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高阳 > 慈禧全传 | 上页 下页
四六九


  荣寿公主也是这一下才能完全了解慈禧太后的苦心,想想真要如她所说的,留下两对姊妹花在宫中,确是冠绝前代的美谈。自己一直以为慈禧太后总是为她自己打算,立她的内侄女为后,将来归政以后,仍可以假手皇后,左右皇帝的意志,间接操纵朝局。如今看来,亦不尽然,慈禧太后在为自己打算以外,亦不是全不顾皇帝。照她的安排,远比皇帝仅选德馨的长女为后来得美满。可惜,她这番用心太深了,而且事先毫无透露,以致搞成一着错,满盘输的局面,实在可惜!

  这要怪谁呢?想想还是要怪慈禧太后自己。她的这个打算,只要略微透露一点风声,就可以让皇帝欣然照办,而竟吝于一言,未免自信太甚。想到这里,不由得长长地叹了口气。

  “你也不用叹气。”慈禧太后说道,“凡事都是命中注定。我也想开了!自己亲生的儿子都不听我的话,何况隔一个肚子?”

  这是连穆宗都埋怨在里头了。荣寿公主很不安地说:“老佛爷说这话,我可替先帝跟皇上委屈,谁敢不孝顺老佛爷?只不过……”

  “怎么?”

  “只不过见识不及老佛爷,看不透老佛爷操持苦心有多深?”

  慈禧太后不响,好一会才点点头说:“你这话倒也是!说中了我的病根。”

  “女儿可没有那么个意思,敢胡说老佛爷行事有什么欠缺。”

  “我知道,我知道。我不是说批评我不对。我只是觉得我的想法,有时候是太深了一点,好象让人莫测高深似的。”慈禧太后紧接着又说:“从此以后,我倒要改一改了。”

  荣寿公主觉得她这话还是莫测高深,便不敢接口,只是轻轻地替她捶着背。

  “你看,皇帝真能拿这副担子挑得下来吗?”

  这是指皇帝掌理大政而言。不过,荣寿公主虽懂她的意思,却只好装作不懂,因为此事关系太大,不便回答,唯有装糊涂:“女儿不明白老佛爷的意思。”

  荣寿公主不赞一词,慈禧太后也就不再往下多说。就这句话已经多了。大婚定在明年正月二十六,紧接着在二月初三归政,一切都成定局,万无变更之理,说是怕皇帝难任艰巨,仿佛还舍不得撒手似的,岂非多余?

  因此,明知道荣寿公主守口如瓶,谨密可靠,她仍旧不能不叮嘱一句:“咱们娘儿俩随便聊聊的话,你可别说出去!”

  看似一句亲切的家常话,在此时此地此人,可就不比等闲。荣寿公主一时勾起心事,百感交集,霍地双腿一弯,跪在慈禧太后膝前。

  “你这是干什么?有话起来说。”

  “女儿有几句话,不能不跪着说。只怕忠言逆耳,惹皇额娘生气,所以先跪在这里赔罪。”

  荣寿公主的举止向来稳重,凡事看得深、想得透,这时候有这样的举动与言语,可想而知必是极重要的话,便点点头喊一声:“来啊!”

  在殿外伺候的是储秀宫首领太监崔玉贵,内务府的人都管他叫“二总管”,在太监中的地位与得宠的程度,仅次于李莲英。此时听得召唤,捧着个腆起的肚子,疾步而来,单腿往下一跪,听候吩咐。

  “看有什么人在屋里?都叫他们出去!”

  崔玉贵领命逐屋去查,查一处、撵一处、关一处,只听不断有房门碰上的声响,最后连殿门都关上了。

  于是慈禧太后平静地说道:“有话你就说吧!不管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你。你知道的,我有大事,只跟你商量。”

  “可惜,立皇后这件大事,皇额娘没有跟女儿说。不然会办得更顺利。”荣寿公主说道:“皇上的孝心,女儿是知道的,就为这件事,皇上心里不安得很,怕是违背了皇额娘的意思。其实这也怪不得皇上,他没有一个亲近的人好商量。翁师傅倒是皇上亲近的,然而皇上不提这件事,翁师傅素来谨慎,决不敢提。总而言之,皇额娘的一片慈爱,皇上领会不到,无意之中弄拧了,决不是有心的。皇额娘的养育之恩,如天之高,如地之厚,女儿在想,总不见得会拿皇上这个无心的过失,老放在心里吧?”

