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第三十五卷 |
|
▼日部杂录 《易经·离》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说卦传》:“雨以润之,日以晅之。”〈大全〉蔡氏曰:“润则物滋,晅则物舒,二者言长物之功也。” 《诗经邶风若叶篇》:“雝雝鸣雁,旭日始旦。”〈朱注〉“旭”,日初出貌。《昏礼》纳采用雁,亲迎以昏,而纳釆请期以旦。 《卫风定之方中篇》:“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伯兮篇》:“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王风君子于役》篇:“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齐风东方之日》篇:“东方之日兮。” 《桧风·羔裘》篇:“日出有曜。” 《豳风·七月》篇:“春日载阳。”〈又〉春日迟迟, 《小雅·天保》篇:“如日之升。”〈注〉升,出也。日始出而就明。 《四月》篇:“秋日凄凄。”〈又〉冬日烈烈。 《大雅·公刘》篇:“既景乃冈,相其阴阳。” 《礼记·曾子问》:“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左传》: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易乾凿度》日:离火宫,正中而明,二阳一阴,虚内实外,明天地之目。《万形经》曰:“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温。”燠行南时大煅,行北时严杀,顺太阳,实元暖暵万物,形以《鸟离》,烛龙四方,万物向明,承惠煦德实而迟重。圣人则象,月即轻疾,日即凝重,天地之理然也。 《稽览图》:“日者,阳德之母也。” 《尚书考灵耀》:“日有九光,光照四极。”〈又〉日出于列宿之外,万有余里。 《春秋》内事,阳燧见日,则然而为火。 《孝经援神契》:“日中则光溢。”〈又〉日神五色,明照四方。 《三坟书》山,坟象君日。 《形坟》日天中道。〈又〉日地圜宫。〈又〉阳形日,天日照明,地日景,随,日月从朔,山日沉,西,川日流光,云日蔽,霠,气日昏蔀。〈又〉日月代明。〈又〉《日山危峰》。〈又〉《日川湖》:〈又〉日云:《赤昙》。〈又〉日气昼围。 《管子四时篇》:“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其德施舍修乐,其事号令,赏赐赋爵,受禄,顺乡,谨修神祀,量功赏贤,以动阳气,九暑乃至,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此谓日德。日掌赏,赏为暑。” 《枢言》篇:“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 《家语》:“楚王过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范子计然》:“日者寸也,寸者制万物阴阳之长短也。”〈又〉日者,火精也。火者外景,主昼居。昼而为明处,照而有光。〈又〉“日者行天”,日一度,终而复始,如环无端。 《尸子》:“圣人以日光盈尺,光满天下,圣人居室而所烛,弥纶六合。”〈又〉“圣人身犹日也。”夫日圜尺,光盈天地。圣人之身小,其所烛远矣。〈又〉“火在井中”,不能烛远。日在足下,不可以视近。君子于国也,犹天之有日,居不高则不明,视不尊则不远。 《韩非子》:“龟咽日气而寿,故养生者服日华,所以效之。”《吕子有始篇》:“白民之南,建水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汉书·西域传》:“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云乌弋地暑热,莽平。” 贾谊《新书修政语》汤曰:“学圣王之道,譬其如日;静居而独思,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不可以大知。” 周文王问于粥子曰:“君子将入其职,则其于民何如。”