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第七十卷


  ▼云霞部汇考

  《诗经·曹风·候人》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传〉荟蔚,云兴貌;隮,升云也。〈笺〉云,荟蔚之小云,朝升于南山,不能为大雨。

  《小雅·信南山》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注〉同,云云,一色也,将雪之候如此。

  《大田》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传〉渰、云兴貌。“萋萋”、云行貌。〈疏〉渰,阴云貌。

  《白华》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传〉英英,白云貌。《露》亦有云,言天地之气无微不着,无不遍覆。〈疏〉“有云则无露,无云乃有露。”言露亦有云。露云气微,不映日月,不得如雨之云耳,非无云也。若露浓雾合,则清旦为昏,亦是露之云也。〈未注〉英英,轻明之貌。“白云”,水上轻清之气,当夜而上腾者,露即其散而下降者,言云之泽物,无所不被也。

  《礼记·孔子闲居》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注〉“天将降时雨”,山川为之先出云矣。

  《尔雅·释天》

  考证《弇》日为蔽云。

  〈注〉即“晕气五彩覆日”也。

  《易纬通卦验》

  立春,青阳云出房,如积水;雨水,黄阳云出亢;惊蛰,赤阳云出翼;春分,正阳云出轸,如白鹄;清明,白阳云出奎;谷雨,太阳云出张,如车盖;立夏初,阴云出觜,赤如朱;小满,上阳云出七星;芒种,长阳云出尾;夏至,少阴云出参,如水波;小暑云五色出,大暑阴云出,南赤北苍;立秋浊阴云出,如赤缯;处暑赤云出,南苍北黄;白露,黄阴云出,秋分,白阴云出,寒露,正阴云出井,如冠缨,霜降,太阴云出鬼,上如羊,下如蟠石,立冬,阴云出而黑,大雪,阴云出而分,冬至初,阳云出箕,如树木之状,小寒合冻,苍阳云出氐,大寒降雪,黑阳云出心。

  《春秋纬·元命苞》

  山者,气之包含,所以舍精藏云,故触石而出。阴阳聚为云。

  《说题辞》

  云之为言运也,触石而起谓之“云”,含阳而起,以精运也。

  《三坟书·形坟·雨形》云:天云祥地云黄雵,日云赤昙月云素雯,山云迭峰川云流章。气云散彩风形气,天气垂氤,地气腾氲,日气昼围,月气夜圆,山气笼烟,川气浮光,云气流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注〉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虽在下,而地气上升为云;天虽在上,而天气下降为雨。夫由云而后有雨,是雨虽天降,而实本地气所升之云,故雨出地气;由雨之降而后有云之升,是云虽地升,而实本天气所降之雨,故云出天气。此阴阳交互之道也。

  《史记·天官书》

  凡望云气,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上,余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

  自华以南,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之郊,气正赤;恒山之北,气下黑上青。勃碣海岱之间,气皆黑;江淮之间,气皆白。

  阵云如立垣,杼云类杼轴,云抟两端;兑;杓云如绳者居前亘天,其半半天,其蛪者类阙旗,故钩云句曲。

  日旁云气,人主象,皆如其形以占。故北陲之气如群畜穹闾,南陲之气类舟船幡旗,大水处,败军场破国之虚,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积聚,

  《淮南子·地形训》

  “土地各以其类生,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瘖,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土气多尰,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妖,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皆象其气,皆应其类也。

  正土之气,御于埃天,埃天五百岁生缺,缺五百岁生黄埃,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黄海。偏土之气御于青天,青天八百岁生青曾,青曾八百岁生青澒,青澒八百岁生青金,青金八百岁生青龙,青龙入藏生清泉,清泉之埃上为青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青海。”“牡土之气御于赤天,赤天七百岁生赤丹,赤丹七百岁生赤澒,赤澒七百岁生赤金,赤金千岁生赤龙,赤龙入藏生赤泉,赤泉之埃上为赤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赤海。”“弱土之气御于白天,白天九百岁生白礜,白礜九百岁生白澒,白澒九百岁生白金,白金千岁生白龙,白龙入藏生白泉,白泉之埃上为白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白海。牝土之气御于元天,元天六百岁生元砥,元砥六百岁生元澒,元澒六百岁生元金,元金千岁生元龙,元龙入藏生元泉,元泉之埃上为元云,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于元海。

