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大故事 | 上页 下页
天下第一家(9)


  孔光嗣的夫人姓张,家住张杨里,前一年的五月二十九日,生一子名为孔仁玉;当孔末杀到她家时,孔仁玉才九个月大,孔光嗣夫人抱子逃往外家,获其父张温的庇护,直到十九岁时,方得出头。

  这段史实经孔家一千年来递相传述,变成了昆腔的《赵氏孤儿》;平剧的《搜孤救孤》,据说孔末原姓刘,杀孔光嗣时,孔仁玉已经九岁,正巧在他乳母张妈妈家;孔末追到张家,而张妈妈一子与孔仁玉年龄相仿,而且都是秃子,于是张妈妈李代桃僵,以亲生之子穿上孔仁玉的衣服,结果为孔末所杀。

  孔末回到孔府,夺了大印令箭,自荐袭爵,冒充孔子后裔。孔仁玉则改名换姓,发愤读书,十九岁那年赴京赶考,朝廷授为太学生,因上奏后唐明宗,细述孔末乱孔真相;明宗遣官查实,诛孔末而由孔仁玉袭爵。孔家后人尊之为“中兴祖”,建了专祠,名为“报本堂”。

  这后半段故事,与文献亦有出入,孔仁玉为母张氏“抱匿于外家,既长,身长七尺,姿貌雄伟,通六艺,尤精春秋,为人严整,临事有果断。后唐明宗长兴元年,鲁人诉于官曰:‘曲阜令(孔)末非圣人后;光嗣有子仁玉,育于张氏,今十九岁矣。’事闻于朝,乃诛(孔)末,以公(仁玉)主孔子祀,授曲阜主簿。”孔仁玉除袭爵文宣公,后来并以曲阜令兼监察御史,年四十五卒,赠兵部尚书。

  孔仁玉对外家的报答是“岁时祭其外祖张温之墓,为置祭田,立奉祀生,请蠲其徭役以报之”。至明朝永乐年间,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偕孔氏族长五十四代的孔思楷,请曲阜的文人张敏,撰了一篇《孔氏报本酬恩记》,叙述此事始末,孔彦缙之言如此:“张氏子孙家在张阳者,至今犹称张温焉。今虽优待其家,恐后世子孙,或有遗忘,不能以礼相待,甚非报本酬恩之意,兹欲立石于张氏之茔,俾吾子子孙孙,世加存抚。”

  这块碑石,不知可还存在?但孔家优待张氏子孙,则相沿勿替,孔德懋记述张姥姥,非常生动。

  据说张姥姥有一支楷木制的“龙头拐杖”,是孔仁玉所送,并规定:“张妈妈死后,这‘姥姥’的官称和龙头拐杖,由长房儿媳继承,世代相传。”

  龙头拐杖是“令牌”,可“用来管教孔府的衍圣公一品夫人。”因此,孔德懋的嫡母陶氏,对张姥姥亦很畏惮,总是悄悄吩咐听差:“张姥姥来了,要甚么给甚么,别得罪她。”而有一次听差稍有怠慢,张姥姥居然“站在大堂前破口大骂,没有一个人敢哼声”。

  敢在衍圣公府大发脾气的张姥姥,是怎么个人呢?“是一位农家妇女,五十来岁,粗布袴褂,紧扎着肥大的袴腿脚,一双小脚、挎着个竹篮子。酒席筵上在达官贵客中,毫不在乎,呼三吆四,大吃大喝,临走时,竹篮里还要装满吃食。”但她“每次都只要两样,馍馍、酒”。看来倒是个安分知足,深知持盈保泰之道的贤妇人。

  在续曲阜县志中,亦有关于张温的记载,说孔家的表亲,著闻者以颜氏为最,“然衍圣公与颜博士论师生而不叙表亲”,按:孔子之母颜氏,所谓“论师生而不叙表亲”则颜回应该是孔子的表侄,因为颜回比孔子小三十岁。

  《阙里文献志》于“圣门弟子”,首列颜回,说他“贫而好学”,年二十九而发尽白,三十二岁而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而门人益亲。’”颜回之为人,可以见鲁定公一事而想象得之,鲁定公问颜回:“你听说过有个善于驾驭马匹的东郭毕吗?”颜回答说:“善则善矣,然其马将必佚。”佚者逃逸,说东郭毕的马会逃走,鲁定公不悦,向左右说道:“君子固有诬人。”——正人君子亦会胡说八道。

