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谈歌 > 家园笔记 | 上页 下页 | |
五八 | |
|
|
于友亮上前一步,还要说什么。 爷爷摆摆手:"大路朝天,你我各走半边,我这望龙山,野菜山酒,不好待客,于先生,我就不留了。"说罢,转身问大伯:"你还走吗?" 大伯道:"爹,我现在已经是有组织的人了。" 爷爷愣了愣,态度突然温和了,他点点头:"也好,现在天下大乱,你们兄弟两个在山外边,也好。" 大伯皱眉:"爹,这联合打日本的事……"爷爷摆摆手:"不说这个了,你三弟好吗?"大伯点头:"他很好。" "他怎么没有跟你一起回来看看呢?""我们不在一起工作。" 爷爷哦了一声,怔怔地看了大伯一眼,轻声叹了口气:"我老了。你告诉你三弟,他就是不回来看看我,也该看看你娘的。"大伯说:"我告诉他。" 爷爷点点头,对杨怀义说:"怀义兄弟,送他们下山。"说罢,就转身走了。 我大伯和于友亮上山劝说我爷爷联合抗日这件事,中共林山市党史上有记载:1937年省委根据抗战的需要,将林山、苍南、苍山三县合并,成立林南仓县,任命于默然任林南苍县县委书记、县抗日游击队总队长。下辖林山、苍南、苍山三个游击支队。大伯任县委副书记,兼抗日游击队总政委。在此之前,大伯和于默然同在A省搞农运工作,七七事变后,二人奉命到林山县发展抗日武装,并指示他们收编野民岭的土匪武装,扩大抗日力量。这样,于默然和我大伯商议,让于友亮和我大伯到断角岭去找于友亮过去旧友杨怀义,此时,于友亮任林山县游击支队长。杨怀义被于友亮说动,准备参加抗日游击队。时值我爷爷送信约杨怀义到望龙山商议抗击坂田之事。杨怀义便带着我大伯和于友亮到望龙山游说。 杨怀义这个人在林山县挺有些名声。杨怀义是山东济南人,家乡遇灾,他来林山县投亲不遇,就病倒在林山县,后被药王堂老板佟志川收留,就在药王堂当了伙计,那时同于友亮相识,成了朋友。后来杨怀义因为杀了几个街中的泼皮,就上山落草了。杨怀义为人仗义,极得我爷爷的器重信任。我常常想,杨怀义带我大伯和于友亮上山的初衷,他是有几分把握说动我爷爷的。如果能说动我爷爷与林山县抗日游击队联合抗日,爷爷后来的人生道路或者有另一种辉煌。可惜,我爷爷竞没有被说动。杨怀义怏怏不乐送我大伯和于友亮下山。 杨怀义歉然:"不能玉成此事,实乃怀义无能,还望大少爷和友亮兄海涵。" 于友亮拱手笑道:"怀义兄言重了,李老英雄决意抗H,我们肃然起敬,联合与否,则另当别论。李老英雄对我党颇多误解,H后自会烟消云散。抗战不分彼此,后会有期。" 我大伯问道:"杨先生何不同我们走?" 杨怀义叹道:"啸天兄待我不薄,教我如何忍心负他而去,大敌当前,只有患难与共了。" 于友亮和大伯点点头,拱手与杨怀义道别。 走出很远,回头看,杨怀义仍站在半山腰没动。 太阳西斜,万道金光,雨一般泼着,望龙山浴成血色。 插话:于友亮 于友亮是野民岭南玲于家集人,他的祖上是畈布的商人,到了干友亮这一代便败落了。于友亮后来靠舅舅佟志川资助,进了林山师范学堂读书,在学校时参加了共产党。毕业后就在林山县搞地下工作。l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于友亮任林山县抗日游击队长。 林山县党史记载,l938盆_之后,于友亮领导的林山县游击支队发展很快,到l939年初,已有五百余人,机枪十余挺,步枪三百余支。1939年7月16日,林仓县的游击总队在A省省委错误指挥下,攻打林山县城。攻打两日不克,损失惨重.伤亡近三百五十人,仓山游击支队长李大水牺牲,林山游击支队长于友亮负伤。我大伯和于默然带领余部撤回南岭贺家集一带,后又撤到仓南县。一些负伤的战士由各村寨的群众带进山养伤,几天后,日本人搜山,搜出一些伤员,押到贺家集用刺刀挑了。负伤的于友亮被田家寨的田登科老汉藏进地窖,没被搜出。