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演义 > 隋唐演义 | 上页 下页 |
第九十八回 遗锦袜老妪获钱 听雨铃乐工度曲(2) |
|
梅妃回奏,言罗采与罗素姑就是他的戚属,上皇遂传命,加罗采官三级,赐钱百万。封罗素姑为贞静仙师,赐钱二百万,增修观宇。又命塑张果、叶法善、罗公远三仙之像,于观中虔诚供奉。梅妃又念达奚盈盈同处多时,互相敬爱,情谊不保因奏请上皇,以虢国夫人旧宅赐与居住,这正应了罗公远诗中画景却成真一句。 当初盈盈把虢国宅院的画图,与秦国桢看了,隐过了自家的事,谁想今日就把那画图中的宅院赐与他,却不是弄假成真?当下秦国桢接到了盈盈,一面告知亲兄秦国模,不说是旧好,只说在修真观中相遇,承罗采为媒两个订定的。国模因他已奉旨准娶,便也由他罢了。盈盈就于赐第中,与秦国桢相聚,重讲旧情,这一段的恩爱,非可言喻。有一曲《黄莺儿》为证: 重会状元郎,上秦楼,卸道装,从今勾却相思账。 姓儿也双,名儿也双,前时瞒过难寻访。 笑娘行,今须听我低叫耳边厢。 原来秦国桢的夫人徐氏,就是徐懋功的裔孙女,极是贤淑,因此妻妾相得,后来各生贵子。国桢与哥哥国模,俱以高官致仕。盈盈常得入宫,谒见梅妃。又常遣人往候罗素姑。那罗素姑寿至百有余岁,坐化而终。此皆后话,不必再说。 且说梅妃当日朝见上皇过了,便要辞回上阳宫。上皇道:“朕年已老,无人侍奉,得卿相叙,正好娱我晚景,如何还要到上阳宫去?” 梅妃道:“臣妾有翠华西阁得侍至尊,触忌遭谗,自分永弃。今以未死余生,复觐天颜,已出望外。至于侍奉左右,当更择佳丽,以继前宠,妾衰朽之质,自宣退避。” 说罢,挥泪如雨。上皇亲手抚慰道:“向来与卿疏阔,实朕之过。然珍珠投赠,未始无情,今当依仙师旧好从新之语,岂忍弃朕别居。” 梅妃见上皇恁般眷顾,乃遵旨留兴庆宫,与上皇同处。正是: 杨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上皇复得梅妃侍奉,甚可消遣暮年。但每常念及杨妃惨死,不胜悲痛,前自蜀中回京,路过马嵬,特命致祭,彼时便欲以礼改葬。礼部侍郎李揆奏云:“昔日龙武将士,因诛杨国忠,故累及妃子,今欲改葬故妃,恐龙武将士疑惧生变。” 上皇闻奏,暂止其事。及回京后,密遣高力士潜往改葬,且密谕:若有贵妃所遗物件,可以取来。高力士奉了密旨,至马嵬驿西道之北坎下,潜起杨妃之尸移葬他处。其肌肤已都销尽,衣饰俱成灰土。只有胸前紫罗香囊一枚,尚还完好。那紫罗乃外国贡来冰丝所织,囊中又放着异香,故得不坏。力士收藏过了。又闻得有遗下锦裤袜一只,在马嵬山前一个老妪钱妈妈处,遂以钱十千买之。 原来杨妃当日缢死于马嵬驿中,匆匆掩埋。车驾既发,众驿卒俱至驿中打扫馆舍。其中有一姓钱的驿卒,于佛堂墙壁之下,拾得锦裤袜一只。知道是宫中嫔妃所遗,遂背着众人,密自藏过,回家把与母亲钱妈妈看。那个妈妈见这裤袜上用五色锦绣成一对并头合蒂的莲花,光彩炫目,余香犹在。便道:“此必是那亡过的妃子娘娘所穿,这样好东西,不容易见的哩!” 正看间,恰有个邻家的妈妈走过来闲话,因便大家把玩了一回。于是传说开了,就有那好事的人来借观。这个看了去,那个也要来看。钱妈妈初时还肯取将出来与人瞧瞧,后来要看的人多了,他便索起钱钞来。越索得越多,越有人要看。