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四六 史部二


  卷四六 史部二

  正史類二

  南史八十卷(内府刊本)

  唐李延壽撰。延壽事蹟附載《新唐書·令狐德棻傳》。延壽承其父大師之志,為《北史》、《南史》。而《南史》先成,就正於令狐德棻,其乖失者嘗為改定。宋人稱延壽之書删煩補闕,為近世佳史。顧炎武《日知錄》又摘其李安民諸傳一事兩見,為紀載之疏。以今考之,本紀删其連綴諸臣事蹟,列傳則多删詞賦,意存簡要,殊勝本書。然宋、齊、梁、陳四朝,九錫之文、符命之説、告天之詞,皆沿襲虚言,無關實證,而備書簡牘,陳陳相因,是芟削未盡也。且合累朝之書,勒為通史,發凡起例,宜歸畫一。今延壽於《循吏》、《儒林》、《隱逸傳》既遞載四朝人物,而《文學》一傳乃因《宋書》不立此目,遂始於齊之邱〔丘〕靈鞠。豈宋無文學乎?《孝義傳》蒐綴湮落,以備闕文,而蕭矯妻羊氏、衛敬瑜妻王氏先後互載,男女無别。將謂史不當有《列女傳》乎?況《北史》謂《周書》無《文苑傳》,遂取列傳中之庾信、王褒入於《文苑》。則宋之謝靈運、顏延之、何承天、裴松之諸人何難移冠《文苑》之前?《北史》謂魏、隋有《列女傳》,齊、周並無此篇,今又得趙氏、陳氏附備《列女》。則宛陵女子等十四人何難取補《列女》之闕?書成一手,而例出兩岐,尤以矛陷盾,萬萬無以自解者矣。蓋延壽當日專致力於《北史》,《南史》不過因其舊文,排纂删潤。故其減位元組句,每失本意,閒有所增益,又緣飾為多。如《宋路太后傳》較《宋書》為詳。然沈約修史,工於詆毁前朝,而不載路太后飲酒置毒之事。當亦揆以前後恩慈,不應存此異説也。延壽採雜史為實錄,又豈可盡信哉?然自《宋略》、《齊春秋》、《梁典》諸書盡亡,其備宋、齊、梁、陳四史之參校者,獨賴此書之存。則亦何可盡廢也。

  北史一百卷(内府刊本)

  唐李延壽撰。延壽表進其書,稱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為《北史》,與今本卷數符合。《文獻通考》作八十卷者誤也。延壽既與修《隋書》十志,又世居北土,見聞較近。參核同異,於《北史》用力獨深。故敍事詳密,首尾典贍。如載元韶之姦利,彭樂之勇敢,郭琰1、沓龍超諸人之節義,皆具見特筆。出酈道元於《酷吏》,附陸法和於《藝術》,離合編次,亦深有别裁。視《南史》之多仍舊本者,迥如兩手。惟其以姓為類,分卷無法。《南史》以王、謝分支,《北史》亦以崔、盧繫派,故家世族,一例連書。覽其姓名,則同為父子,稽其朝代,則各有君臣,參錯混淆,殆難辨别。甚至長孫儉附《長孫嵩傳》,薛道衡附《薛辨傳》,遙遙華胄,下逮云仍,隔越抑又甚矣。考延壽之敘次列傳,先以魏宗室諸王,次以魏臣,又次以齊宗室及齊臣,下逮周、隋,莫不皆然。凡以勒一朝始末,限斷分明。乃獨於一二高門,自亂其例,深所未安。至於楊素父子,有關隋室興亡,以其系出宏農,遂附見魏臣《楊敷傳》後。又魏收及魏長賢諸人,本非父子兄弟,以其同為魏姓,遂合為一卷,尤為舛迕。觀延壽敘例,凡累代相承者皆謂之“家傳”。豈知家傳之體不當施於國史哉?且南、北《史》雖曰二書,實通為一家之著述。故延壽於《裴蘊傳》云:“祖之平,父忌,《南史》有傳。”《王頒傳》云:“父僧辨,《南史》有傳。”即互相貫通之旨也。乃《南史》既有《晉熙王昶傳》矣,《北史》復有《劉昶傳》;《南史》既有《鄱陽王寶寅傳》矣,《北史》復有《蕭寶夤傳》;《南史》既有《豫章王綜》、《樂良王大圜傳》矣,《北史》復有《蕭贊》(蕭綜入魏改名贊)、《蕭大圜傳》。朱修之、薛安都諸人《南史》則取諸《宋書》,《北史》則取諸《魏書》,不為删併。殆專意《北史》,無暇追删《南史》,以致有此誤乎?然自宋以後,《魏書》、《北齊書》、《周書》皆殘闕不全。惟此書僅《麥鐵杖傳》有闕文,《荀濟傳》脱去數行,其餘皆卷帙整齊,始末完具2。徵北朝之故實者,終以是書為依據。故雖八《書》具列,而二《史》仍並行焉。

  【彙訂】

  1.“郭琰”,底本作“郭琬”,乃避嘉慶諱,據殿本改。《北史·節義傳》有郭琰。

  2.今本《北史》之《煬帝紀》全篇俱闕,乃取《隋書》補之,略無增減。《魏孝文六子傳》、《李崇傳》、《魏收傳》所脱亦無慮數百字。其他小小脱誤,尤不勝枚舉。(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舊唐書二百卷(内府刊本)

  晉劉昫等奉敕撰。《五代史記》昫本傳不言昫撰此書,史漏略也。自宋嘉祐後,歐陽修、宋祁等重撰《新書》,此書遂廢。然其本流傳不絕,儒者表昫等之長以攻修、祁等之短者亦不絕。今觀所述,大抵長慶以前,本紀惟書大事,簡而有體,列傳敍述詳明,贍而不穢,頗能存班、范之舊法。長慶以後,本紀則詩話、書序、婚狀、獄詞委悉具書,語多支蔓(如《文宗紀》云:“上每誦杜甫《曲江行》云:‘江頭宫殿鏁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臺殿、百司廨署。”又云:“户部侍郎判度支王彥威進所撰《供軍圖略》,其序云云。”《武宗紀》云:“右庶子吕讓進狀:‘亡兄温女太和七年嫁左衛兵曹蕭敏,生二男。開成三年敏心疾乖忤,因而離婚。今敏日愈,却乞與臣姪女配合。’”又云:“御史臺奏,據三司推勘吳湘獄,謹具逐人罪狀如後:揚州都虞候盧行立、劉羣,於會昌二年五月十四日,於阿顏家喫酒云云”)。列傳則多敘官資,曾無事實,或但載寵遇,不具首尾(如《夏侯孜傳》祇載歷官所至及責讓詔詞,不及一事;《朱朴傳》祇載其相昭宗,而不及其始末)。所謂繁略不均者,誠如宋人之所譏。案《崇文總目》,初吳兢撰《唐史》,自創業訖於開元,凡一百一十卷。韋述因兢舊本,更加筆削,刊去《酷吏傳》,為紀、志、列傳一百十二卷。至德、乾元以後,史官于休烈又增《肅宗紀》二卷。史官令狐峘等復於紀、志、傳隨篇增輯,而不加卷帙,為《唐書》一百三十卷。是《唐書》舊稾實出吳兢。雖衆手續增,規模未改。昫等用為藍本,故具有典型。觀《順宗紀論》題“史臣韓愈”、《憲宗紀論》題“史臣蔣係”,此因仍前史之明證也。至長慶以後,史失其官,無復善本。昫等自採雜説、傳記排纂成之,動乖體例,良有由矣。至於卷一百三十二既有《楊朝晟傳》1,卷一百四十四復為立傳;蕭穎士既附見於卷一百二,復見於卷一百九十《文苑傳》;宇文韶《諫獵表》既見於卷六十二2,復見於卷六十四;蔣乂《諫張茂宗尚主疏》既見於卷一百四十一,復見於卷一百四十九。《輿服志》所載條議,亦多同列傳之文。蓋李崧、賈緯諸人各自編排,不相參校。昫掌領修之任,曾未能鉤稽本末,使首尾貫通。舛漏之譏,亦無以自解。平心而論,蓋瑕瑜不掩之作。黨《新書》者必謂事事勝《舊書》,黨《舊書》者又必謂事事勝《新書》,皆偏見也。我皇上獨秉睿裁,定於正史之中二書並列,相輔而行,誠千古至公之道。論史諸家可無庸復置一議矣。