  《览冥训》

  “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涔云波水”,各象其形,类应所以感之。

  《主术训》

  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至,而修封疆

  〈注〉立春后,“四海出云。”

  《刘熙释名·释天》

  气饩也,饩然有声而无形也。

  云犹云云,众盛意也,又言运也,运,行也。

  《魏张揖博雅·释天常气》

  赤霄蒙澒,朝霞《正阳。渝》隃阴沆瀣,列缺倒景。

  《晋书·天文志》

  东海气如员簦附汉河水气如引布,江汉气劲如杼,济水气如黑㹠,渭水气如狼白尾,淮南气如白羊,少室气如白兔青尾,恒山气如黑牛青尾,东陲气如树,西陲气如室屋,南陲气如阇台,或类舟船。

  韩云如布,赵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车,鲁云如马,卫云如犬,周云如车轮,秦云“如行人”,魏云如鼠,郑云“如绛衣,越云如龙,蜀云如囷。”

  凡候气之法,气初出时,若云非云,若雾非雾,髣髴若可见。初出森森然,若桑榆上高五六尺者,是千五百里外。平视则千里。举目望即五百里;仰瞻中天,即百里内。平望桑榆间二千里;登高而望,下属地者,三千里。

  《扬州记·马鞍山云》

  娄县有“马鞍山”,天将雨,辄有云来映此山。山出云应之,乃大雨。

  《物类相感志·石梁山云》

  襄阳石梁山出云,应验符合,乡人候之。若白云起定雨,黄云起则风,黑云起则多病。

  《五台山志·浴佛池云》

  中台北,北台南。中有诸佛浴池一百二十所。池中多出白云,状如队仗。

  《天步真原·论天气日月五星之能》

  “土星太阳会冲方”,为“大门开,冬至冰雪云。”

  土星太阴会冲方湿宫,冷云小雨月满天蝎人马如冷月空乾黑云小雨秋分云。

  《太阴火星会冲方》,热宫乾宫有《大热》红云。

  金星、水星会“湿宫《风云》”

  “金星太阴会冲方”,春分湿气云,秋分云。

  《论天气开门之理》

  开门之理,如太阳舍在巨蟹,土星舍在磨羯,不论何时,但太阳与土星相会冲方,即为开门,门开即有入门者,其冷热晴雨皆倏忽有变。开门有三,一土星太阳是开水门,冷乾宫湿热宫,定有大冷大云大昏沉。

  《占年主星》

  土星为本年主星,天气寒云。

  《春秋分至论天气》

  春分前朔望,月离土星六十九十一百、二十、一百八十土星日皆在湿宫,黑云,常有小雨。

  《直隶志书·永平府》

  谯楼井在府治南。每天将雨,有云自井中出,居民遇旱以占候。

  《山东志书·泰安州》

  白云洞在泰山顶西,窈然深邃,天将雨,云出其中。

  《山西志书·平阳府》

  平阳府安邑县“分云岭”,即中条最高处,岭巅出云,东西分布。

  《江南志书·凤阳府》

  凤阳府“云窟”在虹县峰山上,云气出则雨。

  《江西志书·南康府》

  南康府白云洞,在府西四十里,洞在山顶,白云出入其洞。

  《浙江志书·杭州府》

  天井潭,在柱石山南。深不可测,或云“通浪山池。”欲雨则云气弥漫,村老常以为候。

  《仁和县》

  仁和县“独山”,在县北三十里。“每出云,晴则雨,雨则晴。”

  《金华县》

  霞母山,金华县东五十五里,霞涌即雨,为太湖坂水口。

  《淳安县》

  淳安县云蒙山,在县南三十里,高五百丈,周回七十里,天欲雨,则云雾滃腾山顶。

  《处州府》

  丽水县南明山,在县南七里,有泉出山间,注于石隙,形圆似井,若疏凿然,名曰“天井。”崖下复有二井,天欲降雨,则井中出云。

  《广东志书·高州府》

  茂名县云炉山,在郡城东三十里,凡遇天阴,则云雾起于其上,如烟之出于炉,因名。

  《贵州志书·都匀府》

  龙山:在府城西。天将雨,则云生一缕,渐绕峰峦。郡人以此卜阴晴。

  ▼云霞部总论

  唐,丘光庭《兼明书》

  《云从龙辨·乾文言》曰:“‘云从龙,风从虎’,说者以为龙吟云起,虎啸风生。”明曰:“非也。夫风云者,天地阴阳之气交感而生,安有虫兽声息而能兴动之哉!盖云将起而龙吟,风欲生而虎啸,故《传》曰:‘龙从云,蛇从雾,巢居知雨’是也。”或曰:“《文言》仲尼所作,何故不知?”答曰:“但取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先天不违者也。”