对曰:“君子将入其职,则其于民也旭旭然,如日之始出也;既入其职,则其于民也暯暯然如日之正中也;既去其职,则其于民也暗暗然,如日之已入也。故君子将入而旭旭者,义先闻也;既入而暯暯者,民保其福也;既去而暗暗者,民失其教也。”文王曰:“受命矣。”《韩诗外传》,“桀谓伊尹曰:吾有天下,犹天之有日也。”《淮南子说山训》:“拘囹圄者,以日为修;当死市者,以日为短。日之修短有度也,有所在而短,有所在而修也,则中不平也。” 《主术训》:“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万物归之,而莫使之然。”《说苑》师旷对晋文公曰:“少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炳烛夜行。” 《扬子五百篇》:“赫赫乎日出之光”,群目用之也;“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用之也。 《太元经》:“日一北而万物生,日一南而万物死。” 《参同契》:“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 张衡《灵宪》:“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 《日》宣明于昼,纳明于夜。 《说文》: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日一,象形。曈昽,日欲明也。胣日行暆暆也。昫,日出温也;昕,日将出也;昭,日明也;旸,日出也;昌,日光也;升,日上也;晷,日景也;暜,日无色也;皓日出也;晛,日见也。𣉘日无光也。“晹日”“覆云”暂见也。“暗日”无光也。《昳日》。昃也。“旭日旦出”,儿昵日近也。昃日西在西方,时侧也。 刘歆《三统历》说:“三五相包而生,天统之正,始施于子半,日萌色赤,地统受之于丑初日肇化而黄,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统受之于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 《后汉书·袁绍传》:公孙瓒曰:“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刘陶传》:“陶上疏曰:‘臣敢吐不时之义于讳言之朝,犹冰霜见日,必至消灭’。” 应劭《汉官仪》,“泰山东南岩名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 《抱朴子·广譬》篇:“日不入则烛不明。” 《博物志》:“削木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 《古今注》:“鹧鸪尝向日而飞。” 《世说》扶南蔗一丈三节,见日即消。 《刘子遇不遇》篇:“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 《北史崔浩传》:“时方士祁纤奏立四王,以日东西南北为名,欲以致祯吉,除灾异。诏浩与学士议之。浩曰:先王建国,以作藩屏,不应假召其福。夫日月运转,周历四方,京师所居,在于其内。四王之称,实奄邦畿,名之则逆,不可承用。” 《酉阳杂俎》:“仙药炎山夜日。” 《续博物志》:日有九道,故《考灵曜》云:“万世不失九道。”郑注引《河图帝览嬉》云:“黄道一,青道二,出黄道东;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黑道二,出黄道北。日春,东从青道;夏、南从赤道;秋西从白道;冬、北从黑道。”《全唐诗话》:黄蘗山僧希运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一空,万缘俱寂。如大日轮,升于虚空,其中照耀,净无纤埃。” 《元真子·鸑鷟篇》:日之耀昭然曰:“煌煌乎阳,阳乎欤,晶晶乎之,荧荧乎欤,杲杲曈曈,炎炎赫赫,光天照地,流金铄石,其孰能大乎,吾之大乎欤。” 《辽史·礼志拜日仪》:皇帝升露台,设褥,向日再拜。上香,门使、通阁使或副应拜,臣僚殿左右阶陪位再拜。皇帝升坐奏牓讫,北班起居毕,时相已下通名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又再拜,各祗候。宣徽已下横班同。 诸司合门北面先奏事,余同。