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总集 > 太平御览 | 上页 下页 |
卷三百四十 兵部七十一 |
|
○常 《释名》曰:九旗之名,日月为常。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尚书·君牙》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周礼》曰:日月为常,十二旒。 《河图》曰:风后曰:"予告汝帝之五旗:东方法青龙曰旗,南方法赤鸟曰鼠,西方法白虎曰典,北方法玄蛇曰旂,中央法黄龙曰常。 《国语》曰:吴王会晋於黄池。吴王白常白旂,赤常赤旗。 《文选》曰:建辰旒之太常。 又曰:建太常兮裶々。 ○旂 《释名》曰:交龙为旂,旂,奇也。画作两龙相依倚也。通以一赤色为之,无文采。诸侯所建也。 《尔雅》曰:有铃曰旂。(郭璞注曰:悬铃竿头,画交龙于旒。) 《诗》曰:王锡韩侯,淑旗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又曰:旂旐央央。 《礼记·月令》曰:天子春载青旂,夏载赤旂,秋载白旂,冬载玄旗。 《周礼》曰:交龙为九旂,诸侯所建。 《左传》曰:周分鲁大路大旂。 又曰:三辰旂旗,昭其明也。(三辰:日、月、星也。) ○旃 《释名》曰:旃,战也。战战恭巳而已。三孤所建,象无事也。 《说文》曰:旃,曲柄也。所以招士众也。 《世本》曰:黄帝作旃。 《尔雅》曰:因章曰旃。(郭璞曰:以白练为疏,因其文章,不复画也。) 《周礼》曰:通帛为旃。(大赤也。周正赤无所饰,孤卿所建也。) 《左传》曰:城濮之战,亡大旆之左旃。(旃旗名繁。旐曰旃。)祁瞒奸命,(当此之事而不治为事,军令也。)司马杀之以殉于诸侯。 《汉书》曰:田蚡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如淳曰:通白为旃,苏林曰:柄上曲也。) 《孟子》曰:招庶人以旃。(田也。) 《西京赋》曰:虹旃霓旄。 又曰:树修旃。 《上林赋》曰:立历天之旂,曳梢星之旃。 ○物 《释名》曰:杂帛为物,以杂色缀其边为翅尾也。将帅之所建也。 《礼含文嘉》曰:制度为科,物应以宜,明物以类感其方也。 《左传》曰:蒍敖为宰,择楚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右者,侠为军备;左者,追草为宿备。)前茅虑无,(如今斥候持绛及白幡,见骑贼举绛幡,见步贼举白幡。备不虞,有无茅,明也。或以云:楚以茅为旗帜也。)中权,后劲,(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耳。)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兵矣。 ○旗 《释名》曰:熊虎为旗,期也。将军所建,象其猛如熊虎,与众期其下也。 《礼记》曰:龙旂九旒,天子之旍也。 又曰: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劲其怒。(注曰:以此四兽为军阵,象天也。画招摇星于旌旗上,以起居坚劲军之威怒。) 《周礼》曰: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金羽为旞,析羽为旌。(《物名》曰:有画异物,则异名也。) 又曰: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交龙为旗,诸侯所建也。大火仓龙,宿之心也。其属箕尾九星也。)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也。鹑火朱鸟,宿之柳也,其属有七星也。)熊旗六斿,以象参伐。(熊虎为旗,师都之所建也。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而六星也。)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龟蛇为旐,具鄙之所建营室立武宿也。与东壁连体而四星也。)弧旌枉矢以象弧。(《觐礼》曰:侯氏载龙旂弧韣,则旌旗之属皆有弧。弧以张縿之,幅有衣,谓之韣。又为矢象弧星,有矢象妖星,有枉矢。枉史者,蛇行有尾。由此云,枉矢,盖画之也。韣,音独。) 《左传》曰:礻匀服振振,取虢之旗。(礻匀,音均。) 又曰:三辰旂旗,昭其明也。(注:日、月、星也。) 又曰:狄人伐卫,卫懿公战于荥泽。卫师败绩。灭卫。