  《密云不雨》

  王弼云:“凡云雨者,阴气布于上,而阳薄之,不得通,则蒸而为雨。”明曰:“此说未穷其理,何者?夫阴阳二气,生于黄泉,氤氲交结,出地为云。二气力均,则能为雨。或阴气少而阳气多,或阴气多而阳气少,皆不能为雨也。”《小畜》“不雨者,阴气少也☴☰。”〈乾下巽上小畜〉《小过》不雨者,阳气少也☳☶。〈艮下震上小过〉《小畜》上九,“既雨既处”者,阳极则阴也。故《礼记》孔子曰:“天作时雨,山川出云。”云也者,非一气能生者也。譬之于炊,或有水而无火,有火而无水,皆不能生气,必须水火备而后气生。气生本于釜中,非结成于甑上也。由此而论,云必结于地中,阴阳相将而出。若阴先而阳后,尚不能为云,岂能为雨乎?

  《天地氤氲·系辞》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论者以为氤氲,天中之气。明曰:“氤氲,未散之名也。其气结于黄泉,非在天之谓也。若已在天,安能化生万物?直由气自黄泉而生,万物资之以化。万物者,动植之总名也。动植初化,未有交接,故曰化醇。及其交接,万物由此蕃滋。故曰:‘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男女者,雌雄牝牡之称也。夫人之精既皆自下,岂氤氲不自下乎?按《月令》:建子之月,律中黄钟。黄者,地中之色也,钟者,种也,言十一月阳气种于黄泉也。故知浑天之形,其半常居地下,地之下有水,水之下有气,气之下有天,天之元气,自水而升地,自地而升天,自天而回还水下,所谓一阴一阳而无穷也。故《复彖》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阳气在下,即知氤氲之气所存焉。

  张子正蒙《参两篇》

  阴性凝聚,阳性发散,阴聚之阳必散之,其势均散。阳为阴累,则相持为雨而降;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故云物班布太虚者,阴为风驱,敛聚而未散者也。

  朱子语类

  《云·横渠》云:“阴为阳得,则飘扬为云而升。阴气正升,忽遇阳气,则助之飞腾而上为云也。”

  坤舆图说

  《云雨》

  云,乃湿气之密且结者也。地水之气,被日爆暖,冲至穴际中域,一遇本域之寒,即弃所带之热,而反元冷之情,因渐凑密。终结成云,则或薄而稀,或厚而密者,又由于气之乾湿、清浊相胜之异势也。薄稀者,轻浮易为风,拨散难以成雨,是为枯瘠无益之云。若厚密者,多含润泽,故易化雨而益物。凡初雨之时,必蒙蒙而细,渐而近地,则其雨点愈大矣。盖雨落时多细微雨点,彼此相沾,若下之路远,则相沾之更多,而加重大。故山顶比山根之雨点微小,因云离山顶近,离山根远故也。又冬月比夏月雨点微小,因冬月天冷时,云离地不远,夏天大暑日云高,离地更远。然云远则雨点从上而下,一路彼此相沾之多,而加重大,云近则路短,而相沾之雨点小雨雹时亦然。若当时有大风雹子而横斜下,其体更加重大。盖横斜之路比正直之路更远,路远则雹子相沾之多,间有如弹丸大者,若剖而细视之,则灼见多小雹子沾于一处,由此故也。

  ▼云霞部艺文一

  《云赋》周荀况

  “有物于此。居则周静致下,动则綦高以巨。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大参天地,德厚尧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宇。忽兮其极之远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卭卭兮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损,五采备而成文。往来惛惫,通于大神。出入甚极,莫知其门。天下失之则灭,得之则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郄穴而不偪者与?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迹者与?往来惛惫,而不可为固塞者与?暴而杀伤,而不亿忌者与?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与?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

