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古今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第八卷


  天地總部外編

  《起世經》佛告諸比丘言:「諸比丘!如一日月所行之處照四天下,爾所四天下世界有千日月。諸比丘!此則名為一千世界。諸比丘!千世界中,千月、千日、千須彌山王」、四千小洲、四千大洲、四千小海、四千大海、四千龍種性、四千大龍種性、四千金翅鳥種性、四千大金翅鳥種性、四千惡道處種性、四千大惡道處種性、四千小王、四千大王、七千種種大樹、八千種種大山、十千種種大泥犁、千閻摩羅王、千閻浮洲、千瞿陀尼、千弗婆毗提訶、千鬱多囉究留、千四天王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諸摩羅天、千梵世天。諸「比丘!彼梵世中有一梵王,威力最強,無能降者,統攝千梵自在王領,云我能作、能化、能幻,云我如父。與諸事中,自作如是憍大語言,即生我慢,如來不然。所以者何?一切世間,各隨業力,現成此世。諸比丘!如此小千世界,猶如周羅,名千世界。諸比丘!爾所周羅一千世界,是名第二中千世界。」諸比丘!如一第二中千世界,爾所中千一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諸「比丘!此三千大千世界,一時轉合,一時轉合已,而還復散,一時轉散已,而復還合,一時轉合已,而安住。如是世界,周帀轉燒,名為敗壞;周帀轉合,名為成就;周帀轉住,名為安立,是為無畏一佛剎土,眾生所居。諸比丘!此大地厚四十八萬由旬,邊廣無量。諸比丘!此之大地,住於水上,水住風上,風依虛空。諸比丘!此大地下所有水聚,彼水聚厚六十萬由旬,邊廣無量;彼水聚下所有風聚,彼風聚厚三十六萬由旬,邊廣無量。諸比丘!其大海水最甚深處,深八萬四千由旬,邊廣無量。諸比丘!其須彌山王,入海水中八萬四千由旬,出海水上亦八萬四千由旬。

  諸比丘!須彌山王其底平正,下根連住大金輪上。諸比丘!其須彌山王,於大海中,下狹上廣,漸漸寬大,端直不曲,牢固大身,微妙最極,殊勝可觀,四寶合成,所謂金、銀琉璃、玻璃,生種種樹,其樹鬱茂,出種種香,其香遠熏,遍滿諸山,多眾聖賢,最大威德勝妙天神之所住止。諸比丘!須彌山王上分之中,四方有峰,其峰傍挺角出,各高七百由旬,微妙可喜,七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玻璃、赤真珠、硨磲、瑪瑙等之所莊嚴,曲臨海上。諸比丘!其須彌山下有三級諸神住處,其最下級,縱廣六十由旬,七重牆壁、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復有七重多羅行樹,周帀圍遶,可喜端正。其樹皆以金、銀、琉璃、玻璃、赤真珠、硨磲、瑪瑙等七寶所成。其諸牆壁各有四門,彼一一門有諸壘堞,具足莊嚴,重閣輦軒、卻敵樓櫓、臺殿、房廊、樹林苑等并諸池沼,池出妙華,眾雜香氣。有種種樹、種種莖葉、種種花果,悉皆具足,亦出種種微妙諸香。復有諸鳥各出妙音,鳴聲間雜和雅清徹。其中分級縱廣四十由旬,所有莊嚴七重牆壁,欄楯鈴網、多羅行樹,可喜齊平,周帀端」正,亦為七寶金、銀、琉璃、玻璃、赤真珠、硨磲、瑪瑙等之所校飾,門觀、樓閣、臺殿、園池果樹,及以眾鳥,皆悉具足。其上分級,縱廣二十由旬,七重牆壁,乃至諸鳥,各出妙音。諸比丘!其下級中,有夜叉住,名曰钵手;其中級中,有諸夜叉,名曰持鬘;其上級中,有諸夜叉,名曰常醉。

  諸比丘!須彌山半四萬二千由旬中,有四大天王宮殿。諸比丘!須彌山上,有三十三諸天宮殿,帝釋所住;三十三天,向上一倍,有夜摩諸天宮殿住;其夜摩天向上一倍,有兜率陀諸天宮殿;其兜率天向上一倍,有化樂諸天宮殿住;其化樂天向上一」倍,有他化自在諸天宮殿住;其他化自在天向上一倍,有梵身諸天宮殿住;其他化上。梵身天下於其中間,有魔波旬諸宮殿住。《倍梵身》上有光音天;倍光音上有遍淨天;倍遍淨上有廣果天;倍廣果上有不麤天;廣果天上不麤天下,其間別有諸天宮住,名為無想眾生所居。

  《倍不麤》上有不惱天;倍「不惱上有善見天;倍善見上有善現天;倍善現上,則是阿迦尼吒諸天宮殿。諸比丘!阿迦尼吒上更有諸天,名無邊虛空處天、無邊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此等盡名諸天住處。諸比丘!如是之處,如是界分,眾生所住,如是眾生,若來若去、若生若滅,邊際所極。是世界中,諸眾生輩,有生老死,墮在如是生道中住,至此不過。是故說言,娑婆世界無畏剎土,自餘一切諸世界中,亦復如是。諸比丘!須彌山王北面有洲,名鬱多囉究留,其地縱廣十千由旬,四方正等,而彼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東面有洲,名弗婆毗提訶,其地縱廣九千由旬,圓如滿月,彼間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縱廣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彼諸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南面有洲,名閻浮提,其地縱廣七千由旬,北廣南狹,狀如車廂,其中人面,還似地形。諸比丘!須彌山王北面,以天金所成,照彼鬱多囉究留洲;東面,以天銀所成,照彼弗婆毗提訶洲;西面以天玻璃所成,照彼瞿陀尼洲;南面,以天青琉璃所成,照此閻浮提洲。」

  「諸比丘!於此東方,有諸世界,轉住、轉壞,無有間時。或有轉成、轉住、轉壞。諸比丘!南西北方,轉成、轉住、轉壞,亦復如是。諸比丘!譬如五段輪,除其軸,卻轉無暫住,無暫間時。略說如是。如是又如夏雨,其滴麤大,相續下注,無有休間。如是東方,南西北方,成住、壞轉,無有停住時,亦復如是。諸比丘!於其中間,復有三災。何等為三?一者火災,二者水災,三者風災。其火災時,光音諸天首免其災,水災之時,遍淨諸天首免其災,風災之時,廣果諸天首免其災。云何火災?諸比丘!火災之時,諸眾生輩,有於善行,所說如法,正見成就無有顛倒,具足而行十善業道,得無覺觀,二禪不用功修自然而得。爾時,彼等諸眾生葷,以神通力住於虛空、住諸仙道、住諸天道、住梵行道」,如是住已,受第二禪無覺觀樂。如是證知成就具足,身壞即生光音天處。「地獄眾生、畜生眾生、閻摩羅世、阿修羅世、四天王世、三十三天、夜摩、兜率、化自樂天、他化自在及摩身天乃至梵世諸眾生輩」,於人間生悉皆成就無覺無觀,快樂證知,身壞即生光音天處,一切六道悉皆斷絕,此則名為「世間轉盡。諸比丘!云何世間住已轉壞?諸比丘!若有於彼三摩耶時,及無量時、長遠道時,天下亢旱,無復雨澤,所有草木,一切乾枯,悉無復有。譬如葦荻青刈之時,不得雨水,乾枯朽壞,皆無復有。如是如是,諸比丘!天久不雨,一切草木,悉皆乾枯,亦復如是。

  諸比丘!一切諸行亦爾,無常、不久住、不堅牢,不自在,破壞法,可猒離,可求解脫。復次,諸比丘!於彼時有迦梨迦大風,吹散八萬四千由旬大海水已,於下即出日之宮殿,擲置海上須彌留山王半腹,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諸比丘!此名世間第二日出,所有諸小陂池江河,一切乾竭,悉無復有。諸比丘!一」切諸行悉皆無常,略說如前,可求免脫。復次,諸比丘!略說如前。

