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苏叔阳文集 不恩量,自难忘 读苏东坡的诗文,总有些亲切感。谁让他老人家也姓苏?俗云:“五百年前是 一家。”虽说东坡居士距我已不止一个五百年,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我依 旧可以得治先贤的灵气。倘硬说我是“东坡后人”,大约出面打官司说我侵犯姓名 权、伪造家谱者也不会太多。千百年来的糊涂账,正好可以成就一些“拉大旗做虎 皮”的时髦才子。现而今,人们正攒足力气开发财源,哪有闲心管你的上上曾祖是 何人?设若真能从庞杂的姓系中东拉西扯,“发现”自己是克林顿的表哥、梅杰的 外甥,或者是李登辉先生的干亲家,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信?您试试!假如 我真能证明苏三小姐是我远房的曾曾表姑,我的身份绝对要增值X倍。说不定,比麻 雀还多的各种《周末》和《文摘》都会发一条头题新闻,说今日的苏三小子乃昔日 名妓皇后苏三小姐的嫡系传人,那真是光荣之至。那时,将会有各类“蹈海”的英 雄找上寒舍,扔给我一大堆“董事”、“理事”的头衔。“弄个师长、团长当当”。 一个时代一个风尚。到了“俺家老姑”苏三小姐重新飞腾的时候了。 说起苏三,想到玛斯洛娃(《复活》女主人公)。一中一俄,同是妓女,洋妞 儿玛斯洛娃一直在文学史上独领风骚,和她同命运、甚至连遭际都相似或相同的 “俺三姑”却一直被视为老土上不了台面儿。幸而“三姑父”王金龙先生够仗义, 敢于认领名妓苏三当老婆,给封建时代的风流小生树了个独一无二的样板儿,不然, 整个一部封建时代的中国文学史,会把老爷们儿羞死。可王金龙的威望也没超过聂 赫留道夫。中国传统的大团圆心态,让王金龙总也不如洋人深刻。 可是,俺们老苏家的大词人,东坡居士的一句“不思量,自难忘”,六个字写 尽了古往今来,东西南北中,所有的离情别恨,绵绵无期的思念。洋文行吗?专门 说给情人听的法国话能找出这么巧妙、深沉、明白却又混沌的话吗? 不单说思念亡妻、亡夫、未亡而远去的恋人,一切正离你而去的东西,都可以 用这六个字来总结。“不思量,自难忘”,深入骨髓。爱也好,恨也罢,梦魂牵绕, 猛不丁一种情绪、一个画面、一幅模糊的肖像、一个迷离的身影……窜过眼前: “不思量,自难忘”! 经过五十年代“共和国黄金时期”、经过“文革”时期的人,下乡插过队的人, 虽然不天天思量,但能忘了那些风云往事吗?北京城里已经有了“老插食屋”,把 那“自难忘”的苦涩与今日的机巧结合在一起,回忆可以赚钱,那食屋的主人真的 是当代英雄。 只有如我般愚骏者,还陷在“自难忘”的辉煌中,心甘情愿地守着一纸一笔, 面对汹涌的潮头,趔趄不前。 前些日子参观“胡风文学生活展”,又读《我与胡风》,才蓦然醒悟,五十年 代的“黄金期”也并非至纯,因为正是那时有了“胡风事件”。对于所有因“胡风 事件”而受牵连的人,怕也是“不思量,自难忘”。因此,他们才对五十年代的辉 煌有比我更明确的认识。而我,自幼浸泡于那闪光理想的泡沫浴中,对那批新中国 最早的文坛受难者们,真的缺乏深切的了解。如今,我可以较过去更全面地认识过 往了。 然而,辉煌依旧是有的。即使那些遭逢不幸的人,也都是为圣洁理想而奋斗的 士兵。蝇营狗苟,见利忘义,毕竟是让人鄙夷和唾弃的。而今,一时的小得意便被 加封上光环,趋时逐利的短期行为竟然成为被高歌的楷模,全民族的浮躁心态正被 趋俗的媒体张扬成伟大的进取心。传统的美德早已被说成烂鞋,五十年代的纯朴世 风也被嘲弄成愚昧。投机取巧,出小力得大利快要被捧为时代精神。难道只靠商业 文化、奸诈钻营就可以养活一个11亿人口的民族吗?我们拿什么塑造自己的灵魂去 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于是,往日的美德又让人“不思量,自难忘”。 把握时机,迎接挑战,不等于抛弃七千年(新的结论)的文明史,赤身瞎跑。 对于中国足球队的屡战屡败,国人恨骂皆出。可是,请不要忘记,今日的中国足球 队正是今日中国那些不良世风的缩影。浮躁的民族不会培养出一支沉稳的球队。去 看看那些胜利者,去调查一下那些夺冠的人与队,没有一个结实的胜利产自侥幸与 浮躁。 自然,中国足球队还有屡败屡战的一面,这正如我们的民族,一面有汹涌的躁 动,一面也有脚踏实地的拼搏。不然,今日令世界侧目的成绩也难以获得。 我们应当有两个“自难忘”。难忘浮躁的苦果;难忘清醒奋击的成就。调整我 们的心态、自尊、自信,昂然前行。 窃以为,我们这个时代应当充盈着一股悲壮之气。为了民族的振兴,臂挽臂, 手拉手,抛弃一切小我,私利,“做一次最后的斗争”。而不应当歌舞升平、花天 酒地、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说实话,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玩儿闹,挣下的那点儿 家业经不起这么折腾。如今的这份“潇洒”倘过了头,自有不潇洒在后头尾随。一 个教育与文化渐渐贬值的社会,即令人人有一支“卡拉OK”话筒,天天唱24回“何 不潇洒走一回”(我的住房对面有家售卖盒式带的商店,每天自晨9时至下午7时, 轮番放送《何不潇洒走一回》,声震四字。)也难说现代化。 一切科学技术、物质生产的发展,都不解决人的生存价值问题。人们精神世界 的问题还要在文化中寻求答案。 我不希望追回“自难忘”的五十年代。因为那并不彻底的美妙,况且,历史不 允许后退。我盼望有一个新的价值观念为民族认同,与时代合拍,引领我们迎接明 天的太阳。 听说苏三的故乡正打算修复她老人家的旧迹。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位 “时代小姐”。游客或许因为这位名妓而增多。老苏家也可以得沾荣耀,我辈后人 应当歌之舞之称颂之。我自然没有邪念说今日的卖春女都是“俺三姑”的学生、同 行。时代不同,评断各异。苏三起码是让人同情的艺术形象。而且《起解》里苏三 小姐的喝彩也确乎日见普及,连现代的明星们也跟着电子琴、架子鼓连扭带唱地来 一段来世变牛马“当报还”,多好! 可我还是喜欢也具风流,也具文雅的苏东坡,他的“不思量,自难忘”让人浮 想联翩,感喟多多,绝不是“过路君子听我言”一句可以了的。 不是嘛,一部中华文明史屡盛屡衰,屡衰屡盛,绵延不绝,薪火相传,真是 “不思量,自难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