教坊与臣僚同。 《方物略记》:“素花碧叶,浮秀波面,日中则向,日入还敛。”〈注〉右朝日莲花,色或黄或白,叶浮水上,翠厚而泽,形如菱花差大。开则随日所在,日入辄敛,而自藏于叶下,若葵藿向太阳之比。 《归田录》:寇莱公在中书,与同列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的对。 《易潜虚昧》二爻:“日匿其光,傒于东方”,“日匿其光”,日未曜也。 昭六爻:“日丽于天”,万物粲然。日丽于天,无不照也。 《梦溪笔谈》:退之《城南联句》首句曰:“竹影金锁碎。”所谓金锁碎,乃日光耳,非竹影也。 《东坡志林》:“菱、芡皆水物,菱寒而芡暖者,菱开花背日,芡开花向日故也。” 《物类相感志》:“凡日无光,则日乌不见,日乌不见,则飞乌隐窜。” 《观日玉》大如八寸镜,明彻如琉璃映日,观见日中宫殿,皎然分明。 《西溪丛语》:柳子厚诗云:“空斋不语坐高舂。”薛能诗云:“隔江遥见夕阳舂。”或云见舂米,大非也。《淮南子》云:“日至于虞渊,是谓高舂。”注云:“虞渊,地名,高舂时始成民碓舂时也。至于连石,是谓下舂。”注云:“连石,西山名。言将暝,下民悉舂,故曰下舂。” 《汉制考》翣柳。注《书》曰:“分命和仲,度西曰柳谷。”疏:济南伏生书传文。度亦居也。柳者,诸色所聚,日将没,其色赤,兼有余色,故云“柳谷。” 《野客丛谈》:王子年《拾遗记》云:“傅说赁为赭衣者,舂于深岩以自给,梦乘云绕日而行,筮得利建侯之卦,岁余,汤以玉帛聘为阿衡。”夫汤所聘者伊尹,而傅说起于高宗之世,相去二十余世。而此言汤时傅说,无乃误乎? 《齐东野语》日:谜云:“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又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 袁安卧负暄,令儿搔背,曰:“甚快人意。”赵胜负暄风檐,候樵牧之归。故杜诗云:“负暄候樵牧”,又云:“负暄近墙壁。” 又《西阁曝日》云:“凛冽倦元冬,负暄嗜飞阁。”又云:“毛发且自和,肌肤潜沃若。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乐天《负日》诗云:“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此皆深知负暄之味者也。冬日可爱,真若可持献者。晁端仁尝得冷疾,无药可治,惟日中炙背乃愈。周邦彦尝有诗云:“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 行行正须此,恋恋忽已无。”余尝于南濚作小阁,名之曰献日轩,幕以白油绢通明虚白盎“然,终日四体融畅,不止须臾而已。适有客戏余曰:‘此所谓天下都绵袄者’。相与一笑。”后见何斯举《黄绵袄子歌序》曰:“正月大雨雪,十日不已,既晴,邻舍相呼负日,曰:‘黄绵袄子出矣’。”乃知古已有此语。然王立之亦尝名日窗为大裘轩,谢无逸为识诗曰:“小人拙生事,三冬卧无帐。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气畅。熏然四体和,恍若醉春酿。此法秘勿传,不易车百辆。君胡得此法,开轩亦东向。苏公名大裘,意岂在万丈,但观名轩心,人人如挟纩。” 陶隐居《清异录》载:“开元时,高太素隐商山,起六逍遥馆,各制一铭,其三曰:‘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金锣腾空,映檐白醉楼攻愧’”,尝取“白醉”二字以名阁,陈进道为赋诗,攻愧次之云:“处世难独醒,时作映檐醉。年少足裘马,安知老夫味。天梳与日帽,且复供酒事。谪君幸三适,得此更惭愧。向来六逍遥,特书见清异。君家老希夷,相求谅同气。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醉中知其天,不饮乃同意。书生暂奇温,难语纯绵丽。” 《云麓漫抄》:“‘《史记·龟筴传》:‘孔子曰:‘日为德而君天下,辱于三足之乌;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卢仝《月蚀诗》盖用此事。