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军事·军旅 >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 上页 下页
六二


  林彪是毛泽东的宠儿。林在著名的广州黄埔军校受训期间,也曾是蒋介石和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勃留赫尔的宠儿。那是在蒋于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对共产党翻脸之前。林虎的父亲在湖北开厂,因无力纳税而破了产。林彪这个工厂主的儿子竞把自己的命运同共产党连在一起,他投奔周恩来后,参加了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的“南昌起义”。一九三二年林才二十四岁,但已成为第一军团的军团长。召开会理会议时林才二十七岁,他的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不过,据说他只在有十分把握时才出战。

  毛手下的高级军事指挥官们,虽然秉性各异,但在长征中他们配合得很好。林彪善于声东击西和隐蔽自己,善于奇袭和伏击,善于从侧翼和敌后发起进攻和使用计谋。而彭德怀总是从正面进攻敌人,他打仗极为勇猛,对手一次又一次被消灭。彭认为打一场战斗,必须使得失相抵,或得大于失,要多缴获枪炮,多抓俘虏,并更多地把战俘转化为红军,这才能算打好了仗。

  红军到了会理后,官兵们已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大家不断地问:到底要到哪里去?有什么计划?红军中江西人和湖南人很多,现在到了四川的边远山区,他们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茫然不知所措。他们不会讲四川话,他们担心再也找不到回江西或湖南老家的路了。

  李德是一个不十分可信的见证人,据他说当时问题十分严重,而且由来已久。他认为,遵义会议后不久,人们便开始对毛的领导感到不满。娄山关一仗的胜利起了缓和作用,但不满情绪并没有消失。他声称,洛甫和林彪曾指责毛“在敌人面前逃跑”,是“军事破产”。还说彭德怀和杨尚昆将军也“基本同意”这种指责。没有其他材料可以证明情况有这么严重。看来可以肯定,由于李德与毛不和,他夸大其词了。李声称洛甫曾向他暗示,希望组成一个新的三人领导班子——林彪、彭德怀和刘伯承。李德说博古所害怕的是红军会被挤到西藏或缅甸一带去。

  一天,李德意外地发现,毛要找他谈谈。毛承认局势严重,但确信最终会渡过金沙江。如果有必要,他准备带领红军取道西康和青海前往新疆,向苏联请求援助。

  毛挽救了红军,然而问题依然存在。他们未能同贺龙和肖克会合,未能建立一个新的苏区。张国焘的第四方面军还在转移中,离开遵义以后,就失去了同他们的通讯联系。下一步怎么办?人们在议论。

  使林彪感到不安的正是这些问题。他曾和一些指挥员讨论过这些事,其中包括他的同级第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参加议论的还有参谋长左权、保卫工作的负责人罗瑞卿和高级参谋朱瑞。

  林彪建议把战场指挥权交给彭德怀,让毛集中精力与周恩来和王稼祥等军委其他成员一起考虑全面政策和规划。

  林抱怨说,毛迫使部队走冤枉路。他把红军的路线比作一张弓,说部队是沿着弓背而不是弓弦行军,走的不是捷径。

  林说:“在此情况下,部队的精力已消耗殆尽,毛这样指挥不会成功。”

  聂荣臻激烈反对。他说:我们是在敌人的口袋里。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出其不意地迂回行动,怎么可能突围?”

  林建议让彭德怀担任前敌指挥,负责作战。

  据聂荣臻回忆,彭断然拒绝了这一意见。彭在监狱里写的材料说,他在会理会议时看了林的信。彭说:“当时也未在意,以为这就是战场指挥呗。”他指出,林指挥的第一军团和他指挥的第三军团常在统一指挥下行动。

  由于人员减少,红军再次时行了整编。第一军团从三个师的编制减为两个师,第三军团从三个师减为四个团,第五和第九军团取消了师一级的编制。

  毛决定从中央直属队中裁减人员,把所有身强力壮的人都充实到战斗部队中去。邓小平便是其中之一。免去了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职务后,邓调往第一军团。代替他担任中央秘书长的是瘦小的刘英,她兼作“中央直属小队”的书记。这一调动成了刘英一生的转折。这种工作她以前从未做过,作为小队成员的洛甫给了她很多帮助。他教她如何整理会议记录,如何查档案,如何起草命令。刘英在莫斯科时就认识洛甫,当时她是中山大学的学生,而洛甫是该校的教员。他们回到中央苏区后,刘英偶尔能见到但任教育委员会主任的洛甫。她以前说过不想结婚,不愿意“被孩子拴住”,此刻两人却开始接近起来。当她在一九八四年回顾那些日子的时候,不禁笑出声来。她说:“毛主席当时常常开我俩的玩笑。”不过她和洛甫的关系在一段时期内并没有更大的进展。

  拿到会理会议上来讨论的还有一份材料,那是一份由刘少奇和杨尚昆将军签字的电报,提出了对下一步行动的建议。遵义会议后刘去了第三军团,彭德怀常同刘少奇交换看法,这些建议就是来源于他们当时的谈话。彭的看法是,红军疲劳,国民党部队也疲劳,因此目前可能是按原计划同贺龙的第二方面军会合的好时机。

  毛泽东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些对他的权威的挑战对付了过去。他讥笑林彪道:“你知道什么,你还是个娃娃。部队绕道前进是必要的。”

  用彭德怀的话来说,毛认为林彪的建议以及刘少奇和杨尚昆的电报代表着一种“右倾情绪”,这里毛显然是指他们没有表现出进取精神。彭德怀当时作了一些自我批评。这件事后来给彭德怀、杨尚昆和刘少奇(但不包括林彪)都带来了不幸和严重的后果。当时,这件事似乎就这样过去了。彭德怀在狱中自述里写道,“我采取了事久自然明的态度”。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会议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下一步如何行动。毛已经决定,他们必须向北穿过彝人地区,渡过大渡河。大渡河是一大障碍,蒋介石有可能切断他们的退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唯一的出路就是穿过藏族山区突围,而这是非同小可的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一旦过了大渡河,如果一切顺利,他们就有希望与张国焘的第四方面军会合。讨论到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他们不知道第四方面军的确切去向,而且也许还不知道四方面军已经放弃了川陕边界的根据地,正在别处行动。两支部队之间最近一直没有听到对方的消息,无线电联络似乎从一九三五年初,一方面军在贵州一带行军起就中断了。双方都知道对方在行动,也知道对方活动的大概区域,但都没有确切的消息。

  没有人对毛的决定提出异议。李德记得也征求过他的意见,他也表示同意。大家一致感到目前需要的是团结一致,而不是相互责备。他们面前的困难够多的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