  【彙訂】

  1.“卷一百三十二”乃“卷一百二十二”之誤。

  2.“宇文韶”乃“宇文歆”之誤。(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内府刊本)1

  宋歐陽修、宋祁等奉敕撰。其監修者則曾公亮,故書首進表以公亮為首。陳振孫《書錄解題》曰:“舊例修書,止著官高一人名銜2。歐公曰:‘宋公於我為前輩,且於此書用力久,何可沒也?’遂於紀、傳各著之。宋公感其退遜。”故書中列傳題祁名,本紀、志、表題修名3。然考《隋書》諸志已有此例,實不始於修與祁。又《宋史·吕夏卿傳》稱《宰相世系表》夏卿所撰,而書中亦題修名,則仍以官高者為主。特諸史多用一人,此用二人為異耳。是書本以補正劉昫之舛漏,自稱“事增於前,文省於舊”。劉安世《元城語錄》則謂事增文省,正《新書》之失,而未明其所以然。今即其説而推之。史官記錄,具載《舊書》,今必欲廣所未備,勢必蒐及小説,而至於猥雜;唐代詞章,體皆詳贍,今必欲減其文句,勢必變為澀體,而至於詰屈。安世之言,所謂中其病源者也。若夫《史》、《漢》本紀,多載詔令,古文簡質,至多不過數行耳。唐代王言,率崇縟麗,駢四儷六,累牘連篇。宋敏求所輯《唐大詔令》,多至一百三十卷。使盡登本紀4,天下有是史體乎?祁一例刊除,事非得已。過相訾議,未見其然。至於吕夏卿私撰《兵志》,見晁氏《讀書志》;宋祁别撰紀、志,見王得臣《麈史》。則同局且私心不滿。書甫頒行,吳縝《糾謬》即踵之而出。其所攻駁,亦未嘗不切中其失。然一代史書,網羅浩博,門分類别,端緒紛拏。出一手則精力難周,出衆手則體裁互異。爰從三《史》,以逮八《書》,牴牾參差,均所不免,不獨此書為然。吕、宋之書,未知優劣;吳縝所糾,存備考證則可。因是以病《新書》,則一隅之見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唐書釋音》二十五卷,宋董沖進撰。(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著”,底本作“署”,據《直齋書錄解題》卷四“正史類”《新唐書》條原文及殿本改。

  3.“志表”,殿本作“表志”。

  4.“本紀”,殿本作“紀傳”,誤。

  新唐書糾謬二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宋吳縝撰。縝字廷珍,成都人。嘗以朝散郎知蜀州,後歷典數郡,皆有惠政。其著此書,專以駁正《新唐書》之譌誤,凡二十門,四百餘事。初名《糾謬》,後改為《辯證》。而紹興閒長樂吳元美刊行於湖州,仍題曰《糾謬》,故至今尚沿其舊名1。王明清《揮麈錄》稱歐陽修重修《唐書》時,縝嘗因范鎮請預官屬之末。修以其年少輕佻,拒之,縝鞅鞅而去。及《新書》成,乃指摘瑕疵為此書2。晁公武嘗引張九齡為相事,謂其誤有詆訶。今觀其書,實不免有意掊擊。如第二十門“字書非是”一條,至歷指偏傍點畫之譌,以譏切修等。大都近於吹毛索瘢3。然歐、宋之作新書,意主文章,而疏於考證。抵牾踳駁,本自不少。縝自序中所舉八失,原亦深中其病,不可謂無裨史學也。今世所行刊本,第二十卷《柳宗元傳》至《蘇定方傳》凡六條,皆全脱,而錯入第六卷“郭潛曜姓不同”以下四條之文4。重複舛誤,已非完書。獨兩淮所進本尚屬南宋舊槧,其《柳宗元傳》六條原文具在,謹據以訂正焉。

  【彙訂】

  1.據吳縝《進〈新唐書糾謬〉表》,此書初名《新唐書正謬》。

  2.王明清《揮麈後錄》卷二曰:“嘉祐中,詔宋景文、歐陽文忠諸公重修《唐書》,時有蜀人吳縝者,初登第,因范景仁而請於文忠,願予官屬之末。上書文忠,言甚懇切。文忠以其年少輕佻,拒之,縝鞅鞅而去。逮夫《新書》之成,乃從其閒指摘瑕疵,為《糾謬》一書。”按《新唐書》於嘉祐五年(1060)修成奏上,而吳縝治平閒(1064—1067)始中第。吳氏序謂“自《唐書》頒行,迄今幾三十載。”

  3.“大都近於吹毛索瘢”,殿本作“夫修史者,但能編撰耳。至繕錄刊刻,責在校讎。縝概歸過於修等,誠未免有意索瘢。”吳縝所糾《鄭善果傳》“聊城”誤作“遼城”;《僕固懷恩傳》“横水”誤作“黄水”;《王羲方傳》“龐萌”誤作“馮萌”;《李懷仙傳》“仙”誤作“先”,牽涉地理、人名諸多史實問題,不得謂“吹毛索瘢”。

  4.“郭潛曜”,殿本作“鄭潛曜”,誤,此書卷六有“郭潛曜姓不同”條,謂《新唐書·公主傳》所載臨晉公主下嫁之郭潛曜實即《孝友傳》之鄭潛曜。(黄永年:《唐史史料學》;余敏輝:《糾摘謬誤傳信求實——吳縝<新唐書糾謬>新探、<新唐書糾謬>考辨》)

