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林达 > 带一本书去巴黎 | 上页 下页
四一


  后来才想到自己得出过的经验总结,巴黎的每个广场的纪念碑下面,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就应该是协和广场的卢克索方尖碑下面的故事了。在广场最初建成的时候,这里的主体雕塑并不是方尖碑。

  这个巴黎最著名的广场,曾经是一个不说完美也至少是接近完美的设计。它的完工已经相当晚了,是在1763年,也就是法国大革命二十六年以前完成的。你总是可以在世界史上遇到这样的怪事,越是邻近一个制度或一个政权的终结,越是会读到“人民爱戴”的宣扬。这个广场据说就是一个“人民爱戴君王”的结果。

  1748年路易十五病重,一个雕塑家为表示关切,为他创作了一个铜像。路易十五痊愈之后,据历史记载,整个法国都在为他的痊愈“喜极而泣”。在巴黎,市民们相互拥抱,甚至有人拥抱传来好消息的邮政马匹。以致路易十五奇怪地问道,我为他们做了什么,竟然得到如此爱戴?

  必须为这个雕像找到一个安放的地方。于是,路易十五说,“为了表彰子民对他的厚爱”,决定在今天协和广场这个地方,建广场安放,并且征集方案。最终入选的方案是巴黎一流建筑师加布里埃尔(Jacques-Ange Gabriel)做的。他是巴黎一系列皇家重大建筑工程的设计者。只是,他中标的那个方案,并不能算是今天的协和广场,而是按照它的主题,理所当然地被称为“路易十五广场”。虽然是在同一个位置,可是,主题不同,设计方案不同,建成后的面貌不同,几乎就不能说是同一个广场了。

  现在回顾“路易十五广场”的设计,我们看到,加布里埃尔的专业训练,使他考虑过同一个如何“收住”的问题。广场的基地当时荒旷一片。在周围没有“收得住”的现成建筑群,怎么办呢?于是他想出了这么一个招数,就是把整个广场因地制宜,处理成一个金字塔式的整体结构。当时这块荒地略有起伏,在推平的时候推出来的土,正好汇集在中间。加布里埃尔就利用这个土坡建造一个八角形的“金字塔”,八个角各有一个亭子和雕塑,都有入口和向上的阶梯。阶梯的顶端是一个空中花园,围绕那尊主角雕像。

  他的设计是当时一般广场的反向思维。这样,中间的“金字塔”主体变得非常“重”,四周渐渐退去,退到底以后,又有广场外围的雕塑作为“收头”。就像一个巨大的雕塑周围一圈空间之后,一圈栏杆也就能够收住了。不仅整体感出来了,而且气势恢宏。这些外围雕塑,和“金字塔”底部八个入口抬起的八个雕塑,在尺度和风格上,都有呼应,这一来就把空间“拉住”了。一个小小的路易十五雕塑,被他“抬举”在金字塔端,加强了主体的分量;又因为人可以上到“塔”顶花园,雕塑就避免了“过度抬举”的荒谬感。想象加布里埃尔的“路易十五广场”,就明白今天的协和广场为什么失衡了。前后两个广场中心构筑物的体量相差实在太大。相当于把巨无霸换上了一根纤细的笔杆儿。

  1763年完工的“路易十五广场”,在今天看来显得有点滑稽的,不是规划设计的思路,而是它要表达的思想主题。“金字塔”下的八尊雕塑,被加布里埃尔的设计规定成,每一个都“象征着路易十五的一项美德”,结果选择了,“仁慈、富裕、辛勤、节制、正义、勤学、智慧和诗情”。看到这样一个“拥君爱民”的广场,想到路易十五“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名言,不由叫人叹出一口气来。

  二十六年以后,法国大革命爆发。巴黎人在攻下巴士底狱以后,热血喷涨,又不想回家,又不知干什么好。这个时候,最适合的消耗精力的事情,就是去捣毁什么类似路易十五广场之类的大型象征。于是,路易十五雕像和其他雕塑被砸毁。就像旺多姆广场留下了一只路易十四雕像的脚一样,在巴黎历史博物馆,我们还看到这个广场留下的一只路易十五的青铜手臂。它的存在,才使我们相信,当年真的有过这么一个全部完工了的广场。因为,民众的力量实在是无穷的,我们眼前的广场上,巨大的“金字塔”只剩一个神话传说了。它被完全扫平,了无痕迹。