《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尧命羿仰射,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又:《山海经》:墨齿之北曰旸谷,居水中,有扶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乌’。《春秋元命苞》云:‘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 《王氏谈录》:公言旧尝得句云:“槐杪青虫缒夕阳。”因思昔人,似未曾道。后阅杜少陵诗,有云:“青虫悬就日。”尤叹其才思无所不周也。 《暇日记》:“彭泽县在江东岸,山崦中,必无东日,但有西照。” 《昨梦录》:“猛火油者,闻出于高丽之东数千里,日初出之时,因盛夏日力烘石,极热则出液,他物遇之即为火,惟真琉璃器可贮之。” 《鸡林类事方言》:“日曰姮。” 《继古藂编》:“《淮南子》曰:‘日经于泉隅,是谓高舂;顿于连石,是谓下舂’。故梁元帝《游后园》诗:‘斜景落高舂’,又《纳凉》诗:‘高舂斜日下’,唐薛能诗:‘隔溪遥见夕阳舂’,皆本《淮南子》也。”已上皆《吴氏漫录》云:“余按‘高舂’二字,古人用者多矣,今附益之。《南史·陈本纪》云:‘求衣昧旦,仄食高舂’。柳子厚诗:‘越绝孤城千万峰,空斋不语坐高舂’”,李义山诗:“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皆以日景为言也。许之注释,“未暝时,上光蒙舂曰上舂,欲暝时,下光蒙舂曰下舂”,岂晚日近昏之候乎? 《谭苑醍醐》:梁元帝《纂要》云:“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王仲宣诗:“山冈有余映。”谓日昃也。谢灵运诗:“晓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此语殊有变互。凡风起必以夕,此云“晓闻夕飙”,即杜子美之“乔木易高风”也。“晚见朝日”,倒景反照也。孟郊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夕驻景,深谷夜光明。”皆自谢诗翻出。 《金史·太祖本纪》:“天辅元年十二月,宋使登州防御使马政以国书来,其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 薛瑄《道论》:“观日影之渐移,即造化之密移可知矣。”《世说补》:“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辉,与时并明耳’。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书肆《说铃》,“视之无端,察之无涘,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刘辰翁曰:“日之出东入西,盖极天下东西之地矣。”一上林何遂有是哉?甚矣,长卿之诞也!愚谓不然。尝记儿时随王父夜宿洞庭,见日出东方,从湖面上起;日落西方,从湖面上没。夫一洞庭耳,岂遂尽天下东西之地?而予亲见其出没若在湖中?然则日出东沼,入“乎西陂。”此正上林陂沼之画,不当以为诞也。 《来瞿唐集》。或问:“日之行,一日一周天,如此山河大地,纵飞亦不能周天。或者以日为骥步骥不过日行千里耳,安能周天?纵一时行一万里,一日十二时,地之体岂止十二万里哉?自古圣贤皆不能穷之,不知何以能周天也?”曰:“此正论造化者当默识其大头脑也。 既理会得大头脑,则其间左来右去,开窍自然通矣盖!日月皆此地阴阳所发之精英也,既为所发之精英,则不离乎地矣,安能不周天乎?试将一枝烛置于竹筒内,放在厅中间棹上,厅之烛照去,瓦上有一圆光,即譬之日也。将手把竹筒一斜,侧少倾,斜间瞬息过了厅。此日周天之义也。何以验日月为地阴阳之精英。余游峨眉山,欲见佛光,连日阴“雨,山中将住一月矣。”僧曰:“此光亦难遇。如将发光之时,前一夜必有大风吹撼屋动,则次日有光矣。”果一夜风发屋动,次日天开霁晴明。僧曰:“此当以日影验之,日照屋影,到某处即有光矣。”果至其时,日射厓下之光石,即有雾如线,平铺二三十里,僧家谓之银色世界。信乎银色世界也。俄而空中两道白亳挺出,雾中即有一光如䗖蝀,红绿相间,圆如月,五七丈宽地之精英,于此可验,此则一山之精英也。若日月,则九州万国之精英,苾刍指为佛光,世人安得不惑哉?朱子说:“峨眉山看佛光,以五更看。”五更看者,非佛光也。