  舊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錄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薛居正等奉敕撰。考晁公武《讀書志》云:“開寶中詔修梁、唐、晉、漢、周《書》,盧多遜、扈蒙、張澹、李昉、劉兼、李穆、李九齡同修。宰相薛居正等監修。”《玉海》引《中興書目》云:“開寶六年四月戊申,詔修《五代史》。七年閏十月甲子,書成。凡百五十卷,目錄二卷,為紀六十一,志十二,傳七十七,多據累朝實錄及范質《五代通錄》為稾本。其後歐陽修别撰《五代史記》七十五卷,藏於家。修沒後,官為刊印,學者始不專習薛《史》。然二書猶並行於世。”至金章宗泰和七年,詔學官止用歐陽修《史》1,於是薛《史》遂微。元、明以來,罕有援引其書者,傳本亦漸就湮沒。惟明内府有之,見於《文淵閣書目》2,故《永樂大典》多載其文。然割裂淆亂,已非居正等篇第之舊。恭逢聖朝右文稽古,網羅放佚,零縑斷簡,皆次第編摩。臣等謹就《永樂大典》各韻中所引薛《史》,甄錄條繫,排纂先後,檢其篇第,尚得十之八九。又考宋人書之徵引薛《史》者,每條採錄,以補其闕。遂得依原本卷數3,勒成一編。晦而復彰,散而復聚,殆實有神物呵護,以待時而出者。遭逢之幸,洵非偶然也。歐陽修文章遠出居正等上,其筆削體例亦特謹嚴。然自宋時論二史者即互有所主。司馬光作《通鑑》、胡三省作《通鑑註》,皆專據薛《史》,而不取歐《史》。沈括、洪邁、王應麟輩為一代博洽之士,其所著述,於薛、歐二《史》亦多兼採,而未嘗有所軒輊。蓋修所作皆刊削舊史之文,意主斷制,不肯以紀載叢碎自貶其體。故其詞極工,而於情事或不能詳備。至居正等奉詔撰述,本在宋初。其時秉筆之臣,尚多逮事五代,見聞較近,紀傳皆首尾完具,可以徵信。故異同所在,較核事蹟,往往以此書為證4。雖其文體平弱,不免敘次煩冗之病。而遺聞瑣事,反藉以獲傳,實足為考古者參稽之助。又歐《史》止述《司天》5、《職方》二考,而諸志俱闕。凡禮樂、職官之制度,選舉、刑法之沿革,上承唐典,下開宋制者,一概無徵,亦不及薛《史》諸志為有裨於文獻。蓋二書繁簡,各有體裁,學識兼資,難於偏廢。昔修與宋祁所撰《新唐書》,事增文省,足以括劉昫《舊書》。而昫書仰荷皇上表章,今仍得列於正史。況是書文雖不及歐陽,而事蹟較備,又何可使隱沒不彰哉?謹考次舊文,釐為《梁書》二十四卷,《唐書》五十卷,《晉書》二十四卷,《漢書》十一卷,《周書》二十二卷,《世襲列傳》二卷,《僭偽列傳》三卷,《外國列傳》二卷,《志》十二卷,共一百五十卷,别為《目錄》二卷。而蒐羅排纂之意,則著於凡例,兹不贅列焉。

  【彙訂】

  1.“歐陽修”,殿本作“歐陽”。

  2.《文淵閣書目》宇字號第三櫥書目,存《五代史》十部:十册者六,十四册者一,十五册者二,十六册者一。均不注卷數,亦不分别新舊。使悉為薛《史》,不應通行之歐《史》反無一存。且薛《史》刊本絕少,亦不應流傳如是之夥。如謂兼而有之,更不應一無區别。再以所分册數考之,亦似近於歐《史》而遠於薛《史》。明萬曆間連江陳第《世善堂書目》載是書。(張元濟:《校史隨筆》)

  3.“原本”,殿本作“原書”。

  4.“證”,殿本作“長”。

  5.“歐史”,殿本作“歐陽”。

  新五代史記七十五卷(内府刊本)1

  宋歐陽修撰。本名《新五代史記》,世稱《五代史》者,省其文也2。唐以後所修諸史,惟是書為私撰,故當時未上於朝。修歿之後,始詔取其書,付國子監開雕,遂至今列為正史。大致褒貶祖《春秋》,故義例謹嚴;敍述祖《史記》,故文章高簡,而事實則不甚經意。諸家攻駁,散見他書者無論。其特勒一編者,如吳縝之《五代史纂誤》、楊陸榮之《五代史志疑》,引繩批根,動中要害,雖吹求或過,要不得謂之盡無當也。然則薛《史》如《左氏》之紀事,本末賅具而斷制多疏;歐《史》如《公》、《穀》之發例,褒貶分明而傳聞多謬。兩家之並立,當如三《傳》之俱存。尊此一書,謂可兼賅五季,是以名之輕重為史之優劣矣。且《周官》太史掌國之六典,漢法亦天下計書先上太史。史之所職,兼司掌故。八書、十志,遷、固相因。作者沿波,遞相撰述。使政刑禮樂,沿革分明,皆所謂國之大紀也。修作是書,僅《司天》、《職方》二考,寥寥數頁,餘概從删。雖曰世衰祚短,文獻無徵。然王溥《五代會要》蒐輯遺編,尚裒然得三十卷。何以經修編錄,乃至全付闕如?此由信《史通》之謬談(劉知幾欲廢表、志,見《史通》《表曆》、《書志》二篇),成兹偏見。元纂宋、遼、金三《史》,明纂《元史》,國朝纂《明史》,皆仍用舊規,不從修例。豈非以破壞古法,不可以訓乎?此書之失,此為最大。若不考韓通之褒贈(案宋太祖褒贈韓通敕,今載《宋文鑑》中),有所諱而不立傳者,一節偶疏3,諸史類然,不足以為修病也。修之文章,冠冕有宋。此書一筆一削,尤具深心,其有裨於風教者甚大。惟其考證之疏,則有或不盡知者。故具論如右,俾來者有所别白。其注為徐無黨作,頗為淺陋,相傳已久,今仍並錄之焉。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七十四卷附《考證》,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中興書目》、《郡齋讀書志》及傳世宋、元刻本下至明汪文盛本、南監本均作《五代史記》。“本名《新五代史記》”云云,純系杜撰。(黄永年:《唐史史料學》)

  3.“疏”,殿本作“誤”。

  五代史記纂誤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吳縝撰。案周密《齊東野語》曰:“劉羲仲,道原之子也(案道原,劉恕之字也)。道原以史學自名。羲仲世其家學,摘歐公《五代史》之譌,為《糾謬》一書以示坡公。公曰:‘往歲歐公著此書初成,荆公謂余曰:“歐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國志》,非也。子盍為之乎?”餘固辭不敢當。夫為史者網羅千百載之事,其閒豈無小得失耶?余所以不敢當荆公之託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於其後耳’”云云。據其所説,似乎此書為劉羲仲作1。然晁公武《讀書志》、陳振孫《書錄解題》載此書五卷,《宋史·藝文志》載此書三卷,雖卷數小異,然均題縝作,不云羲仲。又密引《揮麈錄》之言,亦稱縝有此書,而不辨其為一為二案《揮麈錄》所云乃《新唐書糾謬》,此引為《五代史》,誤。則密亦自疑其説。蓋傳聞異詞,不足據也。是書南渡後嘗與《新唐書糾謬》合刻於吳興,附《唐書》、《五代史》末。今《糾謬》尚有槧本流傳,而是書久佚。惟《永樂大典》頗載其文,採掇裒集,猶能得其次序。晁公武稱所列二百餘事,今檢驗僅一百十二事2,約存原書十之五六,然梗概已略具矣。歐陽修《五代史》義存褒貶,而考證則往往疏舛。如司馬光《通鑑考異》所辨晉王三矢付莊宗等事,洪邁《容齋三筆》所摘失載朱梁輕賦等事,皆譌漏之甚者。至徐無黨注,不知參核事蹟,寥寥數語,尤屬簡陋。縝一一抉其闕誤,無不疏通剖析,切中癥結,故宋代頗推重之。章如愚《山堂考索》亦具列紀、傳不同各條,以明此書之不可以不作。未可遽以輕議前修,斥其浮薄。至如所稱《唐明宗紀》“趙鳳罷”一條3,徐無黨注中“忘其日”三字,檢今本無之;又《晉出帝紀》“射雁於繁臺”句,今本並無“雁”字;《周太祖紀》之“甲辰”當作“甲申”,今本亦正作“甲申”,不作“甲辰”。縝既糾修誤,不應竟構虚詞。或後來校刊《五代史》者,因其説而追改之耶?謹依《宋史》目次,釐為三卷。其閒有與薛《史》同異者,並略加附識於下,以備考證焉。

