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梁凤仪 > 惆怅还依旧 | 上页 下页
一四


  病倒也真不足为怪,体力与精神同时虚耗受损过甚,就捱不下去了。

  真不知大清早,丈夫就往哪儿跑了。

  这么的一个丈夫,要来何用?

  幸好穆澄还晓得苦笑,证明只是小病而已。

  电话铃声忽然在这个时间响起来,穆澄踉跄地走过去接听。

  “你醒了?”是祖荫。

  “是的。你在那里?”

  “真是,我老早已跟朋友去吃过早餐了,你要不要出来走走了今天是星期日。”

  “祖荫,”穆澄挣扎着,连站起来,双腿都有酸软的感觉。“不成呢,我是真的病了!”

  “你幻想成真,是不是?”

  “我说的是正经话。”

  “好!好!都信你,那么,你是不会到外头走的了,别等下又埋怨星期天,我都不关照你!”

  “祖荫,你回家来吃午饭吗?”

  “你既是不舒服,我回来反而要你忙这忙那的,我不就到妈的家去,或在外头胡乱地吃点东西,反正到了下午就跟同事有牌局。你好好的睡个饱,我令晚会夜一点才回家来。”

  这已经算是陶祖荫最大的体贴了。

  一整日,穆澄都躺在床上,没有走动过。

  直躺得实在腰酸背痛,才稍稍又支撑着病体,改为坐姿,扭亮了电视机,欣赏星期日的午间节目。

  空着肚子饿了半天,穆澄实在再捱不下去。她有个怪脾气,吸收工作量与食物成正比例。昨晚心情影响,已经吃得不多,隔了一夜半日只得滴水沾唇,太辛苦了。

  于是她跑到厨房去,从冰箱拿出昨晚吃剩的菜肴,放到微波炉去热一热,就用膳。

  食物吃下肚去,一阵温暖充实的感觉。十分好受。

  穆澄走回睡房的脚步也似乎踏实了。然。才再躺在床上去一曾,身体内就有异样的变化,好像五脏六腑都开始扭曲,以致于慢慢移动位置似。

  穆澄有点害怕,这种感觉越来越不舒服,越来越难受,越来越辛苦。

  她又得竭力撑起自己。再跑进洗手间,紧紧赶得及把刚才吃下去的食物全部吐呀吐的、吐得一地都是。

  身体像是停当了一点、舒畅了一点,可是那一地的脏物,气味酸臭,刺激她的嗅觉,令穆澄赶快逃离现场。

  因身子像掏空了的缘故,更觉软弱无力,穆澄于是在床上一直昏睡。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微微转醒过来,发觉周遭一片黑暗。往窗口望去,对面那幢大厦家家户户的窗口都已闪出灯光来。

  原来,夜已深了。

  祖荫仍未回来。对,穆澄醒起来了,丈夫说今晚跟朋友有牌局,今晚夜一点才归家。

  可是,现今不是已经夜了?祖荫这就会随时回家来,穆澄醒起,那洗手间的脏物仍未清洗,这怎么得了?

  霍然而起,也不知那儿来的精力和狠劲,一下子就把洗手间的地板清洗干净,才回到书房去坐好,如牛的喘着气。

  穆澄摊开了纸和笔,开始写作。

  她在病中写作。

  说到底,现世纪是太平盛世,也真不可能希冀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灾难去刺激文人的思路与笔触。

  生活上能发生这一宗宗、一件件不称心、不如意的小事,累积而成压力。去帮穆澄寻求发泄,宣诸笔墨,应被视为以贩文为生者的一种福份。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所有的磨难,应怀着感恩的心,是真怨不得。

  也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上,穆澄的心境最无杂念、最专注、最投入、最舒畅。

  这以后,穆澄小病两天,慢慢康复过来,生活就一如过往,淡如水,平如镜。

  日子如此这般的过下去是好还是不好,穆澄都无心思考。

  或者,她的一门心思都放在写作上,她的作品绝对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令人惊叹、骇异、感慨、刺激。总之极尽官能起跌之能事。

  谁会想到笔下生辉、如花似锦的作家,本身的真实生活会茫茫然,毫无头绪似的。

  月底之前,穆澄有件比较兴奋的事,就是应一位老报人的邀约,同晋午膳。

  卢展棋是本城文化界一个相当受尊重的名字,至今他仍是一张销路相当好的中商日报的总编辑。

  可以这么说,他是第一个欣赏穆澄文章,把她带入文坛的人。

  当年,穆澄把自修的文章寄去中商日报。卢展棋正任副刊的编辑。相当欣赏年纪小小的穆澄能写老辣的文章,于是予以采用。

  这真是对穆澄太大的鼓励了。

  记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在副刊中刊出来。差不多感动得流眼泪。

  虞展棋栽倍穆澄,固然是认为她文章写得活泼,而又泼辣,很一针见血,此外。也因为他的确有此需要。

  副刊中有些作家经常脱稿,老害编辑在最后关头急得团团转。

  自然穆澄的稿件被刊登之后。这位酷爱写作的小女孩得到了极大鼓励,竟然把两个星期共十四篇稿都寄去报馆。被卢展棋收了、放好、备用。

  一个月下来,说也奇怪,竟有起码十页的稿会被取用。每天在专栏内寻找自己的大作做了那个作家的替身,成了个兴奋游戏。

  但有一个月,穆澄忽然对这么一个游戏感到失望,因为凡三十天都没有一天曾刊登过她的稿件。

  穆澄当时第一个反应的确以为是副刊没有空档的问题,自然不以为意。

  可是,过了另外的几个星期,穆澄细读副刊时,发觉有些专栏作家脱稿如故,可是填补他们的位置的,再不是自己的文章。

  穆澄开始纳罕。

  很简单的一个结论,就是穆澄文章写得不好。凡有什么事故发生,首先罪己,一定是自已学艺不精所致。这是穆澄一向的做人处世态度。

  心想,那张叫中商日报的报馆编辑先是无缘无故的提拔了自已,刊登作品,一定是文章本身有可取之处,现今作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无非是自己的写作质素下降所致。

  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要努力地挑灯夜写,把更好的作品写出来。

  穆澄当时的心理压力是有的,活像一个学校的补考生,务必要把水准拼命提高。才获得升级。

  然而,努力似乎白费,稿件一直石沉大海。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