卫侯不去旗,是以甚败。 又曰:越伐吴。王孙弥庸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可以见雠而勿杀。" 又曰: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获其蜂旗。(蜂旗,旗名。) 又曰:公孙庞以徒五百人宵攻郑师,取蜂旗於子姚之幕下。 又曰:郑伐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史记》曰:李斯上书云:"今陛下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汉书·郊祀志》曰:武帝将伐南越,以班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 《东观汉记》曰:耿弇追张步,步奔平寿,乃肉袒负斧锧於军门。而弇勒兵入据其城,树十二郡旗鼓,令步兵各以部人诣旗下。众向十馀万,辎重七千馀,而皆罢遣归乡里。 沈约《宋书·舆服志》曰:五旗者,五色各一旗。以木牛承其下,盖取负重而安稳也。五旗缠竿即礼记德车结旌不画饰也。戎事乃散之。又武车绥旌垂舒之也。 《北史》曰:卢贲尝事隋文,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贲乃奏改周伐旗帜,更为嘉名,其青龙、驺虞、朱雀、玄武、千秋万岁之旗,皆贲所创也。 《隋书》曰:凡旗:太常画三辰,(日、月、五星。)旂画青龙,(皇帝升龙,诸侯交龙。)旟画朱雀,旌画黄麟,旗画白兽,旐画玄武,皆加云气。其旃物在军亦画其事号,加之以云气,徽帜亦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在军亦画其人官与姓名之事号,徽帜亦书之,画其所书之例。)旌节又画白兽,而折羽於其上。 又曰:司常掌旗物之藏,通帛之旗六以供郊丘之祀:一曰苍旗,二曰青旗,三曰朱旗,四曰黄旗,五曰白旗,六曰玄旗。画缋之旗六以充王路之等,一曰三辰之常,二曰青龙之旗,三曰朱鸟之旟,四曰黄麟之旌,五曰白兽之旗,六曰玄武之旐。皆左建旗而右建榻戟。(榻,它腊切。) 又曰:有继旗四以施军旅:一曰麾以供军将,二曰旞以供师帅,三曰旐以供旅师,四曰旆以供倅长。 《唐书》曰:元和中,淮南节度使马总进吴元济旌旗七百三十九事。 《家语》曰:子路言志云:"愿得旌旗缤纷,下蟠于地。" 《诗推度灾》曰:上出号令而化天下,震雷起而惊蛰,睹旗鼓,动三军,骇观其前,动化而天,情可见矣。 《战国策》曰:建七星之旗,天子之位也。 《穆天子传》曰:日月之旗,七星之文。(今旒上画日月及北斗星也。) 周迁《车服杂记》曰:晋元皇始制五牛之旗,设青在左,黄在中。 《六韬》曰:武王伐纣,悬纣之首於白旗。 《古司马军法》曰:夏后氏玄首人之执也,殷曰白天之义也,周曰黄地之道也,(旌首有铃曰旂。三王所以立,不失天地人之道也。)章夏以日月上明也,殷以虎上威也,周以龙上文也。(章,画饰也。三王画各有所法也。) 《郝萌占》曰:旗上有光,人主大喜,延年益寿。 黄石公《三略》曰:欲知敌形色可胜之符,先战以二十八骑。角人青衣赤旗东方七人,徵人赤衣黄旗南方七人。商人白衣黑旗西方七人,羽人黑衣青旗北方七人。凡二十八骑,象二十八宿。 《军令》曰:闻雷鼓音举白幢绛旗,大小船皆进战,不进者斩。闻金音举青旗,船皆止,不止者斩。 《王孙子》曰:桀纣或放南巢,或头悬赤旗,斯无它,不节财而暴人也。 《孙子》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又曰:无要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 《列子》曰:黄帝与炎帝战,以雕鹖鹰鸢为旗帜。 《隋巢子》曰:天赐武王黄鸟之旗以伐殷。 《淮南子》曰:凡国有难,君自宫召将诏之曰:"社稷之命在将军身,今国有难,愿子将而应之。"将军受命,乃令祝史太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旗鼓。 《楚辞》曰:驾龙辀兮乘雷,(辀,车轩也。)载云旗兮逶迤。 又曰:乘回风兮载云旗。 又曰:扬彗星以为旗。 又曰:乘赤豹兮狐从文貍,新夷车兮结桂旗。 宋玉《高唐赋》曰:眄兮若妖姬,扬袂鄣日而望所思。忽兮若驾驷马,建羽旗。 相如《上林赋》曰:靡鱼须之桡旃,(以鱼须为旃柄,驱驰逐战也。)曳明月之珠旗。(以明珠缀饰旃。) 王沉《饯行赋》曰:曳招摇之修旗,若蜿虹之垂天。 崔骃《东巡颂》曰:升九龙之华旗。 《文选》曰:云旗拂霓。 又曰:牙纷缤。 