  【彙訂】

  1.吳縝所作為《五代史記纂誤》,而據徐度《卻掃編》卷中,劉羲仲之作為《五代史糾謬》。(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2.今本實存一百十四條。(張明華:《新五代史研究》)

  3.“一”,殿本無。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内府刊本)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案,托克托原作脱脱,今改正)。其總目題本紀四十七,志一百六十二,表三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然卷四百七十八至卷四百八十三實為《世家》六卷,總目未列,蓋偶遺也1。其書僅一代之史,而卷帙幾盈五百。檢校既已難周,又大旨以表章道學為宗,餘事皆不甚措意,故舛謬不能殫數。柯維騏《宋史新編》僅引《容齋五筆》辨正向敏中、李宗諤數事,未能旁及。其後沈世泊撰《宋史就正編》,綜覈前後,多所匡糾。如謂《高宗紀》紹興十三年八月戊戌洪皓至自燕2,而《洪皓傳》作七月見於内殿;《朱倬傳》宣和五年登進士第,據《徽宗紀》則宣和六年策進士是為甲辰科,實非五年。此紀、傳之互異也。《宋準傳》云:“李昉知貢舉,擢準甲科。會貢士徐士廉擊登聞鼓,訴昉取舍非當。太宗怒,召準覆試後,遂行殿試。”據《選舉志》則開寶六年御殿給紙筆,别賜殿試,遂為常制。是太祖時事誤作太宗。《蘇舜欽傳》云:“康定中河東地震,舜欽詣匭通疏。”據《五行志》則地震在寶元元年。康定止一年,無地震事。此志、傳之互異也。《杜太后傳》云:“母范氏,生五子三女,太后居長。”而《杜審琦傳》則云:“審琦,昭憲皇太后之兄。太后昆仲五人,審琦居長。”又《太后傳》云:“生太祖、太宗、秦王廷美。”據廷美《傳》,則其母為陳國夫人耿氏。《張浚傳》云:“浚擢殿中侍御史,駕幸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所部逼逐諫臣墜水死,浚奏奪世忠觀察使。”據《韓世忠傳》,世忠乃左軍統制,非後軍統制案,《本紀》後軍統制為張煥。《紀》又云後軍將孫琦等作亂,逼左正言盧臣中隋水死3,不言世忠。又《滕康傳》,世忠以不能戢所部坐贖金,康復論世忠無赫赫功,詔降世忠一官。是奏奪世忠觀察使者乃滕康,非張浚。此傳文前後之互異也。譏《宋史》者謂諸傳載祖父之名而無事實,似誌銘之體;詳官階之遷除而無所删節,似申狀之文。然好之者或以為世系、官資,轉可藉以有考。及證以他書,則《宋史》諸傳多不足憑。如《晁補之傳》云:“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慤之曾孫也。父端友。”據黄庭堅為補之父端友撰《誌銘》云:“晁氏世載遠矣。有諱迥者,以太子少保致仕,諡文元。君之曾王父諱迪,贈刑部侍郎。王父諱宗簡,贈吏部尚書。父諱仲偃,庫部員外郎。刑部視文元4,母弟也。”是補之實非迥五世孫。又《晁迥傳》云:“迥子宗慤。”據曾鞏《南豐集》,宗慤父名遘。是補之實非宗慤曾孫5。《謝絳傳》云:“祖懿文,父濤。”據范仲淹撰《謝濤誌銘》“懿文生崇禮,崇禮生濤,濤生絳。”是謝絳實為懿文曾孫。然則所述世系,豈足盡信哉?《洪邁傳》云:“乾道二年,知吉州。六年,知贛州。辛卯,歲饑。十一年,知婺州。十三年,拜翰林學士。淳熙改元,進煥章閣學士。”據《本紀》,淳熙十四年有翰林學士洪邁言,則“淳熙改元”當作“紹熙改元”。乾道無十三年。《傳》云“辛卯歲饑”,為乾道七年。則十三年上當加“淳熙”二字6。又邁以淳熙十年知太平州。今《瑞麻讚》、《姑孰帖》尚在太平,而《傳》文闕載。然則所敘官資,又豈可盡信哉7?至於宋師伐遼,高鳳以易州來歸,見《北盟會編》,而《宋史》誤作郭藥師;紹興中趙鼎以奉國軍節度使出知紹興府,見《宰輔編年錄》,而《宋史》誤作忠武軍。失載王堅之守城不降與林同之題壁自盡,忠義之士,尚多闕落,尤為疏漏之大者矣。其所攻駁,皆一一切中其失。然其前後復沓牴牾,尚不止此,世泊亦不能悉舉也。蓋其書以宋人國史為稾本。宋人好述東都之事,故史文較詳,建炎以後稍略。理、度兩朝,宋人罕所紀載,故史傳亦不具首尾。《文苑傳》止詳北宋,而南宋止載周彥等數人8,《循吏傳》則南宋更無一人,是其明證。至於南唐劉仁瞻之死節,歐陽修《五代史記》、司馬光《通鑑》俱為之證明,而此書仍作“以城降”;李澣終於遼,未嘗入宋,見《遼史》本傳,而此書仍附於《李濤傳》9。是於久列學官之書、共在史局之稾,尚不及互相勘證,則其他抑可知矣。自柯維騏以下,屢有改修。然年代緜邈,舊籍散亡。仍以是書為稾本,小小補苴,亦終無以相勝。故考兩宋之事,終以原書為據,迄今竟不可廢焉。

  【彙訂】

  1.世家本在列傳内,總目所題並非遺漏。(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紹興十三年”,殿本作“紹興二十年”,誤,此書卷三十《高宗紀七》載“(紹興十三年八月)戊戌,洪皓至自金國。”卷三七三《洪皓傳》載“(紹興)十二年七月,見於内殿,力求郡養母。”“十二年七月”應系“十三年八月”之誤,《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四九亦作十三年八月。(《宋史》校勘記)

  3.“隋”,殿本作“墜”,誤,此書卷二四《高宗紀一》原文作“墮水死”。“隋”通“墮”。

  4.“視”,底本作“梘”,據明刻《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三《晁君成墓誌銘》原文及殿本改。

  5.《晁迥傳》云“迥子宗慤”不誤。晁遘為晁迥三弟,晁補之乃晁迥、晁遘長兄晁迪之五世孫,晁宗簡之曾孫。(劉煥陽:《晁補之世系考辨》)

  6.“當”,殿本作“宜”。

  7.洪邁知太平州只一次,乃在淳熙十五年九月,其到任謝表云:“一去十八年之閒,三叼二千石之寄,末由金華郡,還?石室書。”蓋自乾道四年六月去國,至淳熙十二年春召還,前後正一十八年,中間歷任贛州、建寧府、婺州,凡三。又《唐人絕句》序云:“淳熙庚子秋,邁解建安郡印歸,取諸家集,一切整彙,凡五七言千四百篇,手書為八帙,起家守婺,齎以自隨。”未言知太平之事。(王德毅:《洪邁年譜》)