  三天以后,果然有人来报,东郭毕的马走到半路上,不愿再拉车而逃回马厩。鲁定公大为惊异,立即找颜回来问,何以前知。

  颜回答说:“从前大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但都不穷其力,不会超过人或马的负担,所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不会怠工。东郭毕驭马驾车,马已尽了它的分内之事,而犹不断有额外要求,因而推断其马必佚。”鲁定公请他再作进一步的推论,颜回回对:“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此言为政之道无他,亲民而已。

  我读到《阙里文献志》的这段记载,特感亲切。少年时好骑马逛西湖;从清波门赁马,经苏堤至岳坟,再沿白堤绕回来,进钱塘门回原处。那些“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走得极慢,一步懒似一步;但如掉转马头,步上归途,马就走得极快了,这与东郭毕的马,逃回马厩是同样的道理。

  颜回是孔庙“四配”之一的“复圣”,自明朝开始,颜氏后裔,例授“五经博士”,所以县志中称之为颜博士。孔颜一表三千年,不知前台北市警察局颜局长,与孔院长是如何称呼?

  在曲阜,则“惟张羊村唐张温之裔孙与衍圣公及诸孔氏称表亲,而男女通呼曰亲戚,妇人老年称姥姥。遇喜庆事不尽来,遇衍圣公有丧,以内外张亲戚皆来为荣。遇衍圣公祭四十三代公时,则张姓以嫡孙陪祀,祭四十二代张夫人亦然;亦有时请张姓代行扫墓之礼。张姓嫡裔孙,由衍圣公奏准恩赐一人为监生,世袭奉张温祀以报其孔仁玉之功”。这段续县志上的记载,与德懋所述,大致相符;但恩赐张家一人为监生,孔德懋说她“从未听说过”,这也是无怪其然的,因为入民国后已无国子监,自然也就没有监生这个头衔了。

  孔氏“中兴祖”之为中兴,还有一重极重要的意义是,自孔仁玉以后,孔氏方始聚族而居,孔继汾在《阙里文献志》卷七之下,有一段附记云:“中兴祖去今未三十世,子孙繁衍已二万余人,乃其先一夫肆逆,九族崩颓,孔氏之危,不绝如发,盖缘唐室陵迟,镇藩跋扈,兵戈扰攘,民不聊生,重以黄巢朱李之乱,户口日益凋丧,而士大夫之仕于外者,又多轻去其乡,不归井里,以致门祚衰弱,祸起家奴,虽亦天数,抑亦人事之过也。使当日聚族而居,其势又以相维,而力又足以相敌,虽百孔末亦奚为哉?”

  于此可知,在孔仁玉以前,孔氏世爵虽尊,但系寒族;至孔仁玉以后,方始发展为天下第一家。现在曲阜孔氏,族众十万,较乾隆时代又繁衍了五倍,除伪孔以外,皆系孔仁玉的子孙。

  孔氏除曲阜本支以外,其别支在宋有“南宗”;在唐则为“河西派”,始祖为孔子三十二世孙孔颖达,原住河北正定府衡水县,为唐太宗的“十八学士”之一,并曾图形凌烟阁,赞曰:“道光列第,风传阙里,精义霞开,掞辞飙起。”

  孔颖达所著《五经正义》,列代均为五经的“标准本”,明清乡会试,考五经题,皆以《正义》为准,否则为“不中程序”,虽佳不取。殁于贞观二十二年,下一年太宗崩,遗命——将孔颖达的棺木,迁葬于昭陵左右;孔颖达的遗族,同时移居昭陵附近守墓。因而称为“河西派”——陕西在黄河以西,故称“河西”。

  “河西派”至宋初移居甘肃凉州,仍为河西;明初迁至直隶河间府南柯营,分为八支;现在河北姓孔的,大多属于“河西派”。此外,在五代以前,如孔继汾所说“轻去其乡、不归井里”者,共有十派,分布在山西、湖南、广东、河北等地。

  自“中兴祖”以后,记取孔末的教训,本支聚居曲阜;中兴祖四子,二三早死,长子袭爵的孔宜、四子孔勖的后人,便都是“六十宗户”。但到宋室南渡,衍生“南宗”,而实为长房。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