  「大風吹海,出日宮殿置日道中,是名世間第三日出。

  所有一切大陂大池大河及恆河等,一切大河,悉皆乾竭無復遺餘,諸行亦爾。如是世間第四日出,所有大水大池,所謂善現大池、阿那婆達多大池、曼陀祇尼大池、蛇滿大池等,悉皆乾竭,無復有餘,諸行亦爾。

  如是世間第五日出,其大海水漸漸乾竭,初如腳踝,已下減少,乃至猶如膝已下減,乃至半身,或復一身,二、三、四、五、六、七,人身已下乾竭。諸比丘!其五日出,大海水減半多羅樹,乃至一多羅樹,或二、三、四、五、六、七多羅樹減,乃至半俱盧奢,或一、二、三、四、五、六、七俱盧奢減,乃至」半由旬減,或一、二、三、四、五、六、七由旬而減,乃至百由旬減,或二、三、四、五、六、七百由旬減。諸比丘!其五日出,大海之水千由旬減,乃至二、三、四、五、六、七千由旬減。諸比丘!其世間中,五日出時,彼大海水略說乃至七千由旬,餘殘住時,或至六、五、四、三、二、一千由旬在,如是乃至七百由旬,其水殘在,或至六、「五、四、三、二、一百由旬在,或七由旬,其水殘在,或復六、五、四、三、二、一由旬水在,或復減至七俱盧奢,其水殘在,乃至六、五、四、三、二、一俱盧奢水餘殘住在。諸比丘!其世間中五日出時,彼大海水深七多羅餘殘而在,或復六、五、四、三、二、一,多羅樹水餘殘而在,或如七人,其水殘在,或復六、五、四、三、二、一,或復半人,或膝已下,或至踝骨,其水殘在。又五日時,於大海中,少分有水,餘殘而住。如秋雨時,於牛跡中,少分有水。如是如是,五日之時,彼大海中,亦復如是。又諸比丘!五日之時,彼大海中,於一切處,乃至塗脂水,無復遺餘。

  諸比丘!一切諸行,亦復如是」,無常不久,須臾暫時略說,乃至可厭可離,應求免脫。「復次,諸比丘!略說如前,乃至六日出現世時,其四大洲,并及八萬四千小洲,諸大山等,須彌留山等,悉皆起煙,起已復起。猶如瓦師欲燒器時,器上火焰,一時俱起,其火大盛,充塞遍滿。如是如是,其四大洲,及諸山等,煙起猛壯,亦復如是,略說乃至,諸行無常,應求免脫。」復次,諸比丘!略說如前,七日出「時,其四大洲并及八萬四千小洲,諸餘大山及須彌留山王等皆悉洞然,地下水際並盡乾竭。其地聚既盡,風聚亦盡。如是火大焰熾之時,其須彌留山王上分七百由旬山峰崩落。其火焰熾,風吹上燒梵天宮殿乃至光音,其中所有後生光音宮殿下者,諸天子輩不知世間劫轉壞成及轉成住,皆」生恐怖驚懼戰悚,各相謂言:「莫復火焰來燒光音諸宮殿也。」是時彼處光音天中諸天子輩,善知世間劫壞成住,慰喻其下諸天子言:「汝等仁輩!莫驚莫畏。所以者何?仁輩!昔有光焰亦至於彼。」時,諸天子聞此語已,即便憶念往昔時光,憶念彼光不離於心,故有此名,名曰光天。彼等如是極大熾盛,猛「焰洪赫,無有餘殘灰墨燋燼可得知別。諸比丘!諸行如是,略說乃至,可求免脫。

  諸比丘!云何世間壞已復成?諸比丘!彼三摩耶,無量久遠,不可計時,起大重雲,乃至遍覆梵天世界。如是覆已,注大洪雨,其雨滴麤如車軸,或有如杵,經歷多年百千萬年,而彼水聚,漸漸增長,乃至梵天世界為畔,其水遍」滿。然彼水聚有四風輪之所住持。何等為四?所謂:一者、住,二者、安住,三者、不墮,四者、牢主。時彼水聚雨斷已後,還自退下無量百千萬踰闍那。當於爾時,四方一時有大風起,其風名為「阿那毗羅」,吹彼水聚,波濤沸涌攪亂不住,於中自然出生泡沫。然其泡沫為彼阿那毗羅大風之所吹擲,從上安置「作諸宮殿,微妙可愛,七寶間成,所謂金銀、琉璃、玻璃、赤真珠、硨磲、瑪瑙等寶。

  諸比丘!此因緣故,梵身諸天,有斯宮殿,諸牆壁等,世間出生。」諸比丘!如是作已,時彼水聚,即便退下無量百千萬踰闍那,略說如前。四方風起,名曰阿那毗羅大風,吹擲沸沫,即成宮殿,名魔身天。垣牆住處,如梵身天,無有異「也,唯有寶色,精妙差降,上下少殊。如是,造作他化自在諸天宮殿、化樂諸天宮殿牆壁。其次造作刪兜率陀諸天宮殿,其次夜摩諸天宮殿,如是出生具足,悉如梵身諸天次第而說。諸比丘!時彼水聚復漸退下,無量百千萬踰闍那,縮而減少。如是停住彼水聚中,周帀四方,自然起沫,浮水而住,厚六十八百千由旬,廣闊無量。譬若泉池及以濼中,普遍四方,有於漂沫覆水之上,彌羅而住。如是如是,諸比丘!彼水聚中,普四方面,泡沫上住,厚六十八百千由旬,廣闊無量,亦復如是。諸比丘!時彼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即便造作彼須彌留大山王身」,次作城郭,雜色可愛,四寶所成,所謂金、銀、琉璃、玻璃等諸妙寶。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彼須彌留山王出生。如是,諸比丘!又於彼時,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於須彌留山王上分四方,化作一切山峰,其峰各高七百由旬,雜色微妙,七寶合成,乃至硨磲瑪瑙等寶。

  以是因緣,世間出生諸山峰岫。彼風如是次第,又吹其水上沫,為三十三諸天眾等,造作宮殿。其次復於須彌留山東南西北半腹中間,四萬二千踰闍那處,為彼四大天王造作諸宮殿住,城壁垣牆,雜色七寶,可愛端嚴。如是訖已,爾時彼風又吹水沫,於須彌留山王半腹,四萬二千踰闍那中,為月天子造作大城宮殿處所,雜色七寶,成就莊嚴。如是作已,風復聚沫,為日天子造作「七日,諸天宮殿,城郭樓櫓,七寶雜色,種種莊嚴,以是因緣,世間有斯七日宮殿,安置住持。

  又諸比丘!彼風次吹,其水聚沫,於須彌留大山王所,造作三處,域郭莊嚴,雜色七寶,乃至硨磲瑪瑙等寶。

  如是城聚,世間出生。諸比丘!時彼阿那毗羅大風,次吹水沫,於海水上,高萬由旬,為於虛空諸夜叉輩,造作玻璃宮殿城郭。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虛空夜叉,宮殿城壁如是出生。諸比丘!時彼阿那毗羅大風,次吹水沫,於須彌留大山王邊,東西南北,各各去山一千由旬,在大海下,造作四面阿修羅城,雜色七寶,微妙可愛,乃至世間有此四面阿修羅城,如是出生。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於須彌留大山王外,擲置彼處,造作一山,名曰佉提羅迦。其山高廣各有四萬二千由旬,雜色七寶,莊嚴成就,微妙可觀。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佉提羅迦山,如是出生。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於佉提羅迦山外,擲置彼處,造作一山,名曰伊沙陀羅。其山高廣各有二萬一千由旬,雜色可愛」,七寶所成,乃至硨磲、瑪瑙等寶。

  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伊沙陀羅山,如是出生。

  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擲置伊沙陀羅山外,於彼造作一山而住,名曰由乾陀羅。其山高廣一萬二千由旬,雜色可愛,乃至為彼硨磲瑪瑙七寶所成。