僧家谓之圣灯,满天飞盖腐叶之类。 《檐曝偶谈》:“佛居大地之阴,西域也。日必后照,地皆西倾,水皆西流也,故言性以空。孔子居大地之阳,中国也。日必先照,地皆东倾,水皆东流也,故言性以实。意者亦地气有以使之然欤!佛得性之影,儒得性之形,是以儒以明人,佛以明鬼。” 《丹铅总录》:《易》曰:“日入地中,明夷。”邵子云:“日入地中,构精之象。”后人遂谓日昼行天上,夜入地中。丘长春曰:轻清者上腾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万物有形,重浊皆附于地。三光轻清,悉上于天。既上于天,如何却沈于地乎?且星陨于地而化为石,古今有之。星坠于地,犹化为石,况地下乎?夫二十八宿周天均布太阳逐“日会合,逐月迁移,一岁之终,经历周遍。且如日在箕斗,箕斗在天河,日入地时,星河皆入地耶?日独入地,而星河只在天耶?若道星河皆入地,则七八月间,河汉尤显。”日正东西出没,初夜则河汉东北西南,向晓则东南西北,是知河汉不入地,而随天运行。若日入地时,与箕斗坼破,箕斗行天上,而日转地中。天上空虚而行疾,地中结实而行迟。天地悬隔,如何向晓?东方出时,却得恰好与箕斗相会,而同行天上乎?天上日月常无出没,人间常有出没。此间东方日出时西向,千里之外犹未,万里之外犹昏。北斗直西半夜,北斗之北初没,子丑寅卯,周天轮次迤逦而去,未尝暂止。北斗斡运,昭然可见,而强称“入地”,有何义旨。《明夷》之卦,《文王》拘于羑里。失势之象,何足为据?右丘长春所论如此。愚按《明夷》“日入地中”,乃是假象明理,如“天在山中”之类。邵子“构精”之说,元儒已讥其亵天。由此观之,长春之识卓矣。 古传言“羿射日落九乌”,乌最难射,一日落九乌,言射之捷也。而后世不得其说者,遂以为九日矣。流俗谬说而传怪,文士循名而骋奇,异哉! 寒檠肤见;蜀之犬吠日,越之犬吠雪。少史子曰:“夫犬一也,而一则吠日,一则吠雪。何也?以其见与不见耳。”《三余赘笔:汉封禅记》云:“泰山东山名曰日观,鸡一鸣时,见日始出。”近阅《岛夷志》云:“琉球国有大崎山,极高峻。夜半登之,望旸谷日出,红光烛天,山顶为之俱明。”又《米学士集》云:“补怛洛迦山在东大洋海中。鸡初号”,遥见东方日出,轮赤如火流,光烛海波,闪烁不定。唐人诗云:“海岸夜深尝见日。”非虚语也。 《脉望》《经世书》云:“天之神栖于日,人之神发干目。”《遵生八笺》保叔塔顶观海日:保叔塔,游人罕登,其巅能穷七级,四望神爽。初秋时,夜宿僧房,至五鼓起,登绝顶,东望海日将起,紫雾氤氲,金霞漂荡,亘天光彩,状若长横疋练,圆走车轮,或肖虎豹超骧,鸾鹤飞舞,五色鲜艳,过目改观,瞬息幻化,变迁万状。顷焉旸谷吐火,千山影赤,金轮浴海,闪烁荧煌,火镜浮空,曈昽辉映,丹焰炯炯弥天,流光赫赫动地。斯时惟启明在东,晶丸灿烂,众星隐隐,不敢为颜矣。长望移时,令我目乱神骇,陡然狂呼,声振天表。忽听筹报鸣鸡,树喧宿鸟,大地云开,露华影白。回顾城市嚣尘,万籁滚滚生动,空中新凉逼人,凛乎不可留也。下塔闭息。敛神迷目。尚为云霞眩彩。 《太平清话》:“茶见日而味夺,墨见日而色灰。” 杨文骢画《江行》十二幅,小记:“江中日落,放舟泊孤洲滩上,时日衔山矣,明霞射彩,与水光相荡,急走笔图之。”此画中夸父也。 王立程《天台山记》:“华顶矗万山间,独表于诸峰,他山如莲花瓣附之。当云敛空霁,晨起看旭日,于溟渤中,忽涌金丸,大可十余顷。” 《字汇》:早日在甲上曰早。□音挑。日晦也。《旲》音台。日光也。旴日始出也。《旵插》上声。日光照也。《旽》音吞。日欲出也。𣅚音讷。日入色也。《旿》音五。日当午而盛明为旿。《昀》音云。日出也。又日光。□音贝。日不明貌。《昐》音分。日光也。□音夫。日也。𣅡音决。日食色。𣅸音拟。日昳也。昡日光。昢日出貌。《昤》音陵。日光也。《昧》音末。日中不明也。《昪音便。日光貌。㫜音殚。旦日也。㫝音低。日下也。㫞音叨。 日色昰。古文是字。日中为正。㫟音沿。日行也。昱日光也。《昳》音绖。《日昃》晅音暄。日气晃。日光耀也。《晇》音虚。日始出貌。㫥音茗。日暗也。㫦《音叨》《日色》。𣆗音臿。日照。□烘,上声。日欲明晏。日出清济为晏。𣆲音侵。日光也。《𣆳》音梗。日高也。又日光。□还上声。日出貌。□音扶。日光也。□“晚”,本字,日在西方也。晛,日气晞。将旦时,日之光气始升于上。“皓”,日出貌。□音非。日色也。□音六。日暗也。□音拟。日昳也。晸。日出貌。晭音周。日光。晹音释。日无光。晻。日无光也。□音妾。日欲没也。暄日暖也。晖日光也。□《土》平声。