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讲史小说 > 东周列国志 | 上页 下页 |
第十六回 释槛囚鲍叔荐仲 战长勺曹刿败齐(2) |
|
桓公亲自出郊迎之,与之同载入朝。百姓观者如堵④,无不骇然。史官有诗云: 争贺君侯得相臣,谁知即是槛车人。 只因此日捐⑤私忿,四海欣然号霸君。 〔④堵:堵墙,人多密集之意。 ⑤捐:舍去。〕 管夷吾已入朝,稽首谢罪。桓公亲手扶起,赐之以坐。夷吾曰:“臣乃俘戮之余,得蒙宥死,实为万幸!敢辱过礼?” 桓公曰:“寡人有问于子,子必坐,然后敢请。” 夷吾再拜就坐。桓公曰:“齐千乘之国,先僖公威服诸侯,号为小霸。自先襄公政令无常,遂搆①大变。寡人获主社稷,人心未定,国势不张。今欲修理国政,立纲陈纪,其道何先?” 夷吾对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今日君欲立国之纲纪,必张四维,以使其民。则纪纲立而国势振矣。” 桓公曰:“如何而能使民②?” 夷吾对曰:“欲使民者,必先爱民,而后有以处之。” 桓公曰:爱民之道若何?” 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赦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③矣。省刑罚,薄税敛,则民富矣。卿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曰:“爱民之道既行,处民之道若何?” 对曰:“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商之子,常为工商,习焉安焉,不迁其业,则民自安矣。” 桓公曰:“民既安矣,甲兵不足,奈何?” 对曰:“欲足甲兵,当制赎刑: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鞺盾一戟,小罪分别入金④,疑罪则宥之,讼理相等者,令纳束矢,许其平。金既聚矣,美者以铸剑戟,试诸犬马。恶者以铸鉏夷斤樀,试诸壤土。” 桓公曰:“甲兵既宿,财用不足如何?” 对曰:“销山为钱,煮海为盐,其利通于天下。因收天下百物之贱者而居之,以时贸易,为女闾三百,以安行商。商旅如归,百货骈集,因而税之,以佐军兴。如是而财用可足矣。” 桓公曰:“财用既足,然军旅不多,兵势不振,如何而可?” 对曰:“兵贵于精,不贵于多;强于心,不强于力。君若正卒伍,修甲兵,臣未见其胜也。君若强兵,莫若隐其名而修其实。臣请作内政而寄之以军令焉。” 〔①搆:同构;造成。 ②使民:使,命令;统治百姓。 ③殖:繁衍。 ④金:铜铁等金属。〕 桓公曰:“内政若何?” 对曰:“内政之法,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之乡十五。工商足财,士足兵。” 桓公曰:“何以足兵?” 对曰:“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设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即以此为军令。五家为轨。故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立一师,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师率之。十五乡出三万人,以为三军。君主中军,高国二子各主一军。四时之隙,从事田猎:春日搜,以索不孕之兽;夏曰苗,以除五谷之灾;秋日狝,行杀以顺秋气;冬曰狩,围守以告成功,使民习于武事。是故军伍整于里,军旅整于郊。内教既成,勿令迁徙。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人与人相俦,家与家相俦;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相识,足以不散;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则同乐,死则同哀;守则同固,战则同强。有此三万人,足以横行于天下。” 桓公曰:“兵势既强,可以征天下诸侯乎?” 对曰:“未可也。周室未屏,邻国未附,君欲从事①于天下诸侯,莫若尊周而亲邻国。” 桓公曰:“其道若何?” 对曰:“审吾疆场,而反①其侵地;重为皮币②以聘问,而勿受其赀③,则四邻之国亲我矣。请以游士八十人,奉之以车马衣袭,多其赀帛,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又使人以皮币玩好,鬻行四方,以察其上下之所好。择其瑕者而攻之,可以益④地,择其淫乱篡弑者而诛之,可以立威。如此,则天下诸侯,皆相率而朝于齐矣。然后率诸侯以事周,使修职贡,则王室尊矣。方伯之名,君虽欲辞之,不可得也。” 〔①从事:治事。此处意为称霸。 ①反:返,归还。 ②皮币:毛皮、布帛等礼物 ③赀:物。 ④益:增。〕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