  8.“止”,殿本作“僅”。周邦彥傳在朱長文、劉異二傳之前,據其本傳,朱“元符初卒”,劉於徽宗即位時“以疾卒”,可知《宋史·文苑傳》列周邦彥為北宋人。王國維《清真年表》、陸侃如《周邦彥年表》、龍沐勳《清真先生年譜》均謂周邦彥卒於宣和年閒。“南宋止載周邦彥等數人”,“周邦彥”應改為“陳與義”。(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9.《宋史》卷二六二《李濤傳》附《李澣傳》云:“周廣順二年,澣因定州孫方諫密表言契丹衰微之勢,周祖嘉焉,遣諜者田重霸齎詔慰撫,仍命澣通信。澣復表述契丹主幼弱多寵,好擊鞠,大臣離貳,若出師討伐,因與通好,乃其時也,請速行之。屬中原多事,不能用其言。澣在契丹嘗逃歸,為其所獲,防禦彌謹。契丹應曆十二年六月卒,時建隆三年也。”直以忠良視之,故為之立傳。

  遼史一百十六卷(内府刊本)1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至正三年四月,詔儒臣分撰,於四年三月書成2。為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一卷,表八卷,列傳四十六卷3,《國語解》一卷。考遼制書禁甚嚴。凡國人著述,惟聽刊行於境内。有傳於鄰境者,罪至死(見沈括《夢溪筆談》“僧行均《龍龕手鏡》”條下)。蓋國之虚實,不以示敵,用意至深。然以此不流播於天下。迨五京兵燹之後,遂至舊章散失,澌滅無遺。觀袁桷《修三史議》、蘇天爵《三史質疑》,知遼代載籍可備修史之資者,寥寥無幾。故當時所據,惟耶律儼、陳大任二家之書。見聞既隘,又蕆功於一載之内,無暇旁蒐,潦草成編,實多疏略。其閒左支右詘,痕蹟灼然。如每年遊幸,既具書於本紀矣,復為《遊幸表》一卷;部族之分合,既詳述於《營衛志》矣,復為《部族表》一卷;屬國之貢使,亦具見於本紀矣,復為《屬國表》一卷;義宗之奔唐、章肅之爭國,既屢見於紀、志、表矣,復屢書於列傳4;《文學》僅六人,而分為兩卷;《伶官》、《宦官》本無可紀載,而强綴三人。此其重複瑣碎,在史臣非不自知。特以無米之炊,足窮巧婦,故不得已而縷割分隸,以求卷帙之盈。勢使之然,不足怪也。然遼典雖不足徵,宋籍非無可考。《東都事略》載遼太宗建國,號大遼。聖宗即位,改大遼為大契丹國。道宗咸雍二年,復改國號大遼。考重熙十六年《釋迦佛舍利鐵塔記》石刻,今尚在古爾板蘇巴爾漢5。其文稱:“維大契丹國興中府,重熙十五年丙戌歲十一月丁丑朔”云云,與王偁所記合,而此書不載。是其於國號之更改尚未詳也。《文獻通考》稱遼道宗改元壽昌。洪遵《泉志》引李季興《東北諸蕃樞要》云:“契丹主天祚,年號壽昌”,又引《北遼通書》云:“天祚即位,壽昌七年改為乾統”。而此書作“壽隆”。殊不思聖宗諱隆緒,道宗為聖宗之孫,何至紀元而犯祖諱?考今興中故城即古爾板蘇巴爾漢,譯言三塔也,故土人亦稱三座塔云。東南七十里柏山6,有《安德州靈巖寺碑》,稱:“壽昌初元,歲次乙亥”。又有《玉石觀音像倡和詩碑》,稱:“壽昌五年九月”。又易州有《興國寺太子誕聖邑碑》,稱:“壽昌四年七月”。均與洪遵所引合。又《老學菴筆記》載聖宗改號重熙,後避天祚嫌名,追稱重熙曰重和。考興中故城鐵塔旁記有天慶二年《釋迦定光二佛舍利塔記》,稱重和十五年鑄鐵塔,與陸游所記亦合。而此書均不載。是其於改元之典章多舛漏也。《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又稱據《太子誕聖邑碑》諸人結銜7,知遼制有知軍州事、通判軍州事、知縣事之名。而《百官志》亦不載。是其於制度有遺闕也。至厲鶚《遼史拾遺》所摭,更不可以僕數。此則考證未詳,不得委之文獻無徵矣。然其書以實錄為憑,無所粉飾。如《宋史》載太平興國七年戰於豐州,據此書則云宋使請和;《宋史·忠義傳》有康保裔,據此書則云保裔被擒而降,後為昭順軍節度使。審其事勢,《遼史》較可徵信。此三《史》所由並行而不可偏廢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一百十五卷附《考證》,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於”,殿本無。

  3.應作四十五卷。(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4.“屢”,殿本作“累”。

  5.“古爾板蘇巴爾漢”,殿本作“興中故城(即古爾板蘇巴爾漢,譯言三塔也)”。

  6.“即古爾板蘇巴爾漢譯言三塔也故土人亦稱三座塔云”,殿本無。

  7.“太子誕聖邑碑”,殿本作“太子聖誕邑碑”,誤,《潛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六著錄《易州興國寺太子誕聖邑碑》。

  遼史拾遺二十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厲鶚撰。鶚字太鴻,錢塘人。康熙庚子舉人。是書拾《遼史》之遺,有注有補。均摘錄舊文為綱,而參考他書條列於下。凡有異同,悉分析考證,綴以按語。《國語解》先後次第與目錄有不合者,亦悉為釐正。又補輯遼境四至及風俗、物產諸條於後。其中如劉守光自為節度使,《唐書》及《五代史》列傳載之最詳,乃獨取《資治通鑑》一條;李嗣源之救幽州,不引《契丹國志》,亦僅引《通鑑》;王都破唐兵,《五代史》與諸書互有同異,而不加考辨;金克中京,《大金國志》敘次最悉,乃獨取《松漠紀聞》數言;保大以後,遼事載於《宋史》紀傳者最多,皆略而不取。似此之類,皆頗有所遺。又《蘭亭》石刻之類,蔓延鋪敍,與史事毫無所關。亦未免嗜博愛奇,傷於泛濫。然元修三《史》,莫繁冗於宋,莫疏略於遼。又遼時書禁最嚴,不得傳布於境外,故一朝圖籍澌滅無徵1。鶚採摭羣書,至三百餘種,均以旁見側出之文,參考而求其端緒,年月事蹟,一一鉤稽。其補唐中和諸人之傳,及《禮志》之補幡勝、《樂志》之補聒帳、《輿服志》之補金冠窄袍、《食貨志》之補賦稅名目,皆採輯散佚,足備考證。鶚《樊榭詩集》中自稱所注《遼史》,比於裴松之之《三國史》注,亦不誣也2。至於卷末《國語解》,對音舛誤,名義多乖。由作史者昧於繙譯,故因仍故牘,致失其真。鶚雖釐正其次第,而索倫舊語既非所知,故舊史駁文未能考定。今三《史》國語悉蒙欽定,一洗前代之譌,足以昭示萬古。鶚所附贅,存而不論可矣。

  【彙訂】

  1.“又遼時書禁最嚴不得傳布於境外故一朝圖籍澌滅無徵”,殿本無。

  2.“不誣”,殿本作“有以”。

  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内府刊本)