日阴也。《暌》音奎,日入也。□音台。日出也。《暐》音委。日光也。《暕》音简。阴旦日明曰“暕。”□音遥。日光也。□音搔。日色也。□音温。日暖也。□日在癸上曰:□□《萱》上声。日气曝也。□音盎。日无光也。《暡翁》上声。 日不明貌。暣《音气》。日气也。《暹》音纤。日光升也。□音莽。 日无光。□音苇。日光也。暾。日始出貌。𣊟音勘。日出貌。 □音态。日月无光也。□音层。日不明也。曈昽。日出貌。 又日欲明貌。暧。日不明貌。□音孕。日晖也。曚。日未明也。曜。日光也。□日欲入也。《曣》音宴。日出无云。曦日光也。《曥》音驴。日色。又日照也。□音融。日正也。《曭》音傥。日无光也。《曮》炎上声。日躔谓之“曮。”□音零。日光也。□音列。日落也。 ▼日部外编 《山海经·南山经》:“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无玉。处于海东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注〉可以为博碁。石神光之所潜耀,是日景之所次舍。 《西山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 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注〉日没所入山也。 《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海外东经》:“黑齿国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傍。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手,食稻使蛇。其一蛇赤,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木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注〉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言生十子,各以日名名之。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博物志》:“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若疾雷之声。昌问于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东殷。”于是费昌徙疾归殷。 《列子》:“穆王驾八骏之乘,西观日之所入处。” 《拾遗记》:“周穆王八龙之骏,四名超影,逐日而行。”《起世经》:“日天宫殿,正方如宅,看遥似圆,一面两分皆天金成,一面一分天颇黎成。有五种风吹转而行:一、持,二、住,三、随顺转,四、波罗阿迦,五、将行。”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退三舍。” 《拾遗记》:越王句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 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揜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 《续博物志》:“老君其母曾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有娠,七十二岁而生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长一十二尺。” 燕丹子:燕太子丹质于秦王,遇之无礼,急欲求归。秦王谬与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乃得归。”太子仰天叹之,日为再中天雨粟。秦王不得已,遣之《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看日出处,有神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今石桥犹赤色。 《洞冥记》:“帝舒暗海元落之席,散明天发日之香,香出胥池。”