  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由乾陀羅山王出生。如是次「第作善現山,高廣正等六千由旬;次復造作馬片頭山,高廣正等三千由旬;次復造作尼民陀羅山,高廣一千二百由旬;次復造作毗那耶迦山,高廣正等六百由旬;次復造作彼輪圓山,高廣正等三百由旬,雜色可愛,所謂金銀琉璃玻璃及赤真珠、硨磲瑪瑙等諸七寶之所成就,廣說如上佉提羅」迦造作無異。「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有斯輪圓山出。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散擲置於輪圓山外,各四面住,作四大洲,及八萬小洲,并諸餘大山,如是展轉,造作成就。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便有斯四大洲,并及八萬小洲,諸大山等,次第出現。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彼水沫,擲四大洲及八萬」小洲,須彌留山王并餘諸大山之外,安置住立,名曰「大輪圓山」,高廣正等六百八十萬由旬,牢固真實,金剛所成,難可破壞。諸比丘!是因緣故,大輪圓山世間出現。復次,阿那毗羅大風吹掘大地漸漸深入,即於其處,置大水聚,湛然而住。

  諸比丘!「此因緣故,世間之中,便有大海如是出生。復何因緣,其大海水,如是鹹苦,不中飲食?諸比丘!此有三緣。何等為三?一者從火災後,無量時節長遠道中,起大重雲,住持彌覆,乃至梵天,然後下雨。其雨滴大,廣說如前。彼大雨汁,洗梵身天諸宮殿已,次洗魔身諸天宮殿、他化自在諸天宮殿、化樂宮殿、刪兜率陀諸天宮殿、夜摩宮殿,洗已復洗,如是大洗。彼等洗時,所有鹹鹵辛苦等味,悉皆流下。次洗須彌留大山王身,及四大洲八萬小洲,自餘大山井輪圓等,如是澆漬流注洗盪,其中所有鹹、苦辛味,一時併下墮大海中。諸比丘!此一因緣,其大海水,鹹不中飲。復次其大海水,為諸大神大身眾生之所居住。何等大身?所謂魚鱉蝦蟆獺虯宮毗羅低摩耶」低寐彌羅、低寐兜羅、兜羅祁羅等,其中或有身百由旬,或有二百、三、四、五、六、七百由旬,如是大身在其中住。彼等所有屎尿流出,皆在海中。以是因緣,其海鹹苦,而不中飲。諸比丘!此名第二鹹苦因緣。復次其大海水,又被往昔諸仙所咒,仙咒願言:「願汝成鹽,味不中飲。」諸比丘!此是第三鹹苦因緣。其「大海水,鹹不中飲。復次,於中有何因緣,大熱燋竭世間出生?諸比丘!若此世間劫初轉時,於彼三摩耶,其阿那毗羅大風聚,彼六日宮殿城郭,擲置於彼大海水下,其安置處,即於彼住,其大水聚,皆悉消盡,不曾盈汎。諸比丘!是因緣故,世間有是大熱燋竭示現出生」,此名世間轉壞已成。復次,云何名「世間轉壞已成住?諸比丘!譬如現今世間成已,如是住立,有其火災。於中云何復有水災?諸比丘!其《水災劫三摩耶》」時,彼諸人輩,有如法行,說如法語,正見成就,無有顛倒,持十善行。彼諸人輩,當得無喜第三禪處,不勞功力,無有疲倦,自然而得。時,彼眾生得住虛空諸仙諸天梵行道中,得住中已,歡喜快樂,即自稱言:「快樂仁輩!此第三禪如是快樂。」爾時,彼處諸眾生輩,即共問彼得禪眾生,彼便答言:「善哉仁輩!此是無喜第三禪道,應如是知。彼等眾生,知已成就如是無喜第三禪道,禪成已證,證已思惟,思惟已住,身壞命終生遍淨天。」如是下從地獄眾生,閻羅世中、阿修羅中、四天王中,乃至梵「世光音天下,諸眾生輩,一切處一切有,皆斷盡。諸比丘!是名世轉。復次於中云何世間轉已而壞?諸比丘!有三摩耶,無量久遠長道時節,大雲遍覆,乃至光音諸天已來,雨沸灰水無量多年,略說乃至百千億年。諸比丘!彼沸灰水雨下之時,消光音天所有宮殿,悉皆滅盡,無有形相微塵影像可得識知。譬如以酥及生酥等,擲置火中,消滅然盡,無有形相可得驗知。如是,如是,彼沸灰水雨下之時,消光音天諸宮殿等,亦復如是,無相可知。諸比丘!諸行無常,破壞離散,流轉磨滅,不久須臾亦復如是,可厭可患,應求免脫。諸比丘!如是梵身、諸天、魔身、化樂、他化自在、兜率、夜摩諸宮殿等,為沸灰雨澆洗消滅,略說如前。似酥入火,融消失本,無有形相,亦復如是,乃至一切諸行無常,應求免離。諸比丘!彼沸灰水,雨下之時,雨四大洲八萬小洲,自餘諸山須彌留山,消磨滅盡,無有形相可得記識,廣說如前,應可患厭。」如是變化,唯除見者乃能信之,此名世轉住已轉壞。復次云何轉壞已成?諸比丘!於「時起雲,注大水雨,經歷多年,起風吹沫,上作天宮,廣說乃至,如火災事,是為水災。復次,云何有於風災?諸比丘!其風災時,諸眾生輩,如法修行,成就正念,生第四禪廣果天處。其地獄中,眾生捨身,還來人間,修清淨行,成就四禪,亦復如是。」畜生道中,閻羅世中,阿修羅中,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兜率、化樂、他化,及魔身天、梵世、光音、遍淨、少光等,成就四禪,廣說如上。諸比丘!是名「世間轉成。云何轉壞?諸比丘!於彼無量久遠道中,有大風起,彼之大風,名僧迦多。諸比丘!彼和合風,吹於遍淨諸天宮殿,令其相著,揩磨壞滅,無有形相,餘殘可知。譬如壯人取二銅器,於兩手中,相揩破壞,磨滅消盡,無有形相可得識知,彼和合風,吹遍淨天宮殿磨滅,亦復如是。

  諸比丘!一切諸行,無常破壞,不久須臾,乃至可厭,應求免離。如是次吹光音諸天宮殿,吹梵身天宮殿、魔身諸天、他化、自在、化樂、夜摩諸天宮殿,相打相揩,相摩相滅,無形無相、無影無塵,可知其相。諸比丘!一切諸行,亦復如是,敗壞不牢,無有真實,應當厭離,早求免脫。諸比丘!彼僧伽多大風,吹四大洲、八萬小洲,并餘大山,須彌留山王舉高一拘盧奢,分散破壞,或二、或三、四、五、六、七,拘盧奢已,分裂散壞;或次舉高一踰闍那,二、三、四、五、六、七」;或吹舉高百踰闍那,二、三、四、五、六、七百踰闍那,分散破壞;或吹舉高千踰闍那,二、三、四、五、六、七千踰「闍那,或復舉高百千由旬,分散破壞。」彼風如是吹破散壞,無形無相,無如微塵,餘殘可知。

  譬如有力壯健丈夫,手撮一把麥䴰,令碎擲向虛空,分散飄颺,無形無影。如是如是彼風吹破,諸洲諸山,亦復如是,唯除見者乃能信之,此名世間轉住已壞復次世間云何壞已轉成?諸比丘!彼三摩耶,無量年「歲長遠道中,起大黑雲普覆世間,乃至遍淨諸天居處。如是覆已,即降大雨,其雨滴麤猶如車軸,或有如杵相續注下,如是多年百千萬歲。而彼水聚深廣遠大,乃至遍淨,滿其中水,四種風輪持如前說,乃至吹沫造遍淨宮,七寶雜色顯現出生,一一悉如火災水災次第而說。諸比丘!是名世間壞已」轉成。云何世間轉成已住?諸比丘!譬如今者天、人,世間轉成已住,諸比丘!如是次第有於風吹,此等名為世間三災。

  復次,諸比丘!彼三摩耶世間轉已,如是成時,其眾生輩,多得生於光音天上,彼等於彼天上生時,身心歡愉,喜悅為食,自然光明,又有神通,乘空而行,得最勝色,年壽長遠,安樂而住。諸比丘!彼三摩耶世間轉壞,其轉壞時,虛空無物。於梵宮中,有一眾生,福業命盡,從光音天下來,生彼梵宮殿中,不從胎生,忽然化有,是梵天,名娑婆婆帝。為如是故,有此名生。諸比丘!彼時復有自餘眾生,福業壽盡,從光音天捨身命已,於此處生,身形端正,亦以歡喜持為飲食,自然光明,有神通力,騰空而行,身色最勝,即于此間長遠久住。彼等於此,如是住時,無有男女,無有良賤,唯有眾生,眾生名也,如是得名。復次,諸比丘!當於如是《三摩耶》時,此大地上出生地肥,凝然而住。譬如有人熟煎乳訖,其上便有薄膜而住,或復水上有薄膜住。如是如是。

