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莫言 > 短篇小说集 >  上一页    下一页
草鞋窨子(2)


  窨子口的草帘子响动,我知道一定是小轱辘子来了。隔了一会儿帘子又响,我知道是于大身来了。

  小轱辘子是个光棍,有人说他快四十岁了,他自己说二十八岁。有人说他挣的钱有一半花在西村一个寡妇身上,他也不反驳。有人劝他把那寡妇娶了,他说:偷来的果儿才香呢。一人冬,他不出远门,白日里挑着家什在周围的村里转转,夜里就来蹲窨子。他没有窨子不能活,窨子里没他也难过。我真怕白天,白天窨子里只有严肃的爹、羞怯的五叔、聋子六叔,有时也许有几个闲汉来,都不如小轱辘子和于大身精彩。我盼望着天黑。

  于大身是个虾酱贩子,身上总带着一股腥味。他有一条扁担,又长又宽,暗红的颜色,光滑得能照人影。于大身贩虾酱全靠着拉洋车练出来的好腿和这条好扁担。他身个中等,人也不是太结实的样子,但传说他挑着二百斤虾酱一夜能走一百五十里路。好汉追不上挑担的。于大身的扁担颤得好,颤得像翅膀一样,扁担带着人走不快也得快。于大身下窨子不如小轱辘子经常,他卖完一担虾酱,必须赶夜路再去北海挑。他的虾酱从不卖给本乡人,有人要买,他就说:“别吃这些脏东西,屎呀尿呀都有。”有人说他一百斤虾酱能卖出二百斤来,一是加水,二是加盐。本乡人吃不到他的虾酱,大概是他不愿坑骗乡亲吧?其实一样,他不在本乡卖,本乡人就买外乡虾酱贩子照样加水加盐的虾酱吃。

  于大身五十多岁了,年轻时在青岛码头上混,什么花花事儿都经过。他有时在窨子里讲在青岛逛窑子的事,讲得有滋味,小轱辘子昕得入神,口水一线线地流出来。我低着头听,生怕漏掉一个字,生怕别人知道我也在听,而且还听得很懂。父亲有时也加入这种花事的议论中去,出语粗秽;我心中又愧又恶心,好像病重要死一样。我不敢承认某些严酷的事实。想象别家的女人时,有时是美妙的,但突然想到自家的女人时,想到所有的人都是按着同样的步骤孕育产生,就感到神圣和尊严都是装出来的。

  我想得出神人化的时候,父亲在我身旁就会厉声喝一声:“心到哪里去了?快编!”

  于大身还说过一件趣事呢,他说他有一年去夏庄镇卖虾酱,从木货市南头宋家巷子里,出来一个吊眼睛高身条的半大脚女人,脸上搽胭脂抹粉,衣裳上灰尘不染,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善物c那女人要买虾酱,他把挑子挑过去。女人揭开桶,舀了点虾酱闻了闻,说:“卖虾酱的,你往桶里撒尿了吧?怎么臊乎乎的?”旁边几个人哧哧地笑。于大身不知厉害,骂道:“臭娘儿们,我往你嘴里撒了尿。”女人白粉里涨出张紫脸来,紫脸上镶着蓝眼,破了口大骂。巷子里涌出一群群看热闹的人,没人敢上去劝那女人。于大身知道碰上难缠的角色了,想软下来又怕丢面子,就紧一句慢一句地与那女人对骂。看客愈多那女人愈精神。精神到热火头上,于大身说,可了不得了!只见那女人把双手往腰里抄去,唰地抽出裤腰带,搭在肩膀上,把裤子往下一褪,世上的人都不敢睁眼。女人翘着屁股,在两个虾酱桶里各撒了半泡尿。女人走了,于大身傻了眼。后来,过来一个人,拍拍他的肩头,说:“小伙子,你闯下大祸了!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有名的‘大白鹅’啊,这个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上她的炕,她要是想毁你,歪歪嘴巴就行了。”于大身大惊失色,那人说:“伙计,不要慌,我这里有一条计,只要你豁出去面皮,保你平安无事,还要交上好运。”那人把嘴附到于大身耳上,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

  那天于大身说到这里时,就像猛醒似的说:“哟,光顾了说话了,忘了时辰,我今天夜里还要去北海挑虾酱哩!”

  众人拉着他不让走。

  小轱辘子说:“老于头,你别卖关子,快说快说。”

  五叔不紧不慢地说:“老于,说完吧,一条什么计?”

  于大身挣脱小轱辘子扯着他的衣服的手,求饶似的说:“小轱辘子,行行好,放了我吧,这件事麻缠多着呢,没有半夜说不完,走晚了我就赶不上时辰了,你不知道北海那边的规矩,贩虾酱的人多着呢,日头冒红时我要是撵不进去,就得在北海待三天。那边,可不是人能多待的地方。”

  六叔停下手中的活,用震破天的嗓门问:“你们,争什么?跟我说说。”

  大家都被惊住了,以为他发了火,但一看他脸上那表情,马上就明白了,于是都懒手懒脚地笑笑。聋六叔不甘心,把耳朵送到我嘴边,大声问:“你们争什么呢?”我大声喊:“往虾酱里撤尿!”不知他听清了没有,大概是听清了,我把嘴从他耳朵上摘下来,他连连点头,满脸是笑,土黄色的眼珠子在灯火下发出金子般柔和的光芒。他说:“老于这家伙,一肚子坏水,这家伙……”

  小轱辘子说:“老于,放你走,下次回来可要接着说。”

  老于说:“一定一定。”

  老于弯着腰往窨子口走,走几步又回头说:“小轱辘子,把你跟西村小寡妇那些玩景说给老五他们听听,长长的大冬夜。”

  小轱辘子说:“老臊棍子,到北海去找你的相好的吧。”

  爹咳嗽着说:“轱辘子,那小寡妇家产不少,你可紧着点去,别让别人把她弄了去。”

  小轱辘子长叹一声,说:“老爹,你侄子我尖嘴猴腮,不是个担福气的鬼,人家要改嫁了。”

  “嫁给谁?”爹问。

  “还不是老柴那个狗杂种!”

  “老柴五十多岁啦,能娶二十五岁的小寡妇?”爹有些疑惑。

  “这有什么稀罕。她也是被她那些大伯小叔子欺负怕了,嫁给老柴就没人再敢动她,老柴的儿子升了县长了。”小轱辘子说。

  爹说:“她也有她的主意。儿子升了县长,老柴就是县长的爹,她嫁给老柴,就是县长的娘,不管亲不亲,都在那个份上。”

  五叔说:“就是。女人就是狗,谁喂得好她就跟谁走。”

  爹说:“轱辘子,老辈子说‘劝赌不劝嫖’,但还是要提你个醒。你跟那女人有交情,一个被窝里打过滚,乍一离了,心里不会死。要是她嫁了个平头百姓,你尽可以去吃点偷食,她嫁了县长的爹,就是有身份的人了,你去偷她就是偷县长的娘,县长知道了……你加着点小心,小伙子!”

  小轱辘子低了头。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