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赵淑侠 > 王博士的巴黎假期 | 上页 下页
青春的延续(2)


  一般男人显得比女人不怕老,是因为他们有事业,生活的圈子大,当他们外表现出老耄之态时,青春已在所从事的事业上找到延续,对事业的聚精会神,全力以赴,使他们对岁月加诸在外观上的痕迹无暇顾及,就算偶尔感到老之将至,想想多年来努力的成果,再看看前面尚待完成的途程,也会发现生命的力量还在那里,自己还是个有用也有重要性的人,在心情上便不觉得老的威胁了。

  女人跟男人的不同之处,在于生活圈子太小、太窄。一般女人结婚之后,整个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家,接触的人主要就是丈夫、孩子和环绕在小圈子里的一些亲朋好友。安于平淡,能把整个心思和注意力都投注在丈夫孩子身上的单纯家庭主妇,虽然感到日子飞驰般地逝去,年华快速地消失,也能处之泰然,不以为意。原因是,她的生命有寄托,丈夫和孩子——特别是孩子,延续了她正在消失的青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健康而幸福地生活,她便仿佛看到自己失去的青春,正在儿女的身上冒出奇花异卉,会使她感到安慰、快乐。虽说这种安慰与快乐带着点牺牲意味,然而她是幸福的、知足的。所以我总说,女人里最不怕老的,是母亲和有事业的女性。如果认真地分析,这两种女人也不是不怕老,而是她们对老不那样敏感,她们的青春在儿女身上,或在所从事的事业上重新显现了而已。倘若一旦被寄托的人或事不属于她了呢?她们也会对“老”产生敏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常常听说一个忙碌了一辈子的母亲,在儿女长成离家之后,或在事业辉煌后,退休消闲在家,竟顿时失去生活的信心,空虚、寂寞、衰老、人生无望等种种灰色情绪都一古脑儿袭来的原因。

  我非心理分析学家,又不是在写论文,说了这么一大篇,无非是要说明:如果畏惧青春不再,或不想受到老之将至的威胁,最好能找出个途径来,使你的青春得到延续,至于怎么找?找什么途径?那就要看各人的志趣和环境,可说道路甚多,条条大路通罗马,一粒沙尘中也可找到永恒,任何人都有可能,也有权力让他的青春得到再现的机会。

  人在青春年少时,总觉得“年轻”是长在身上的东西,一点也感受不到岁月的威胁,更想不到自己有天也会老——即使想到,也认为离得太遥远了,不定要经过多少个世纪才会来到。记得念中学时,有次和一群同学在一起乱盖,其中有个消息灵通的同学告诉我们,说某某老师已经到了“坐三望四”的年纪。这使众人听了无不“大惊”,认为这位老师太老了,当场就送了她一个“老太婆”的绰号,并纷纷发表意见,胡说八道,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就如何如何。有个长得蛮漂亮的同学居然说,假如她老到那个程度的话,就干脆自杀以了残生,因为“老到那个程度,可怎么见人呢?”言下之意,“老”是又不好,又不可以来的。

  当时口出狂言的一群狂人,今天都已超过了那位老师当年的年纪,可是谁也没认为自己已是“老太婆”,说老了要自杀的那位,不但没自杀,反而活得生气勃勃,做妻子和母亲做得正有劲。人,就是这么能适应自然的动物。没有人不喜欢年轻,也没有人不厌恶衰老,可是当年轻渐逝,衰老逼近时,还是能够活得很好。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精神的生命,延续了在肉体生命上渐离渐远的青春。

  我说过我很怕老,也为失去“美丽”伤过心,但是我还是活得很有劲、很快乐。也很希望无穷似的,因为,我不单在一天比一天长大、健康而知上进的孩子们的身上见到我的青春得到延续,我也有那样的决心和信心,要创造出一个不受形体的影响、茂茂常青的精神世界来。当然我很感谢上天给了我一支可以胡涂乱写的笔,不过如果没有这支笔的话,我也要照样创造我的精神世界,在那世界里保持着青春常在。这并不是说我有异人之处,而是说人人可以这样做。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智慧、有思想,当外形的青春消逝后,往往智慧和思想更趋成熟,只要我们善为利用,另一种看不见的青春便会成长、茁壮、丰富我们的生命。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