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徐老虎与白寡妇 | 上页 下页
一〇一


  “还没有。不过快了。”

  “那请你写完了再说。”

  于是梁秃子将遗嘱写完,小声念了一遍;白寡妇指正了几处小小的错误,一一改正,大功告成了。

  “老梁,我送你点钱,你不能不收;否则,你让我到死心里都难过。”

  白寡妇随身带着几百两的银票,除了狱中花费以外,还剩下二百多两,将整数送了给梁秃子。由于她有话在先,梁秃子真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之感。不过终于还是收了下来,表示将来要做佛事,为白寡妇祈冥福。

  “这都用不着的!老梁,我只托你一件事,你能够替我当心,我就安心了。”

  “是的!请你吩咐。”

  “宝山很听你的话。请你告诉他:既然改邪归正,有了收缘结果,无论如何要在正路上巴结,奉公守法,安安稳稳过一世。”白寡妇加强了语气说,“我从来不说要人报答的话;现在只破一个例,如果宝山说要报答我,他能这样子,就算是报答我了。”

  “是!我完全懂了。”梁秃子很负责地答应着,“我不但把你的话带到,而且以后我还要常常提醒他,不要忘记你的话!”

  “对了!我正就是这个意思。”

  * * *

  当梁秃子在为白寡妇写遗嘱时,金妹在替她办后事。

  这是她在扬州筹划好的。大悲庵的老尼姑有个徒弟净一,在南京主持一座庵,叫做法华庵。天一早,金妹登门拜托,先写了一两银子的缘簿,然后道明来意,要借法华庵办丧事。

  “喔,”净一问道,“是那一位?”

  “我不瞒你。”金妹说道:“有位白寡妇,师太总知道吧?”

  “是她!知道,知道。”净一答说,“白施主跟我师父也熟的,不是外人。”

  “那再好都没有。”金妹交出五十两银子,“请师太代为备十个人的斋饭,大概要好几天工夫。另外请师太收拾停灵的空房,再要找几块裁缝的案板。回头我们就要动手了。”

  交代完了,金妹又去访一个土著,是孙五太爷的徒弟,姓张行二,开一家很大的香蜡铺。张老二夫妇每年都要到扬州给师父去拜生日;金妹跟他们很熟;张老二的妻子又很能干,所以金妹决定找她帮忙。

  “张二嫂,我要替我表姊办后事,请你带两个人跟我一起走。”

  “你表姊?”张二嫂诧异地。

  “就是白寡妇。”

  “喔,原来是你夫家面上的人。”

  这一说,金妹脸红了;只好装作未曾听见,“张二哥呢?”她说,“我要看一口棺材,这要请内行。”

  “他也不内行。不过不要紧,我有个远房的表姑夫,开一丬很大的寿器店。我们就作成他的生意好了。”

  “那太好了!既然如此,就不必忙。我们先去剪料子。”

  剪料子做“寿衣”。这些料子是特制的,大致非绸即绫,不过质料很薄;因为最讲究的共有“十三件”。十三件衣服包在尸首,如果厚了,根本穿不上;非薄不可。

  既然人还活看,缝制这些装里的衣服,便等于制备“寿衣”,向例亦须选适宜的日子动工;而事实上却不能容许她细挑慢拣,所以金妹决定援用“拣日不如撞日”的说法,当天便得找女裁缝,假法华庵动手。好在只要这一天开工应了这句话,做不完不要紧,明天再做,因而倒显得很从容了。

  请张二嫂找了四个女裁缝,在法华庵的大殿上搭起案板,开工以后,金妹去办另一件大事;到张二嫂的远亲所开的一家寿器店,挑选一口伴随白寡妇入土的好棺材。有钱人家对这件事都很注重,因为是一生中最后的归宿,往往由老人家亲自挑选上好木材,派孝顺子弟督工合制,称为“寿材”;那家寿器店恰好有一口桫枋“寿材”,原属做官人家的一位老太太所有。只为遭了横祸,家道中落,当初一千两银子置的这口寿材,愿以半价出让;张二嫂的亲戚表示,这口棺材至少值八百两银子,只为是熟人,只赚五十两银子,总价五百五十两。

  金妹当然很高兴,立即照数付清价款,告诉店家,随时要用。张二嫂促成了这桩好事,也很得意,但不免遗憾:“可惜!明明摆在这里,白五嫂自己看不到。”

  这话说得金妹心里一动,到晚来跟赵仲华商量,“表姊的寿材、寿衣都备好了!”她说,“如果能够让她自己过一过目,心里一定很舒坦。”

  “那怕办不到,总不能送到监狱里去让她看。”

  “不能送进去,可以把她弄出来。”

  赵仲华吓一跳,“你这种念头动不得!”他说,“做不到的事!”

  “也未见得做不到。只要工夫到了,自然可以;你不妨跟徐逢生去谈一谈。一早出来,傍晚送回去。他们如果不放心,我去做押头好了。”

  “如果肯了,倒也不必你做押头。”

  金妹怂恿着说,“说不成功也不要紧。明明可以成功,只为你不说,错过机会将来会懊悔。”

  这句话将赵仲华说动了,心里盘算了好一会说:“事情倒不妨进行。不过,徐逢生一个人做不了主;要上面打通了,才有办法。”

  “你的话不错,上面怎么样打通?是不是要托人?”

  “当然!不但托人,还要送礼。我去找秦师爷去。”

  找秦典林,细说了缘由。秦典林面有难色;只说:“我一定去找路子。不过,这事责任很重,不知道行不行。”

  “请秦师爷费心。只要上头默许,徐逢生人倒也是有担当的。”赵仲华问:“要不要先好好备一份礼去?”

  秦典林想了一下答说:“你拿二百两银子给我,见机行事。”

  “是,是!”赵仲华立即取了二百两银票给他,又叮嘱一句:“秦师爷,事情要快。”

  “我知道。今天晚上听信。”秦典林看一看银票说:“一张不方便,最好把它换成五十两一张,四张。”

  赵仲华如言照办,秦典林立即揣着银票去办事。他也是直截了当去找徐逢生;开门见山地说了来意,将银票放在他面前,静候答话。

  徐逢生紧闭着嘴,久久不语;秦典林有些等不急了,开口问道:“是不是‘尺寸’不够?你尽管说。为好朋友办事,我贴几个也不要紧。”

  “不是!这件事风险很大,我要好好想一想。”

  “莫非你不相信人会‘回笼’?”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