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邓友梅 > 烟壶 >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十二


  寿明对吴庆长鉴别古物的本事一向认可。自他出入教堂后,总觉得他沾上几分鬼气。今日听他一谈,才知道他不是去人教,八成是掏洋和尚的钱袋去的。

  他们正说得热闹,身后忽然闪过一个人来。身材不高,面色红润,亮纱的袍子,踢死牛快靴,松松的扎了根辫。打了个千,声音粗嘎地说:“敢问这位可是寿明老爷?”

  寿明赶忙回礼说:“恕我眼拙,看着面熟,可不敢认您。”

  那人说:“借一步说句话行吗?”

  吴庆长连忙起身说:“我还有点事去忙,少陪了。”

  那人忙说:“您坐着您的,我就两句闲话!”

  吴庆长说:“我确实有事。失陪失陪!”

  看吴庆长走远,那人才说:“不是您想不起我来,实在是您没见过我。我也头一次见您。我是受朋友之托来访您的。”

  寿明连忙让坐。那人便说:“我有个朋友在刑部跟您的朋友乌大爷同牢。他托我找到您,传两句话给乌大爷。”

  寿明忙问:“您的朋友贵姓?”

  那人说:“姓鲍,是个库兵。他叫您告诉乌大爷,有位聂师傅被九爷传走了,吉凶不明。聂师傅临走嘱咐一件事,叫乌大爷千万把他的手艺传下去。要能看到他作出新活儿来,死也瞑目了。”

  寿明便问:“什么手艺?聂师傅是谁?您可说清楚!”

  那人说:“他就说了这么几句。我原样趸来原样卖,再多一个字我就不知道了。”

  寿明说:“也罢。你不是要说两件事吗,还有一件呢?”

  那人从身上掏出一张三百两银子的银票来说:“这是鲍老弟周济给乌大爷的几两银子,让他作本,经营那份手艺。他说他这一辈子没干对这世界有用的事,乌大爷经营手艺他人上一股,也就不枉来阳世一遭了。”

  寿明问:“这话怎么说?”

  那人看看两旁,悄声说:“这人判了斩刑。如今人了死牢,秋后就要典刑。他是个库兵,偷银子犯了案。”

  寿明惊慌地抓住那人说:“难得这人如此仗义!”

  那人说:“要说偷银子,哪个库兵不偷?事犯了,大库就把整个的亏损全堆在他一人身上让他代众人受过。不多说了,拜托拜托。”

  寿明忙说:“不敢请教贵姓。”

  那人说:“敝姓马;在缨桃斜街开香蜡店,有便请赏光。请您告诉乌大爷,别辜负朋友一番心意就是。现在请您打个收据,我也回复那位朋友,让他放心。”

  寿明借茶馆柜上笔砚,恭恭正正开了个三百两银子收据。写完看看,意犹未尽,便加上了几个字: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十三

  寿明离开茶馆,先到琉璃厂买了些颜料、色盘、明胶、水盂之类画具。又到珠宝市挑了四五个透明料烟壶坯子。这才拐到磁器口乌世保存身的小店中来。

  乌世保自幼过的是悠闲自在日子,一旦落到蹲小店与引车卖浆者流为伍,人们或许以为他会沮丧,会绝望,会愁眉不展。岂料不然。他有求精致爱讲究的一面,可也有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一面。局面大有局面大的讲究,局面小也有局面小的安排。寿明十来天没来,他那斗室已变了样。门媚上贴了个“泛彩居”的横额。横额旁墙缝里砸进半截棺材钉,竟在钉上挂了个小巧精致的鸟笼,养了只黄雀。进得屋来一看,又是一番景色。小炕桌上添了座仿宣德铜炉,燃起一缕檀香。窗台上放了只脱彩掉釉冲口缺瓷,却又实实在在出自雍正官窑的斗彩瓶。里边插了两棵晚香玉,瓶旁一把宜兴细砂、破成三瓣又锔上的口壶。墙上悬了张未装未裱乌世保自己手书的立轴,上写:“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屋子收拾得倒也干净明快,只是乌世保这身衣服,比刚出狱时更加破旧,从在澡堂洗了一遍,再没洗过。脚上一双布履,也前出趾后露跟了。他正盘腿坐在炕上聚精会神画烟壶。见寿明进来,马上放下笔,跳下炕。要打千,可是屋子太小,一蹲就撞着炕沿,只得拱了下手说:“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当面恕罪!”寿明也玩笑地还了一句:“咱家来得鲁莽,先生海涵!”落座之后,乌世保就从枕下递过一把湘妃竹扇骨的折扇说:“我正惦着请您开开眼呢!我花三两银子买了把扇儿,您猜猜谁画的?松小梦!松年要知道他的手笔才卖三两,准得大哭一场!”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