  元托克托等奉敕撰。凡紀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傳七十三卷。金人肇基東海,奄有中原。制度典章,彬彬為盛。徵文考獻,具有所資。即如《大金弔伐》一錄,自天輔七年交割燕、云,及天會三年再舉伐宋,五年廢宋立楚,至康王南渡,所有國書、誓詔1、册表、文狀、指揮牒檄,以載於故府案牘者具有年月,得以編次成書。是自開國之初即已遺聞不墜。《文藝傳》稱元好問“晚年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制,幾及漢、唐。國亡史作,己所當任。時金國實錄在順天張萬户家,乃言於張,願為撰述。既因有阻而止,乃構野史亭,著述其上。凡金源君臣遺言往行,採摭所聞。有所得,輒以片紙細字為記,錄至百餘萬言。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又稱劉祁撰《歸潛志》,於金末之事多有足徵。是相承纂述,復不乏人。且考阿魯台等進書表2,稱:“張柔歸《金史》於其前,王鶚輯金事於其後。是以纂修之命,見諸敷遺之謀,延祐申舉而未遑,天曆推行而弗竟。”是元人之於此書經營已久,與宋、遼二《史》取辦倉卒者不同。故其首尾完密,條例整齊,約而不疏,贍而不蕪,在三《史》之中,獨為最善。如載《世紀》於卷首,而列景宣帝、睿宗、顯宗於《世紀補》,則酌取《魏書》之例;《曆志》則採趙知微之《大明曆》,而兼考渾象之存亡;《禮志》則掇韓企先等之《大金集禮》,而兼及雜儀之品節;《河渠志》之詳於二十五埽;《百官志》之首敘建國諸官,咸本本元元,具有條理。《食貨志》則因物力之微,而歎其初法之不慎;《選舉志》則因令史之正班,而推言仕進之末弊;《交聘表》則數宋人三失而惜其不知守險,不能自强,皆切中事機,意存殷鑒,卓然有良史之風。惟其列傳之中,頗多疏舛。如楊朴佐太祖開基,見於《遼史》,而不為立傳;晉王宗翰之上書乞免,見《北盟會編》,瀋王宗弼之遺令處分,見《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皆有關國政,而本傳不書。海陵之失德既見於《本紀》,而諸嬖之猥褻,復詳述於《后妃傳》;王倫以奉使被留,未嘗受職,而傳列於酈瓊、李成之後;《張邦昌傳》既云《宋史》有傳,事具宗翰等《傳》,而復復引《本紀》之文3,列於劉豫之前,皆乖體例。至昌本之南走、施宜生之泄謀、宇文虚中之謗訕,傳聞異辭,皆未能核定。亦由於祇據實錄,未暇旁考諸書4。然《宋史》載兩國兵事,多採摭宋人所記,不免浮詞。如采石之戰,其時海陵士卒聞大定改元,離心自潰。虞允文攘以為功,殊非事實。此書所載,獨得其真。泰和以後諸臣傳,尤能悉其情事。蓋好問等得諸目睹,與傳聞異詞者殊也。卷三十三、卷七十六中有闕文,蓋明代監版之脱誤。今以内府所藏元版校補,仍為完帙云。

  【彙訂】

  1.“誓詔”,底本作“誓誥”,據殿本改。《總目》卷五一《大金弔伐錄》條即作“誓詔”。

  2.“阿魯台”,底本作“托克托”,據殿本改。《進金史表》乃阿魯台署銜所上。

  3.上“復”字,殿本作“後”。

  4.書中施宜生使宋漏言被誅事實本岳珂《桯史》,非只據實錄。(陸心源:《儀顧堂續跋》)

  元史二百十卷(内府刊本)

  明宋濂等奉敕撰。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實錄,命修《元史》,以濂及王褘為總裁1。二月,開局天寧寺。八月,書成,而順帝一朝史猶未備。乃命儒士歐陽佑等往北平採其遺事。明年二月,詔重開史局。閱六月,書成。為紀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傳九十七卷2。書始頒行,紛紛然已多竊議。迨後來遞相考證,紕漏彌彰。顧炎武《日知錄》摘其趙孟頫諸傳,備書上世贈官,仍誌銘之文,不知芟削;《河渠志》言耿參政,《祭祀志》言田司徒,引案牘之語,失於翦裁。朱彝尊《曝書亭集》又謂其急於成書,故前後復出。因舉其一人兩傳者,條其篇目,為倉猝失檢之病。然《元史》之舛駁不在於蕆事之速,而在於始事之驟。以後世論之,元人載籍之存者,説部、文集尚不下一二百種。以訂史傳,時見牴牾,不能不咎考訂之未密。其在當日,則重開史局距元亡二三年耳。後世所謂古書,皆當日時人之書也。其時有未著者,有著而未成者,有成而未出者,勢不能裒合衆説,參定異同。考徐一夔《始豐稾》有重開史局時與王褘書云:“近代論史者莫過於日曆。日曆者,史之根柢也。至起居注之設,亦專以甲子起例。蓋紀事之法無逾此也。元則不然,不置日曆,不置起居注,獨中書置時政科。遣一文學掾掌之,以事付史館。及易一朝,則國史院據所付修實錄而已,其於史事固甚疏略。幸而天曆閒虞集倣《六典》法,纂《經世大典》,一代典章文物粗備。是以前局之史,既有十三朝實錄,又有《經世大典》可以參稽,廑而成書。若順帝二十六年之事,既無實錄可據,又無參稽之書,惟憑採訪以足成之。竊恐事未必覆,言未必馴,首尾未必貫穿也”云云3。則是書之疏漏,未經屬草以前,一夔已預知之,非盡濂等之過矣。惟是事蹟雖難以遽詳,其體例則不難自定,其譌脱則不難自校也。今觀是書,《三公》、《宰相》分為兩表;禮、樂合為一志,又分《祭祀》、《輿服》為兩志;列傳則先及《釋老》,次以《方技》,皆不合前史遺規。而删除《藝文》一志,收入列傳之中,遂使無傳之人,所著皆不可考,尤為乖迕。又帝紀則定宗以後、憲宗以前,闕載者三年,未必實錄之中竟無一事,其為漏落顯然。至於《姚燧傳》中述其論文之語,殆不可曉。證以《元文類》,則引其《送暢純甫序》,而互易其問答之辭,殊為顛倒。此不得委諸無書可檢矣。是則濂等之過,無以解於後人之議者耳。《解縉集》有《與吏部侍郎董倫書》,稱:“《元史》舛誤,承命改修”云云。其事在太祖末年,豈非太祖亦覺其未善,故有是命歟?若夫《曆志》載許衡、郭守敬之《歷經》,李謙之《曆議》,而並及《庚午元曆》之未嘗頒用者,以證其異同;《地理志》附載潘昂霄《河源考》。而取朱思本所譯梵字圖書,分注於下;《河渠志》則北水兼及於盧溝河、御河,南水兼及於鹽官海塘、龍山河道,並詳其繕浚之宜,未嘗不可為考古之證。讀者參以諸書而節取其所長可也。

  【彙訂】

  1.“王褘”,殿本作“王禕”,下同,誤。王褘乃義烏人,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等。宋濂《宋學士全集》卷九《王子充字序》:“同門友王君子充謂濂曰:‘褘名凡三易,初名偉,次名湋,後復更今名。文雖易,皆從韋者,以其聲之近也。其名偉暨湋,時鄉先達内翰柳公、文學吳公嘗為之説。唯今名未有暢其義者,幸同遊學黄文獻公之門,敢以累吾子,尚有以詳告褘也。’濂曰:‘子充其欲存古之道哉?夫褘之為物,古之蔽膝,所以被於裳衣之上,覆前者也……若所云“婦人之褘,謂縭緌也,即香?也,王后之服”、“褘衣,謂畫袍也。褘當為翬,即翬雉也,五彩純備者也”,皆非子充命名之義也。’”而王禕乃夏山人,著有《造邦勳賢錄》一卷,説詳卷七《學易舉隅》條注文。(徐永明:《王褘年譜》)