  《吹云赞》魏·曹植

  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

  《云赋》晋·成公绥

  于是元气仰散,归云四旋,冰消瓦离,奕奕翩翩。去则灭轨以无迹,来则幽暗以杳冥。舒则弥纶覆四海,卷则消液入无形。或狎猎鳞次,参差交错,上捷业以梁倚,下垒硊而相薄,“状崴嵬其不安,吁可畏其欲落。”或粲烂绮藻,若画若规,繁缛成文,一续一离。或绣文锦章,依微要妙,绵邈凌虚,轻翔浮漂。

  《白云赋》陆机

  摅神景于八幽,合洪化乎烟熅。充宇宙以播象,协元气而齐勋。《发愤灵石》,擢性洪流兴曜会泉升,迹融丘,盈八纮以余愤,虽弥天其未泄,岂假期于迁晷,遇崇朝而倏忽,红蕊发而菡萏,金翘援而合葩,神收鬼化,弼性违序,鸟殊类而比栖,兽异迹而同处,蛟引翳而并潜,龙攀鸿而双举,鸾舞角以轩罢,鸷企翮而延伫,长城曲蜿,釆阁相扶,耸瑶台之嶻嶭,构琼闼之离娄,雄虹矫而垂天,翠鸟轩而扶日。

  《浮云赋》前人

  有轻虚之艳象,无实体之真形。厚厥本初,浮沉混并六律,钥应八风,时迈元阴触石,甘泽霶霈。势不崇朝,覆被无外。若层台高观,重楼迭阁,或如钟首之《郁律》,乍似寒门之寥廓。金柯分,玉叶散,绿翘明,岩英焕。鸾翔凤翥,鸿惊鹤奋,鲸鲵泝波,鲛鳄冲道,朱丝乱纪,罗褂失领。飞仙凌虚,随风游骋。有若芙蓉群披,舜华总会,车渠绕理,玛瑙缛文。

  《云赋》杨乂

  天地定位,淳和肇分,刚柔初降,阴阳烟熅,于是山泽通气,华岱兴云,缥缈翻绵,郁若升烟,蹇盘萦以诘屈兮,若虬龙之蟠蜿,嶷岐岐以岳立兮,状有似乎列仙,东西络绎,南北油裔,随风徘徊,流行晻霭,豁兮仰披,杳兮四会,凝寒冰于朱夏,飞素雪于元冥,洒膏液于天汉,腾鸿泉于太清,乾坤以之交泰,品物以之流形,江海以之深满,川谷以之丰盈,毛羽以之光泽,草木以之葩荣,萌芽以之挺殖,苗秀以之积成,始于触石而出,肤寸而征,终于沾濡六合,浸润群生,荡涤陈秽,含吐嘉祥,施畅《凯风》,惠加春阳,“拟神化于后土,与三曜兮齐光。

  《维摩经十譬浮云赞》宋·谢灵运

  泛滥明月阴。荟蔚南山雨。能为变动用。在我竟无取。
  俄已就飞散。岂复得攒聚。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九日紫气赋》〈并序〉唐·潘炎

  景龙三年九月九日,帝与群官壶口山升高,时有紫气,光彩照日。 《赋》曰:

  吾王不游,人何以休。望壶口之千里,值重阳之九秋。
  山对翠屏,动晖光之赫赫;云成紫盖,扶晚日之油油。
  宛转浮空,轮囷不散。应一人之盛德,为万岁之荣观。
  氤氲瑞色,无孤峰断阵之嵯峨;摇曳晴空,杂玉叶金枝之灿烂。出苍梧,入大梁。为汉武之盖,升轩辕之堂。
  忽兮改容,形难为状。纷纷郁郁,用表灵贶。迁用芒砀之间。非比昆仑之上。岂徒合而肤寸,垂以飘扇。河汾水兮天之眷,紫气凝兮人罕见。位当用九果符九日之祥。运极通三永御三云之殿。