直索至百文一看,那妈妈获钱几及数万,好不快活。 原来杨妃的裤袜,有名叫做藕履。你道那藕履二字如何解?这因杨妃平日,最爱穿绣莲裤袜,天子常戏语之云:“你的裤袜上,正直绣着莲花,若不是莲花,何故内中有此自藕?” 杨妃因此自名其袴袜为藕履。不想身死之后,遗下一只于驿庭,为众人这所争看,到作成那钱妈妈着实得利。后来刘禹锡作《马嵬行》,也说及那遗袜之事。道是: 履綦无复有,文组光来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草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绝。 又有人说,那遗袜毕竟有时消毁,不能长留于世,亦殊不足看。有诗云: 锦袜传观只一时,凌波今日有谁知? 不如西子留遗迹,人到灵岩便系思。 当下高力士闻遗袜在钱妈妈处,将钱来买。钱妈妈不敢不与。力士把这锦裤袜与那紫罗香囊,一并献与上皇履旨。上皇见了这二物,嗟悼不已,即命宫人藏好,闲时念及,常取来观看叹惜。梅妃欲排遣圣怀,令高力士访求旧日那梨园子弟来应承。一夕,上皇乘月登勤政楼,凭栏眺望,烟云满目,追思昔日此楼中盛事,恍如隔世,不觉怆然,因抗声而歌道: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歌未竟,只闻得远远地亦有歌唱之声。上皇静听良久,虽听不出他唱些什么,却觉得音声清亮,回顾左右道:“此歌者莫非也是梨园旧人么?” 高力士奏道:“此或是民间男妇偶然歌唱,未必便是梨园旧人。昨闻黄幡绰已病故,梨园旧人供御的,亦渐稀少了。” 上皇闻奏,愈觉怆然道:“朕近日所作雨淋铃曲,幡绰唱来最好,今不可得闻矣!” 时李谟、张野狐二人侍侧,力士团奏言此二人的技艺,亦不亚于幡绰。上皇遂命野狐,将雨淋铃曲奏来,李谟可吹笛和之。二人领旨,野狐顿开喉咙唱将起来,李谟即将仙翁所赠短笛相和,音声清彻,真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足使近听增悲,远闻兴慨。 看官,你道那雨淋铃曲,为何而作?当时上皇自成都起驾回京,路途之间,思念杨妃,满腔愁绪。至斜谷口值连雨经旬,车驾过栈道,雨中闻车上铃声,隔山相应,其声甚觉凄凉,因顾黄幡绰道:“你听这铃声何如?朕愁耳听来,甚是不堪。” 幡绰便插科听道:“这铃儿大不敬,当治罪。” 上皇道:“你又来作戏了,铃声如何是不敬?” 幡绰道:“铃声如话,臣独解之,但不敢奏闻。” 上皇晓得他是戏言,便道:“汝尽管说来,朕不罪汝。” 幡绰道:“臣细听其声,明明说道三郎郎当,三郎郎当,岂非大不敬?” 上皇闻言,不觉失笑,于是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自写其郎当之意。正是: 雨声铃响本凄凉,愁耳听来更断肠。 叹息马嵬人已杳,三郎空自怨郎当。 次日,上皇与梅妃闲话,谈及归途中闻铃声而兴感的事,因道:“朕那时正心绪作恶,忽得小蓬瀛之信,顿开愁绪。” 梅妃道:“妾闻上皇正下诰访求,妾身乃知圣心不弃旧人,衔恩无地。” 正说间,内侍传到肃宗的表章,为欲请命赦宥两个降贼的朝官。正是: 欲屈皋陶法,愿施尧帝仁。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