  广场从此改名,称为“自由广场”。广场旁边跨越塞纳河的路易十五大桥,当时还没有完工。这时,正好从被拆除了的巴士底狱,运来大量石块造桥。顺带着沾光,也被叫成了“自由桥”。扫去原来广场的主体雕塑以后,革命广场变得平平展展,一览无余。外围的雕塑虽然得以幸存,可是已经圈不住那一广场的空荡了。

  在路易十五雕像之后,竖起的还不是卢克索方尖碑。这就是方尖碑下面压着的另一个故事了。自由广场有了更大空间,常常为了种种不同的革命原由,挤满了巴黎的民众。和任何一场革命一样,大家想着要有自己的革命艺术。结果,就在原来“路易十五”的位置上,竖起了一尊“自由女神”。只是,我们始终不知道“她”的形象怎么样。因为那是草草翻出的一个石膏像,非常经不起广场的风雨。

  革命推出来的是一尊“自由女神”,而不是别的什么“神”,这在法国很自然。我们在法国寄出了好多明信片,贴的邮票上面,就是一个自由女神的头像和法语的“自由,平等,博爱”三个词。这是响彻世界的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革命的三色旗上“三色”所象征的意义。记得我们在第一次听到的时候,也一下子就被它深深打动。直到很久以后,我们细读这一段历史,看到这样的法国经典名句,叫做“公民不自由,就强迫他自由”,才觉得有点不对劲。怀疑自己当年的感动,是不是类似于一厢情愿的盲“动”了。好像此女神非彼女神,有点被误领误导了的味道。

  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是由“公意”这样一个概念做先导的。“公意”的提法是法国革命的思想先驱卢梭的功绩。它的意思是说,旧制度中公众是没有自由的,国王说了算,这就是专制的意思。那么在新制度下,应该是相反的才对,应该是公众说了算,这就是民主的意思。对待任何一件事情,“公众”都会有一个“多数人的意思”,这就是“公意”了。只要“公意”得以实现,这当然就是大家的自由幸福生活了。

  那么,作为一个个人,一个公民,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什么是他的自由和幸福呢?他的“自由”就是“服从公意”。当他和公众的意愿一致了,就自然进入了真正的“自由”状态,就获得了“幸福”。所以,为了帮助一个公民“幸福”,就必须强迫他先“自由”,也就是先服从“公意”。

  我绕了好几圈,觉得逻辑圆满,很受教育。可是我敢打赌,这只是具有悠久文化和哲学思维传统的法国人,才能发明和推广这样的理论。到没有文化的美国人那儿是绝对行不通的。你再怎么跟美国人转逻辑,他们也不会转得明白,“自由”怎么就变成了“服从”,被“强迫”怎么还会有“自由”。他们肯定会简单地把你打发回去: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卢梭”,他们只知道自己有个“梭罗”,那家伙说的他们比较爱听,他写了一篇一点不哲学的文章,题目就叫做“论公民的不服从”。美国人会说,有权不服从,那才叫自由。

  我感到比较困惑的一件事情是:在这样的“民主社会”和新制度之下,我已经知道,我没有了不要“自由”的自由,假如我选择不“自由”,会有人强迫我“自由”,那么,假如我不服从这样“被强迫的自由”呢?我还有没有选择不“幸福”的自由?结论是,那是可以的。只是,这个“不幸福”将会是“很不幸福”,我将会被“自由幸福”的公众送上革命的断头台。

  在“雅各宾”们成立“巴黎公社”,带着民众废除了立法议会,捣毁了这个革命狂飙唯一的刹车装置以后,一切就几乎没有约束了。主要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逻辑已经确定,虽然说,这个“我”已经不是国王,而是激动的民众,是“公意”。

  所以,在今天人们提起协和广场被叫做“自由广场”的时期,已经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曾经有过一个石膏的“自由女神”像。那个时期的广场象征不是“女神”,而是人称“黑寡妇”的高高的断头台。“她”在这里站立了近两年,在公众的欢呼声中,吞噬了一千多个生命。

  断头台随着恐怖时期的结束被搬走,空余一个残破的“女神”和一场“自由”的噩梦。在其后拿破仑的相对稳定时期,人们急于改造广场。这个改造方案的思考过程,也反映法国此后的历史进程。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