  《白云照春海赋》姜公辅

  白云,溶溶摇曳乎春海之中。纷纭层汉,皎洁长空。细影参差,匝微明于日域;轻文凌乱,分炯晃于仙宫。始而乾门辟,阳光积;乃缥缈以从龙,遂轻盈而拂石。出穷峦以高翥,跨横海而远摭。故海映云而自春,云照海而生白。或呆呆以积素,或沉沉以凝碧。圆虚乍启考证均瑞色而周流;蜃气初收,与清光而激射。云信无心而舒卷,海宁有志于潮汐。彼则澄源纪地,此乃泛迹流天,影触浪以时动,形随风而屡迁。入洪波而并曜,对绿水而相鲜。时惟孤屿冰朗,长汀云净。辨宫阙于三山,总妍华于一镜。临琼树而昭晰,覆瑶台而萦映。

  鸟颉颃以追飞,鱼从容以涵泳。莫不各得其适,咸悦乎性。登夫爽垲,望兹云海。云则连锦“霞以离披,海则蓄玫瑰之翠彩。色莫尚乎洁白,岁何芳于首春。惟春色也,嘉夫藻丽;惟白云也,赏以清贞。可临流于是日,纵观美于斯辰。彼美之子,顾曰无伦。扬桂楫,棹青苹。心遥遥于极浦,望远远乎通津。云兮片玉之人。

  《白云无心赋》阙名

  触石起于肤寸,散远天以逶迤,既轮囷而合道,澹摇曳以无为,缀广莫以霜净,凝太虚以缨垂。出处靡恒,同至人之无着;卷舒罔究,类君子之不羁。翘玉叶以缭绕,耀金柯而陆离。其兆无质,其形罕一,匪润础以上升,或从龙而迥出。入房呈贶,偶作瑞于殷王;登封效祥,谅无情于汉室。影遥连于远水,光俯接于平川,几徘徊以暂散,倏迤逦而相连。分至必书,验其物而有则;荆棘不别,表兹性之无偏。势出塞以缤纷,色莹空以氤氲。被漫漫之精气,成英英之白云。抱翠石以流彩,入清池而写文。或假势于重岭,或隔阂于孤山。

  挺奇峰于天末,亘横阵于岩间。顺细雨以低举,随轻风而往还。哂鱼鳞之覆地,轻鹏翼以垂天。诚莫察其所感,亦安知其所然。五色竞彰,我则匪黄匪黑;五方皆遍,我则何后何先。至矣哉!信洁白之无心,实敷华之不实。云之容兮,或明或暗;云之体兮乍徐乍疾。唐尧沈璧而受厘,轩后纪官而修吉。异哉近远相追,纡余葳蕤。出苍梧以漠漠,入帝乡以迟迟。愧作《凌云》之赋,思歌《出谷》之诗。傥贤良以见举,庶微才以应之。

  《白云无心赋》韦执中

  英英白云,合莫为质。义则难究,览之不一。观其发虽有类于知机;稽其理乃无心而自出。盖元造之潜运,而神功之阴骘。时止时行,或徐或疾。结自元气,生乎群山。将离兮孰制而合?既往兮孰召而还。非欲恢弘,自覆乎大荒之际。焉知酌损不踰于肤寸之间。徒见其纡余上汉,缭绕飞天。形不常而屡易,居靡定而频迁。谓变通之不倦,将有志于必然。斯乃生有于无,假虚为实。势乍分于逐火,色暂渝于带日。油油裔裔,虽在空而可观;杳杳冥冥,考攸往而无必。触石苍野,扬埃白泉,不恒厥所,有开必先。摇扬萦空,灭烟光于远峤;轮囷委地,杂波景于遥川。氤氤氲氲,或聚或分。其散也气,其兴也云。忽羡溢以洪舒,若练之曳;乍萦纡而交错,如丝之棼。所谓化于无象,着于无为。匪知咎于进退,惟契道而推移。夕随重阴,则黯以霮䨴;昼混阳景,则焕然赫曦。欻上腾而蓊蔚,俄迭影以参差。既有遇而必变,则无心兮可知。然则阴阳不测,天实为之。不然者,雷何凭而隐隐,雨何施而祁祁?虽思虑而不假,何卷舒以应时?傥帝乡之可陟,何自致兮在兹。