  諸比丘!或復於三摩耶時,此大地上,生於地肥,凝然而住,譬如鑽酪成就生酥,有於如是形色相貌,其味有如無蠟之蜜。爾時彼處諸眾生輩,其中有生貪性眾生,作如是念:「我於今者,亦可以指取味而嘗,乃至我知此是何物。」時彼眾生作是念已,即以其指齊一節間,取彼地味,向口而「嘗,吮已意喜,如是一過再過三過,即生貪著,次以手抄,漸漸手掬,後遂摶掬而恣食之。時,彼眾生,如是以手摶掬食時,於彼復有自餘人輩,見彼眾生如是噉已,即便相學競取而食。諸比丘!等,彼眾生,以手如是摶掬地味食噉之時,彼等身形,自然澀惡,皮膚麤厚,軀體濁暗,色貌改變,無復光明,亦更不能飛騰虛空,以地肥故,神通滅沒。諸比丘!如前所說,後亦如是。彼三摩耶,世間之中,便成黑暗。

  諸比丘!為如是故,世間始有大暗出生。復次,云何於彼時節,世間自然出生日月,彼三摩耶,現星宿形,便有晝夜一月半月,年歲時節名字而生。諸比丘!爾時日天《大勝宮殿》,從於東出,繞須彌留山王半」腹於西而沒,西向沒已,還從東出。爾時眾生見彼日天大宮殿已,各相告言:「諸仁者輩!」還是日天光明宮殿。再從東方出已,右繞須彌留山半腹西沒。再三見已,各相謂言:「諸仁者輩!此是彼天光明流行,是天光明流行世也。」是故稱言修梨耶。修梨耶故有如是名字出生。

  《列子湯問》篇:「殷湯問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夏革曰:「物之終始,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湯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猶齊州也。」湯曰:「汝奚以實之?」革曰:「朕東行至營,人民猶是也。問營之東,復猶營也;西行至豳,人民猶是也;問豳之西,復猶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極之不異是也。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含萬物者,亦如含天地。含萬物也,故不窮;含天地也,故無極。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鼇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史記三皇本紀》:「共工氏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鍊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于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徐整《長曆》,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一,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

  《決疑要注》:漢武鑿昆明池極深,悉是灰墨,無復土,舉朝不解,以問東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試問西域。」胡帝以朔不知,難以移問。至後漢明帝時,外國道人入來洛陽,時有憶方朔言者,乃試以武帝時灰墨問之。胡人云:「經云:天地大劫將盡則劫燒。此劫燒之餘。」乃知朔言有旨。

  葛洪《枕中書真書》曰:「昔二儀未分,溟涬鴻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形如雞子,混沌元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溟涬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繫,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屬無端,元元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嶽,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迴雲中。復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濱牽》生剛須,剛須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並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常遊厚地之間,仰吸天炁,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遊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當此之時,二氣絪縕,覆載氣息,陰陽調和,無熱無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並不復呼吸宣氣,合會相成,自然飽滿。大道之興,莫過於此。結積堅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與天地相畢。元始君經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頭,治三萬六千歲,書為「扶桑大帝。」東王公號曰元陽。父又生九光元女,號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漢夫人。天皇受號十三頭,後生地皇。地皇十一頭,地皇生人皇九頭,各治三萬六千歲,聖真出見,受道天無為建初混成天,任於令所傳《三皇天文》,是此所宣,「故能召請天上大聖,及地下神靈,無所不制。故天真皇人、三天真王駕九龍之輿是也。次得八帝,大庭氏、庖羲、神農、祝融、五龍氏等,是其苗裔也。」今治五嶽,是故道隆上代,弊極三王。三王,夏禹、殷湯、周武也。

  是以淳風既澆,易變而禮興,禮為亂首也。周末陽弱而陰強,國多寡婦,西戎金兵起,而異法興焉。既而九州湮沒,帝業荒蕪,此言驗也。後來方有此事。道隆之代,其人混沌,異法之盛,人民猾偽也。洪曰:「此事元遠,非凡學所知。吾以庸才,幸遭上聖眄目論天地之奧藏,暢至妙之源本,輒條所誨,銘之于素,以為絕思矣。

  夫無心分之人,慎勿以此元始告之也。故置遺跡,示乎世之賢耳。」

  《元真子·碧虛篇》:「無涯者,辯伯也。涯之言曰:『黃郊之帝曰祗卑,紫微之帝曰神尊,碧虛之帝曰靈荒。祗卑王于地,山河草木屬焉;神尊王于天,日月星漢屬焉;靈荒王于空,風雷雲雨屬焉』。」碧虛和平,二帝有方春之會。俄而祗卑上騰,神尊下降,遇于靈荒之野,靈荒之帝虛位郊迎,傾國所有,積肉成霞,散酒成雨,電走雷奔,風歌雲舞,累月為中。道主。二帝愧靈荒之厚德,令碧虛之不安,爭讓國以延靈荒之帝。神尊曰:「朕有天。」祗卑曰:「朕有地靈」,荒怪天地之名,問之曰:「朕之仰觀,不異碧虛,朕之俛察,不異碧虛,碧虛之外又奚物?」帝言:「天地,厥狀若何?」祗卑曰:「朕之地,體大質厚,資生元元,中高外垂,其勢坤層,然如壇輳物,尊圍八極,海環九山,骨巖石,毛草木肉土而脈泉,汗露而氣煙,江河川瀆亂奔流,人蟲鳥獸紛往還,願帝之下而遊焉。」神尊曰:「朕之天體虛形高資始化,化中員外轉其行,乾穹然如帳幬《物尊》,五星交,列宿粲邊,層輪日月中文帶,河漢絕雰祲,雲霞列仙天宮殿,願帝之上而居焉。」靈荒未之信,曰:「天如帳,胡縣乎其上?地如壇,厥下乎何安?」神尊曰:「天之帳,非上縣,飄輪下載常左旋,三光隨之以西遷。」祗卑曰:「地之壇,有湫盤,凝浮其上,所以安。」《靈荒》曰:「飄輪斡靈生,湫盤奚物,盛願聞之。」祗卑曰:「飄輪遍乎下,湫盤所以停,帝何疑?」靈荒曰:「噫天地之形,造化信然,實如所論,固當息焉。朕之空茫唐濛,同無不通,無內無外,無西無東,曠閬漭蕩,蒼茫清冥,含日月之光,震雷霆之聲,挂虹蜺之色,飛龍鸞之形。朕坐而游之,臥而泅之,泛然飄颻,皆可停。豁乎包乎母,廓乎堅乎壽,非春夏之能生,非歲年之能朽。先天地不見其初,後天地不見其久。若然者,安能棄朕之長無,寄君之暫有哉?」于是二帝謝靈荒之言,退還故府,祗卑降黃郊,神尊升紫微,數月不泰然,天地為之閉。

