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曾子墨:墨迹 > |
八 |
|
连载(八)把羞怯、谦逊抛到九霄云外 在美林度过的那个夏天,我并没有学会太多的金融知识或操作技能,但是,它却为我打开一扇窗户,让我欣赏到投资银行的美丽风景,并且从此立下志愿:我要真正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 于是,四年级一开学,我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轮又一轮看不到尽头的面试旋涡里。和每一位忙着找工作的96级学生一样,尽管11月的达特茅斯早已是冰天雪地,我却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穿着西装短裙和薄薄的丝袜,披着黑色长大衣,脚蹬高跟鞋,在汉诺威旅馆和教室宿舍间来来回回,奔走穿梭。 汉诺威旅馆是投资银行来学校进行前两轮面试的地点。那阵子,那里天天爆满,每一层的走廊里都挤满了西装革履的学生,或站或坐,不安地等待着房间里面的人叫到自己的名字。 投资银行的面试看上去层层关卡、危机四伏,但涉及的问题却多半是“老三样”。 “讲述一下你自己的经历。” “朋友们会用哪几个词来形容你?” “为什么我们应该录用你?” 无论提问方式如何变化,我总是喜欢亮出我的“自我表扬一二三四”,以不变应万变: 我聪明好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我擅长数字和数学,诸多相关科目的A 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勤奋刻苦,一周工作八九十个小时不在话下; 我善于合作,是个很好的团队工作者。 面试的时间再长,也长不过40分钟。人人都怕刁钻古怪的问题,我也一样。于是,一旦遇到“正中下怀”的提问,我就伺机大讲特讲,口若悬河,再不易被察觉地“延伸”到我悉心准备的其他答案,直至面试接近尾声,对方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机会来为难我。 那年第一次面试,是和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一位副总裁。 提起副总裁,我常会想起在香港做暑期工时听说的一个小故事。 一位来自上海的留学生从商学院毕业后,在某投资银行苦熬4年半,终于从经理熬到了副总裁。一次,他陪纽约总部来的董事总经理到某直辖市去拜会客户,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副市长亲自出马的高规格接待。 市政府气派的会议室里,双方礼节性地交换名片。然后,副市长居然把外宾客人撇在一边,激动地对副总裁说:“您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啊!贵公司大名鼎鼎,没想到我们的同胞年纪轻轻就能进入最高管理层,手下至少管理几千美国人吧?以后,欢迎您常回来,国家建设很需要你们支持!” 顿时,被奉为上宾的“副总裁”如坐针毡。他对着旁边的美国人,胡乱说了一长串英文,翻译得驴唇不对马嘴,然后又急忙用中文解释:“市长先生,您误会了,我没有管理几千人,我其实只是……” 副市长权威地摆摆手,说:“不要谦虚了!你们的总裁是大老板,总裁下面不就是您这位副总裁了吗?回去请转告你们总裁,我们欢迎他到中国来!” 11年前,国人对投资银行的了解十分匮乏。没有多少人懂得投资银行里的副总裁其实多如牛毛,这不过是一个下有分析员和经理、上有董事和董事总经理的普通职位。 所以,可爱的副市长先生也错把“副总裁”当做来自华尔街的大人物了! |
虚阁网(Xuges.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