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阁网 > 时尚阅读 > 最后诊断 >
十八


  “先试体温表吧。”谢锋把一支体温计放到了他的腋下,试体温需要三分钟,他站在病房的窗前一边等着,一边远眺医院外面的林荫大道。此刻,夏天的太阳从苍穹上照射下来,透过巨大的梧桐叶落在人行道上,花纹样的光点与树叶的阴影重叠在了一起。

  “安韦怡大夫接的病人是谁?”他在想:“她为什么要亲自到门诊部接病人?”郑晓慧的目光是专注的,她一直在凝望着站在窗前的谢锋。

  “护士。”郑明桂把体温表从腋下抽出来,惊动了陷入思索的谢锋:“什么时候给我输营养液?”他问。

  自知有些走神,谢锋接过体温表,看了水银指向的刻度:“正常。”他用手捂在郑明桂的额头。许多人只在给病人检查时才接触到别人的肌肤,他却习惯这样做:“既使是在夏季,您也要注意避免受凉。”然后,他告诉郑晓慧,“午饭后就可以输液了。”

  10

  李荷有些疲惫地坐在餐桌的一角,盯着张玫菊的厨房。在这以前的若干年里,她曾无数次地拜访过这里,跟杨处长聊一些人民医院里的内部消息,同时得到局里人事变动方面的信息。这种友好的气氛一直持续到于彩珍担任护理部主任。

  毫无疑问,张玫菊对护理部主任的位置一直抱有希望。许多人都不明白,作为组织人事处处长的妻子,她完全可以改行做别的,例如辅助科的B超室,病历档案室等等的岗位。或许是应了“与众不同”的说法,毕业于护理专业的张玫菊一直坚守在护理岗位上,希望有一天会指挥人民医院的全体护士,她始终这样认为。可事实是,尽管她的业务水平在人民医院是一流的,可她的坏脾气和经常与人发生冲突的性格完全覆盖了她的业务能力。人们谈论更多的话题是她如何难以相处,并且把她的坏脾气与杨处长的官职联系在一起。

  提她当护理部主任是件困难的事,任何一家医院,护士无论在数量上和重要的程度上,堪称半边天。而护理部主任又是她们愿意服从指挥的人,可以协调起她们工作的人。于彩珍在这方面是称职的,但她在技术方面不如张玫菊,这也是事实。

  李荷是聪明的人,她知道重用于彩珍会影响与杨处长夫妇的关系,尤其是与张玫菊之间的关系。在卫生局杨处长对张玫菊的言听计从是出了名的。在护理部主任的事情上让她失望,自然会影响到与杨处长之间的沟通。这一点李荷心知肚明。梁启德悄然上任这件事足以说明她的判断是正确的,假如没有让于彩珍担任护理部主任这件事,杨处长会事前把人事变动的信息透露给自己,至少让自己做最后的一搏,如自己希望中的那样,如愿以偿的当上人民医院的院长。

  当然,在这件事上,李荷也是一厢情愿。之所以没有当上院长,理由也绝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她与柳松仁争权的事件里,杨明山处长不止一次地到人民医院了解情况。像人民医院这等规模的医院,用人不当,管理混乱,专业技术水平停滞不前,原因之一在于领导之间不团结,争权夺利,拉帮结派,所关注的事情又与医学的本质毫无关系。他甚至认为人民医院的现状李荷有着很大的责任。基于医院建设方面的考虑,他在是否重用李荷这件事上会投反对票的。这也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尽管发生了这些事,李荷还是像往年一样,准备了鲜花和蛋糕,登门祝贺杨明山处长的生日。

  显然,张玫菊对她的到来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按正常人的思维,她会明智地回避与杨明山夫妇私人方面的交往。但李荷毕竟是义无反顾地行走在官场上的人,可进可退,自有她的主张。

  “真没想到你还好意思上门。”张玫菊直来直去,丝毫没有欢迎她的迹象。

  这时候,李荷却表现出仍然不把自己当外人的表情,反客为主,进了张玫菊的客厅之后,把鲜花和蛋糕放在客厅的圆形茶几上,顺便到厨房里看了看,当她看到厨房角落里的一只柳条筐里的粘玉米时,她对张玫菊说:“把玉米煮上,其他的交给我,就在家里给杨处长过生日吧。”说罢,她用手机给祁汉忠打了电话,让他到鱼港码头订十种海鲜,打包送到张玫菊的家里。

  “让祁汉忠顺路把你的老丫环带上。”张玫菊特别提到于彩珍,想知道她有没有因餐盒一事到李荷这里投诉。

  显然,李荷对餐盒的事一无所知,她叹气道:“论年龄,于彩珍是你的长辈。尊老爱幼……”话未说完,杨明山下班回到家里。他不知家里有外人,在门廊处换拖鞋时叫道:“玫菊,你亲爱的爸爸回来了。”

  “他叫我。”张玫菊朝着李荷特别自恋地笑着,扔掉手里的玉米,展开双臂,奔向杨明山。

  “爸爸?”李荷困惑地跟到门廊,当她眼见为实,看到张玫菊的整个身体悬挂在杨明山处长的脖子上时,她可以保持沉默了,因为她所见到的一切都可以作为呈堂证供提交到心理医生手里。

  “下来,亲爱的快下来。”杨明山看到了李荷,把张玫菊从身上抖落下来:“什么时候来的?”他问。

  “你的生日,我能忘了吗?”她与杨明山落座在客厅的沙发上。

虚阁网(Xuges.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