  紅霞子問乎碧虛子曰:「造化之端,自然之元,其體若何?霄願游夫子之域而觀之,豈得聞邪。」于是碧虛子泬然有間,豁然晴容而曉顏,詠乎太寥之上,為《空洞之歌》,謂之曰:「無自而然,自然之元,無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慤然其形圓。闔爾之視,絕爾之思,可以觀。」紅霞子曰:「若霄者儵遨而忽游,請駕乎言霄,願乘之以逍遙,不暇辭夫子而觀焉。」於是碧虛子導之曰:「無自而然,是謂元然;無造而化,是謂真化,之元也,之真也,無元而元,是謂真元;無真而真,是謂元真。《馳言》曰:『無然乎,其然一乎然然後觀乎自然;無化乎其化一乎化然後觀乎造化。無元乎其元,一乎元,然後觀乎真,元無真乎其真,一乎真,然後觀元真』。」《逸言》曰:「真真乎元,元元乎真,元乎無,真乎真,真真乎無,元乎元元,然後登太寥之天。夫無有也者,有無之始也;有無也者,無有之初也。無有作,有無立,而造化行乎其中矣。夫造化之興也,空以遍之,風以行之,水以聚之,識以感之,氣以通之,而萬物備乎其中矣。」空遍而體存,風行而用作,水聚而有見,識感而念生,氣通而意立。體存故可以厚本,用作故可以明漸,有見故可以觀變,念生故可以知化,意立故可以詳理。是知本可厚者,空之體也;漸可明者,風之用也;變可觀者,水之有也;化可知者,識之念也;理可詳者,氣之意也。是故風水競變,物其物而不同;識氣多端,意其意而不一。斡乎《乾》而能常,浮乎《坤》而能長,運之而無窮,生之而無方,化之而無邊,因之而無疆。原其原者,夫何謂歟?「造而化之存乎初,太而極之存乎無,自而然之存乎虛,無而住之存乎妙。」觀其所存,而造化之元可見矣。

  紅霞子明乎造化之域,患乎屢空之色,於是披紅陽之光,餐碧寥之氣,以實其容。絕慶弔之禮,寡親朋之問,獨與太虛遊,往來高會,僕風應門,燭月繼夜,而寂談不輟味。俗享貴者,聞之造焉,睹其空巷荒廬,色不勝憂,心為之恥,謂之曰:「我躬不閱,遑恤造化。」紅霞子曰:「吾為造化,知己罔有弗詳,而造化獨不吾知,致有所乏。吾無慚於造化,造化有愧於吾。吾將往而詬之,以慰君之憂,澣君之恥。」於是駕紅陽之駒,乘碧寥之輿,拂衣東轅,經諸無之國,遇同空,將假道焉。同空曰:「君何為者,而屆乎斯?」曰:「吾紅霞子也。將詬諸造化,願假道於君。」同空問之曰:「孰為造化,奚為假道?」紅霞子曰:「為物之宰主。」曰:「造化。藉君之國行,曰:假道同空。」曰:「若然者,朕之東無化可造,朕之國無道可假,君其改途。」紅霞子於是拂衣南馳,經自然之域,遇化元,將假道焉。化元曰:「子何為者而屆乎斯?」曰:「吾紅霞子也。將詬諸造化,願假道於君。」化元詰之曰:「夫造化,朕兄弟之國也。子弗聞乎假朕之道,詬朕之親,朕之仇也。」師徒將攻之。紅霞子于是拂衣西驅,經無住之邦,遇因本,將假道焉。因本曰:「子何為者而屆乎斯?」曰:「吾紅霞子也,將詬諸造化,願假道于君。」因本拒之曰:「假道之資,子弗聞乎?子有飛空之乘,與照虛之璧,吾將為子啟關。」紅霞子曰:「使吾有璧乘之資,尚弗詬諸造化,無假道于君哉!」于是拂衣北趨,經太極之野,遇生首,將假道焉。生首曰:「子何為者而屆乎斯?」曰:「吾紅霞子也。

  吾將詬諸造化,願假道于君。」生首訶之曰:「子何知之晚也!夫造化之敻,可知而不可鄰,可聞而不可親。雖欲假子之道,其何以至?子將詬之,無乃不可乎?」于是紅霞子聞生首之訶,兀焉喪有,徘徊躊躇,還轡旋輿,經元原之郊,迷失途于牧道童子。《神與易》浴乎元川而遨,于是問津焉。二童曰:「夫子奚氏也?跋涉虛無,蒙犯煙霄,車馬有游空之倦,何之而問乎津?」紅霞子曰:「吾紅霞子也。吾嘗知造化,而造化弗吾知,使吾乏資身之用,為味俗之恥,吾將詬諸造化。吾適東轅西驅,南馳北趨,而假道于四方,東至于諸無,南至于自然,西至于無住,北至于太極,四之皆不遇諸無有同空之問,無住有因本之拒,太極有生首之訶,自然有化元之詰。吾念日暮途遠,旋吾之輿,歸乎寰中,於斯迷津,幸哉而遇,子敢欲問焉。然子為誰也?偉哉而文於言哉。」二童曰:「吾謂神之與《易》也,吾與造化牧道於元郊,吾適為六塞之戲,俱亡其道;吾懼造化之責,躊躇而遷延,因」浴乎元原。且吾之有道,憂尚敢見造化,奈何夫子以俗恥而干吾君,賴夫子有諸侯之詰,無然一忤造化之念。茲元原之上,豈可復觀吾二童之泅游哉?夫子辭寰中而來,未睹造化,茫然迷津而問途。

  欲迷舊居,將何面目以見寰中之父兄乎?胡弗解裳,浴焉同泅,隨波泛濤,聊以遊遨。俟吾《白圖》之成,「將近夫子而謁諸造化,不亦爾豁乎。」紅霞子於是赩然浮光沈影,泝瀨沿波,與二童乘元濤之騰澹,泛六合之外,儵忽至造化之境,自然奉常然,衣太極,進無極食,煥然盈造化之域。紅霞子與二童披而餐之,光榮洞六合之內,然後謁乎化真,顧而俛於寰中,慚代俗之榮恥,皆妄觀乎化真,唯懼造化之知其將詬也。於是聽造化,問二童道之所在。二童曰:「無亡無不亡,道不離乎皇之鄉。」造化欣然曰:「無有其有者,無亡其亡,無不有其不有者,無不亡其不亡。」放乎元原之郊,而無邊童子得牧道之方矣。于是紅霞子盈自然衣,充太極食,樂造化言,荷造化力,揖造化,與二童眷然而退,將還舊居。是行也,與太虛遇于同空。太虛曰:「自子之觀造化也,索焉離居,蕭然荒廬,念子寰中無恙。」紅霞子曰:「吾適也,面造化容,意造化心耳。造化言:吾知至道之無有也。吾豈見寰中之有無哉?化之元也,原乎有者觀其無,原乎無者觀其有,奚以狀其然邪?容之為言也冥,其靈乎也精茫,其唐乎也荒。故曰冥靈。精」之難明,茫唐荒之難詳。殊萬形之無窮,異萬心之無方。是以昔之登太寥,觀化元者,知其運乎工而未央,作《太寥之歌》曰:「化元靈哉碧虛清哉紅霞,明哉冥哉茫哉,惟化之工無疆哉。」非夫同萬形之殊,殊萬形之同,一萬心之異,異萬心之一馳不想而屆乎冥茫之端倪者,則何以環游太無,觀造化之無矣。

  《雲笈七籤外國放品隱元內文經》云:「天地五方皆有制御剛柔之色,使不得落。其地深二十億萬里,得潤澤,潤澤下二十億萬里得金粟澤。金粟澤下二十億萬里,得金剛鐵澤。金剛鐵澤下二十億萬里得水澤。

  水澤下八十億萬里,得大風澤。大風澤下五百二十億萬里,乃剛維天地,制使不陷,如今日月星辰為風」所待也。學者不知地下之境,潤色深淺,即《五帝》不過兆身於外國之境也。

  「東方弗于岱九萬里之外,極豪林之墟。其國音銘呵羅提之國。國地形正員,土色如碧脂之鮮,無有山阜,廣狹九十萬里。其國人形長二丈,壽四百歲。」國有《六音之銘》,是高上始氣置於外國胡老之品。高上恆吟歌其音,以化胡老之人,令知外國有不死之教。其國人皆行禮而誦其音,是得四百歲之壽,無有中夭之命。上學之士知外國地色,恆吟詠六品之音者,則致胡老仙官衛兆之身,九年自然得遊呵羅提之國,與胡老交言,變化飛空,遊行東極之境也。

  南方閻浮利三十萬里之外,極洞陽之野。其國音則銘「伊沙陁之國。」國地平博,無有高下,土色如丹,廣狹八十一萬里。其國人形長二丈四尺,壽三百六十歲。

  國有《六音之銘》,是高上置於外國越老之品。高上恆吟歌其音,以化越老之人,令知其國有不死之教。其國人皆行禮而誦其音,是得三百六十歲之壽,無有中夭之命。學者知外國地色,恆吟詠六品之音者,則致越老仙官衛兆之身,九年自然得遊伊沙陁之國,與越老交言,變化朱宮,飛行南陽之境也。

