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协力解决大别山困难 |
应向全军施行政策与纪律教育 |
中原和西北地区的作战部署 |
对粟裕部在宽大区域机动作战的指示 |
把打击面放在真正的封建剥削阶级范围内 |
对可以争取的中间派应采取积极争取与合作态度 |
征询邓小平对新解放区若干政策问题的意见 |
在西北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
边区政权机关不应只代表农民 |
新解放区土改斗争策略 |
对中央一月决定的补充意见 |
南线三军三个月的作战方针 |
转发朱德给中共中央信的批语 |
反对职工运动中的“左”倾冒险主义 |
老区半老区实行土地法应有所不同 |
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 |
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阶级关系和人民民主革命 |
关于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 》(草案)的指示 |
新解放区土改斗争策略的运用 |
人民的革命力量才是真正的优势 |
各地应注意总结城市工作经验 |
政策和经验的关系 |
今后不要提倡新式富农的意见是不对的 |
《山西崞县是怎样进行土地改革的》一文按语 |
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歼灭敌人 |
政策和策略是我党我军的生命 |
将全国一切可能和必须统一的权力统一于中央 |
企业管理委员会应有工程师、技师及职员参加 |
给李济深、沈钧儒的信 |
粟裕兵团暂不渡江,集中主力在中原歼敌 |
晋绥分局应将工业生产放在领导工作的重要位置 |
对知识分子应避免唯成分论的偏向 |
关于对外订立有借有还商业性协定问题 |
必须以严肃科学态度对待宣传工作 |
多方调动敌人,创造歼敌机会 |
关于攻打长春的几点考虑 |
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 |
变敌人的假和平运动为人民的真和平运动 |
停止攻击长春计划,做好南进作战准备 |
复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电 |
对中间派倒蒋活动应取的策略 |
攻济打援的初步设想 |
不同意毛泽东主义的提法 |
执行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
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
东北秋季作战重点应放在卫立煌范汉杰系统 |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 |
济南战役的目的和兵力部署 |
战争第三年的歼敌任务 |
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
做好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 |
攻占义县、锦州、锦西是东北整个战局的关键 |
力争于十天内外攻取锦州 |
把作战重点放在锦州锦西方面是正确的 |
钳制徐州援敌歼灭黄百韬兵团 |
即刻部署全歼廖耀湘兵团 |
给刘少奇的信 |
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 |
东北解放军正举行全线进攻 |
东北华北部队准备协力夺取平津地区 |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
淮海战役第一仗和第二仗的歼敌任务 |
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 |
再有一年左右时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 |
淮海战役的作战部署 |
先以四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入关 |
必须准备连续作战争取战役全胜 |
东北大军入关后的作战计划 |
迅速抓住扭打平张线上之敌 |
向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广播讲话 |
歼灭强敌必须用强攻方法 |
准备隔断平津,包围唐山,歼击芦台塘沽之敌 |
迅速构筑阻击阵地务使各敌不能逃脱 |
对今后作战方针的意见 |
充分注意保护北平工业及重要文化古迹 |
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 |
给宋庆龄的两封信 |
热烈祝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
中共发言人就和平谈判问题发表谈话 |
不要在约法八章等之外再发任何口号 |
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 |
复李济深等五十六人电 |
对部队进行地理常识教育极为重要 |
把南北通船通航通邮诸事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 |
嘉勉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官兵 |
对傅作义通电的复电 |
注意吸收自由资产阶级代表参加工作 |
复李宗仁电 |
关于我军渡江时间的考虑 |
立脚点应放在谈判破裂用战斗方法渡江上面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
关于稳住汤恩伯及外交对策问题 |
高级领导机关对下级应加强文电指示 |
占领吴淞嘉兴等地应注意的问题 |
黄华同司徒雷登谈话应注意的问题 |
对外国军舰轮船进入黄浦江的处理办法 |
关于各野战军的进军部署 |
通报平津接收企业的经验 |
预筹对策防备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
依靠群众办好铁路建设事业 |
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追歼白崇禧部 |
我们是能够克服困难的 |
争取程潜等站在我们方面有极大的政治作用 |
兼取政治方式解决西北地区 |
同意以中间不动两头平的政策解决河南土地问题 |
关于工会工作的方针 |
给阿哈买提江的电报 |
给黄炎培的两封信 |
三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和各县均应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必须维持上海,统筹全局 |
关于各地召开各界代表会议的指示 |
开好县的各界代表会议 |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