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古典 > 古文观止 | 上页 下页
吴子使札来聘


  (节选自《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

  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谒曰:“今若是迮[zé]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谒也死,馀祭也立;馀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

  季子使而王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致而君之尔。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吾季子之名也。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也。季子者,所贤也,何不足乎季子?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注释】

  1.吴子使札(zhá)来聘:这句话是该文引用的《春秋》里的句子。聘:古代诸侯国之间派使者相问的一种礼节。使者代表国君,他的身份应是卿;“小聘”则派大夫。

  2.无君、无大夫:儒家学者认为吴国属于夷狄,不懂君臣之礼,在《春秋》记载时,只称为“吴”,不记它的国君、大夫的名字。

  3.有君、有大夫:《春秋》经文“吴子使札来聘”,称吴国国君为“子”,记载季札的名字,这都表示尊敬。

  4.贤:认为……是贤人,意动用法。季子:季札,曾经访问中原各国,学习礼乐,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

  5.谒(yè):春秋时吴王寿梦的长子,又名诸樊。寿楚死后即位。死后传位其弟余祭(zhài)。余祭:吴王谒的同母弟,在位十七年,死后传位其弟夷昧。夷昧:吴王余祭的同母弟,在位四年,死时打算传位其弟季札。

  6.同母:谒、余祭、夷昧、季札兄弟四人都是吴王寿梦正妻所生。

  7.弱:年少。

  8.迮(zé):一下,仓促。与(yú):交给,给予。

  9.轻死:轻视生命。

  10.祝:祈祷。

  11.苟:假设连词,如果。有:保存,使....不灭亡。

  12.尚:语气副词,表示祈使。悔:灾祸。

  13.之:传给。

  14.使:出使。亡:不在(国内)。

  15.僚:春秋时吴王夷昧之子僚,又名州于(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夷昧死后,立为国君。

  16.长庶:子侄中年纪最大的。

  17.反:通“返”,回来。

  18.君:用为动词,把……看作国君。

  19.阖(hé)闾(lǘ):春秋时吴王谒之子光,公元前514年至公元前496年在位。

  20.先君:已故的国君,指吴王谒、余祭、夷昧。

  21.凡:皆,都。

  22.与:通“欤”,语气助词。

  23.恶(wū):疑问代词,怎么。

  24.专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县西北)人,一名鱄设诸。他受公子光礼遇,决心为他献身。他把匕首藏在炙鱼腹内端进宴会厅中,乘机刺死吴王僚,他也被打死。

  25.弑:古代指属臣杀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26.吾兄:指吾兄之子(吴王僚)。

  27.无已:没有终止。已,停止。

  28.延陵:季札封邑,在今江苏武进县内。

  29.吴国:吴国都城。国,国都。

  30.名:用为动词,称名。古代人往往名外还有字或号,不称名,称字或号表示恭敬。

  31.许:称赞,赞许。

  32.不一而足:不是只有一种德行就算完美了。与今义不同。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