  西方俱耶尼,七十萬里之外,極浩素之壟。其國音則銘尼維羅綠那之國。國地形多高壟,與天西關相接。

  土色白如玉,廣狹六十八萬里。其國人形長一丈六尺,壽六百歲。國有《六音之銘》,是高上置於外國氏老之品。高上恆吟歌其音,以化氏老之人,令知其國有不死之教。其國人皆行禮誦詠其音,是得六百歲之壽,無有中夭之命。學者知外國地色,恆吟詠修行,則「致氐老仙官衛兆之身,九年自然得遊尼維羅綠那之國,與氐老仙官交言,能飛行元虛,遊戲浩素之壟也。」

  北方鬱單五十萬里之外國,極朔陰之庭。其國音則銘旬他羅之國。國地長流平演,土色黑潤,廣狹五十八萬里。其國人形長一丈二尺,壽三百歲。國有《六音之銘》,是高上置於外國羌老之品。高上恆吟歌其音,以化羌老之人,令知其國有不死之教。其國人皆行禮而誦詠其音,是得三百歲之壽,無有中夭之命。學「者知外國地色,恆吟詠修行,則致羌老仙官衛兆之身,九年自然得遊旬他羅之國,與羌老交言,飛行元虛,遊宴朔陰之庭也。」

  上方九天之上,清陽虛空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

  《空洞之銘》,元精青沌自然之國,以青氣為世界,上極無窮,四覆諸天,則高上玉皇萬聖帝真受生之根元壽命無量,惟劫為年。其空洞之內,亦有六音之銘,則元始置於真皇自然之品,高上吟歌其音,以延群仙,令知元空有無量之真。其國玉皇萬聖帝真皆行禮,悉吟詠其音,是得無量之壽。學者知空洞之色,吟詠修行,則致三元下降,五帝詣房,授兆靈音,九年則得乘駕浮雲,上造玉清太空之中也。

  中國直下極大風澤,去地五百二十億萬里,綱維地源,制使不落,土色如金之精。中國音則銘「太和寶真無量之國」,中嶽崑崙即據其中央,諸天之別名。上有元圃七寶珠宮,與天交端,上真飛仙之館。中國周迴百二十億萬里,其國人形長九尺,皆學導引之術,壽一千二百歲。國有《六音之銘》,是高上置於中國之品。

  高上玉皇帝君悉吟詠其音,以化中國傖老之人,令知其國有不死之教。其國人皆修上清之道,行禮誦詠,是得壽一千二百歲,無有橫夭之年。學者知中國地色,吟詠修行,則傖老仙官衛兆之身,九年自然與傖老交言,元察太空,飛行上清。

  諸天,內銘九地三十六音,以元始同存,空靈建號,結自然之名,表於九元,演流外國三十六音。如是天地各有三十六分,天則有三十六天王,以應三十六國;地則有三十六土皇,以應三十六天。天王典真,土皇主仙。為學不知天之內音,則天王不領兆名。不知地下之音,土皇則不滅兆跡,閉不得仙。有見其文,受其「訣音,天王元鑒,七聖刻篇,西龜定錄,東華書名,土皇滅尸,落跡九陰,保舉上清,五靈敬護,十界扶迎,周流六國,平滅群凶,五兵摧伏,天魔束形,九年乘空,飛行上清。真道高妙,不得妄宣。輕泄寶音,七祖充貴,己身殞亡,三塗五苦,萬劫不原。上真之士,慎科而行。

  諸天王恆以八節及月朔之日,遊觀無崖」,歷戲雲房,逍遙玉清,流盼十方於明霞之上,恆詠《諸天內音》《飛元之章》,上慶天真,內懽神衿,玉響虛朗,瓊韻合音,當此之日,五老浮位,九帝臨軒,四司鑒試,五帝衛靈,眾真齊唱,萬仙禮音,三光停暉,七元煥明,山海靜波,諸天肅清,八素散華,四皇拂塵,靈風揚香,綠霞吐津,天元溟涬,玉虛含欣,朗朗高清之館,渺渺大漠之中。洞虛入微,周覽無窮。有得其道,與帝結朋。勤誦其章,位准仙王。德同諸天,壽齊三光。

  凡學上仙之道,志登玉清,奉禮帝尊,而不知三十六天之音,飛元之章,則三十六天王不領兆名,徒為精勤,天不降真,四司不敬,五帝不迎,天魔侵真,終不成仙。欲飛行元虛,遊晏五嶽,而不知九地三十六土皇內名,則九陰不落兆尸,九地不滅兆跡,徒勞幽山,望飛反沈。欲行此道,每至八節月朔日,沐浴清齋,入室燒香,朝禮諸天,北向叩齒三十六通,微咒曰:「兆臣甲乙,志慕神仙,八慶之日,朝禮天尊,上願騰景,乘空落煙,飛超玉清,洞遊諸天,中,願變形致五神,昇入月門,仰啜八騫石景水母,玉胞飛根,長披朱日,與光同存,下願四極,授我口言,西華侍衛,役使金晨,攜提五老,八景同軒,上慶交合,五願開陳,得如所願,體合自然,真靈下降,賜登上仙。」畢便六拜仰咽六氣,次西向六拜咽六氣,次南向六拜咽六氣,次東向六拜咽六氣,次西北六拜咽六氣,次東南六拜咽六氣。合六方三十六拜,朝三十六天。畢,還北向平坐,詠《三十六天飛元之章》一遍竟,又六拜六咽,氣都止也。此高上朝三十六天上法,行之九「年,天降雲輿,三光詣房,書名玉清,刻簡青宮,四司右列,十界敬迎,乘空飛行,上昇玉宸。其法高妙,不得妄宣。輕泄寶文,七祖充責,身役鬼官,長閉三徒,萬劫不原。」