  “当然!不过,”慈禧太后沉吟了好一会说,“有些事,你想拿它扔开,它偏偏兜上心来,真教没法子。”

  “皇额娘,女儿说话要放肆了。”荣寿公主一字一句地说:“皇额娘的儿子只有皇上一个。”

  “就是这话罗!因为只有一个,我才把我一片心都给了他。无奈……”慈禧太后踌躇着叹口气:“唉,不提了!”她慈爱地抚着荣寿公主的脸,“我总算还有个真心向我的好女儿。”

  “女儿自然要孝顺皇额娘。不过,女儿也要做一个好姐姐,做皇上的好姐姐!”

  “对啊!凡是好女儿,一定也是好姐姐。”

  荣寿公主十分欣慰,“真是再没有比皇额娘更圣明的。”她也忍不住有些激动,“母慈子孝,天下太平,皇额娘尽管享福吧!”

  这句话说得慈禧太后很高兴,“我是得享几年福了。”她踌躇满志地说:“总算有个太平局面交付给皇帝,自觉也对得起祖宗了。”

  ※ ※ ※

  由于荣寿公主的苦心调护,慈禧太后与皇帝母子君臣之间,总算保住了一团和气。慈禧太后也觉得国事既已决定付与皇帝,“家事”也不妨让“女儿”代劳,所以大婚典礼一切踵事增华的点缀,以及照例应有的仪节,几乎都让李莲英向荣寿公主请示办理。慈禧太后自己从万寿以后,就住在西苑。一场瑞雪,正多乐事,只苦了皇帝,冒雪冲寒,晨昏定省以外,还得回宫办事读书。

  这时的第一大事自然是密锣紧鼓地筹备大婚。钦天监挑定十一月初二的吉日行纳彩礼,派定礼部尚书奎润为正使,户部尚书福锟为副使,纳彩的仪物,虽是照例备办,荣寿公主仍旧一一亲自检点,因为风传后家倚恃慈禧太后的威势,竟如民间的陋习,事事挑剔。桂祥整天躺在鸦片烟榻上,昏天黑地,倒还不大生事,他那夫人悍泼无比,花样极多。李莲英跟荣寿公主商量,都觉得这种情形,不宜奏闻慈禧太后,免得她生气,也免得她为难。那就只好委屈求全,尽量迁就,所以连照例的纳彩仪物,亦须仔细检查。

  纳彩礼之前十天,李莲英愁眉苦脸地来跟荣寿公主说:“‘方家园’又出了点子了。今儿有话过来,十一月初二那天,要大宴群臣。”

  “大宴群臣?”荣寿公主诧异地问:“那里有这个规矩?再说,大宴群臣,又那里轮得到皇后家来过问?”

  “不是万岁爷大宴群臣,是皇后家。”

  “岂有此理?这不太离谱了吗?”

  “原是。”李莲英说,“方家园的意思是,请一道懿旨,在皇后家赐宴。”

  “那,”荣寿公主说,“他们不会自己请客?爱怎么请,怎么请,谁也管不着。”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承恩公夫人是怕请了客,客人不给面子,辞席不到,太没有面子,所以要请老佛爷出面。

  大公主,你给提一声吧!”

  “提一声?”荣寿公主问道:“请客谁给钱啊?”

  “那,大公主,你就别问了。”

  荣寿公主想了一会答道:“你先到外面打听打听,可有人会说话?那班都老爷当中,书呆子很多,回头上个折子,说不合仪制,请皇太后收回成命,那是多不合适的事!”

  “这一层,大概不会。”李莲英说,“如今的都老爷,也不比几年前了,怕事的多。再说,这是办喜事,也总不好意思扫兴。”

  “好吧!反正麻烦还多的是。就依他们吧!咱们大清……”荣寿公主猛然将话咽住。她本来要说的那句话,出自她生父恭王之口:咱们大清天下会断送在方家园。

  于是荣寿公主找了个机会,从容向慈禧太后回奏,说后家打算大宴王公大臣,但得先看皇太后的意思,如果可行,便请颁发一道懿旨,否则作罢。话说得很婉转,可进可退,倘或慈禧太后不以为然,亦不算碰了钉子。

  那知慈禧太后既不说准,亦不说不准,反问一句:“你看呢?”

  这一问就让荣寿公主很难回答了,因为她平日侃侃谔谔,常是有意无意地讲究礼制,现在明明一件不合规矩的事,如说破例不妨,那么以后再遇着违制之事,就无法奏谏了。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