  2.“九十七卷”,殿本作“一百十四卷”,誤,此書卷一百十四至卷二百一十為列傳。

  3.徐一夔《始豐稾》卷六《與王待制書》云:“獨順帝一朝三十六年之事,以無《實錄》可據,分遣使者蒐訪,故都圖籍、列郡文稾,有關於三十六年之政體者,俱收並錄,以備採擇,足成一代之書。”又云:“今夫順帝一朝三十六年之事,既無《實錄》可據,又無參稽之書,惟憑採訪以足成之。竊恐其事未必核,其言未必馴,其首尾未必貫串也。”《總目》“二十六年”顯為“三十六年”之誤。(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四十六卷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考譯語對音,自古已然。《公羊傳》所稱“地物從中國,邑人名從主人”是也。譯語兼釋其名義,亦自古已然。《左傳》所稱“楚人謂乳穀,謂虎於菟”,《穀梁傳》所稱“吳謂善、伊謂稻、緩,號從中國,名從主人”是也。閒有音同字異者,如天竺之為捐篤、身毒、印度,烏桓之為烏丸。正如中國文字,偶然假借,如《歐陽漢碑》作“歐羊”,“包胥”《戰國策》作“勃蘇”耳。初非以字之美惡分别愛憎也。自《魏書》改“柔然”為“蠕蠕”,比諸蠕動,已屬不經。《唐書》謂“回紇”改稱“回鶻”,取輕健如鶻之意,更為附會。至宋人武備不修,鄰敵交侮,力不能報,乃區區修隙於文字之閒。又不通譯語,竟以中國之言,求外邦之義。如趙元昊自稱兀卒,轉為吾祖,遂謂吾祖為我翁;蕭鷓巴本屬蕃名,乃以與曾淳甫作對,以鷓巴鶉脯為惡謔。積習相沿,不一而足。元托克托等修宋、遼、金三《史》,多襲舊文,不加刊正。考其編輯成書已當元末。是時如台哈布哈號為文士,今所傳納新案“納新”原本誤作“廼賢”,今改正。《金臺集》首有所題篆字,亦自署曰泰不華,居然譌異。蓋舊俗已漓,併色目諸人亦不甚通其國語,宜諸史之譌謬百出矣。迨及明初,宋濂等纂修《元史》,以八月告成,事迹挂漏,尚難殫數。前代譯語,更非所諳。三《史》所附《國語解》顛舛支離,如出一轍,固其宜也。我皇上聖明天縱,邁古涵今,洞悉諸國之文,灼見舊編之誤,特命館臣,詳加釐定,併一一親加指示,務得其真。以索倫語正《遼史》凡十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屬國,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以滿洲語正《金史》凡十二卷。首君名,附以后妃皇子,次部族,次地理,次職官,附以軍名,次姓氏,次人名,附以名物,共六門。以蒙古語正《元史》凡二十四卷。首帝名,附以后妃、皇子、公主,次宫衛,附以軍名,次部族,附以國名,次地理,次職官,次人名,次名物,共七門。各一一著其名義,詳其字音。字音為漢文所無者,則兩合、三合以取之。分析微茫,窮極要窅。即不諳繙譯之人,繹訓釋之明,悟語聲之轉,亦覺釐然有當於心,而恍然於舊史之誤也。蓋自《欽定三合切音清文鑑》出,而國語之精奧明,至此書出,而前史之異同得失亦明。不但宋、明二《史》可據此以刊其譌,即四庫之書凡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涉於三朝者,均得援以改正,使音訓皆得其真。聖朝考文之典,洵超軼乎萬禩矣。

  明史三百三十六卷(内府刊本)

  國朝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等奉敕撰。乾隆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書成,表進。凡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一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目錄四卷。其進表有曰:“仰惟聖祖仁皇帝蒐圖書於金石,羅耆俊於山林。創事編摩,寬其歲月。”蓋康熙十八年始詔修《明史》,並召試彭孫遹等五十人,入館纂修。以記載浩繁,異同岐出,遞相考證,未遽定也。又曰:“我世宗憲皇帝重申公慎之旨,載詳討論之功。臣等於時奉敕充總裁官,率同纂修諸臣開館排輯。十有五年之内1,幾經同事遷流,三百餘卷之書,以次隨時告竣。”蓋雍正二年詔諸臣續蕆其事,至是乃成書也。又曰:“籤帙雖多,牴牾互見。惟舊臣王鴻緒之《史稾》,經名人三十載之用心。進在彤幃,頒來祕閣。首尾略具,事實頗詳。爰即成編,用為初稾。”蓋康熙中户部侍郎王鴻緒撰《明史稾》三百十卷,惟帝紀未成,餘皆排比粗就,較諸家為詳贍,故因其本而增損成帙也。其閒諸志一從舊例,而稍變其例者二:《曆志》增以圖,以曆生於數,數生算,算法之句股面線,今密於古,非圖則分刌不明。《藝文志》惟載明人著述,而前史著錄者不載。其例始於宋孝王《關中風俗傳》,劉知幾《史通》又反覆申明,於義為允。唐以來弗能用,今用之也。表從舊例者四,曰《諸王》,曰《功臣》,曰《外戚》,曰《宰輔》;創新例者一,曰《七卿》。蓋明廢左右丞相,而分其政於六部2,而都察院糾核百司,為任亦重,故合而七也。列傳從舊例者十三,創新例者三:曰閹黨,曰流賊,曰土司。蓋貂璫之禍,雖漢、唐以下皆有,而士大夫趨勢附羶,則惟明人為最夥,其流毒天下亦至酷。别為一傳,所以著亂亡之源,不但示斧鉞之誅也。闖、獻二寇,至於亡明,剿撫之失,足為炯鑒,非他小醜之比,亦非割據羣雄之比,故别立之3。至於土司,古謂羈縻州也4,不内不外,釁隙易萌。大抵多建置於元,而滋蔓於明,控馭之道,與牧民殊,與禦敵國又殊,故自為一類焉。若夫甲申以後,仍續載福王之號;乙酉以後,仍兼載唐王、桂王諸臣。則頒行以後,宣示綸綍,特命改增。聖人大公至正之心5,上洞三光,下昭萬禩,尤自有史籍以來所未嘗聞見者矣。

  【彙訂】

  1.“有”,據張廷玉等進書表原文及殿本補。

  2.“而”,殿本無。

  3.“立”,殿本作“列”。

  4.殿本“謂”上有“所”字。

  5.“大公至正”,殿本作“大正至公”。

  右正史類三十八部,三千七百三十九卷1,皆文淵閣著錄。

  【彙訂】

  1.“三千七百三十九卷”,殿本作“三千六百八十一卷”,皆誤,實著錄三千六百九十九卷。

  案,注釋諸史之書,皆各從其類。惟《班馬異同》附《漢書》後,以有《漢書》而後考及《史記》,是由《漢書》作也。《兩漢刊誤補遺》附《後漢書》後,後及見前,前尚未及見後也。若茅國縉、蔣之翹之《晉書》,删改原文;《宋史新編》之屬,非其本書;《五代史補》、《五代史闕文》亦增益於本書之外。如斯之類,則均入“别史”焉。

