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历史演义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 上页 下页 |
第六回 宋康王泥马渡江(1) |
|
靖康三年,北国皇帝降旨,幽二帝于五国城不遣。着令四太子会斡离不复南侵。却说斡离不正在虏营练熟军马,又得金主旨来到,令部兵南侵,即与众将议曰:“趁此秋高马肥,正好用兵。” 即分拨诸胡兵十万,从太原进发。哨马报入中华,百姓依前惊乱,四下逃生。斡离不大军至真定,预先遣人以书报康王:“来军中议和。方且退兵。不然,大军直抵汴城,寸草不留。” 却说康王自太上皇北狩以后,每日与一二亲臣议论军旅,定夺复兴之计。忽闻边庭消息,金兵又大举南侵,忧虑不出。 及边关报急,羽书交驰,有汪伯彦、黄潜善率众臣入,请康王出都堂议事。次日,康王始出都堂理政,与众臣议曰:“虏寇势獗,中国屡困,今领大兵南下,边庭受围,百姓惊窜,又遣使人复请议和。此事尔众臣有何高论?” 王云曰:“贼势浩大,彼强我弱,往年正因不得亲王诣金营立盟誓,致有屡屡反复用兵之故,使天下苍生不获宁居。今元帅斡离不遣使来召殿下诣军前议和,殿下莫惜一行,斯能杜绝后虑。” 康王默然。 汪、黄二人继进,亦请康王亲行,方有定议。康王曰:“父兄之仇,誓不戴天,若吾再往金营,则天下付之谁人。且国事当决之元佑皇后,岂臣子所得自专。” 王云曰:“殿下此行,亦为社稷故也。就使奏知皇后,必见听允。如不然,则宗庙天下决难保矣。” 康王本慈仁柔懦无决断者,因见王云等言为社稷苍生之故,只得依其议。下命王云为副,次日迳离汴京,大小官员随从出城。康王心犹迟疑,未即行。王云动辄张皇贼势,又以彼强我弱为辞,迫胁康王登车,略无臣之礼,从臣无有不恨之者。康王启行,道经相州,有宗正少卿宗泽,闻康王车驾至,迎候马首,具问殿下所行之由,康王告以诣虏营议和。 宗泽惊曰:“此行谁保殿下往?” 康王曰:“王云同往。” 泽曰:“王云惟一妇人矣,岂识大臣礼体!” 泽于康王前力劾其有辱使命,乞诛之以为后劝。王云方欲辩明,而众军已交手杀之矣。 宗泽力谏康王不可北去:“往时萧王已为奸臣所误,大王可复误耶?此行必无还理,不如暂留,审视国势,以图恢复。” 康王遂从宗泽之请,果不使北,将为潜归之计。后人读史至此,有诗断云: 宋室顷危势渐离,康王奚忍弃邦基? 临岐不是忠贞谏,预失中原未可知。 却说斡离不自遣康王归国后,心甚悔至死。闻康王再使,即遣数捷骑,倍道而进催行。是时,康王出,密离相州,欲达京师见元佑皇后,以图恢复,单骑躲避,不与人知焉。金兵探知其出离相州,率铁骑日夜追赶。 却说康王自离相州,亦恐金兵后袭,只拣大路逃走。前至磁州地界,行得困乏,见路旁一座古庙,树木苍荫。康王仰首看庙门牌额,见大书金“崔府君庙”四字。康王迳进庙中,不觉神思困倦,依神橱内假寐。少时近二更时分,庙门外数十铁骑抢入庙来,举起火把,于庙中四下搜究。康王梦寐中,略闻似金兵号令“遍寻”。片时,铁骑数十人内有云:“必定走去也,可速追之。” 众人一齐出了庙门。至三更,左侧但听得阶下蛩声唧唧,寂无人语,康王始安心。正欲睡去,忽有人喝云:“速起上马,追兵复至矣!” 康王茫然惊曰:“此去无马,奈何!” 其人曰:“已备马矣。幸大王疾速加鞭!” 康王豁然,抽身出外,环顾星光之下,果有匹马立于旁,将身一跳上马,加上三鞭,其马负康王飞腾而走。天未明,已近夹江。遥望江水大浪滔天,拍岸声鸣。康王见无船渡,心下惊遑。只得搊起马缰,再加一鞭,其马踊身而过,即渡了夹江。康王至岸时,见马僵立不进。天明视之,乃是崔府君庙门外泥塑马也。康王大惊,遂步行问乡人:“此何处?” 乡人道:“此磁州也。” 康王暗计其行程,只一昼夜,行七百余里,始知崔府君神力所助。后人有古风一篇,单咏泥马渡江事迹,有感而赋云: 胡马南来衰宋祚,楼台歌舞春光暮。 玉人已去酒卮空,一曲当年随帝辂。 谁想奢华变作悲,龙争虎斗交相持。 京城鼙鼓旌旗急,臊风逐入将士离。 亲皇妃后俱遭遣,义士忠臣无计转。 黄云白草蔽胡尘,促去銮舆关塞远。 致令天下勤王心,临岐怀愤嗟怨深。 欲挽天戈回日月,中原奚忍见倾沉。 金陵气运留英主,竟产英雄获相遇。 夹江夜走有神驹,神驹英主今何处? 崔君庙畔树苍苍,行人经过几斜阳。 中兴事业浑如梦,尽付渔歌在沧浪。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