  《秋云似罗赋》侯喜

  云之可观。时惟佩兰,映婺女而扇薄,透姮娥而幔寒。

  缥缈如画,霏微似残。乍逐乘槎之人,讶鸳裾远曳;每映衔芦之雁,谓燕幕遥看。且晓雾如縠,于今何在;余霞成绮,须臾则改。讵若我终日是似,有时而待。拟六铢而披拂,伴仙女降衣。临七夕以轻盈。助牵牛纳釆。

  羃羃风引,笼笼露涵。染绛日而成蒨,映青空而似蓝。冰绡若无,孰不比方而皆忝?《霓裳》傥有,谁谓裁缝而不堪?吁嗟乎!一言有以,千秋只亦。天网本疏,春丝不敌。今夕何夕,是寻是尺?如可求斯,服之无斁。

  《夏云赋》刘元淑

  崇山作镇,峨峨秀绝,暑气潜蒸,夏云孤泄。其稍进也,间古木以深沉;其上升也,镂太阳而明灭。其质散漫,其光氛氲,抱翠石而留影,入明水以写文。粲粲烂烂,摩太虚而历汉;郁郁纷纷,从皓景而横汾。美其任运高下,与时消息,似大道之无心,同达人之有识。时康则应,伴雨足于一旬;主圣乃浮,变歌声于五色。俄顷万里,不资天地之功;肤寸九霄,岂假阴阳之力。尔乃含精飘扬,逐吹低举,周游散适,不常其所。出塞逦迤,暮为阴山之阵;入梦婵娟,朝是阳台之女。别有孤陋沉沦,文章日新,既作《凌云》之赋,未为天子之臣。

  《云从龙赋》张随

  山川之气曰“云”,寂尔虚无,倏尔韬映。虽无心而既出,终有感而协庆。鳞虫之长曰“龙”,道符于神,德合于圣。

  时变化而无极,在阴阳而应令。是知云为佐,龙为主。

  龙无云不可以陟烟霄,云无龙不可以降时雨。始霭霭于山泽,俄骙骙于天宇。有若鱼水相须,君臣夹辅而已。原夫或跃在泉,道契元默,未始出岫,时有通塞。

  及夫顺天地之功,赞生成之德,吟空山而奋扬其状,触幽石而蓊勃其色,然后蹈乎寥廓,自彼南北,何往而不济?何施而不得?润万物岂待崇朝,控千里才踰瞬息。故曰“气感则应,有开必先。”臣良而圣主垂拱,云起而飞龙在天。以类相从,罕闻不合,惟后作乂,孰曰非贤。是以殷丁得其傅说,吉甫佐于周宣,品物咸泰,寰海晏然,则云龙之义明矣,君臣之道一焉。于以辨物理,于以通人伦,“运有智兮事有因,如羽翼之相假,同股肱之相亲”,则当今得贤共理,岂不冠前代之君臣。

  《余霞散成绮赋》〈以题为韵〉韦充

  试一望兮云晚而山睛。白日欲没兮红霞始生。含江天之霁润,笼烟景之虚明。发光华而不定,若组织之相成。阳文阴漫,乍合乍散,离披晃朗,错杂陵乱。丽云日之几重,铺绮绣之千段。翻光倒景,擢菡萏于湖中;舒艳腾辉,攒螮蝀于天畔。照万象于晴初,散寥天于日余。吐丹气于青嶂,为金光于碧虚。越女浣纱,耻鲜明之莫及;巴姬濯锦,惭光彩之不如。攒红散紫,参差逦迤。状群飞之鸾凤,类丛生之花蘤。始一变而舒霞,终一变而成绮。当是时也,则有才子去国,游人别家。

  泛滥秋景,徘徊霁华。惜赏心之日暮,怅游目于天涯。

  积九秋之怀抱,对兹夕之烟霞。仰丹霄之愁断,想赤水之路赊。能不沉吟徙倚,卧坐兴嗟。况复。云景回午,苍凉愁暮。思摅怀而振藻,返疑忧而失趣。空吟谢客之诗,遐想公孙之赋。