又曰:旌旗拂天。 又曰:揭竿为旗。 又曰:曳彗星之飞旗。 又曰:朱旗所拂,九土披攘。 又曰:朱旗绛天。 又曰:建祝姑。(祝姑,旗名。) 又曰:青霞杂桂旗。 ○旟 《释名》曰:鸟隼为旟。旟,誉也。军吏所建也。急疾趋事则有称誉也。 《尔雅》曰:错革鸟曰旟。(郭璞注曰:此谓全剥鸟皮毛置之竿头也。旧说刻革鸟置竿首也。孙叔敖云:革,急也。言画急疾之鸟於旒也。《周官》鸟隼为旟也。按《礼记》郑玄云,载之以示众,即此类也。《书》云:鸟战目革。《诗》云:如载呜茑鸟斯革。旌首鸟者,自是鸟之皮毛,明矣。) 《诗》曰:孑孑干旟,在浚之都。 又曰:彼旟旐斯,胡不旆旆?(旆,旒垂也。) 《周礼》曰:鸟隼为旟,州里所建也。(州长之属) ○旐 《释名》曰:龟蛇为旐,兆也。龟知气兆之吉凶,建之于后,察度事宜之形兆也。 《尔雅》曰:绩广充幅,长寻曰旐。(郭璞注曰:帛全幅,长八尺者也。) 《诗》曰:设此旐矣。 又曰:建旐设旄,搏兽于敖。(周宣王也。) 《周礼》曰:龟蛇为旐,四斿,县鄙之所建也。 ○旞 《释名》曰:全羽为旞,旞犹〈阝匮〉。〈阝匮〉也,顺滑貌也。(一作襚。) 《说文》曰:旞者,导车所载,全羽以为允,允而进也。 《周礼》曰:全羽为旞,导车所进。(车象路也。王以朝夕燕出入也。) ○旌 《释名》曰:折羽为旌。旌,精光也。绥有虞氏之旌也,注旄竿首,其形蕊蕊然也。绥夏后氏之旌也,其形襄也。白旆,殷旌也,以帛继旐末也。翿,陶也。其貌陶陶下垂也。 《尔雅》曰:旄首曰旌。(郭璞注曰:戴旌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旄也。) 《广雅》曰:天子之旌高九仞,诸侯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 《诗》曰:孑孑干旌,在浚之城。 又曰:悠悠旆旌。 《礼记》曰:前有水则载青旌。(郑玄注曰:载,所谓举於旌首,所以警众者也。郑记王赞问曰:"举旌於首,当皆以皮邪画之耶?"郑答曰:"皆俱举皮置於首,不画羽为旌也。") 《周礼》曰:折羽为旌,游车所建。(游车,木路也,王以田也。全羽、折羽,皆五色文也。) 又曰:掌舍为帷官设旌门。(树旌以表门。) 《左传》曰:鄢陵之役,栾钅或见子重之旌,谓晋侯曰:"楚人谓夫旌,子重之旌也。" 又曰:范宣子假羽毛於齐而弗归。(折羽为旌,王者游车所建,齐私有之,因谓之羽毛。) 又曰:楚灵王之为令尹也,为王旌。芋尹无宇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 又曰:卫宣公烝夷姜,与朔构急子。公使诸齐,使盗待诸莘而杀之,寿子载其旗旌以先,盗杀之。急子后往,盗又杀焉。 又曰:许伯曰:"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靡旌,驱疾也。摩,近也。) 《公羊传》曰: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何休曰:茅旌,宗庙所用也。为宗庙所用,求以宗庙归首也。) 《史记》曰:秦并天下,以水德之始,旌旄节皆尚黑。 《汉书·文帝诏》曰:朝有进善之旌。(应劭注:尧设五达之道,令人进善也。) 又曰:高祖使韩信与楚战,信潜伏人於楚军之侧。方战,兵遂伪走,楚军逐之,乃令拔楚旌立汉旌,楚师望见奔走,遂败楚矣。 《后汉书》曰:世祖进师临河,连旌沿河十馀里。 《战国策》曰:苏秦为赵合从于楚。威王曰:"寡人西接秦,秦虎狼之国。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 《汉武故事》曰:栾大有方术,常于殿前树旌,数百人因令自相击庭中,去地十馀丈,观者大骇。 《孟子》曰:齐景公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非其招也,夫招虞人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况以不贤招贤人乎。 《管子》曰:舜有告善之旌,示不蔽也。 《庄子》曰:楚昭王使延屠羊说以三旌之位、万钟之禄也。 《抱朴子·军术》曰:军始出而旌旗绕竿者,急住。更待善时而出军。 《天文要集》曰:翼星明,旌旗用。 《赵氏兵书》曰:有鸟集将军旌上,将军增秩禄。 《文选》曰:蔽引高旌。 又曰:旌旗拂天。 又曰:霓为旌,翠为盖。 又曰:筌桡兮兰旌。(筌,此缘切。桡,音饶。) 又曰:建虹旌兮威夷。 |
虚阁网(Xuges.com) |
上页 下一页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