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小凤仙 | 上页 下页
一三八


  这六个条件,在段系看来,第一个就答应不下。因为民国三年的约法,是袁世凯称帝以前,一切行政的依据。现在所恢复的民国政府,是帝制以前的民国政府,不是依据旧约法所产生的民国政府。如果否定了新的约法,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本身就先失去了立场。

  好在梁启超表示赞成段祺瑞组织临时内阁,总算差强人意,犹有谈判的余地。只是惩办帝制祸首这一条,梁启超特别坚持,却是件很伤脑筋的事。

  ***

  惩办帝制祸首的要求,是在蔡锷起义时,发给袁世凯的哀的美敦书中,就已提出来的。一共十三个人,“六君子”加上段芝贵、朱启钤、周自齐、梁士诒、张镇芳、袁乃宽、顾鳌。这十三个人早就被赐以“十三太保”的“雅号”,而为护国军要求“明正典刑,以谢天下”。

  事过境迁,如今名单中又不止这十三个人了,而有些人又证明根本不能发生作用,甚至是被拖落水的,如严复就是。

  榜上有名的,一小部分如杨度、严复,毕竟还有修养,所以内心惶恐,而表面泰然。大部分人则惶惶不可终日,想尽办法,活动脱罪。无奈西南方面受了梁启超的影响,坚持非严办不可。京中颇有幸灾乐祸的人,推波助澜,以致胆子最小的几个,早就检点行囊,准备着随时开溜。

  幸好,徐世昌说了一句话:“项城遗骨未寒,就办帝制祸首,岂不让他泉下不安?至少也要等灵柩离了京再说。”

  这两句话,为情理所许,因而帝制祸首得以暂时安心,都希望袁世凯的出殡之期,越迟越好。无奈这是办不到的事,下葬尽可从容,出殡移灵却不可缓,因为有口棺材摆在居仁堂,黎大总统就无法进驻了。

  ***

  袁世凯一死,袁家第一件事就是打电报回彰德,将他的“寿材”挂专车运进京。这口棺木,大有来历,袁世凯放归洹上时,一次去逛陈州府城西北数里的伏羲庙,庙旁就是乾隆十年重修的伏羲陵寝,称为“古太昊陵”。

  太昊陵上,黛色苍苍,松柏成林。有一株合抱不交,古色,叩之作金石声的千年老柏,为袁世凯看中了,想拿它来作为寿材。这在当时原是绝对不许的事,直到奉诏复起,势力恢复,才得如愿。

  柏木棺材是运到了,用何衣饰入殓,又成问题。三名治丧委员,无甚意见。袁氏家属则因为黎元洪所下的命令中有“务极优隆,用副国家崇德报功之意”,所以虽因帝制取消,不便再用龙袍,却坚持要用民国三年冬至,袁世凯穿过的祭天礼服入殓。这套礼服,有平天冠,有平水纹的紫缎裙,穿戴起来,便是“大行皇帝”的模样。

  入殓以后,停灵居仁堂,亦完全照前清“大丧”的仪制,和尚跟喇嘛分班念经,早晚奠酒上祭,由治丧委员轮班照料。这样到了六月二十三开吊大祭,仪式中西合参,由曹汝霖一手订定。吊客一律臂缠黑纱,黎大总统亦是如此,灵前除了挽幛、挽联以外,还有各国公使所送的花圈。

  吊客中最令人注目的,自然是“起病六君子”,尤其是杨度,他的一副挽联亦最令人注目。

  这副挽联写的是“共和误中国,中国误共和,千载而还,再平此狱。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原可作,三复斯言。”

  到这时候还谈“君宪”,未免不识时务,有个会说中国话的洋记者便向他采访:“杨先生,你的政治主张,仍旧跟以前一样吗?”

  “是的。政治运动虽然失败,政治主张绝无变更。”

  “这是说,你依旧主张君主制度?”

  “我必须纠正你的说法。”杨度答道,“不是君主,是‘君主立宪’制度。我的政治主张是‘君宪救国’,这四个字,一字不能增,一字不能减。”

  “杨先生,请问‘共和误中国’是怎么个意思?”

  “十年前在日本,孙中山、黄克强两位先生主张共和,我写文章反对。我认为共和是病象,君主是药石。中国人民讳病忌医,实在是国家的大不幸。”

  “现在君主制度失败,贵国恢复共和。杨先生,你有什么感想?”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应该负责。”杨度神态傲然,似乎以他能一手掀起国体问题的大风波而得意,“我既不愿诿过,更不肯逃避。报上说我‘窜’了,你看我窜了没有?”

  “既在贵国各方面惩办帝制祸首。杨先生在这方面有什么意见?”

  “‘祸首’这两个字,我不能接受。不过我愿意接受法庭的审判。”杨度又说,“其实,政见不同,亦是共和国民应有的权利。”

  “杨先生不是反对共和吗?”

  一向辩才无碍的杨度一愣,不防侃侃而谈,谈出一个漏洞。好在他善于诡辩,“反对共和是一回事,”他说,“既是共和政体,应该享受共和国民的权利又是一回事。在法庭未褫夺我的公权以前,我理当享有中华民国公民的权利。不是吗?”

  “是的,是的。”

  “谢谢你!”杨度微笑着走了开去。

  他倒是有始有终,这天一直不离灵堂,到晚还轮班陪灵,直到第二天出殡,送出新华门。黎元洪和全体阁员、清室代表、各国公使,由此开始,加入执绋的行列。

  出殡行列极长,也极新奇。最前面是一员骑马的军官,手执国旗开道,接下来是禁军步兵和警察,洋鼓洋号加上清音十番的乐队,骑兵护送,为袁世凯生前乘坐的礼轿,以及一匹鞍辔极其讲究的白马,自是袁世凯活着时候的坐骑,项下的红缨易为素缨,算是为主服孝。

  马后跟着三十二名和尚、三十二名喇嘛,紧接着便是灵柩,即所谓“大杠”,起先是三十二人抬,出了新华门,道路宽广,加到八十个人,与天子大丧无异。这八十名舁夫,一律绿衣绿袴。如果照神话流传,袁世凯是癞蛤蟆转世,那就是青蛙抬蛤蟆了。

  行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袁世凯生前所著的礼服与戎装,以及各国赠送的助章,亦都陈设在龙亭中,招摇过市。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