  《山川出云赋》李曾

  天地为大,不能独生;山川通气,然后化成。故云者气也,感时而先出;雨者施也,凭云而后行。亦由将有邦家。神必生其贤智;获其辅佐,化乃洽于文明。且触石爰分,凌空可睹,杂峰峦而势逸奇状,掩山川而气腾雄怒。变而可大,随风散以飞扬;用而有成,从龙作为霖雨。因知云之将出,合君臣之道;贤之将来,为帝王之辅。所以神致命于开周,岳降神而生甫者矣。天不我欺,云出以时,济旱灾而有望,播膏泽而无私。则臣既在兹,君当以维。黄彩有丰年之验,青光表举贤之期。岂独郁郁纷纷,合嘉气以成庆;朝朝暮暮,向阳台而有思。其为体也且多,其为状也难及。舒则杳冥而无际,卷则涓液而并入。况至帝乡而散城邑。随盖状以徐转,对阵影而遥集。君无谓轻虚而不真,君无谓悠扬而不亲。有以通天地而为化,有以合阴阳之至神。与道兴灭,随时屈伸。为君重阴,覆万人于炎暑;为君载雨,涤四海之埃尘。蔽亏穷巷,绕山扉以升降;回旋翠幄,拂仙家而绵邈。应贤为瑞,愿浮色于洛川;改容非烟,冀腾光于昆岳。

  《气赋》张文

  若夫气之为物也,寥廓无象,中虚自然,激混混而为地,蔚苍苍而称天。其下降也,日月星辰着矣;其上腾也,山河树木生焉。虹楼隐于云际,蜃阁浮于海边,圣人遇之而为主,道士餐之而得仙,纷盖松而吐雾,拥炉柏而生烟。若乃变化千体,包含万类,结庆呈祥,敷荣表瑞,翳春荣而绮靡,笼秋壑而枯顇,喷朝霞而共丹,腾晚霭而孤翠,触途无限,遇物相因,扶心体而为命,运手足而为身,九关用而殡魄,六腑通而谷神,朦胧虎岫,晻暧龙津,重辉赞于太子,五色彰于异人,出舂陵而表贶,度函关而浮真,既霏微以荟蔚,复萧索而轮囷,象圆光于浅晖,摇碎影于微尘。尔其橐钥无穷,埙箎异态,乍舒乍卷,如显如晦。罕养悬匏,虚惊众籁。或散漫而成罗绮,或昭彰而为黼黻。昏晓树而沉沉,羃遥峰而霭霭。至若嘘精吸液,含风吐云,拂鲍肆面均臭,凝麝帏而其芬。和妆台之艳粉,杂舞阁之轻裙。泛苏皋而郁郁,袭桃径之氛氲。有色可见,无声可闻。助莺杯之桂馥,添凤俎之兰熏。肹蠁难名,睢盱不测。随致动静,与时消息,聚散无定,盈亏独全。其纤也入于有象,其大也出于无边。凭太虚而作宅,终造化而为年。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前。惟恍惟惚,元之又元。吾不知共谁氏之子?象帝之先。

  《富贵如浮云赋》郑磻隐

  义重所守,云轻不居,苟崇高而非据,等飘薄之无余。
  比赫赫之荣,不因于道德;似悠悠之质,且寄于空虚。
  推在天之所自,谅于我其焉如?昔宣父以饮水为娱,枕肱方息,原宪在左,颜生侍侧,感落落以抱影,见英英之改色。明征瞰室之诫,穷彼吉凶;遥怜出岫之容,齐乎失得。且曰得之不处,生也若浮,放于利而安,仰止于天而不留。将以轻列爵,动诸侯。虽南国佳人,漫学如蝉之鬓;西园危槛,空齐似蜃之楼。察彼载浮,异兹长守。高冠始加而已失,雅歌式遵而非久。像往来之车盖,圆影难追;映躞蹀之马蹄,嘉名何有?诚以善恶不昧,卷舒有时。由得之而滥矣,果飘然兮已而。暴则不居,异郁郁纷纷之状,求而非道;同朝朝暮暮之姿。然则触石而起者,如苟得之易;从风而灭者,非能散之义。顾炎炎之色,鼎食皆虚。仰片片之多,烟空如寄。倏忽时变,悠扬日曛。垂一言于百代,揖万国之孤云。月榭风台,空复散其萧索。藻扃黼帐,皆不驻于氤氲。可以定圣哲之穷达,审是非于得否。山川之气俄失,高明之象,速朽至乎哉!如云之论,传于二三子之口。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