  《高上九元三十六天內音》第一無上元景無色鬱單無量天英勃天王,姓混諱霧絪羅第二無形清微天化昇天王,姓馮諱提阿沙。

  第三無精波羅褥天元黑天王,姓雲諱奎零。

  「第四《入色水無量億羅天》飛宗天王,姓王諱阿衛。」第五《無極洞清上上禪善無量壽天》雲羅天王,姓裨諱第六「元微自然上虛禹餘天梵咽天王,姓羅諱彼犁茶。」

  第七元清上無那首約諍天「元那天王,姓梵諱摩首波。」

  第八梵行上清氣稽那邊淨天云攜天王,姓騫諱首苛。

  第九無窮洞虛極上須延天迴摩天王,姓澤諱{雨提}{雨头}羅。

  第十元梵玉虛無精氣羅迦淨月天雲「阿天王,姓周諱阿迦須。」

  第十一氣元元達上靈赤天重「慕天王,姓丹諱清淨坱。」

  第十二「大梵元無氣《離惒行如天》世畢天王,姓周諱分若。」

  第十三無極上靈玉虛元洞寂然天家王天王,姓津,諱第十四寶梵無色上真氣潘羅元妙天雲持天王,姓隨諱梨沐音。

  第十五飛梵行真上元答謾福德天部利天王,姓王諱惟。《離》第十六雲:「梵流精中元近。」《際淳天》世良天王,姓朱,諱梨藹。

  第十七元上洞極無崖不驕樂天流芬天王,姓凝諱霍。第十八「大梵元青元精答惒近際天元深天王,姓阿諱明秀。」

  第十九行「梵紫虛上元首帶快見天洞干天王,姓劉諱且房。」

  第二十虛梵上清化靈須陁結愛天飛衣天王,姓彭諱移那。

  第二十一上極無景洞微化應聲天玉攜天王,姓輝諱第二十二大梵九元中元氣阿那給道德天葵天王,姓捷諱尼姤。

  第二十三行「梵元清下靈氣須達天總幾天王,姓周諱難首。」

  第二十四極梵洞微九靈氣須帶阿那天九曲天王,姓竺,諱明和。

  第二十五無名至極洞微梵寶天,〈原闕兩字〉天王姓精,諱霧雲。第二十六微梵元天,氣帶扇給道德天。〈原闕兩字〉天王姓洛,諱「須阿摩。」

  第二十七虛梵天,氣蟬然識慧天,〈原闕兩字〉天王姓云,諱元陁。

  第二十八空梵中天績元伊檀天。〈原闕兩字〉《天王》姓朱,諱仲生。

  第二十九太極無崖紫虛洞幽梵迦摩夷天世羅天王,姓云諱霐第三十《綠梵自然識慧入天》雲「九天王,姓迦,諱釋文羅。」

  第三十一元梵大行無景無所念慧天宗提天王,姓伊諱檀阿。

  第三十二天,雲「梵上行,維先阿檀天正群天王,姓仲諱雲《勳勃》。」

  第三十三無色元清洞微波梨答惒天,〈原闕兩字〉《天王》姓「王」,諱「靈。」第三十四洞微元上梵氣阿竭含那天,〈原闕兩字〉《天王》姓桓,諱墮世宗。

  第三十五元上綠梵滅然天,〈原闕兩字〉天王姓朱,諱「陁雲彌。」

  第三十六極色上行梵泥維先若那天,〈原闕兩字〉《天王》姓袁,諱員珠。

  三十六天內名,生於空洞元氣之先,文華表見,題於崑崙之山。高上音其玉文,《上相》集其妙篇,稟受太空自然之章,上標《元圖》,中統六國三十六音,下總九地三十六土皇。靈篇洞暢,玉慧虛鮮,皆天王之遊歌,空元之寶章。六六韻合,四四齊真,九帝分號,三十六天,萬氣總隸,普領群仙。上極無崖無色,下極洞源洞淵,諸為,上真飛仙,不稟玉音,則不得遊觀無崖之天。「有得其文,天王書名,刻字紫扎,結錄玉晨,三十六年剋得上登無色之天,下洞九地之源。上妙之道不傳下仙,輕泄寶音,七祖充責,身負刀山,三徒五苦,萬劫不原。」

  《洞淵九地三十六音內銘》「第一壘色潤地,正音土皇,姓秦,諱孝景椿。」

  第一壘,色潤地行音,土皇,姓黃,諱昌,上文。

  第一「壘,色潤地遊音,土皇姓青,諱元文基。」

  第一壘,色潤地,梵音,土皇,姓蜚,諱忠陣星。

  第二壘剛色地正音,土皇,姓戊,諱坤文光。

  第二壘剛,色地行音,土皇,姓鬱,諱黃母生。

  第二壘剛色地遊音土皇,姓元諱乾德維。

  第二壘剛,色地,梵音,土皇,姓長,諱皇萌。

  第三壘石脂色澤地,正音土皇,姓張,諱維神保。

  第三壘石色脂澤地,行音土皇,姓周,諱伯上仁。

  第三壘石脂色澤地,遊音土皇,姓朱,諱明車子。

  第三壘石脂色澤地,梵音土皇,姓庚,諱文敬士。

  第四壘潤澤地,正音土皇,姓賈,諱雲子高。

  第四壘潤澤地行音土皇,姓謝,諱伯無元。

  第四壘潤澤地遊音,土皇,姓己,諱文秦陣。

  第四壘潤澤地梵音,土皇姓行,諱機正方。

  第五壘金粟澤地正音土皇,姓華諱延期明。

  第五壘金粟澤地行音土皇,姓黃諱齡我容。

  第五壘金粟澤地遊音,土皇,姓雲諱探無淵。

  第五壘金粟澤地梵音,土皇,姓蔣,諱通八光。

  第六壘金剛鐵澤地正音土皇,姓李,諱上少君。

  第六壘金剛鐵澤地行音土皇,姓范,諱來力安;第六壘金剛鐵澤地遊音土皇,姓長,諱李季元。

  第六壘金剛鐵澤地梵音土皇,姓王,諱駟女容。

  第七壘水制澤地正音土皇,姓唐,諱初生映。

  第七壘水制澤地行音,土皇,姓吳,諱《正法圖》。

  第七壘水制澤地遊音,土皇,姓漢諱高文徹。

  第七壘水制澤地梵音,土皇,姓京,諱仲龍首。

  第八壘大風澤地正音,土皇,姓葛諱元昇先。

  第八壘大風澤地行音土皇,姓華,諱茂雲長。

  第八壘大風澤地遊音土皇,姓羊,諱真洞元。

  第八壘大風澤地梵音土皇,姓周諱尚敬原。

  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氣正音,土皇姓極,諱無上元。

  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氣行音,土皇姓昇,諱虛元浩。

  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氣遊音,土皇,姓趙,諱上伯元。

  第「九壘洞淵無色剛維地氣梵音,土皇姓農,諱勤元伯。」

  右九壘之地,極下洞淵洞源,綱維天地,制使不落。上則去第一壘五百二十億萬里,下則無窮無境,無邊無際,皆網維之氣。如是第九壘土皇,以三月一日、六月二日、九月三日、十二月四日,一年四過,乘五色雲輿,九色飛龍,執《中元命神之章》,從傖老仙官耀天羽騎萬二千人,上詣波梨答惒天,奏《九地學道得仙人》名,言於「四天之主。」

  凡學上法,當以其日日入時,入室向太歲,黃書白紙上《四土皇內音》服之,叩齒十二通,仰存四土皇姓諱,悉著元黃五色之衣,頭戴九元通天寶冠,足著五色師子交交之履,執文身保命之符,乘黃霞飛輿,從五帝玉女三十六人,飛行上昇波梨答惒天,便咒曰:「四象迥周,九精洞靈,皇老應符,騰虛入清,四通八達,飛霞紫瓊,上登金華,奉對帝靈,記仙元錄,青宮刻名,得道白簡,封字七靈,九壘滅尸,東井鍊形,三九降真,我道已明,得乘飛景,上登玉庭。」畢,心拜九拜,咽氣十二通止。行之三十六年,得乘黃霞飛軿,上昇波梨答惒之天。九地九壘,直下九重,合三十六音。三十六土皇上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但分氣各治,上下之別名耳。土皇三十六年轉號上清之宮,襲三十六天之王玉司之官,於九壘之下,皆舉學道得仙之名,上奏九天天王。為學不知《九壘地音三十六土皇內諱》,九地不滅兆跡,九天丞相不受兆名,五嶽不降雲輿,五帝不衛兆身,徒明外國之音,故不得匡會而昇也。故天地人各稟三三之氣,三合成真,然後得仙也。

  凡知九地之音、《三十六土皇內諱》,則九氣丈人恆以四方五色靈官防衛兆身,出入遊行,登陟五嶽,則仙官侍送,滅魔威試,降致神真,九年飛空,坐在立亡,三十六年上昇太清。居世得有此文,七元九祖則為九氣命靈,上皇司官,奉衛形骸,撫慰靈魂。蒿里父老,丘丞相掾,皆為驅除,無復拘閉讁役之患,居則在地,保安無凶,十二守將,營扞八門,通真致神,欲富則富,欲官則官,欲仙則仙,欲神則神,此道祕妙,非可言宣。上相青童,稟受高上。口訣寶篇,妄泄靈文,七祖充役,萬劫不原。

  若欲登山住止,及安居宅,審地吉凶,當以戊己之日,黃書《九地三十六音文》白紙上,置所居中央,以盆覆之,三宿開看,若有黃色潤紙,大吉。若有青色,則下有死靈之尸。若有白色,則凶。若有赤色者,則驚恐。若有黑色者,則主財寶。若有紫色者,得神仙。都不異則止,可三年安,過此必折傷。

  《東方呵羅提國》第一品銘正音無夷。第二品銘正音波泥。第三品銘正音久難。第四品銘正音吉羅。第五品銘正音無思。第六品銘正音雲芝。

  東方去中國九十萬里外,名為呵羅提之國,一名日生國。國外有扶桑,在碧海之中,地一面方萬里,上有太帝宮,太真王之別治。其上生林如桑,皆數千丈,大者三千圍,兩兩同根而生。有實赤如桑椹,仙人所啖食,體作金光色。其實皆九千歲一生。又有生洲,在扶桑外,西接蓬萊,地面方二千五百里,去岸二十三萬里,上有仙家數萬人。地無寒暑,時節溫和,多生神仙芝草,食之飛空而行。扶桑東又有祖洲,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岸七萬里。上有不死芝草,形狀似菰,苗長三四尺,一名「養神芝。」其葉似菰,生不叢株,食之飛行上清,已死之人覆之則生。神奇妙藥,入其國宜知其名。存胡老仙官,採之於祖洲,思其色而服之,三年面有流光,延壽萬年。〈原闕二字〉自然有仙人齎此神物,降送於身也。

