的基础在于贫困饥饿的农民,共匪正在通过农民的支持和参加其活动以扩大势力”,“这些农民主要是组织农民委员会、反日会等群众团体,作为共匪活动的人力、物力基础”,“共匪仍然有顽强的抵抗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如果只是采用以上几种办法,那还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他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断抗联队伍与农民们的联系。这便有了臭名昭著的“集团部落”。

  “集团部落”,俗称“归大屯”。这个词在今天听起来已经是有点费解了,下面摘录的是日本人有关“集团部落”的文件中的有关内容,希望它能够有助于读者对于这个陌生的名词的理解。

  “为了确立治安,使匪民分离,必须赋予良民以自卫能力,使匪贼不能涂碳和寄生于良民。满洲僻地之农民,大部分是二三家或五六家的小部落,散居在偏僻的地区和山野间,形成了与匪共居的状态。即使较为接近于铁路与城镇的平原地区,也存在着没有集体防卫力量和统治力量的几十户不统一的零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但得不到现代国民的生活与文明的教育,而且也为匪团提供了自由活动的余地。为了除掉这种不利,就要建设集团部落……

  “……因所有的住民都缺乏远大的眼光,尤其有许多人不愿抛弃已经住惯的故宅而不乐于搬到新的部落中去,如果依照个人的要求,那就永远不能实现。因此,认为必要时,将不管如何,必须坚决地进行;但须避免妨害播种时期。”

  一个集团部落的户数及其面积:

  (1)户数:以80户至100户最为适当(收容人员400~500),为此,将附近的散在房屋须完全造成无人区。这样在警戒和管制上都能有利。如六、七十户以下的部落,则自卫力量不够充足;若在200户以上的部落,于统制上也有困难。(2)面积:从已建设的部落来看,按下列标准最为合适。

  建设部落的位置及建设次序:

  (1)建设位置

  1.匪贼时常出没或者是物资供应地点等警备要线;
  2.经济资源丰富的地点;
  3.易于警戒及自卫的地点;
  4.易于供水,且比较干燥的地点。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