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莫言 > 檀香刑 >  上一页    下一页
六六


  "死几个顽劣刁民,算不了什么大事,"知府平心静气地说,"如果德人能就此消气,不再寻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那二十七条人命……"知县道,"总要对百姓有个交代……"

  "还要什么交代?"知府拍案道,"难道还指望德人赔款偿命?"

  "总要有个是非,"知县道,"要不我这县令,无颜见高密百姓。"

  知府冷笑道:

  "本府没有什么是非给你,你即便找到谭道台,找到袁巡抚,找到皇上皇太后,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是非给你。"

  "二十七条人命啊,大人!"

  "如果你尽心办事,早将那孙丙擒获,送交德人,德人就不会发兵,也就不会出那二十七条人命!"知府拍拍案上的一摞公文,冷冷一笑,道,"钱年兄,有人说你提前通风报信,才使孙丙逃逸,这话要是传到袁大人耳朵里,对年兄可是大大的不利啊!"

  知县汗如雨下。

  "所以,对钱兄来说,当务之急不是为老百姓请命,而是速速地将那孙丙捉拿归案。"知府道,"抓住孙丙,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好交代,抓不住孙丙,对谁都不好交代!"

  "卑职明白……"

  "年兄,"知府微笑着问,"那孙眉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尤物,能让你如此地动心?"知府嘲弄道,"她不会是生着四个奶头两个那玩意儿吧?"

  "大人取笑了……"

  "听说你适才在路边跌了一跤,连头上的帽子都跌掉了?"知府盯着知县的头顶,意味深长地说。没及知县回应,他端起茶杯,让碗盖碰响了碗沿。知府站起来,说,"年兄,千万小心,掉了帽子事小,掉了脑袋事大!"

  五

  回县之后,知县便病了。起初是头痛目眩,上吐下泻;继而是高烧不退,神昏谵语。知县夫人一边延医用药,一边在院子里摆上香案,夜夜跪拜祝祷。不知是医药之功,还是神灵保佑,知县的鼻子里流出了半碗黑色的腥血,终于烧退泻止。此时已是二月中旬,省里、道里、府里催拿孙丙的电文一道道传来,县里的书吏们急得如火烧猴臀一般,但知县整日昏昏沉沉,不思饮食,常此下去,勿庸说升堂议事,就连那小命,也有不保之虞。夫人亲自下厨,精心烹调,施出了全身的解数,也无法让知县开胃。

  临近清明节前十几天的一个下午,夫人传唤知县的长随春生到东花厅问话。

  春生忐忑不安地进了房,一眼就看到夫人眉头紧蹙,面色沉重,端坐在椅子上,犹如一尊神像。春生慌忙跪倒,说:"夫人传唤小的,不知有何吩咐?"

  "你干的好事!"夫人冷冷地说。

  "小的没干什么事……"

  "老爷与那孙眉娘是怎样勾搭上的?"夫人严肃地问,"是不是你这个小杂种从中牵线搭桥?"

  "夫人,小的实在是冤枉,"春生急忙辩白着,"小的不过是老爷身边的一条狗,老爷往哪里指,小的就往哪里咬。"

  "大胆春生,还敢狡辩!"夫人怒道,"老爷就是让你们这些小杂种教唆坏了!"

  "小的实在是冤枉啊……"

  "小春生,你这个狗头,身为老爷的亲信,不但不劝诫老爷清心寡欲好好做官,反而引诱老爷与民女通奸,实在是可恶之极。按罪本该打断你的狗腿,但看在你鞍前马后地侍候了老爷几年,暂且饶你这一次。从今往后,老爷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必须马上向俺通报,否则,新账旧账一起清算!"

  春生磕着头,屁滚尿流地说:"谢夫人不打之恩,春生再也不敢了。"

  "你去那狗肉铺子里,把孙眉娘给俺叫来,"夫人淡淡地说,"俺有话跟她说。"

  "夫人,"春生壮着胆子说,"其实那孙眉娘……是个心眼很好的人……"

  "多嘴!"夫人阴沉地说,"此事不许让老爷知道,如果你胆敢给老爷透信……"

  "小的不敢……"

  六

  知县患病不起的消息传进孙眉娘的耳朵,她心急如焚,废寝忘食,甚至比听到继母与弟妹遇害的消息还要难过。她携带着黄酒狗肉,几次欲进行探望,但都被门口的岗哨阻挡。那些平日里混得烂熟的兵丁,一个个都翻了脸不认人,似乎县衙里换了新主,专门颁发了一条禁止她进衙的命令。

  眉娘失魂落魄,六神无主,每日里都提着狗肉篮子在大街上转悠。街上的人指点着她的背影喊喊喳喳,仿佛议论着一个怪物。为了知县的健康,她把全城里大庙小庙里的神灵都去跪拜了一遍,连那个与人的疾病毫无关系的八蜡庙她都进去烧香磕头。她从八蜡庙里出来时,一群孩子拥到她面前,高声地唱起了显然是大人编造的歌谣:

  高密县令,相思得病。吃饭不香,睡觉不宁。上头吐血,下头流脓。

  高密县令,胡须很长。日夜思念,孙家眉娘。他们两个,一对鸳鸯。

  一对鸳鸯,不能相聚。公的要死,母的要哭。要死要哭,夫人不许。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