  《南方伊沙陁國》,第一品銘正音《盈華》。第二品銘正音王家。第三品銘正音《握魔》。第四品銘正音《耀葩》。第五品銘正音《武都》。第六品銘正音《飛蒲》。

  南方,去中國八萬一千里外,名閻浮黎之外,極洞陽之野。國名伊沙陁之國,一名火庭天竺之國。國外有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地,方五千里,去四方之岸二十萬里。則生天樹,長三千丈,大者二千圍,甚多靈藥,甘液玉英,無所不有。其上有民,人皆壽三百六十歲。又有靈狐之獸,大者如犬,色如金,叫聲響四千「里,威制虎豹,萬禽得衣其毛,壽同天地。」青丘左則有風山,山恆震聲。上有紫府宮,天真神仙玉女所遊觀。

  又有炎州,在南海中央,地方二千里,去岸九萬里。上有風生獸,似豹,青色,大如貍,積火連天燒之,經月不死。毛亦不然,斫刺不入,以鐵鎚交鍛其頭數千下乃死。張口向風,須臾復活。以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腦和菊花服之,壽同天地。又有火林山,出中有火光獸,大如鼠,毛長三四寸,或赤或白。於是夜半望山上林木及此獸,光照如然火。取其獸毛作布,名之火浣布,小汙,以火燒之即鮮。白,則伊沙陁國人所衣。得此毛,仙人降形,學者存其國之音,思越老仙官三十六年,神人當以此獸及本國神奇之物,獻送於兆也。

  西方《尼維羅綠那》國,第一品銘音曰華蓮,第二品銘音曰《高軒》,第三品銘音曰明身,第四品銘音曰《土纏》,第五品銘音曰《星震》,第六品銘音曰朱天。

  西方去中國六萬里外,名俱耶尼之外,極皓素之壟。

  寒穴之野,則尼維羅綠那之國,一名雲胡月支國,國人壽六百歲。國外則有流洲,在西海之南,地方三千里,去東岸十九萬里,其上有仙家數萬。上有山,生昆吾之石,治石成鐵,作劍,光明照洞如水精,割玉如土。

  鳳麟洲在海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四面有弱水,鴻毛所不浮。上有仙家數千,鳳麟為群。上有吉光之獸,如貍,能作胡語,聲如梵音,與其國人通言。「獸毛生光奕奕,悉仙人所衣,得衣其毛,壽同天地。學者存其國音,氐老仙官,三十六年當獻送昆吾之劍、吉光之獸於兆也。」

  《北方旬他羅國》第一品銘音曰《元家》;第二品銘音曰《文多》;第三品銘音曰《山蘆》;第四品銘音曰《武都》;第五品銘音曰《盈家》;第六品銘音曰《元摩》。

  北方去中國五萬里外,名鬱單極朔陰鉤陳之庭,國名旬他羅之國,一名天鏡之國。國人壽三百歲。國外則有元洲,方七千二百里,四面是海,去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元都,仙伯真公所治。有鸑鷟之鳥如浮氣。

  〈西〉《丘山》,名為「風山」,與天西北門連界,金堂玉室宮府。

  〈西〉金玉紫芝,是三天所治。其外則有元洲,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萬里。上生五芝元澗,澗水如蜜,飲之與天地同年。中有三萬仙家,悉飲此水,得仙不死。學者存其國音羌老仙官,三十六年降獻元澗五芝水也。

  上方元精青沌自然國,第一品銘正音重權,第二品銘正音《玉金》,第三品銘《正音三林》,第四品銘正音正精,「第五品銘《正音吸鈴》,第六品銘《正音錄嬰》。」

  上方九天之上,清陽恢空之內,無色無象無形無影《空洞之銘》,元精青沌自然之國,一名洞澳清衍之國,以青氣為世界,上極無窮,四覆諸天,惟有玉虛紫館,結空洞之煙,而虛元清沌之內也。為學存高上之音,則天人授子飛仙之方。

  《中央太和寶真無量國》「第一品銘,正音山蘆。第二品銘,正音世家。第三品銘,正音嵯峨。第四品銘,正音盈華。第五品銘,正音翟葩。第六品銘,正音羅那。」

  「中國,四周百二十億萬里,下極大風澤,五百二十億萬里。崑崙處其中央,弱水周帀繞山,山高平地三萬六千里。上三角,面方,長萬里,形似偃盆,中央小狹,上廣。其一角正北,千辰星之精,名曰闃風臺;一角正西,名曰元圃臺。其一角正東,名曰崑崙宮。一處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其北戶山、承淵山,並其支輔。又有墉城,金臺玉樓,相似如一,流精之闕,光碧之堂,瓊華之室,紫翠丹房,景雲燭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上通璇璣元氣,流布,五常王衡普引九天之澳,灌萬仙之宗根,天地之紐,萬度之柄矣。上生金銀之樹,瓊柯丹寶之林,垂蘇瑚以為枝,結玉精以為實。」其樹悉刻題「《三十六國音》,諸天玉文。上棲紫鵝、鳳鸞、白雀、朱鶚、鶤雞、靈鵠、赤鳥、青鵲;下則飛禽遊獸,與崑崙同生,初無死耗。但《元文寶經》隱書古字,有千二百億萬言,在元圃之上,積石之陰,仙人有九萬人,皆停散於靈山。學者恆誦諸天內音、外國三十六音、地下九壘之音,九年仙人自當降送靈山之神奇。三十六年得乘五色雲輿,上登崑崙之山也。」

  王文祿《補衍天地終始》篇:「天地終始,謂一大劫。劫壞時火災將起,天久不雨,所種不生,依山泉源四大駃河悉竭。久後有大黑風暴起,吹使海水兩披。取日宮置須彌山半,安日道中,七日輪次第現出。一日出百草樹木,一時凋落;二日出四大海水漸涸;三日出四大海水轉消;四日出四大海水淺,阿耨達池竭;五日」出,四大海水竭盡;六日出,大地煙生火起,從須彌山至三千大千剎土,靡不悉燒;七日出,大地,須彌山崩壞洞然,諸寶爆裂,焰震動至梵天,盡成灰墨。此名器世間。

  已壞滿二十中劫壞已,復二十中劫住。過七火災已,從此生《水界》起,壞器世間,如水消鹽,此水界與器世間一時俱沒,沒已復二十中劫住,過七水災已,復七水災,從此生《風界》起,壞器世間,如風乾支節復消盡,此《風界》與器世間已壞。

  壞劫,後名「空劫」,經無量久。劫欲成時火自滅,起大重雲,注大洪雨,滴如車輪。復經無量時雨止,水聚從下,水輪湧沸,水上騰漂浸決遍滿梵天,四風輪所住持,水漸退下。爾時四大風起欻然飄擊,吹彼水聚混亂不停,水中自生大沫聚,大風吹沫擲置空中,從上造梵天宮七寶間成,水更退下湛然停住。四方浮沫水上,深厚周闊,大風吹沫復造須彌山,又吹沫四面散擲造四大洲,八萬小洲并餘大山,周匝安置。爾時大闇,有大黑風吹大水聚底漂出日月,置須彌山半安日道中,繞須彌山洞照四方,炙退水濕。又大風吹掘大地漸深入,置大水聚為四大海,是故風界吹起,火界蒸煉,地界堅實。

  四千五百六十年,為一大元數之終。四百五十六年為一小元數之終。陽厄五,陰厄四,陽為旱,陰為水。初入元百六年有厄,故曰「陽九百六之會。」

  天地久矣,曷經歷之?曷言之?傳之也?曰:神聖心具,六通洞見,無始不聞。昆明劫灰,西域至人能知耶?烏可泥目睫之近,而併廢萬劫之變也。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