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醉蓬莱 | 上页 下页
八一


  群臣乞求开恩,最后只杀了一个钱凤览,而且用的是绞刑。所谓“伪太子”当然也不会活命,不过不敢公然处决,而是在狱中勒死。这是顺治二年正月里的事,钱凤览处决以后,还有个向谢升索命的传说:有一天谢升早朝回家,路上忽然遇到钱凤览,一惊得病,颈项日渐肿大,毕命之时,只听他喃喃自语:“钱老先生姑且饶我、姑且饶我。”

  在北京发现太子以后不久,南明也在闹真假太子的疑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密奏福王,他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带来一个少年,据说是“先帝东宫”。高梦箕留他住在南京,他不肯,此刻到浙江去了。

  听得这话,福王比多尔衮更紧张,因为东宫一出现,他立刻便须让位。因而派一名亲信太监,赶到浙江,在汤溪地方将此“东宫”截了回来。

  福王下令召集勋臣及东宫讲官辨认,一致认为不真。于是由刑部及锦衣卫会审,这个少年化名王之明,词锋极其犀利,当问官喊他的姓名“王之明”,他立即反诘:“你何不叫明之王?”

  不过最后还是审明了,王之明是本名,不是化名,保定人,他有个伯祖是驸马,前一年秋天听得南方来的人说,金陵如何繁华,大为向往,便买了一头骡子,带了一个仆人王元南下,走到山东地方,王元潜逃无踪,幸而结识了穆虎,作伴同行。

  半路上,穆虎异想天开,胁迫他冒充东宫。穆虎找来一个宫中逃出来的小太监,教导王之明,崇祯朝两位贵妃,住东宫的是田贵妃,住西宫的是袁贵妃。又给他一张单子,上面细注列祖列宗的年号、庙号、御名,以及封在各省的藩王,教他熟读牢记。又告诉他太子的老师叫方拱干,桐城人,胡子很长。因此,他在被辨认时,一见方拱干便能喊出:“方先生”。

  这王之明冒充“明之王”,是高梦箕早就看了出来的。穆虎亦知道主人已生疑心,在南京难以行骗,所以带他到浙江去看看有没有发财的机会,不想仍旧被逮,真相大白。

  福王自然很高兴,将审问的供词,刻印了数千份,遍贴通衢大道,满以为仍可安居大位,哪知事实上适得其反。士人百姓本来还在将信将疑,一看审词说得如此明白,反认为审词出于捏造,而王之明确是“明之王”。一时群情汹汹,几乎要闹成民变。

  于是“江淮四镇”之一的黄得功,特上一道奏疏说:是非真假、日久自明。此时唯有多方保护,使天下臣民暂时放心;否则遭遇意外病痛而死,变成真假难明,即令是伪,亦都疑为真的东宫太子了。至于原在东宫诸臣,即明白认识者,亦不敢有一句确实的语言,自取杀身之祸;然则东宫诸臣之言,不足以取信天下,是非常明白的。

  后面这段话,无异表示他亦相信王之明原为“明之王”。此外湖广总督何腾蛟、江楚总督袁继盛、宁南侯左良玉等这些为福王倚为“朝廷柱石”的大将,亦都纷纷表示朝廷处置失当。由于何腾蛟、左良玉的奏章提到道路传闻,这假东宫是由吴三桂、史可法送来,因而南明当权的大学士马士英,逼迫史可法自辩。史可法如果不辩,无异承认弄个假东宫来逼福王让位,岂非成了谋反大逆?

  因此,史可法上奏,认为在北京的太子不可能假冒。因为周奎及公主,一见相抱而哭,倘若不真,决不如此。而北方各官出面认真太子者,皆被杀而不悔,倘或不真,亦决不会如此。这是很合情理的话,但大家仍然不信,主要的原因是福王实在太糟糕了,百姓借此发泄不满。

  原来福王荒淫无道,在南明即位后,全不思崇祯殉国,以及他的父亲老福王为李自成生擒活烹,做成肉羹,分赐他的部下的悲惨遭遇,依然朝朝寒食、夜夜元宵。立脚未定,便下令在苏扬一带征秀后宫女子,为鲠直之臣,力谏始罢。但秦淮佳丽,却难逃他的狼吻——宫中规制,宫女被幸者,例赐镶玉金钗一枝,以为识别,并不恩宠。有一次宫中演戏,福王广召名妓,陪他看戏,一部《燕子笺》没有唱完,召来的名妓中,已有三个人在发髻上插上了镶玉金钗。

  这样一个毫无心肝的人做皇帝,南朝的百姓何能甘心。所以明知是假太子,亦要说他是真的,作为变相的反抗。

  民心如此,福王及马士英等人,不能不生顾忌,将王之明监禁在狱,不敢处决。及至福王出走,在南京的士人百姓,打开监狱,拥上大位,可惜只做了一天皇帝,因为第二天清兵就进城了。

  从南到北的百姓,怀念旧主,忠于明朝之心,如此之深,自然使得假诉为明朝复仇,其实夺明朝天下的清朝,大感威胁。南明虽亡,民间盛传的所谓“朱三太子”,成了清朝的心腹大患。崇祯遣三子出宫、匿藏民问,确实不虚,就算南北两“太子”都是真的,至少也还有一条“漏网之鱼”在,因此侦察搜捕“朱三太子”的秘密命令,一直为封疆大吏视作头等大事。

  顺治十六年夏天,河南巡抚遣派一名参将,带领二百兵丁,用囚车解送一名要犯到京。先进奏章,大意是说,六月盛暑之日,河南柘城县来了个策马的男子,到一家客栈投宿,下马时自己没有将马缰系好,以致那匹马受惊逃逸,那人喊客栈掌柜派人去追,答应得稍为慢了些,便是当头一马鞭砸了下去。

  如此之横,自然动了众怒,将他捆了起来。搜查行囊,内有一颗一斤多重的铜印,所刻的篆文,无人能识。客栈掌柜知道此人身上大有文章,随即带着那人到县报案。

  县官不敢怠慢,立即升堂审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那人挺立大言,“我叫朱慈英,大明崇祯皇帝第四个儿子,我是周皇后亲生的。”接着大声叱斥,“你这个小小的县官。好大的狗胆,见了我,还不下来跪接?”

  县官大惊失色,赶紧派人招待这个“朱慈英”,随即请幕友来细看那颗铜印的印文,是“忠孝德全、福禄寿永”八字。

  这八个字不知是何意义?但此人一印,大有来头,可想而知。县官带着“朱慈英”连夜进省,面呈巡抚;巡抚指定兵备道查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