于友亮在田家寨养了三个月伤,跟田登科的女儿田香兰好上了,后来便结了婚。又过了一个月,于默然带领游击队回来,于友亮便跟着队伍走了。又后来于友亮随于默然编迸八路军正规军。于友亮走后半年,田香兰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于小亮。 解放以后,于友亮由部队保送到北京大学进修,看上了一个女同学常莹,后来常莹肚子被于友亮搞大了,于友亮便要田香兰离婚。那时田香兰刚刚随于友亮到了北京,听于友亮说离婚,便落了泪。这是l954年的事情。 正值我大伯来北京开会,来看于友亮.大伯知道了此事,先摔了一个茶杯,又当着香兰的面,打了于友亮一记耳光。于友亮不吭气。我大伯对田香兰说:"别理他,晾他几天就好了。" 田香兰叹口气:"李大哥,我只要他这颗心,心要飞了缘分就尽了。别难为他了。"说完就在于友亮写好的离婚书上摁了手印。 第二天,田香兰收拾了自己几件衣服,系了个小包袱,打票回林山县了。 田香兰把l3岁的儿子于小亮留给了于友亮。香兰说:"北京大,儿子日后能长见识。"于小亮在北京念书到高中毕业,便参了军,后来当到副排长。1963年在天津参加抗洪抢险时牺牲了。 于友亮跟常莹结了婚,常莹给于友亮生了一儿一女。我大伯由此同于友亮交恶,我大伯还到部队告了于友亮一状。部队因此给了于友亮一个处分。l959年,于友亮转业到北京某部当了一个科长。 于友亮很能干,那处分没有阻碍他的前程。不久,于友亮当了处长。后来叉当副厅长,厅长。人们说,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于友亮肯定能当部长。 我去于家集采访时,于家集的人对我说,于友亮"文革"前一直没有回过家乡,于家集的人只知道他在北京当官。有的乡亲到北京找到他,他都是很热情地给安排住宿,吃饭,还给零花钱。若是看病,他便给联系医院。但从不办找工作之类的事。他只办过一件这样的事,还不是于家集的,是王家庄的王大秀。王大秀的父亲是烈士,解放后母亲也死了,他带着妹妹过。合作化那年,大秀到山里开石头,砸伤了腿,成了拐子,订了婚的媳妇也吹灯了。大秀找到北京于友亮那里,于友亮当场给他写了条子,到宣化龙烟铁矿上班了。后来大秀在宣化成了家。1980年,大秀因病提前退休,带着老伴回了家。1982年大秀死了。但他老婆每月照领退休金。堂兄弟吃了药,也开大秀的药单子,由大秀老婆寄到矿上去报销。逢年过节,还能领回些补助。如此过了些年。l985年春节,宣化钢铁公司来人到王大秀家里慰问,才知王大秀已死去多年。来人便责备村干部为什么不报告,还让王大秀家属冒领退休金。村干部笑笑:"大秀的父亲是打日本死的,是有功的。现在人家生活有困难,领几个钱,公家还在乎呵。岂不是太小气了啊。" "文化大革命"开始,于友亮被批斗。造反派曾派人到于家集调查过,还找过田家集的田香兰。田香兰什么也没有说,后来于友亮去了干校,常莹便同他离婚了。他们的一儿一女都下乡了。儿子和于友亮划清了界限,下乡几年,就选调回城了。女儿不划,便分配到大西北插队落户了。 于友亮在干校喂了一年猪,那天,一阵头晕,栽倒在猪圈里,一查是高血压。过了些日子,于友亮便申请病退,被批准后,他便回到林山县野民岭于家集落户。他的本家已没有人了。大队支书是他远房的侄子,让村里出钱给他盖了两间房子,他孤零零地住下,自己起火做饭。除去每月底到公社的邮局去领取北京寄来的五十元钱生活费,便是戴着那副用胶布粘着腿儿的眼镜儿,在山坡上漫逛。他极少串门。 那日他又去南岭公社的邮局,正逢集日,他领出钱,便在集上闲逛,却碰到了卖鸡蛋的田香兰。 白发人对白发人。俩人都老了。"你好吗?"于友亮干涩地问。 | |
|
|
虚阁网(Xuges.com)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