  正史類存目

  訂正史記真本凡例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舊本題宋洪遵撰。遵,字景嚴,鄱陽人,皓仲子。官至同知樞密院事1,諡文安。事蹟具《宋史》本傳。是編載曹溶《學海類編》中。前有自序,稱手錄司馬遷《史記》一帙,盡汰去楊惲、褚少孫等所補十篇,并去其各篇中增益之語,而以己所校定者錄於下方。此其書前凡例也。考諸家目錄,皆不載遵有此書。諸家言史學者,如《漢書刊誤》、《新唐書糾謬》、《五代史纂誤》,俱表表於世。自宋以來,亦從無引及此本者。今觀其所刊正,不盡無理。而云得司馬遷名山所藏真本,與今本核其異同,知其孰為楊惲所增,孰為褚少孫所補,則三洪皆讀書人,斷不謬妄至此。豈有由漢及宋,尚有司馬遷真本藏於山中,遵忽然得之者耶?其為明季妄人託名偽撰,殆無疑義。且既謂之“凡例”矣,而某篇同、某篇異,某篇自某處至某處删若干句、某篇某句下删若干字,直以全書悉載例中,可使人按例而塗乙之,即得真本,無庸更有全書矣。此尤作偽之一證也。

  【彙訂】

  1.“至”,殿本脱。

  史記瑣瑣二卷(山東巡撫採進本)

  明郝敬撰。敬有《周易正解》,已著錄。黄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敬《山草堂集》,不詳卷數,今亦未見全本1。此其集中外篇之第十八種也。取《史記》疑義略為考正訓釋,然多臆撰。如《殷本紀》“西伯伐饑國”,蓋“黎”、“饑”古字假借,乃云:“《書》作‘伐黎’,黎,饑色也。《書》曰‘黎民阻饑’,為其民失養而弔伐之。”然則“黎民於變時雍”又當何解?又《周本紀》輕吕之劍謂即赤刀,龍漦謂即龍溺;《項羽本紀》楚歌為激楚之音。皆漫無根據,不足信也。

  【彙訂】

  1.“今”,底本無,據殿本補。(盧弼:《四庫湖北先正遺書劄記》)

  史詮五卷(内府藏本)

  明程一枝撰。一枝字巢父,休寧人。是編專釋《史記》字句,校考諸本,頗有發明。惟參雜時人評語,頗近鄉塾陋本。體例亦有過於膠固者,如欲據《荀子》、《樂記》删改禮書、樂書之類,皆不可據為定論也。

  班馬異同評三十五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宋倪思撰,劉辰翁評。辰翁,字會孟,廬陵人。景定壬戌廷試對策,忤賈似道,置丙第,遂以親老請掌濂溪書院。後召入史館,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後隱居以終。其文集散佚,僅存《四景詩》及《須溪記鈔》,蓋不及十分之一。今從《永樂大典》裒輯遺篇,始稍成卷帙。惟所評諸書尚傳,此本亦其一也。辰翁人品頗高潔,而文章多涉僻澀。其點論古書,尤好為纖詭新穎之詞,實於數百年前預開明末竟陵之派。此書據文義以評得失,尚較為切實。然於顯然共見者往往贅論,而筆削微意罕所發明。又倪思原書本較其文之異同,辰翁所評乃多及其事之是非,大抵以意斷制,無所考證。既非論文,又非論古,未免兩無所取。楊士奇跋以為“臻極精妙”,過矣。舊無專刻,僅附倪思書以行。然究為以辰翁之書亂思之書,故有疑《班馬異同》即為辰翁作者(語詳《班馬異同》條下)。今各著錄,俾兩不相淆焉。

  史漢方駕三十五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明許相卿編。相卿字台仲,海寧人。正德丁丑進士,官至兵科給事中。事蹟具《明史》本傳1。是編因倪思原本稍為釐訂,改題此名。《陳勝》、《英布》二傳,思書偶遺,此補綴所闕。他如《衛青霍去病傳》附錄諸將,《漢書》别自立傳,與《史記》文不相襲者,思書删去,此皆掇拾所遺。其先後次第,改從司馬貞《索隱》,亦稍更其序。然所益不及百分之一。惟思書《史記》大書,《漢書》細書,文相連屬,但以字形廣狹為分,頗易混淆。又字旁鉤勒,傳寫尤舛誤。相卿變其體例,以《史》、《漢》相同者直書行中,不同者分行夾註。凡《史記》有而《漢書》無者,偏列於右,《漢書》有而《史記》無者,偏列於左。條理井然,較思書為勝。所列評語,亦因劉辰翁之本稍為損益,頗不及舊文。又舊文皆標置簡端,相卿意取便覽,或移附句旁,如批點時文之例,反參錯難觀。則未免於不善變矣。

  【彙訂】

  1.《明史》卷二一八本傳作“字伯台”。(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五代史志疑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國朝楊陸榮撰。陸榮有《易互》,已著錄。歐陽修作《五代史》,多倣《春秋》書法。自謂:“是非之旨,不謬於聖人”。然褒貶謹嚴,而事蹟或在所略。故重複舛漏,閒亦不免。吳縝作《五代史纂誤》,頗糾其譌。其本久佚,惟《永樂大典》中尚存梗概。今奉詔編纂,始排比成帙。陸榮此編成於康熙庚子,蓋未睹縝書,故以意研求,摘其疏謬。如《梁太祖本紀》謂洹水之戰,擒李克用子落落,而《家人傳》不載其名;唐昭宗遘難以後,不書立昭宣帝,則《紀》中前後所稱天子,不可辨别;《晉出帝紀》謂馬全節戰於榆林,兩軍俱潰,其一軍不知為誰,又與附錄所載榆林之戰全不相合;瀛州之戰,書梁漢璋敗績、王清戰死,附錄則書漢璋戰死,而不及清;《唐太祖兄弟傳》所載太祖有四弟:克讓、克修、克恭、克寧,而《李嗣昭傳》乃有太祖弟克柔;《唐莊宗諸子傳》謂五子繼岌、繼潼、繼嵩、繼蟾、繼嶢,而《劉后傳》乃多一幼子滿喜;《晉出帝家人傳》漏延煦母楚國夫人丁氏,而《張延澤傳》中乃有之1;《漢隱帝家人傳》漏耿夫人,而《楊邠傳》中乃有之;《王景仁傳》以朗王存之子友寧為梁太祖子;《羅紹威傳》以兄守文為弟守文;《白再榮傳》李崧、和凝留鎮州時,契丹已北歸,不應云“隨契丹留”;《安重榮傳》謂其祖父皆為刺史,不應云“暴至富貴”;《劉昫傳》不應漏修《唐書》。皆頗有考訂。然其餘不過爭文句之繁簡,論進退之當否,毛舉細故,往往失當。大抵惟就本書之中,互相校勘。所引他書,僅茅坤《五代史鈔評》一條,此外更無旁證也。

  【彙訂】

  1.“《張延澤傳》”,殿本作“《張廷澤傳》”。《新五代史》卷五二有張彥澤傳:“皇子延煦母楚國夫人丁氏有色,彥澤使人求於皇太后”。

  宋史偶識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明項夢原撰。夢原字希憲,秀水人。萬曆己未進士,官至刑部郎中,管河張秋。其書乃讀《宋史》時隨筆摘錄,又他書所見可以參考者附之。閒加評斷,亦甚寥寥。蓋當時强授梨棗,以充書帕之本,非有意於著述也。

  【彙訂】

  1.明天啟六年自刻本此書、《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均作《讀宋史偶識》。(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右正史類七部,八十五卷,皆附存目。

  案,凡考注一代之史者,雖工拙有殊,然非淹貫全書,則不能論著。不比語錄之類,人人皆可成編。故撰述者無多,即存目之書亦寥寥可數。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