寒国地有发日树,言日从云出,云来掩日,风吹树枝,拂云开日光也,亦名开日树。 又有喜日鹅,至日出时衔趐而舞,又名舞日鹅。 《黄宪外史》:扶桑之野有鸟曰摇光,感日之精,千岁一孕,其形如龟。是感于日也。 《拾遗记》:“宛渠国夜燃石以继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则碎状如粟,一粒辉映一堂,北极之外有巨鱼吸日,而星雨皆坠。” 《孝养》国鱼吸日之光,冥然则暗如薄蚀矣。 《三齐略记》:不夜城在阳廷东南,盖古有日夜出此城,以“不夜”名异之也。 《法苑珠林》:“日宫殿中有阎浮檀金以为妙辇,舆高十六由旬,方八由旬,庄严殊胜。天子及眷属在彼辇中,以天五欲具足受乐。日天子身寿五百岁,子孙相承,皆于彼治宫殿住持,满足一劫。日天身光出照于辇辇,有光明复照宫殿,光明相接,出己照曜,遍四大洲及诸世间。日天身辇及宫殿,有一千光明,五百光明”傍行而照,五百光明向下而照。日天宫殿常行不息。 六月北行,于一日中渐移北向六拘卢舍,未曾暂时离于日道。六月南行,亦一日中渐移南向六拘卢舍,不差日道。日天宫殿六月行时,月天宫殿十五日中亦行尔许。 “脉望乂靖。”天师与司马承祯寝,见其额上有日如钱大,光耀人席。 《云南通志》:唐时杨都师创洱河东罗荃寺,寺前有田四十亩,每栽秧约三日,佣者戏师曰:“若能系日,当为毕栽。”师默念咒田栽。既而日方暝,佣归,始知已历二昼矣。 《云笈七签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曰:“日阳之精,德之长也。纵广二千三十里,金物水精晕于内,流光照于外,其中有城郭人民七宝浴池,池生青黄赤白莲花,人长二丈四尺,衣朱衣之服,其花同衰同盛。”日行有五风,故制御日月星宿游行皆风梵其纲。金门之上,日之通门也。金门之内有金精冶炼之池,在西关左之分,故立春之节日,更炼魄于金门之内,耀其光于金门之外,四十五日乃止。顺行之洞阳宫,洞阳宫,日之上馆也。立夏之日,止于洞阳宫,吐金冶之精,以灌于东井之中,沐浴于晨晖,收八素之气,归广寒之宫也。 日中赤气上皇真君,讳将车梁,字高骞爽。此位号尊秘,经虽无存修之法,而云知者不死。当宜行事之始,心存以知,不得辄呼。 日中青帝,讳圆常无,字昭龙韬,衣青玉锦帔,苍华飞羽裙,建翠芙蓉晨冠。 日中赤帝,讳丹虚峙,字绿虹映,衣绛玉锦帔,丹华飞羽裙,建丹符灵明冠。 日中白帝,讳浩郁将,字回金霞,衣素玉锦帔,白羽飞华裙,建浩灵芙蓉冠。 日中黑帝,讳澄增停,字元绿炎,衣元玉锦帔,黑羽飞华裙,建元山芙蓉冠。 日中黄帝,讳寿逸阜,字飙晖像,衣黄玉锦帔,黄羽飞华裙,建芙灵紫冠,日中五帝魂精内神,名“珠景赤童。” 《皇上四老道中君》曰:“皇上四老真人,在日中无影,呼日名为九曜生”,常乘明玉之轮,转宴于日中也。广霞者,玉清天中山名,乃九日之所出,日帝之所司也。 《皇初紫元君》曰:“皇初紫元之天,常有晖晖之光,郁郁如薄霞焉。乃九日之所出,有如一日之照耳。” 微元者,日中之神,名曰玉贤,天中或呼日为“微元”也。 九天真人呼日为濯曜罗,三天真人呼日为圆光蔚,太素天中呼日为眇景,泰清天中仙人呼日为太明,太极天中呼日为圆明,东华真人呼日为“紫曜明”,亦名元珠,亦谓始晖,亦谓太明,亦谓郁仪。 《闻见后录》:嘉祐末年,京师麻家巷有聚小学者李道,太学生汤保衡尝与之游。一日,保衡至道学舍,有一道士形貌恢伟,须髯怪异,言语如风狂人,与道相接。 保衡见而异之,叩请,道士乃曰:“请以某日会于某地。”保衡曰:“诺。”如约而往,道士见之曰:“但举目视日,十日必有所见,可复会于某地。”保衡归,依所教视日。视既久,目不复眩。至十日,乃睹日中有人形,细视之,见道士在日中,形貌宛然。保衡复往会道士,道士曰:“何所见?”保衡曰:“见天师在日中。”道士曰:“可复归再视日,百日外复有所见。可再相会于某地,慎勿泄也。”保衡如教视之,家人以为风狂,问之不答。逾百日,乃见己形亦在日中,与道士立。保衡乃会道士,具谈之,道士曰:“可教矣。”乃为授以符箓,可以摄制鬼神,其道士不复见。 《癸辛杂识》:扬州赵都统舟至东莱,殊不可进,滞留凡数月。尝于舟中见日初出海门时,有一人通身皆赤,眼色纯碧,头顶大,日轮而上,日渐大,人渐小。凡数月,所见皆然。 《宝椟记》:“海滨北有勒题:国人皆衣羽毛,无翼而飞,行日无影。”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